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86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包括依次层叠的剥离层、第一胶层、第一硬化层、主膜层、第二硬化层、第二胶层及护膜层,第一硬化层为聚氨酯丙烯酸酯层、环氧丙烯酸酯层或聚酯丙烯酸酯层,第二硬化层为聚氨酯丙烯酸酯层、环氧丙烯酸酯层或聚酯丙烯酸酯层;主膜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上述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硬度较高且低彩。
【专利说明】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屏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类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其价格也是广大消费者所能接受的。如手机、相机及笔记本电脑等皆是人手一部。为了防止自己的爱机屏幕表面受到硬质物刮伤或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屏幕上贴上保护膜成为了爱机一族的首选。
[0003]为了提高保护膜的硬度,许多厂家都试图将保护膜的硬化层厚度加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把硬度提高了,但是却导致保护膜的彩虹纹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硬度较高且低彩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
[0005]一种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包括依次层叠的剥离层、第一胶层、第一硬化层、主膜层、第二硬化层、第二胶层及护膜层,所述第一硬化层为聚氨酯丙烯酸酯层、环氧丙烯酸酯层或聚酯丙烯酸酯层,所述第二硬化层为聚氨酯丙烯酸酯层、环氧丙烯酸酯层或聚酯丙烯酸酯层,所述主膜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膜层的透光率大于90%。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膜层的雾度小于2%。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膜层具有两个相对的电晕处理表面,所述第一硬化层和所述第二硬化层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电晕处理表面上。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胶层为聚氨酯树脂层、有机硅树脂层或丙烯酸树脂层。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胶层为聚氨酯树脂层、有机硅树脂层或丙烯酸树脂层。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膜层的厚度为50微米?300微米。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硬化层的厚度为2微米?20微米。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硬化层的厚度为5微米?20微米。
[0014]上述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的第一硬化层为聚氨酯丙烯酸酯层、环氧丙烯酸酯层或聚酯丙烯酸酯层,第二硬化层分别为聚氨酯丙烯酸酯层、环氧丙烯酸酯层或聚酯丙烯酸酯层,使得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具有较好的硬度,能够使上述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具有较好的硬度;且主膜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而由上述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具有与主膜层不同的折射率,由于上述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会对光波进行干涉,有效地降低了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的彩虹纹。且通过在主膜层的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的翘曲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剥离了剥离层、护膜层和第二胶层的结构不意图;
[0017]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主要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100,包括依次层叠的剥离层110、第一胶层120、第一硬化层130、主膜层140、第二硬化层150、第二胶层160及护膜层170。
[0020]剥离层110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在没有黏贴在屏幕上时,设置剥离层I1避免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100的第一胶层120上沾上灰尘等。当使用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100时,需将剥离层110剥下。
[0021]优选的,剥离层110的透光率大于85% ,雾度小于5%。
[0022]优选的,剥离层110的厚度为50微米?100微米。
[0023]第一胶层120为聚氨酯树脂层、有机硅树脂层或丙烯酸树脂层。这些第一胶层120可反复粘贴,且剥落后无残留。
[0024]优选的,第一胶层120的厚度为10微米?60微米。
[0025]第一硬化层130为聚氨酯丙烯酸酯层、环氧丙烯酸酯层或聚酯丙烯酸酯层。
[0026]优选的,第一硬化层130的厚度为2微米?20微米。
[0027]主膜层140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层。优选的,主膜层140具有两个相对的电晕处理表面142。其中,第一硬化层130设置于其中一个电晕处理表面142上。电晕处理表面142使得主膜层140具有较好的粘着特性,有利于在其上的材料更好的粘附。
[0028]优选的,主膜层140的厚度为50微米?300微米。
[0029]优选的,主膜层140的透光率大于90%。
[0030]优选的,主膜层140的雾度小于2%。
[0031]第二硬化层150选自聚氨酯丙烯酸酯层、环氧丙烯酸酯层或聚酯丙烯酸酯层。其中,上述第一硬化层130和第二硬化层150会对光波进行干涉,且其具有与主膜层140不同的折射率,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100的彩虹纹。具体的,第二硬化层150设置于主膜层140的另一个电晕处理表面142上。
[0032]通过在主膜层140的相对的两个表面设置第一硬化层130和第二硬化层150还能够有效地平衡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100,降低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100的翘曲閲/又。
[0033]优选的,第二硬化层150的厚度为5微米?20微米。上述厚度的第一硬化层130和第二硬化层150能够有效地防止日常硬质物划伤和磨损,使得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100的表面硬度达4H-5H。
[0034]优选的,第一硬化层130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二硬化层150的厚度,从而更加有效地降低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100的翘曲度。
[0035]第二胶层160为聚氨酯树脂层、有机硅树脂层或丙烯酸树脂层。这些第二胶层160可反复粘贴,且剥落后无残留。
[0036]优选的,第二胶层160的厚度为10微米?50微米。
[0037]护膜层170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当使用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100时,需将护膜层170剥下,第二胶层160会随护膜层170而与第二硬化层150分离。
[0038]优选的,护膜层170的透光率大于85% ,雾度小于5%。
[0039]优选的,护膜层170的厚度为50微米?100微米。
[0040]上述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100通过的第一硬化层130为聚氨酯丙烯酸酯层、环氧丙烯酸酯层或聚酯丙烯酸酯层,第二硬化层150为聚氨酯丙烯酸酯层、环氧丙烯酸酯层或聚酯丙烯酸酯层,使得这些第一硬化层130和第二硬化层150具有较好的硬度,使得上述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100具有较好的硬度;且主膜层140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与第一硬化层130和第二硬化层150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且上述第一硬化层130和第二硬化层150会对光波进行干涉,有效地降低了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100的彩虹纹。在主膜层140的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第一硬化层130和第二硬化层150,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100的翘曲度。
[0041]如图3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可以为上述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的一种制备方法。该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2]步骤S210:在主膜层的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涂布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
[0043]其中,主膜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0044]优选的,主膜层的厚度为50微米?300微米。
[0045]优选的,主膜层的透光率大于90%。
[0046]优选的,主膜层的雾度小于2%。
[0047]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的材料分别选自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及聚酯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48]优选的,第一硬化层的材料为由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烯酸酯混合形成;更优选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6:4。
[0049]优选的,第二硬化层的材料为由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烯酸酯混合形成;更优选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6:4。
[0050]优选的,第一硬化层的厚度为2微米?20微米;第二硬化层的厚度为5微米?20微米。
[0051]优选的,在主膜层的相对两个表面上分别涂布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主膜层的相对的两个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其中,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分别涂布于电晕处理后的两个表面上。通过对主膜层的相对的两个表面进行电晕处理,使得主膜层具有较好的粘着特性,有利于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的涂布,且使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能够与主膜层更好地粘附。
[0052]优选的,在主膜层的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涂布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的步骤中,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的涂布方法均网纹辊涂布法。
[0053]步骤S220:在第一硬化层上涂布第一胶层。
[0054]其中,第一胶层的材料为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树脂或丙烯酸树脂。该材质的第一胶层可反复粘贴,且剥落后无残留。
[0055]优选的,第一胶层的厚度为10微米?60微米。
[0056]具体的,在第一硬化层上涂布第一胶层的步骤之前,先将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干燥和光固化。
[0057]其中,在第一硬化层上涂布第一胶层的步骤中,第一胶层的涂布方法为逗号刮刀涂布的方法。
[0058]步骤S230:提供剥离层,将剥离层与第一胶层远离第一硬化层的一面相贴合。
[0059]剥离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在没有黏贴在屏幕上时,设置剥离层避免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的第一胶层上沾上灰尘等。当使用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时,需将剥离层剥下。
[0060]优选的,剥离层的透光率大于85%,雾度小于5%。
[0061]优选的,剥离层的厚度为50微米?100微米。
[0062]具体的,将剥离层与第一胶层远离第一硬化层的一面相贴合的步骤之前,先对第一胶层干燥固化。
[0063]步骤S240:提供护膜层,在护膜层上涂布第二胶层。
[0064]其中,护膜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当使用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时,需将护膜层剥下,第二胶层会随护膜层而与第二硬化层分离。
[0065]优选的,护膜层的透光率大于85%,雾度小于5%。
[0066]优选的,护膜层的厚度为50微米?100微米。
[0067]其中,第二胶层的材料为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树脂或丙烯酸树脂。该材质的第一胶层可反复粘贴,且剥落后无残留。
[0068]优选的,第二胶层的厚度为10微米?50微米。
[0069]步骤S250:将第二硬化层远离主膜层的一面与第二胶层远离护膜层的一面相贴八口 ο
[0070]通过上述步骤S210?S250,得到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
[0071]可以理解,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并不仅限于采用上述顺序制备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例如,步骤S230和步骤S240的顺序可以替换;步骤S240与步骤S220的顺序也可以替换等等。
[0072]上述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有利于实现工业化。
[0073]以下为具体实施例部分:
[0074]实施例1
[0075](I)对主膜层的相对的两个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得到两个电晕处理面。其中,主膜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厚度为100微米。其中,主膜层的透光率为95%,雾度为0.5%。
[0076](2)在主膜层的一个电晕处理面上采用网纹辊涂布法涂布第一硬化层,其中,第一硬化层的材料为由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烯酸酯混合形成的材料,且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6:4,经干燥和光固化后,得到厚度为13微米的第一硬化层。在主膜层的另一个电晕处理面上采用网纹辊涂布法涂布第二硬化层,其中,第二硬化层的材料为由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烯酸酯混合形成的材料,且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环氧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6:4,经干燥和光固化后,得到厚度为15微米的第二硬化层。
[0077](3)采用逗号刮刀在第一硬化层上涂布第一胶层,其中,第一胶层的材料为有机硅树脂,经干燥固化后,得到厚度为30微米的第一胶层。
[0078](4)将剥离层与第一胶层远离第一硬化层的一面相贴合,其中,剥离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厚度为50微米,剥离层的透光率为90%,雾度为3%。
[0079](5)采用逗号刮刀在护膜层上涂布第二胶层,其中,护膜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厚度为50微米,护膜层的透光率为90%,雾度为3% ;第二胶层的材料为有机硅树脂,经干燥固化后,得到厚度为15微米的第二胶层。
[0080](6)将第二硬化层远离主膜层的一面与第二胶层远离护膜层的一面相贴合,从而得到本实施例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
[0081]根据国家标准GB/T6739-2006测试本实施例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的表面硬度为5H。
[0082]割取尺寸为10cm*10cm的本实施例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置于一平面上,用尺测量得到本实施例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的翘曲度为0.Scm0
[0083]将本实施例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于标准灯源对色灯下用色温2000K?4000K下检测,彩虹纹均匀而不鲜艳。
[0084]实施例2
[0085](I)对主膜层的相对的两个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得到两个电晕处理面。其中,主膜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厚度为50微米。其中,主膜层的透光率为93%,雾度为0.5%。
[0086](2)在主膜层的一个电晕处理面上采用网纹辊涂布法涂布第一硬化层,其中,第一硬化层的材料为聚酯丙烯酸酯,经干燥和光固化后,得到厚度为2微米的第一硬化层。在主膜层的另一个电晕处理面上采用网纹辊涂布法涂布第二硬化层,其中,第二硬化层的材料为聚酯丙烯酸酯,经干燥和光固化后,得到厚度为5微米的第二硬化层。
[0087](3)采用逗号刮刀在第一硬化层上涂布第一胶层,其中,第一胶层的材料为聚氨酯树脂,经干燥固化后,得到厚度为10微米的第一胶层。
[0088](4)将剥离层与第一胶层远离第一硬化层的一面相贴合,其中,剥离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厚度为100微米,剥离层的透光率为90%,雾度为3%。
[0089](5)采用逗号刮刀在护膜层上涂布第二胶层,其中,护膜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厚度为100微米,护膜层的透光率为90%,雾度为3%;第二胶层的材料为有机硅树脂,经干燥固化后,得到厚度为10微米的第二胶层。
[0090](6)将第二硬化层远离主膜层的一面与第二胶层远离护膜层的一面相贴合,从而得到本实施例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
[0091]本实施例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的表面硬度为4H,且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翘曲度0.5cm,彩虹纹均匀而不鲜艳。
[0092]实施例3
[0093](I)对主膜层的相对的两个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得到两个电晕处理面。其中,主膜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厚度为300微米。其中,主膜层的透光率为92%,雾度为0.8%。
[0094](2)在主膜层的一个电晕处理面上采用网纹辊涂布法涂布第一硬化层,其中,第一硬化层的材料为由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及聚酯丙烯酸酯混合形成的材料,且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及聚酯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6:2:2,经干燥和光固化后,得到厚度为20微米的第一硬化层。在主膜层的另一个电晕处理面上采用网纹辊涂布法涂布第二硬化层,其中,第二硬化层的材料为由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及聚酯丙烯酸酯混合形成的材料,且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及聚酯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6:2:2,经干燥和光固化后,得到厚度为20微米的第二硬化层。
[0095](3)采用逗号刮刀在第一硬化层上涂布第一胶层,其中,第一胶层的材料为丙烯酸树脂,经干燥固化后,得到厚度为60微米的第一胶层。
[0096](4)将剥离层与第一胶层远离第一硬化层的一面相贴合,其中,剥离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厚度为80微米,剥离层的透光率为90%,雾度为3%。
[0097](5)采用逗号刮刀在护膜层上涂布第二胶层,其中,护膜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厚度为80微米,护膜层的透光率为90%,雾度为3% ;第二胶层的材料为有机硅树脂,经干燥固化后,得到厚度为50微米的第二胶层。
[0098](6)将第二硬化层远离主膜层的一面与第二胶层远离护膜层的一面相贴合,从而得到本实施例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
[0099]本实施例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的表面硬度为5H,且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的翘曲度0.3cm,彩虹纹均匀而不鲜艳。
[010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剥离层、第一胶层、第一硬化层、主膜层、第二硬化层、第二胶层及护膜层,所述第一硬化层为聚氨酯丙烯酸酯层、环氧丙烯酸酯层或聚酯丙烯酸酯层,所述第二硬化层为聚氨酯丙烯酸酯层、环氧丙烯酸酯层或聚酯丙烯酸酯层,所述主膜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膜层的透光率大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膜层的雾度小于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膜层具有两个相对的电晕处理表面,所述第一硬化层和所述第二硬化层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电晕处理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为聚氨酯树脂层、有机硅树脂层或丙烯酸树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层为聚氨酯树脂层、有机硅树脂层或丙烯酸树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膜层的厚度为50微米?30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化层的厚度为2微米?20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硬化高硬度低彩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硬化层的厚度为5微米?20微米。
【文档编号】B32B27/06GK203854279SQ201420263469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发明者】陈克勇, 朱文峰, 杨忠芝, 虞礼森 申请人: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深圳比科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