绝热片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45193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绝热片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绝热片包括:具有多个气孔的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绝热层,通过对高分子物质进行电纺丝而形成,以及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粘结层,层叠于上述绝热层的一面或两面,并通过对粘结物质进行电纺丝而形成;通过使厚度变薄并具有多个微细气孔,能够提高隔热性能。
【专利说明】绝热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绝热片,更详细地,涉及利用纳米纤维网的绝热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最近,随着移动通信终端实现薄膜化、轻量化及部件的高性能化,正在进化为体现利用近场通信(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1n)、射频识别(RFID, Rad1 FrequencyI dent i fi cat i on)及蓝牙等多种附加通信功能,以及照片、视频摄影和执行、音乐、导航、游戏及手写板功能等的智能手机。
[0003]如这些智能手机,若想在小型化及紧凑的机壳内形成各种功能,则必须对使用于此的主电路板、液晶显示器(LCD)或有机电激光显示(OLED)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及数字化仪面板等也要实现小型化。
[0004]并且,最近,在便携终端中,随着显示面板的大小从4-5英寸增加至7英寸或10英寸等,以及如需要高速图像处理的3D游戏和需要高速信号处理的LTE、LTE-Advanced,Wibro-Evolut1n之类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出现,电流消耗量增加,且采用大容量电池,由此从电池中产生大量的热量。
[0005]使用于便携终端的大容量电池主要有锂二次电池,这种锂二次电池包括阳极、阴极及分离膜,其中,阳极活性物质使用钴酸锂等,阴极活性物质使用石墨。锂二次电池随着在充电时,锂从阳极向阴极移动,在放电时,通过重新向阳极插入的发热化学反应来产生热。
[0006]这种二次电池具有在插入于形成在便携终端的本体后面的凹槽之后,与背面盖相结合,或者与背面盖的背面相结合的结合结构。
[0007]若从大容量电池产生大量的热量,则可能产生主电路板的各种电子部件的失灵,尤其,触控面板和一体型的液晶显示器显示面板产生更多的热。
[0008]由此,安装有电池的便携终端使用绝热片作为用于隔绝从电池产生的热量向便携终端的本体传导的方案。
[0009]韩国公开特许第2001-78953号提出散热片,上述散热片在不使用额外的散热风扇的情况下,也能利用层叠式散热片将从各种电子产品的电子回路产生的热量适时地吸收分散热来进行散热处理,体现稳定性、工作的可靠性保障及轻量化和小型化,从而谋求制作及消费者的满足感。
[0010]为此,韩国公开特许公报第2001-78953号揭示了在向外部分散散热通过电子产品的集成电路来产生的热量的过程中,以与具有发热功能的集成电路的上端进行面接触的方式将散热片介于直上端的散热设备之间,散热片为涂敷有陶瓷的导热性铝薄片、利用粘结剂来与上述导热性铝薄片相附着的聚酯薄膜及与聚酯薄膜实现一体化的接触功能和热隔绝效果优秀的隔热性聚亚安酯的层叠结构。
[0011]并且,在韩国公开特许公报第2007-1760号中,在液晶显示器的前表面设有大小与液晶显示器相对应的隔热膜,用于防止在长时间通话时从终端产生的热通过液晶显示器向使用人员的面部传递,上述隔热膜采用通常使用为建筑用的低辐射(Low Emissivity)膜作为最大限度允许可视光线的透射率,并隔绝热量的通过的膜。
[0012]上述韩国公开特许第10-2007-1760号也提出了以通过气孔的形成来实现的空冷式来引导散热的方案,但由于空气的流动无法在电子产品的内部圆满地实现,因而效率低,且在现实中的适用率非常低。
[0013]如上所述,虽然隔热膜以多种目的、多种结构开发并使用,但在既能具有如液晶显示器或有机电激光显示之类的显示器,又能在轻量化、小型化的便携终端的内部将由电池的发热引起的对显示器或电子部件产生的影响最小化的便携终端用隔热膜方面,并未提出发挥有效的隔热功能的产品。
[0014]便携终端用隔热膜由薄膜构成,并且,需要捕集热的功能,以便将从电池产生的热向终端的本体传递最小化。
[0015]但是,现有的隔热膜具有由金属构成的膜层,并由多个层构成,因此具有制备工序复杂,且制备费用高的缺点。
[0016]试图使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构成的膜或一般无纺布或织物作为结构比较简单的现有的隔热膜。但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产生导热现象,且普通的无纺布或织物因气孔大而容易引起热传递。


【发明内容】

[0017]技术问题
[001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电纺丝方法来制成纳米纤维网形态,从而使厚度变薄,并具有多个微细气孔,来提高隔热性能的绝热片及其制备方法。
[0019]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随着通过进行电纺丝来制备,具有通过纳米纤维的三维网络结构来形成的多个三维微细气孔,且由捕集热来积累的性能优秀的纳米纤维网形成的绝热片及其制备方法。
[002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因在纺丝溶液中含有无机物粒子而耐热性优秀的绝热片及其制备方法。
[002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不限于以上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通过以下的记载中明确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
[0022]解决问题的手段
[002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绝热片,上述绝热片包括:具有多个气孔的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绝热层,通过对高分子物质或热传导率低的高分子物质进行电纺丝而形成;以及粘结层,层叠于上述绝热层的一面。
[0024]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绝热片,上述绝热片包括:具有多个气孔的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绝热层,通过对单独的高分子物质或按规定量将热传导率低的高分子物质和高分子物质混合而成的混合高分子物质进行电纺丝而形成;第一粘结层,层叠于上述绝热层的一面;以及第二粘结层,层叠于上述绝热层的另一面。
[0025]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绝热片的制备方法,上述绝热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对粘结物质进行电纺丝来形成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粘结层的步骤;以及在上述粘结层的一面,对包含高分子物质的纺丝溶液进行电纺丝,来形成具有多个气孔的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绝热层的步骤。
[0026]发明的效果
[0027]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绝热片通过对具有耐热性的高分子物质进行电纺丝,来将绝热层形成为纳米纤维网形态,使得厚度变薄,并具有多个微细气孔,从而能够提高隔热性會K。
[0028]并且,随着通过电纺丝来制备,本发明的绝热片具有借助纳米纤维的三维网络结构来形成的多个微细气孔,因此,捕集热来积累的性能优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绝热片的剖视图。
[0030]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绝热层的扩大图。
[0031]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绝热片的剖视图。
[0032]图4为用于制备本发明绝热片的电纺丝装置的结构图。
[0033]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绝热片的剖视图。
[0034]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绝热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这一过程中,附图所示的结构要素的大小或形状等可以为了说明的明了性和方便,以夸张的方式示出。并且,考虑到本发明的结构及作用而特别定义的术语可根据使用人员、操作人员的意图或惯例而有所不同。对这种术语的定义应基于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来定。
[0036]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绝热片的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绝热层的扩大图。
[0037]第一实施例的绝热片包括:具有多个气孔的绝热层10,通过对高分子物质进行电纺丝而形成;粘结层20,层叠于绝热层10,通过对粘结物质进行电纺丝而形成。
[0038]绝热层10按规定百分比混合可以进行电纺丝且耐热性优秀的高分子物质和溶剂,来制备纺丝溶液,通过对上述纺丝溶液进行电纺丝来形成纳米纤维14,上述纳米纤维14通过积累来形成为具有多个气孔12的纳米纤维网形态。
[0039]纳米纤维14的直径越小,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越增大,且具有多个微细气孔的纳米纤维网的热捕集能力变大,从而提高隔热性能。因此,优选地,纳米纤维14的直径在
0.1 μ---Ι.5 μ m的范围,若纳米纤维14的直径为0.1 μ m以下,贝Ij纳米纤维特性低下,若纳米纤维14的直径为1.5 μπι以上,则因气孔变大而使热捕集能力低下,从而使隔热特性低下。绝热层10的厚度可设计为5 μπι-70 μπι,优选地,设定为10 μπι-30 μπι。并且,优选地,形成于绝热层10的气孔12的气孔度的范围为50?90%。
[0040]在此,适用于本发明的纺丝方法能够使用普通的电纺丝(electros pinning)、空气静电纺丝(AES, Air-Electrospinning)、电喷射(electros pray)、电喷射纺丝(electrobrown spinning)、离心电纺丝(centrifugal electrospinning)及闪电电纺丝(flash-electrospinning)中的一种。
[0041]在本发明中,为了提高绝热层10的耐热性,能够适用纳米纤维网作为绝热层10,上述纳米纤维网通过对热传导率低且耐热性优秀的单独的高分子或按规定量混合热传导率低的高分子和耐热性优秀的高分子的混合高分子进行电纺丝来获得。
[0042]此时,优选地,可使用于本发明的高分子为能够溶解于有机溶剂来进行纺丝,且热传导率低的物质,并且,更优选为耐热性优秀的物质。
[0043]用于制备绝热层10的高分子物质能够包含例如,低聚物聚亚安酯(polyurethane)、高聚物聚亚安醋、聚苯乙稀(PS, polystylene)、聚乙稀醇(PVA,polyvinylalchol)、聚甲基丙稀酸甲醋(PMMA,polyme thy I methacrylate)、聚乳酸(PLA,polylacticacid)、聚氧化乙稀(PEO, polyethyIeneoxide)、聚乙酸乙稀醋(PVAc, polyvinyIacetate)、聚丙稀酸(PAA, polyacrylic acid)、聚已酸内醋(PCL,polycaprolactone)、聚丙稀腈(PAN,polyacrylonitrile)、聚甲基丙稀酸甲醋(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乙稀P比略烧酮(PVP,polyvinylpyrrolidone)、聚氯乙稀(PVC,polyvinylchloride)、尼龙(Nylon)、聚碳酸酉旨(PC, polycarbonate)、聚醚酰亚胺(PEI,polyetherimide)、聚偏二氟乙稀(P Vd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聚醚酰亚胺(PEI,polyetherimide)及聚醚砜树脂(PES,polyesthersulphone)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
[0044]优选地,上述高分子的热传导率设定为小于0.lW/mK。
[0045]在上述高分子中,聚亚安酯(PU)的热传导率为0.016?0.040W/mK,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的热传导率为0.033?0.040W/mK,而对此进行纺丝来获得的纳米纤维网的热传导率也会变低。
[0046]溶剂能够使用选自由二甲基乙酰胺(DMA,dimethyl acetamide)、N, N-二甲基甲酰胺(DMF,N,N-dimethyIformamide)、N-甲基卩比略烧酮(NMP,N-methyl-2-pyrrolidinone)、二甲基亚讽(DMS0,dimethyl sulfoxide)、四氢呋喃(THF,tetra-hydrofuran)、二甲基乙酰胺(DM Ac,d1-methylacetamide)、碳酸乙稀醋(EC, ethylene carbonate)、碳酸二乙醋(DEC,diethyl carbonate)、碳酸二甲醋(DMC,dimethyl c arbonate)、碳酸甲乙醋(EMC,ethyl methyl carbonate)、碳酸丙稀醋(PC,propylene carbonate)、水、醋酸(aceticacid)及丙酮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0047]绝热层10通过电纺丝方法来制备,因此根据纺丝溶液的纺丝量来决定厚度。因此,具有容易将绝热层10的厚度制成所需的厚度的优点。
[0048]如上所述,绝热层10通过纺丝方法来形成为积累有纳米纤维14的纳米纤维网形态,因而能够在无需额外的工序的情况下,制成具有多个气孔12的形态,并能根据纺丝溶液的纺丝量来调节气孔的大小。因此,由于能够微细地制备多个气孔12,因而热隔绝性能突出,由此能够提尚隔热性能。
[0049]并且,绝热层10的纳米纤维网结构因电纺丝的纳米纤维以不规则的方式层叠排列成三维网络结构,因此,形成为因纳米纤维而以不规则的方式分布的三维的纳米大小的微细气孔,使得纳米纤维网的热捕集能力变大,来提高隔热性能。
[0050]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用于形成绝热层10的纺丝溶液能够含有作为用于隔绝热传递的绝热性填充剂的无机物粒子。在此情况下,绝热层10的纳米纤维网可以包含无机物粒子。无机物粒子位于纺丝的纳米纤维的内部,或者一部分向纳米纤维的表面露出来隔绝热传递。并且,无机物粒子能够利用绝热性填充剂来提高绝热层10的强度。
[0051 ]优选地,无机物粒子为选自由 Si02、S1N、Si3N4、HfO2、ZrO2、Al2O3、T12、Ta2O5、MgO、Y2O3.BaT13.ZrSi04& HfO 2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粒子,或者上述绝热性填充剂为选自由玻璃纤维、石墨、岩绵及粘土(clay)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粒子,但并不局限于此,能够将它们单独或者混合两种以上来包含于纺丝溶液。
[0052]并且,用于形成绝热层10的纺丝溶液可包含二氧化娃(Fumed S ilica)。
[0053]粘结层20通过与制备绝热层10的方法相同的电纺丝方法来制备。g卩,混合具有粘结性的粘结剂及溶剂,制成具有适合于电纺丝的粘度的粘结物质,将上述粘结物质通过电纺丝方法以规定厚度层叠于绝热层10的一面或两面。作为粘结剂的一例,使用丙烯酸类粘结剂。
[0054]在本发明中,在纳米纤维的网结构的绝热层10通过对粘结物质的纳米纤维进行纺丝来形成粘结层20,而粘结层20可因粘结物质的粘结特性而成为无气孔形态。如上所述,无气孔形态的粘结层20附着于产生发热的地方,用于首先隔绝所传递的热量。
[0055]粘结层20纺丝成超细纤维条形态,并与绝热层10的表面相粘结,而粘结物质向绝热层10的气孔12流入,使绝热层10和粘结层20之间的粘结强度增加,使绝热层10和粘结层20的粘结力增加,从而能够减少绝热层10从粘结层20剥离的现象,提高绝热片的可靠性,并使粘结层20的厚度变薄,实现绝热片的薄膜化。
[0056]在此,除了直接对绝热层10进行电纺丝来制备的方法之外,粘结层20也可以适用通过电纺丝方法分别单独制备绝热层10及粘结层20之后,在贴合工序中,在绝热层10的一面或两面贴合粘结层20来制备的方法。
[0057]并且,能够将粘结层20形成于离型膜之后,将绝热层10形成于其粘结层20,或者与此相反地,将绝热层10形成于离型膜之后,将粘结层20形成于其绝热层10,从而制成绝热片。
[0058]粘结层20同样根据粘结物质的纺丝量来决定厚度。因此,能够自由地制成粘结层20的厚度。在制备绝热片之后,能够执行压实绝热片的表面的程度的热压接工序。
[0059]如上所述的工序,在本发明中,利用纳米纤维网来层叠绝热层10和粘结层20,从而能够体现厚度为数十微米程度的超薄膜绝热片,并且通过具有可挠性的纳米纤维网特性,能够以弯曲或折叠的方式使用,因而能够将绝热片安装于具有需要隔热的多种形状的领域使用。
[0060]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绝热片的剖视图。
[0061]第二实施例的绝热片包括: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绝热层10,通过电纺丝方法来形成;第一粘结层22,层叠于绝热层10的一面;以及第二粘结层24,层叠于绝热层10的另一面。
[0062]第二实施例的绝热片作为在绝热层10的两面分别形成粘结层的结构,在绝热片附着于用来隔绝热传递的两个部件之间的情况下使用。
[0063]在此,绝热层10、第一粘结层22及第二粘结层24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绝热层10及粘结层20相同,故省略详细说明。
[0064]图4为表示用于制备本发明的绝热片的电纺丝装置的结构图。
[0065]本发明的电纺丝装置包括:第一搅拌罐70,用于储存混合有粘结剂及溶剂的粘结物质;第二搅拌罐(Mixing Tank) 72,用于储存可进行电纺丝且耐热性优秀的高分子物质和溶剂的纺丝溶液;第一纺丝喷嘴74,与高电压发生器相连接,且与第一搅拌罐70相连接,来形成粘结层20 ;第二纺丝喷嘴76,与高电压发生器相连接,且与第二搅拌罐72相连接,来形成绝热层10 ;以及集电器78,配置于第一纺丝喷嘴74和第二纺丝喷嘴76的下侧,由粘结层20和绝热层10依次层叠。
[0066]在第一搅拌罐70设有第一搅拌器60,上述第一搅拌器60使粘结物质与溶剂均匀地混合,并使粘结物质维持规定粘度,在第二搅拌罐72设有第二搅拌器62,上述第二搅拌器62使高分子物质和溶剂均匀地混合,并使纺丝溶液维持规定粘度。
[0067]随着向集电器78与第一纺丝喷嘴74之间及集电器78与第二纺丝喷嘴76之间施加90?120Kv的高电压静电力,对纳米纤维14进行纺丝,使纳米纤维14捕集于集电器,从而形成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粘结层20及绝热层10。
[0068]在此,第一纺丝喷嘴74及第二纺丝喷嘴76以复数形式排列,且能够依次配置于一个腔体的内部,并能分别配置于不同腔体。
[0069]空气喷射装置62、64分别设置于第一纺丝喷嘴74及第二纺丝喷嘴76,用于防止在第一纺丝喷嘴74及第二纺丝喷嘴76纺丝的纳米纤维14无法捕集于集电器78而飞扬。
[0070]作为集电器78,能够使用以使粘结层20及绝热层10依次层叠于离型膜82的方式自动移送离型膜82的输送机,或者在粘结层20及绝热层10分别形成于不同腔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盘形态。
[0071]在集电器78的前方配置有卷绕着离型膜82的离型膜辊80,从而向集电器78的上表面供给离型膜82。并且,在集电器78的后方设有加压辊86和薄板轧辊88,上述加压辊86以加压(压延)的方式将粘结层20及绝热层10制成规定厚度,且一边通过加压辊86而加压,一边得到通过加压来成为规定厚度的散热片卷绕于上述薄板轧辊88。
[0072]以下,对利用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的电纺丝装置来制备绝热片的工序进行说明。
[0073]首先,若驱动集电器78,则卷绕于离型膜辊80的离型膜82被解开并向集电器78供给。
[0074]并且,随着在集电器78和第一纺丝喷嘴74之间施加高电压静电力,第一纺丝喷嘴74将粘结物质制成纳米纤维14,并在离型膜82的表面进行纺丝。由此,在离型膜82的表面积累纳米纤维14,来形成粘结层20。
[0075]此时,当从设置于第一纺丝喷嘴74的空气喷射装置62来纺丝纳米纤维14时,向纳米纤维14喷射空气,来防止纳米纤维14不会飞扬而捕集并积累于离型膜82的表面。
[0076]并且,若结束粘结层20的制备,则粘结层20向第二纺丝喷嘴76的下部移动,而通过向集电器78和第二纺丝喷嘴76之间施加高电压静电力,由第二纺丝喷嘴76将纺丝溶液制成纳米纤维14来纺丝于粘结层20上。由此,在粘结层20的表面形成具有多个气孔12的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绝热层10。
[0077]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来完成的绝热片一边通过加压辊86,一边被加压为规定厚度。并且,卷绕于薄板轧辊88。
[0078]除了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之外,还可以适用分别单独制备绝热层10和粘结层20之后,在绝热层10的一面或两面配置粘结层20,并对绝热层10与粘结层30之间进行贴合来制备的方法。
[0079]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绝热片的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绝热片的剖视图。
[0080]参照图5,第三实施例的绝热片包括: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绝热层10,通过电纺丝方法来形成;第一粘结层20a,层叠于绝热层10的一面;无纺布50,固定于绝热层10的另一面;以及第二粘结层20b,层叠于上述无纺布50。
[0081]无纺布50用于提高绝热片的处理性,增强强度或者作为载体来使用,因此,能够适用聚乙稀(PE,Polyethylene)无纺布、聚丙稀(PP,Polypropylene)无纺布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醋(PET,Polythyleneterep hthalate)无纺布中的一种。
[0082]可将对纺丝溶液进行电纺丝来形成的绝热层10与无纺布50相贴合,或者直接将纺丝溶液在无纺布50进行电纺丝来形成绝热层10,适用于第三实施例的无纺布50介于如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绝热片的绝热层10和第二粘结层24之间。
[0083]在此,优选地,无纺布50为了防止在与绝热层10相贴合时施加的热量而使纤维熔化(melting)而堵塞气孔,无纺布50的纤维以具有芯和外皮层的双重结构体现。优选地,无纺布50的纤维可包括熔点为160°C的聚丙烯芯和包围上述聚丙烯芯的熔点为130°C的聚乙烯外皮层,或者熔点为110°C的低熔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芯和包围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芯的熔点为210°C的有规律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外皮层。即,在外皮层被熔化,但芯未被熔化的温度下执行贴合工序。
[0084]参照图3和图6,第四实施例的绝热片通过使聚乙烯泡沫(foam)70的一面与第二实施例的绝热片的第一粘结层22相粘结,来体现绝热片,在聚乙烯泡沫70的另一面形成粘结层。聚乙烯泡沫70起到隔绝所传递的热量的作用。
[0085]S卩,绝热片包括: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绝热层10,通过电纺丝方法来形成;第一粘结层20a,层叠于绝热层10的一面;第二粘结层20b,层叠于绝热层10的另一面;聚乙烯泡沫70,其一面与第一粘结层20a相粘结;以及第三粘结层20c,层叠于聚乙烯泡沫70的另一面。
[0086]在此,能够适用聚亚安酯泡沫来代替聚乙烯泡沫70。
[0087]适用于第三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的绝热片的粘结层可以适用双面胶。
[0088]以上,例举出特定的优选实施例来示出并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通过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进行多种变更及修改。
[0089]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90]本发明提供绝热片,上述绝热片通过电纺丝方法来制成纳米纤维网形态,使厚度变薄且具有多个微细气孔,从而能够提高隔热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绝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多个气孔的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绝热层,通过对高分子物质或热传导率低的高分子物质进行电纺丝而形成;以及 粘结层,层叠于上述绝热层的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气孔为通过由纳米纤维层叠排列而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来形成的三维的纳米大小的微细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纳米纤维的直径在0.1 μπι-1.5 μπι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纳米纤维还包括用于隔绝热传递的绝热性填充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热性填充剂为选自由S12、S1N, Si3N4, HfO2, ZrO2Ul2O3^ Ti02、Ta205、Mg0、Y203、BaT13' ZrSi04、HfO2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粒子,或者,上述绝热性填充剂为选自由玻璃纤维、石墨、岩绵、粘土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粘结层为无气孔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粘结层通过对粘结物质进行电纺丝来形成为纳米纤维网形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粘结层为粘结胶。
9.一种绝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多个气孔的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绝热层,通过对单独的高分子物质或按规定量将热传导率低的高分子物质和高分子物质混合而成的混合高分子物质进行电纺丝而形成;第一粘结层,层叠于上述绝热层的一面;以及第二粘结层,层叠于上述绝热层的另一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绝热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纺布,上述无纺布介于上述绝热层和上述第一粘结层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绝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热层的纳米纤维网是通过直接对上述无纺布进行上述电纺丝来形成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绝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无纺布为聚乙烯无纺布、聚丙烯无纺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无纺布中的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绝热片,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聚乙烯泡沫或聚亚安酯泡沫,上述聚乙烯泡沫或聚亚安酯泡沫的一面与上述第一粘结层相粘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绝热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粘结层,上述第三粘结层层叠于上述聚乙烯泡沫或聚亚安酯泡沫的另一面。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绝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粘结层及第二粘结层为双面胶。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绝热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粘结层及第二粘结层通过对粘结物质进行电纺丝来形成为纳米纤维网形态。
17.—种绝热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粘结物质进行电纺丝来形成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粘结层的步骤;以及 在上述粘结层的一面,对包含高分子物质的纺丝溶液进行电纺丝,来形成具有多个气孔的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绝热层的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绝热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粘结层形成于离型膜的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绝热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上述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绝热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上述绝热层的另一面,对粘结物质进行电纺丝,来形成纳米纤维网形态的粘结层。
【文档编号】B32B7/12GK104520101SQ201380041561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6日
【发明者】徐寅踊, 李承勋, 丁榕湜, 苏允美 申请人:阿莫绿色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