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墙纸的涂料涂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950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用于墙纸的涂料涂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墙纸加工装置,具体地涉及用于墙纸的涂料涂覆系统。



背景技术:

墙纸在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原纸发送、涂布、干燥、冷却、印刷、版间干燥、软化、压花、冷却和裁边等步骤,在这个过程中涂布是尤为重要的一步,关系到整个墙纸质量的好坏,市面上很多墙纸的表面会有凹凸不平或者各种各样的条纹出现,这都是由于涂布不均匀造成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墙纸的涂料涂覆系统,该涂料涂覆系统能够在墙纸涂布的过程中使得其表面涂覆的更加平整均匀,并能够显著的增加成品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墙纸的涂料涂覆系统,该涂料涂覆系统包括:支架、放料机构、压平机构、涂覆机构和回收机构,所述放料机构、压平机构、涂覆机构和回收机构自左往右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其中,所述涂覆机构包括:挤压辊、涂料棒、涂料槽和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涂覆辊,所述挤压辊、涂覆辊和涂料槽自上而下顺次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挤压辊和所述涂覆辊均可各自以自身轴线为轴转动,所述涂料棒平行且贴附于所述涂覆辊且放置于所述涂料槽内,所述涂料棒随所述涂覆辊的转动而转动,所述涂料棒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出料孔;所述压平机构包括操作架和压平辊,所述操作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压平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操作架上,且可沿竖直方向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操作架包括平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竖直固定于所述平台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板面向所述第二支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所述第二支板面向所述第一支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压平辊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板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板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一螺栓经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入到所述第一凹槽内以与所述压平辊的一端相接触,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栓经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入到所述第二凹槽内以与所述压平辊的另一端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与所述涂覆辊的两端紧邻的两侧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涂覆辊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轨道槽。

优选地,所述涂料涂覆系统还包括提升机,所述提升机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并连接于所述涂覆辊,以使得所述涂覆辊可沿竖直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涂料涂覆系统还包括支撑辊,所述支撑辊位于所述压平机构与所述挤压辊之间,所述支撑辊平行于所述挤压辊且可以自身轴线为轴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撑辊的顶端位于所述挤压辊的低端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涂料涂覆系统还包括烘干机,所述烘干机位于所述涂覆机构与所述回收机构之间并固定于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烘干机的烘干方向朝向被涂覆材料的涂覆面。

优选地,所述烘干机上设置有烘干口,所述烘干口设置为扁平状,且所述烘干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被涂覆材料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涂料棒包括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填充有涂料,所述壳体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所述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的直径为0.5-2mm。

优选地,所述涂料槽的底端设置有废料排出口,所述涂料棒的长度大于所述涂覆辊的长度且小于所述涂料槽的宽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放料机构、压平机构、涂覆机构和回收机构自左往右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其中,所述涂覆机构包括:挤压辊、涂料棒、涂料槽和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涂覆辊,所述挤压辊、涂覆辊和涂料槽自上而下顺次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挤压辊和所述涂覆辊均可各自以自身轴线为轴转动,所述涂料棒平行且贴附于所述涂覆辊且放置于所述涂料槽内,所述涂料棒随所述涂覆辊的转动而转动,所述涂料棒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出料孔。所述压平机构包括操作架和压平辊,所述操作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压平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操作架上,且可沿竖直方向上移动。使用时,将墙纸的一端固定于放料机构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压平机构和涂覆机构并固定于回收机构,通过开启回收机构的启动带动墙纸朝向回收机构的一端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压平机构对墙纸进行压平,再用涂覆机构对墙纸进行涂覆。具体压平是通过将位于压平辊和操作架之间的墙纸通过向下挤压压平辊进行挤压。具体的涂覆是通过往下移动挤压辊将墙纸夹持在挤压辊和涂料辊之间,这样墙纸移动的时候可以带动涂覆辊的转动,涂覆辊的转动带动涂料棒的转动,而涂料棒上由于设置了很多出料孔,由出料孔挤压出来的涂料均匀地涂在涂覆辊中,再由涂覆辊涂覆在墙纸上,而多余的涂料也会落入到涂料槽中进行二次利用。在使用的时候应当注意的是,涂料棒应该受到涂料槽的侧壁和涂覆辊之间的压力,以便方便挤压出涂料。该涂料涂覆装置能够在墙纸涂布的过程中使得其表面涂覆的更加平整均匀,并能够显著的增加成品率。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中涂料涂覆系统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压平机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放料机构2支撑辊

3挤压辊4回收机构

5涂覆辊6涂料棒

7涂料槽8烘干机

9墙纸10废料排出口

11平台12轨道槽

13压平辊14第一螺栓

15第二螺栓16第一弹簧

17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2所示的用于墙纸9的涂料涂覆系统,该涂料涂覆系统包括:支架、放料机构1、压平机构、涂覆机构和回收机构4,所述放料机构1、压平机构、涂覆机构和回收机构4自左往右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其中,所述涂覆机构包括:挤压辊3、涂料棒6、涂料槽7和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涂覆辊5,所述挤压辊3、涂覆辊5和涂料槽7自上而下顺次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挤压辊3和所述涂覆辊5均可各自以自身轴线为轴转动,所述涂料棒6平行且贴附于所述涂覆辊5且放置于所述涂料槽7内,所述涂料棒6随所述涂覆辊5的转动而转动,所述涂料棒6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出料孔;所述压平机构包括操作架和压平辊13,所述操作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压平辊1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操作架上,且可沿竖直方向上移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放料机构1、压平机构、涂覆机构和回收机构4自左往右依次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其中,所述涂覆机构包括:挤压辊3、涂料棒6、涂料槽7和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涂覆辊5,所述挤压辊3、涂覆辊5和涂料槽7自上而下顺次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挤压辊3和所述涂覆辊5均可各自以自身轴线为轴转动,所述涂料棒6平行且贴附于所述涂覆辊5且放置于所述涂料槽7内,所述涂料棒6随所述涂覆辊5的转动而转动,所述涂料棒6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出料孔。所述压平机构包括操作架和压平辊13,所述操作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压平辊1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操作架上,且可沿竖直方向上移动。使用时,将墙纸9的一端固定于放料机构1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压平机构和涂覆机构并固定于回收机构4,通过开启回收机构4的启动带动墙纸9朝向回收机构4的一端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压平机构对墙纸9进行压平,再用涂覆机构对墙纸9进行涂覆。具体压平是通过将位于压平辊13和操作架之间的墙纸9通过向下挤压压平辊13进行挤压。具体的涂覆是通过往下移动挤压辊3将墙纸9夹持在挤压辊3和涂料辊之间,这样墙纸9移动的时候可以带动涂覆辊5的转动,涂覆辊5的转动带动涂料棒6的转动,而涂料棒6上由于设置了很多出料孔,由出料孔挤压出来的涂料均匀地涂在涂覆辊5中,再由涂覆辊5涂覆在墙纸9上,而多余的涂料也会落入到涂料槽7中进行二次利用。在使用的时候应当注意的是,涂料棒6应该受到涂料槽7的侧壁和涂覆辊5之间的压力,以便方便挤压出涂料。该涂料涂覆装置能够在墙纸9涂布的过程中使得其表面涂覆的更加平整均匀,并能够显著的增加成品率。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压平辊13对墙纸9的压平,优选地,所述操作架包括平台11、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竖直固定于所述平台11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板面向所述第二支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所述第二支板面向所述第一支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16,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簧17,所述压平辊13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16的上端和所述第二弹簧17的上端。通过设置的弹性系数相同的第一弹簧16和第二弹簧17加上压平辊13自身的重量挤压第一弹簧16和第二弹簧17,从而减小压平辊13施加于墙纸9上的压力,达到最佳的压平效果,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墙纸9需要挤压的作用力选择不同重量的压平辊13。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增加压平辊13对墙纸9的压平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板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板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一螺栓14经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入到所述第一凹槽内以与所述压平辊13的一端相接触,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二螺栓15经过所述第二通孔伸入到所述第二凹槽内以与所述压平辊13的另一端相接触。在对墙纸9压平效果优于压力原因造成不理想的时候,通过第一螺栓14和第二螺栓15的给进或后退达到一个理想的压平压力,提高压平效果。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挤压辊3的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支架上与所述涂覆辊5的两端紧邻的两侧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涂覆辊5沿竖直方向移动的轨道槽12。移动到所需要的位置后可以通过螺栓等固定件进行位置的固定。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挤压辊3通过机械控制的上下移动,减少手动移动的负担和增加移动的精度,优选地,所述涂料涂覆系统还包括提升机,所述提升机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并连接于所述涂覆辊5,以使得所述涂覆辊5可沿竖直方向移动。这里的提升机可以使用已公开的任何一种可用于提升作用的提升机。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墙纸9具有更好的张力,优选地,所述涂料涂覆系统还包括支撑辊2,所述支撑辊2位于所述压平机构与所述挤压辊3之间,所述支撑辊2平行于所述挤压辊3且可以自身轴线为轴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撑辊2的顶端位于所述挤压辊3的低端的上方。使用时,墙纸9由支撑辊2的上端穿过到挤压辊3的下端,呈“s”形状,以获得更好的张力。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涂覆后的墙纸9更快的回收,优选地,所述涂料涂覆系统还包括烘干机8,所述烘干机8位于所述涂覆机构与所述回收机构4之间并固定于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烘干机8的烘干方向朝向被涂覆材料的涂覆面。由于墙纸9涂覆后表面不能马上干掉,也就不能很快的进行回收了,浪费时间资源,因此,通过烘干机8加速其表面涂料的快干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烘干均匀,优选地,所述烘干机8上设置有烘干口,所述烘干口设置为扁平状,且所述烘干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被涂覆材料的宽度。烘干口的长度方向应与墙纸9的宽度相对应,大于或等于所述墙纸9的宽度最佳。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涂料棒6包括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填充有涂料,所述壳体上均匀地设置有多个所述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的直径为0.5-2mm。该壳体为可反复利用的,使用时将涂料灌入到壳体内并封活口,另外,该壳体为软质塑料材质,方便进行挤压出料,为了使出料孔不会大量出料,将出料孔的直径设置为0.5-2mm。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排出涂料槽7内的涂料,优选地,所述涂料槽7的底端设置有废料排出口10,所述涂料棒6的长度大于所述涂覆辊5的长度且小于所述涂料槽7的宽度。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