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高效抓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4487发布日期:2021-01-12 07:4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高效抓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抓棉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高效抓棉机。



背景技术:

抓棉机,又称抓包机,开清棉联合机组中从棉包抓取棉纤维的机器。通常排列在联合机的首位,有上抓式、下抓式,小车往复式、小车回转式:小车升降式、平台升降式,一般使用刀片和锯片打手和肋条,亦有用角钉机件或弹簧钳等从棉包表面抓取纤维,由气流或机械输送给后道机器继续加工。

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全自动高效抓棉机(申请号:201510492912.x),如图1所示,虽然解决了实现全自动抓棉功能,同时,提高了抓棉的高效性,避免对储棉仓内棉纱的漏抓,但在储棉仓中的棉纱被抓棉机抓取完成后,“储棉仓呈长方体状,下端设有四个万向轮,便于工作人员推动储棉仓,在储棉仓中的棉纱被抓棉机抓取完成后,工作人员可推动储棉仓至棉纱堆放处将储棉仓储满棉纱,既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又提高工作效率”。

在原料仓中的棉纱被抓棉机抓取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人工推动原料仓至棉纱堆放处将原料仓储满棉纱,储满棉纱后工作人员人工推动原料仓至加工处,再次通过抓棉机进行抓取工作,因原料仓自身的重力和储满棉纱的重力作用,使工作人员在人工推动原料仓时,不仅自动化功能不完善,而且造成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需要一种全自动高效抓棉机。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的工作人员在人工推动原料仓时,不仅自动化功能不完善,而且造成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影响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自动高效抓棉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高效抓棉机,包括原料仓,所述原料仓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万向轮,所述原料仓的正面设置有启动开关,所述原料仓的下表面设置有自动行走装置,且自动行走装置包括有凸板,所述凸板的上表面与原料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原料仓的内部设置有棉纱,所述凸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功能板,所述功能板的内部通过轴承固定套接有转杆,所述功能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型号为5ik120gu-cf;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板与功能板配合使用,对功能板起固定支撑作用。

优选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传动轴,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斜齿轮和减速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工作,电机驱动传动轴做旋转运动。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表面贯穿延伸至功能板的内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斜齿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传动轴做旋转运动,带动第二斜齿轮也做旋转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齿轮的表面与第二斜齿轮的表面啮合,两个所述减速轮以转杆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减速轮的内部通过销轴铰接有第一齿轮,四个所述第一齿轮在减速轮的内部均匀分布,所述转杆靠近减速轮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减速轮、四个第一齿轮、两个第二齿轮对转杆的转速进行限速作用。

优选地,所述电机与启动开关电性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齿轮以减速轮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与启动开关电性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按下启动开关,控制电机开始工作。

优选地,所述转杆的两端表面均贯穿并延伸至功能板的两侧表面,四个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均与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的表面啮合,所述转杆的两端表面均固定套接有行走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四个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均与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的表面啮合,便于对转杆的转速进行限速作用。

优选地,所述行走轮、转杆、第二齿轮、减速轮和第一斜齿轮的轴线均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行走轮的下表面与万向轮的下表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杆带动行走轮做缓慢且匀速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原料仓的下表面设置有自动行走装置,且自动行走装置包括有凸板,凸板的上表面与原料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达到了通过本自动行走装置不仅实现了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工作人员在人工推动原料仓时,不仅自动化功能不完善,而且造成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全自动高效抓棉机的现有技术图;

图2为一种全自动高效抓棉机的原料仓结构立体图;

图3为一种全自动高效抓棉机的功能板结构剖视图;

图4为一种全自动高效抓棉机的转杆结构剖视图;

图5为一种全自动高效抓棉机的凸板结构俯视图。

图中:1、原料仓;2、万向轮;3、启动开关;4、凸板;41、功能板;42、转杆;43、电机;44、传动轴;45、第一斜齿轮;46、减速轮;47、第二斜齿轮;48、第一齿轮;49、第二齿轮;410、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2-5,一种全自动高效抓棉机,包括原料仓1,原料仓1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万向轮2,原料仓1的正面设置有启动开关3,原料仓1的下表面设置有自动行走装置,且自动行走装置包括有凸板4,凸板4的上表面与原料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原料仓1的内部设置有棉纱,凸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功能板41,功能板41的内部通过轴承固定套接有转杆42,功能板4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43,电机43的型号为中大牌5ik120gu-cf;

进一步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板4与功能板41配合使用,对功能板41起固定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电机4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传动轴44,转杆42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斜齿轮45和减速轮46;

进一步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43工作,电机43驱动传动轴44做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传动轴44的一端表面贯穿延伸至功能板41的内部,传动轴44的一端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斜齿轮47;

进一步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传动轴44做旋转运动,带动第二斜齿轮47也做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斜齿轮45的表面与第二斜齿轮47的表面啮合,两个减速轮46以转杆42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减速轮46的内部通过销轴铰接有第一齿轮48,四个第一齿轮48在减速轮46的内部均匀分布,转杆42靠近减速轮46的内部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49;

进一步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减速轮46、四个第一齿轮48、两个第二齿轮49对转杆42的转速进行限速作用。

进一步地,电机43与启动开关3电性连接,两个第二齿轮49以减速轮46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43与启动开关3电性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按下启动开关3,控制电机43开始工作。

进一步地,转杆42的两端表面均贯穿并延伸至功能板41的两侧表面,四个第一齿轮48的表面均与两个第二齿轮49的表面啮合,转杆42的两端表面均固定套接有行走轮410;

进一步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四个第一齿轮48的表面均与两个第二齿轮49的表面啮合,便于对转杆42的转速进行限速作用。

进一步地,行走轮410、转杆42、第二齿轮49、减速轮46和第一斜齿轮45的轴线均位于同一轴线上,行走轮410的下表面与万向轮2的下表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杆42带动行走轮410做缓慢且匀速转动。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原料仓1的下表面设置有自动行走装置,且自动行走装置包括有凸板4,凸板4的上表面与原料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达到了通过本自动行走装置不仅实现了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工作人员在人工推动原料仓1时,不仅自动化功能不完善,而且造成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工作原理:在原料仓1中的棉纱被抓棉机抓取完成后,工作人员按下启动开关3,控制电机43开始工作,电机43驱动传动轴44上的第二斜齿轮47做旋转运动,第二斜齿轮47与第一斜齿轮45啮合,带动转杆42旋转运动,设置减速轮46、四个第一齿轮48、两个第二齿轮49对转杆42的转速进行限速,实现转杆42带动行走轮410做缓慢且匀速转动,进而通过行走轮410带动万向轮2自动式推动原料仓1至棉纱堆放处将储棉仓储满棉纱,行走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原料仓1左侧表面的握把控制原料仓1方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