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热封口立体纸袋制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0315发布日期:2020-02-22 02:1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热封口立体纸袋制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幼果套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体纸袋制袋机。



背景技术:

对幼果进行套袋主要是为防止水果在生长过程中受到鸟类的侵袭、病虫的危害以及风雨阳光的损伤,同时水果套袋后还能有效隔离环境污染对水果的侵蚀,防止水果在生长过程中被树枝刮伤。套袋可产生局部温室效应,使水果保持适当的湿度、温度,提高水果的甜度,改善水果的光泽,增加水果的产量,并缩短其成长期。同时由于生长的过程中不需施用农药,使水果具有高品质且无公害,达到国际标准。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立体纸袋相比塑料袋效果更好。立体纸袋也即盖袋子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纸袋张开后内腔基本呈立方体结构,将两侧向内折使纸袋的正面和反面重合时纸袋呈扁平状,这种立体纸袋便于存储,面积小适合套袋机使用。现有技术生产的立体纸袋侧边不够精确,纸袋不适合加热封口。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立体纸袋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进而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折叠精度高、可以实现加热封口的立体纸袋制袋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热封口立体纸袋制袋机,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端设置有外纸辊,所述外纸辊上套设有外纸卷,所述外纸卷上的外层纸在若干个导向辊的引导下输送至施膜机构,所述施膜机构在每个纸袋的封口位置设置用于封口的热封口膜,所述施膜机构下工位设置切割辊,所述切割辊用于在纸上切割出供果柄穿过的顺口,所述切割辊的下工位设置有上胶辊,所述上胶辊下工位设置立体成型机构,所述立体成型机构将纸挤压成立体腔,纸张通过所述立体成型机构后由压辊将纸袋压至上下面重合,在压辊的下工位设置有用于将连续的纸袋切割成单个纸袋的切袋辊,所述切袋辊的下工位设置有成品纸袋收集台,所述成品纸袋收集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另一端端部,所述导向辊、所述上胶辊、所述切割辊、所述的立体成型机构、所述压辊、所述切袋辊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纸的输送由电机驱动向前输送。

进一步,所述的施膜机构包括上胶头、刮胶板及上胶头驱动机构,所述上胶头用于均匀的给每个袋子封口处涂胶,所述刮胶板将胶液刮成均匀的需要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上胶头驱动机构包括中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上胶板和驱动上胶板后部的凸轮,凸轮由电机驱动,所述上胶板前端设有上胶头,所述凸轮挤压上胶板后部时,所述上胶头恰好紧贴在纸上,还设有使所述上胶板后部紧贴所述凸轮的弹簧。

进一步,所述施膜机构和所述切割辊之间设有冷却机构,用于冷却热封口胶膜,便于后续的制袋动作。

进一步,所述的冷却机构为若干冷却辊、冷却风扇。

进一步,所述的立体成型机构包括立体腔支架、设在立体腔支架两侧的将纸袋向内折弯的折边板及设在所述立体腔支架上侧的挤压纸张的两根光滑压杆,所述立体腔支架包括“工”字支架和平行设置在“工”字支架四个端点的四根光滑导杆,所述“工”字支架的两个下侧杆倾斜,以免粘到纸袋上的胶液,所述立体腔支架的上方通过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印刷色标的印刷辊。

进一步,所述机架的位于所述外纸辊的一端设置有内纸辊,所述内纸辊上套有内纸卷,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内外纸复合机构,用于将内纸和外纸重叠后向前输送。

进一步,所述内外纸复合机构为一内外纸复合辊,所述内外纸复合机构设在所述施膜机构的上工位,所述内外纸复合机构使内纸连续的与外纸复合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内外纸复合机构设在所述施膜机构和所述切割辊之间,包括依次排列的至少一对驱动辊、导向板、切断内纸的切刀及内外纸复合辊,每一对所述驱动辊包括一个主动辊和一个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从所述内纸辊传送过来的内纸从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之间穿过,所述主动辊转动将内纸穿过导向板驱向所述内外纸复合辊,所述切刀设置在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内外纸复合辊之间,

所述内外纸复合机构将内纸间断贴合在外纸上,内纸贴合到每个单位的袋子的热封口膜的位置时,所述切刀切断内纸,热封口膜通过后,内纸继续贴合外纸,每个单位袋子热封口膜处无内纸贴合。

进一步,所述内外纸复合机构上工位设置有内外纸复合上胶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立体纸袋制袋机能够生产可热封口的单层或双层纸袋,实现自动化控制,折叠精度高、成品率高,且生产的纸袋适合自动套袋机上使用,实现自动套果作业,极大方便了果农,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单层立体纸袋制袋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双层立体纸袋制袋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立体腔支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立体成型机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制袋机制作的纸袋张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制袋机制作的纸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内纸间断贴合在外纸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机架;2-外纸辊;3-外纸卷;31-外纸;4-导向辊;5-施膜机构;51上胶头;52刮胶板;6-冷却机构;61-冷却辊;62-冷却风扇;7-内纸辊;8内纸卷;81-内纸;9-内外纸复合机构;91-驱动辊;92-导向板;93-切刀;94-内外纸复合辊;10-内外纸复合上胶辊;11-切割辊;12-上胶辊;13-立体成型机构;131-立体腔支架;1311-“工”字支架;1312-光滑导杆;1313-下侧杆;132-折边板;133-光滑压杆;14-压辊;15-切袋辊;16-成品纸袋收集台;17-记数辊;18-纸袋;181-热封口膜;182-果柄顺口;19-印刷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可热封口立体纸袋制袋机,其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的一端设置有外纸辊2,所述外纸辊上套设有外纸卷3,所述外纸卷3上的外层纸在若干个导向辊4的引导下输送至施膜机构5,所述施膜机构5在每个纸袋的封口位置设置用于封口的10-15mm宽的热封口膜181,热封口膜181是一种常温无粘性,加热后有粘性的物质,如热熔胶,塑料膜等,下工位设有冷却机构6,用于冷却热封口膜181,便于后续的制袋动作,冷却机构6下工位设置切割辊11,所述切割辊11用于在纸上切割出供果柄穿过的顺口182,所述切割辊11的下工位设置有上胶辊12,用于胶接果袋的底端和侧面,所述上胶辊12下工位设置立体成型机构13,所述立体成型机构13将纸挤压成立体腔,纸张通过所述立体成型机构13后由压辊14将纸袋压至上下面重合,在压辊14的下工位设置有用于将连续的纸袋切割成单个纸袋的切袋辊15,所述切袋辊15的下工位设置有成品纸袋收集台16,所述成品纸袋收集台16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另一端端部,所述导向辊4、所述上胶辊12、所述切割辊11、所述的立体成型机构13、所述压辊14、所述切袋辊15均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纸的输送由电机驱动向前输送。

所述的施膜机构5包括上胶头51、刮胶板52及上胶头驱动机构,所述上胶头51用于均匀的给每个袋子封口处涂热熔胶,所述刮胶板将胶液刮成均匀0.03-0.1mm的厚度。

所述上胶头驱动机构包括中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上胶板和驱动上胶板后部的凸轮,凸轮由电机驱动,所述上胶板前端设有上胶头51,当每个纸袋的封口位置到达所述上胶头51时,所述凸轮挤压上胶板后部,所述上胶头51恰好紧贴在纸上涂胶,接着刮胶板52刮出10-15mm宽的胶膜,之后凸轮转动,在弹簧的作用下,所述上胶头51远离纸面。

所述的冷却机构为若干冷却辊61、冷却风扇62。

如图4所示,所述的立体成型机构13包括立体腔支架131(见图3)、设在立体腔支架131两侧的将纸袋向内折弯的折边板132及设在所述立体腔支架上侧的挤压纸张的两根光滑压杆133,所述立体腔支架131包括“工”字支架1311和平行设置在“工”字支架四个端点的四根光滑导杆1312,所述“工”字支架1311的两个下侧杆1313倾斜,以免粘到纸袋上的胶液,所述立体腔支架131的上方通过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

所述施膜机构5下工位设有印刷色标的印刷辊19。

实施例2

参见图2,所述机架1的位于所述外纸辊2的一端设置有内纸辊7,所述内纸辊7上套有内纸卷8,所述的机架1上设有内外纸复合机构9,用于将内纸和外纸重叠后向前输送。

所述内外纸复合机构9设在所述施膜机构5和所述切割辊11之间,包括依次排列的至少一对驱动辊91、导向板92、切断内纸的切刀93及内外纸复合辊94,每一对所述驱动辊91包括一个主动辊和一个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从所述内纸辊7传送过来的内纸从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之间穿过,所述主动辊转动将内纸穿过导向板驱向所述内外纸复合辊94,所述切刀93设置在所述驱动辊91和所述内外纸复合辊94之间,

如图7所示,所述内外纸复合机构9将内纸81间断贴合在外纸31上,内纸81贴合到每个单位的袋子的热封口膜181的位置时,所述切刀93切断内纸81,热封口膜181通过后,内纸81继续贴合外纸31,每个单位袋子热封口膜181处无内纸81贴合,便于热封口膜封口,提高封口效率。

所述内外纸复合机构上工位设置有内外纸复合上胶辊10,用于涂胶,便于内外纸张粘接在一起。

实施例3

所述内外纸复合机构9为一内外纸复合辊94,所述内外纸复合机构9设在所述施膜机构5的上工位,所述内外纸复合机构9使内纸连续的与外纸复合在一起,所述的热封口膜设置在内纸上。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本发明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凡是依据上述原理及精神在本发明基础上的改进、替代,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