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5119发布日期:2020-11-10 12: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造纸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调节辊组件、上压力辊、下压力辊和毛布,上调节辊组件设置于上压力辊上部一侧,下压力辊设置于上压力辊的下部一侧,上压力辊的中轴线为b,下压力辊的中轴线为h,上压力辊与下压力辊之间设置间隙,毛布上部一侧面与上调节辊组件相接触,毛布另一侧面与上压力辊的前侧面相接触,毛布穿过间隙,穿过间隙后的毛布的一侧面与下压力辊的后侧面相接触;所述上调节辊组件设置于上压力辊的上端面a的上部;所述上调节辊组件包括支架一、支架二和上调节辊,支架一和支架二相平行设置,上调节辊纵向设置于支架一和支架二之间,支架一和支架二下端面距离上端面a的距离为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辊一侧通过轴承与轴承座一相连接,上调节辊另一侧通过轴承与轴承座二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一上贯通开设支架孔一,支架孔一数量为若干个,轴承座一两侧开设螺栓孔一,螺栓同时穿过螺栓孔一和支架孔一,支架孔一和螺栓孔一相匹配对应设置,支架孔一与螺栓孔一相对应设置,轴承座一两侧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与支架一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纸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二上贯通开设支架孔二,支架孔二数量为若干个,轴承座二两侧开设螺栓孔二,螺栓孔二与支架孔二相匹配设置,螺栓同时穿过螺栓孔二和支架孔二,支架孔二与螺栓孔二相匹配设置,轴承座二两侧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与支架二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调节辊组件,下调节辊组件包括下调节辊支架一、下调节辊一、下调节辊支架二和下调节辊二,下调节辊支架一设置于下调节辊支架二的上部一侧,下调节辊支架二靠近中轴线b的一侧,下调节辊支架一上设置下调节辊一,下调节辊支架二上设置下调节辊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造纸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调节辊一的上端面位于上调节辊的下端面f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造纸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调节辊支架一包括下调节辊侧支架一和下调节辊侧支架二,下调节辊侧支架一和下调节辊侧支架二相平行设置,下调节辊一纵向设置于下调节辊侧支架一和下调节辊侧支架二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造纸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调节辊侧支架一上开设下调节辊支架孔一,下调节辊支架孔一数量为若干个,下调节辊侧支架二上开设下调节辊支架孔二,下调节辊支架孔二数量为若干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造纸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调节辊一一侧通过轴承与下调节辊轴承座一相连接,下调节辊一另一侧通过轴承与下调节辊轴承座二相连接,下调节辊轴承座一两侧开设螺栓孔三,下调节辊轴承座二两侧开设螺栓孔四,螺栓孔三与下调节辊支架孔一相匹配设置,螺栓同时穿过螺栓孔三与下调节辊支架孔一,螺栓孔四与下调节辊支架孔二相匹配设置,螺栓同时穿过螺栓孔四与下调节辊支架孔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纸脱水装置,上调节辊组件设置于上压力辊和下压力辊上部一侧,上压力辊与下压力辊相对应设置,上压力辊设置于下压力辊的正上部,上压力辊与下压力辊之间设置间隙,毛布上部一侧面与上调节辊组件相接触,毛布另一侧面与上压力辊的前侧面相接触,毛布穿过间隙,穿过间隙后的毛布的一侧面与下压力辊的后侧面相接触;所述上调节辊组件设置于上压力辊的上端面a的上部;本实用新型利用压力辊脱水,通过上调节辊组件加大毛布和压力辊的接触面,上调节辊组件单独或配合下调节辊组件从而拉紧毛布能达到好的脱水效果,不用真空泵,减少噪音污染,节省了电量,并相较于真空泵脱水增加了毛布的使用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杨坡;杨政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坡
技术研发日:2019.12.13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