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和供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319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墨盒和供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而言涉及墨盒和供墨系统。特别地,本发明面向可与 喷墨打印机结合使用的墨盒,并面向可应用于喷墨打印机的供墨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的喷墨打印机具有记录头,墨从该记录头排出到记录介质例 如纸张上,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记录头安装到滑架上,该滑架 构造成在与馈送记录介质的方向垂直的特定方向上往复运动。已知的 喷墨打印机还具有构造成存储墨的墨容器或墨盒,并且已知的喷墨打 印机构造成使得墨从墨容器或墨盒供应到记录头。
墨盒可以是"滑架一体式"或"滑架分体式"。如果墨盒是滑架一 体式,则墨盒构造成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设置于滑架上的墨盒容纳 部中。如果墨盒是滑架分体式,则墨盒构造成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 墨盒容纳部中,该墨盒容纳部在喷墨打印机中设置在与滑架分离的位 置处,并且墨从该墨盒容纳部经由供墨管供应到记录头。
墨盒具有供墨部,该供墨部构造成将墨从墨盒的内部供应到记 录头;和进气部,该进气部构造成当墨盒安装到墨盒容纳部时提供在 墨盒内部与大气之间的流体连通。
然而,如果用户未能使进气部如所预期那样起作用,则墨盒的内 部不与大气连通。此外,如果在墨盒的内部没有与大气连通的同时墨 继续从墨盒经由供墨部供应,那么墨盒内部的压力将变得非常低。此 外,如果在提供墨盒内部与大气之间的流体连通之前提供在墨盒内部 与记录头之间经由供墨部的流体连通,那么,在墨盒安装在墨盒容纳
部中之前对墨盒的内部减压的情形下,墨可能从记录头返回到墨盒。 如果墨从记录头返回到墨盒,则喷墨头的喷嘴中形成的墨的弯月面可 能破裂,这使得空气进入并容纳在记录头中,从而导致打印失败。
另一已知的墨盒具有墨腔室;供墨阀,该供墨阀构造成从墨腔 室供应墨;和进气部,该进气部通过膜与墨盒的外部密封。另一已知 的喷墨打印机具有构造成容纳该墨盒的墨盒容纳部。该墨盒容纳部具 有突起,该突起构造成刺穿并弄破膜,以提供在墨腔室和大气之间 的流体连通;和供墨针,该供墨针构造成接触并打开供墨阀,以从墨 腔室供应墨。突起和供墨针中的每个都沿与将墨盒插入到墨盒容纳部 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突起从墨盒容纳部的底座延伸得比供墨针从 该底座延伸得远,因此,在供墨针接触并打开供墨阀之前,突起刺穿 并弄破膜。采用该构造,防止墨腔室内部的压力在操作期间变得非常 低。此外,由于在打开供墨阔之前实现在墨腔室和大气之间的流体连 通,所以防止了墨从喷墨打印机返回到墨腔室中。例如,在日本专利 申请特开JP-A-2003-300330中描述了这样的已知墨盒和已知喷墨打印 机。

发明内容
然而,当突起的长度与供墨针的长度之间的差小时,可能出现以 下问题。
当墨盒以很大的速度插入到墨盒容纳部时,几乎在突起刺穿并弄 破膜的同时,供墨针可能接触并打开供墨阀,这可能造成墨从记录头 返回。
当墨盒倾斜地插入到墨盒容纳部时,在突起刺穿并弄破膜之前, 供墨针可能接触并打开供墨阀,这也可能造成墨从记录头返回。
突起的长度可改成较长,以足够避免这些问题。然而,如果这样
改变,当墨盒倾斜地插入到墨盒容纳部时,突起可能断裂。
因此,已经对克服相关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缺点的墨盒和供墨系统 出现需求。本发明的技术优点是在提供墨盒的内部和记录头之间的 流体连通之前,可靠地提供在墨盒的内部和大气之间的流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墨盒包括墨盒壳体;供墨部;和进气 部。墨盒壳体包括正面;与该正面相反的背面;和特定面,该特定 面连接到正面和背面中的每个面。该特定面具有在离正面比离背面近 的位置处穿过该特定面形成的开口。墨盒壳体在其内限定有墨腔室的 至少一部分,并且该墨腔室构造成存储墨。供墨部位于正面处,并构 造成将墨从墨腔室供应到墨盒的外部。供墨部包括第一阀;第一阀 座;和第一推压构件,该第一推压构件构造成朝着第一阀座推压第一 阔。进气部构造成将空气从墨盒的外部引入到墨腔室。进气部包括 第二阀;第二阀座;第二推压构件,该第二推压构件构造成朝着第二 阀座推压第二阀;和操作构件,该操作构件从第二阀通过该特定面的 开口延伸到墨盒壳体的外部。第二阀构造成当外力施加到操作构件时 第二阀与第二阀座分离。因为操作构件从与供墨部位于的正面不同的 该特定面突出,所以操作构件以与供墨阀被推动不同的定时被推动。 此外,操作构件在离正面比离背面近的位置处从该特定面突出,操作 构件正好在将墨盒安装到喷墨打印机中的第一阶段被推动。采用该构 造,正好在将墨盒安装到喷墨打印机中的第一阶段提供在墨腔室和墨 盒外部之间经由进气部的流体连通,而墨盒正好在安装的最后阶段经 由供墨部与喷墨打印机的喷墨头流体连通。因此,在提供墨腔室和喷 墨头之间的流体连通之前,可靠地提供了在墨腔室和大气之间的流体 连通。这防止了墨从喷墨头返回到墨盒。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供墨系统包括墨盒和墨盒容纳部。 墨盒包括墨盒壳体、供墨部、和进气部。墨盒壳体包括正面;与该 正面相反的背面;和特定面,该特定面连接到正面和背面中的每个面。 该特定面具有在离正面比离背面近的位置处穿过该特定面形成的开 口。墨盒壳体在其内限定有墨腔室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墨腔室构造 成存储墨。供墨部位于正面处,并构造成将墨从墨腔室供应到墨盒的 外部。供墨部包括第一阀;第一阀座;和第一推压构件,该第一推 压构件构造成朝着第一阀座推压第一阀。进气部构造成将空气从墨盒 的外部引入到墨腔室。进气部包括第二阀;第二阀座;第二推压构 件,该第二推压构件构造成朝着第二阀座推压第二阀;和操作构件, 该操作构件从第二阀通过该特定面的开口延伸到墨盒壳体的外部。第 二阀构造成当外力施加到操作构件时第二阀与第二阀座分离。墨盒容 纳部包括容纳壳体,该容纳壳体包括容纳腔室、供墨管、开口、和特 定壁。容纳腔室构造成容纳墨盒。供墨管设置在容纳腔室的第一端处, 并构造成当墨盒容纳在容纳腔室中时接触第一阀。所述开口形成在容 纳腔室的与容纳腔室的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处。墨盒通过容纳壳体的 开口插入容纳腔室中。该特定壁从容纳壳体的开口延伸到容纳腔室的 第一端。该特定壁包括面对容纳腔室的内表面,并且该内表面包括从 容纳壳体的开口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从该第一部分的端部延伸到容纳腔 室的第一端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构造成在将墨盒插入容纳腔室期间 第一部分接触操作构件。因为操作构件从与供墨部位于的正面不同的 该特定面突出,所以操作构件以与供墨阀被推动不同的定时被该特定 壁的第一部分推动。此外,操作构件在离正面比离背面近的位置处从 该特定面突出,操作构件正好在将墨盒安装到喷墨打印机中的第一阶 段被该特定壁的第一部分推动。采用该构造,正好在将墨盒安装到喷 墨打印机中的第一阶段提供在墨腔室和墨盒外部之间经由进气部的流 体连通,而墨盒正好在安装的最后阶段经由供墨部及供墨管与喷墨打 印机的喷墨头流体连通。因此,在提供墨腔室和喷墨头之间的流体连 通之前,可靠地提供了在墨腔室和大气之间的流体连通。这防止了墨 从喷墨头返回到墨盒。
通过优选实施方案参考附图的以下说明,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其它 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由此满足的需求、和本发明的特征及 技术优点,现在结合附图参考以下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多功能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当图1的多功能装置的顶部被去除时图1的多功能装置的 顶视图。
图3是图1的多功能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侧视图。 图4是图1的多功能装置的打印机部分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供墨系统的透视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墨盒的透视图。 图6(b)是墨盒沿图6(a)的线VIb-VIb的剖视图。 图7是图5的供墨系统的顶视图。 图8是供墨系统沿图7的线VIII-VIII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图1,描绘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多功能装置1。多功能装 置1用作打印机、复印机、扫描器、和传真机,并构造成连接到计算 机。多功能装置1构造成基于从计算机传送来的图像数据或字符数据 在记录介质例如纸张上记录图像或字符。多功能装置1还构造成连接 到外部设备例如数字照相机,并基于从外部装置传送来的图像数据在 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参考图1、 2和3,多功能装置1包括壳体2、打印机部分7、纸 盒3和排纸部10。在图1中省略纸盒3。打印机部分7、纸盒3、和排 纸部10中的每一个都设置在壳体2内。壳体2包括至少一种合成树脂。 纸盒3位于打印机部分7的下方。排纸部10形成在纸盒3的上方。壳 体2具有在壳体2的前部穿过壳体2形成的插口 2a,并且纸盒3构造 成大致沿水平方向通过插口 2a插入到壳体2的内部中和从壳体2的内
部移除。壳体2具有前侧,插口2a形成在该前侧中;与该前侧相反 的后侧;以及左侧和右侧,所述左侧和右侧分别都连接到前侧和后侧 中的每一侧。在壳体2的前侧处在插口 2a上方设置插槽部2d。插槽部 2d构造成安装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卡,并且多功能装置1构造成基于存 储在存储介质中的图像数据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
多功能装置1还包括设置在壳体2上方的图像读取部或扫描器部 12,该图像读取部或扫描器部12包括接触型图像传感器(CIS)。图像读 取部2构造成从原始文件读取图像,以用于复印功能或传真功能。
多功能装置1还包括设置在扫描器部12a前面和壳体2上方的操 作面板14。多功能装置1还包括设置在壳体2前面和排出部10右边的 墨盒容纳部15。壳体2包括在壳体2的前部处穿过壳体2形成的开口 2c,并包括盖2b。盖2b的下端支撑在开口 2c的下端处,使得盖2b绕 盖2b的下端枢转。盖2b构造成当盖2b向前和向下枢转并躺下时通过 开口 2c暴露墨盒容纳部15,并且当盖2b向上和向后枢转并竖立时覆 盖墨盒容纳部15。
多功能装置1还包括在图像读取部12上方的玻璃板,并且该玻璃 板构造成将原始文件放置在该玻璃板上。图像读取部12构造成在玻璃 板的下方沿与图3的纸张平面垂直的X方向往复运动。多功能装置1 还包括连接到壳体2的盖构件13,并且盖构件13构造成绕盖构件13 的右边缘枢转并从上方覆盖玻璃板。盖构件13包括自动文件馈送器 (ADF)13a。
纸盒3构造成在纸张P的较短边与X方向对准的情况下容纳堆叠 的纸张P。纸张的规格可以是A4、法律公文纸、信纸等。
纸盒3可包括在纸盒3的顶部处构造成容纳小规格纸张P的辅助 盒3a。该辅助盒3a构造成相对于纸盒3来回移动。 多功能装置1还包括位于纸盒3后方的分离板8和位于纸盒3上 方的臂6a。臂6a枢转地支撑在它的上端处,并在它的下端处包括馈送 辊6。分离板8和馈送辊6构造成协作以一张接一张地从堆叠在纸盒3 或辅助盒3a中的纸张P分离一张纸张并馈送该纸张P。由分离板8和 馈送馈送辊6馈送的纸张P经由U形纸张通道9传送到设置在纸盒3 上方的打印机部7。
排纸部10设置在辅助盒3a的上方,并且由打印机部7记录了图 像的纸张P在记录了图像的表面面向上的情况下被排出到排纸部10。 纸张P由用户通过插口 2a的上部从排纸部IO取出。
参考图2和4,打印机部7包括滑架5;喷墨头4,该喷墨头4 安装在滑架5上;主框架21;第一引导件22和第二引导件23,所述 第一引导件22和第二引导件23由主框架21和支撑滑架5支撑;同步 皮带25,该同步皮带25连接到滑架5;马达24,该马达24联接到同 步皮带25并构造成移动同步皮带25;压板26,该压板26位于喷墨头 4的下方并构造成支撑纸张P。主框架21包括左侧壁21a和与左侧壁 21a相反的右侧壁21b。第一引导件22和第二引导件23中的每个引导 件成形为沿X方向延伸并在它的端部处由左侧壁21a和右侧壁21b支 撑的薄板。滑架5由第一引导件22和第二引导件23可滑动地支撑。 同步皮带25是在第二引导件23的上方平行于第二引导件23延伸的无 端皮带,且联接到皮带轮和马达24的轴。当驱动马达24时,使同步 皮带25移动,并且滑架5因此往复运动。马达24可以是DC马达或步 进马达。打印机部7还包括沿X方向延伸的带状刻度尺。该带状刻度 尺是设置在多功能装置1中的光学线性编码器的部件,用以检测滑架5 沿X方向的位置和速度。
参考图3,多功能装置1还包括在压板26的沿纸张通道9的上游 侧上的一对对准辊27。这些对准辊27构造成夹压纸张P并将纸张P传
送到压板26和喷嘴表面之间,该喷嘴表面设置在喷墨头4的底表面上。 多功能装置l还包括在压板26的沿纸张通道9的下游侧上的排出辊28a 和正齿辊28b。排出辊28a和正齿辊28b构造成分别从下方和从上方接 触纸张P并将记录了图像的纸张P排出到排纸部10。
参考图2,多功能装置l还包括墨接收部29,该墨接收部29设 置在压板26的左侧;和维护单元30,该维护单元30设置在压板26的 右侧。滑架5构造成在喷墨头4执行打印期间周期地移动到墨接收部 29,使得喷墨头4面对墨接收部29。喷墨头4构造成执行所谓的冲洗, 也就是说,当喷墨头4面对墨接收部29时,喷墨头4将墨排出到墨接 收部29,以便防止喷嘴的堵塞。滑架5构造成当喷墨头4不在执行打 印而是在等待下一操作时停留在使喷墨头4面对维护单元30的位置。 维护单元30构造成通过喷嘴从喷墨头4抽吸墨,以便清除喷墨头4中 捕集的空气或从喷墨头4清除增稠的墨。维护单元30包括擦拭器,并 且该擦拭器构造成当滑架5从使喷墨头4面对维护单元30的位置移动 到使喷墨头4面对压板26的位置时擦拭喷墨头4的喷嘴表面。
参考图5和8,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供墨系统包括墨盒容纳部 15和至少一个墨盒60。墨盒容纳部15包括容纳壳体74,该容纳壳体 74构造成容纳至少一个墨盒60,例如,容纳沿X方向对准的四个墨盒 60。四个墨盒60可分别存储四种颜色的墨,例如黑色墨、青色墨、品 红色墨、和黄色墨。容纳壳体74包括至少一种树脂,并利用注模制造。 容纳壳体74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并包括底壁80; —对侧壁81,所 述一对侧壁81分别从底壁80的左端和右端向上延伸;顶壁82,该顶 壁82连接到侧壁81的顶端;和后壁79,该后壁79连接到顶壁82和 侧壁81中的每个壁。容纳壳体74包括容纳腔室78,该容纳腔室78限 定在底壁80、侧壁81、顶壁82、和后壁79内侧,并且容纳腔室78构 造成容纳墨盒60。容纳壳体74在与后壁79相反的一端处具有开口 74a, 并且墨盒60通过开口 74a插入容纳腔室78或从容纳腔室78移除。容 纳壳体74包括分别与四个墨盒60对应的四个门76。每个门76的下端
支撑在开口 74a的下端处,使得门76绕门76的下端枢转。门76构造 成当门76打开即当门76向前和向下枢转并躺下时,门76通过开口 74a暴露容纳腔室78,并且当门关闭即当门76向上和向后枢转并竖立 时,门76覆盖开口 74a的一部分。
容纳壳体74还包括连接器62,该连接器62连接到底壁80和侧 壁81中的每个壁,并位于后壁79下方。连接器62包括板部62a; 和四根供墨管63,所述四根供墨管63贯穿板部62a,并沿将墨盒60 插入到容纳壳体74的容纳腔室78中的方向延伸。在实施方案中,墨 盒60水平地即沿与重力方向垂直的方向插入容纳腔室78中。每个供 墨管63的端部连接到柔性墨管20,该柔性墨管20连接到喷墨头4。 供墨管63构造成插入墨盒60中,并且存储在墨盒60中的墨经由供墨 管63和墨管20供应到喷墨头4。当使用多于四种颜色的墨时,墨盒容 纳部15构造成容纳分别存储多于四种颜色的墨的多于四个的墨盒60, 并且供墨管63和墨管20的数量根据墨盒60的数量而选择。
参考图6(a)和6(b),墨盒60包括墨盒壳体64和墨腔室64b,该墨 腔室64b限定在墨盒壳体64中并构造成存储墨。墨盒壳体64大致形 成为长方体形状,并包括正面、背面、顶面64a、底面64d、左侧面、 和右侧面。背面与正面位置相反。顶面64a连接到正面和背面中的每个 面,并且底面64d与顶面64a位置相反,并且底面64d连接到正面和背 面中的每个面。左侧面连接到正面、背面、顶面64a、和底面64d中的 每个面,并且右侧面与左侧面位置相反,并且右侧面连接到正面、背 面、顶面64a、和底面64d中的每个面。正面大致垂直于顶面64a、底 面64d、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每个面。背面也大致垂直于顶面64a、 底面64d、左侧面、和右侧面中的每个面。墨盒壳体64具有在顶面64a 与底面64d之间的高度、在左侧面与右侧面之间的宽度、和在正面和 背面之间的深度。所述高度大于所述宽度,而所述深度大于所述高度。 存储黑色墨的墨盒60的墨盒壳体64的宽度大于存储除黑色墨以外的 墨的墨盒60的墨盒壳体64的宽度,因为一般而言黑色墨消耗多于其
它墨。
墨盒壳体64包括左侧构件和右侧构件,并且左侧构件和右侧构件 通过焊接或其它已知的连接技术彼此连接。
墨盒60还包括在墨盒壳体64的正面处的供墨部65。供墨部65 的位置离墨盒壳体64正面的下端比离墨盒壳体64正面的上端近。供 墨部65包括从墨盒壳体64正面向外延伸的圆柱形管65a。供墨部65 还包括阔座65b、供墨阀65c、和推压构件65d。供墨阀65c由推压构 件65d朝着阀座65b推压。当墨盒60没有安装在墨盒容纳部15中时, 供墨阀65c接触阀座65b。参考图8,连接器62包括从板部62a沿将墨 盒60插入容纳壳体74的容纳腔室78中的方向延伸的多个引导肋69。 引导肋69围绕供墨管63。每个引导肋69形成为圆弧形状,并构造成 当墨盒60安装在容纳腔室78中时接触和引导圆柱形管65a的外表面。 当安装完成时,供墨管63克服推压构件65d的推压力接触并推动供墨 阀65c,且供墨阀65c从阀座65b分离,并且存储在墨盒60中的墨经 由供墨管63和墨管20供应到喷墨头4。
参考图6(a)、 6(b)、和8,墨盒60还包括位于墨盒壳体64正面处 的检测部66。墨盒60还包括构造成基于墨腔室64b中墨的量移动的可 动构件,并且该可动构件的一部分位于检测部66内。墨盒容纳部15 还包括设置在容纳壳体74后侧处的传感器87例如光电断路器,并且 当墨盒60安装在容纳腔室78中时,传感器87的位置与检测部66相 邻。传感器87构造成检测可动构件的在检测部66中的部分是否存在, 并且多功能装置1基于传感器87的检测确定墨盒60是否充满或缺墨。
墨盒60还包括与在墨盒壳体64的顶面64a和正面之间的角部相 邻设置的进气部85。进气部85包括推压构件85d和阀座85c、以及进 气阀85b,该进气阀85b被推压构件85b朝着阀座85c推压。当墨盒60 没有安装在墨盒容纳部15中时,进气阀85b接触阀座85c,并且禁止
在墨腔室64b和墨盒60外部之间经由进气部85的流体连通。进气部 85还包括形成为圆柱杆形状的操作构件85a,并且在与顶面64垂直的 方向上和在与将墨盒60插入容纳壳体74的容纳腔室78的方向垂直的 方向上,操作构件85a从进气阀85b延伸并通过穿过顶面64a形成的开 口从顶面64a突出。
顶壁82的内表面包括第一部分83a和第二部分83b。第一部分83a 从容纳壳体74的开口 74a朝着容纳壳体74的后侧延伸,而第二部分 83b从第一部分83a的端部延伸到容纳壳体74的后壁79。第一部分83a 相对于第二部分83b倾斜。第一部分83a从第一部分83a的连接到容纳 壳体74的开口 74a的第一端向下或朝着容纳腔室78连续地倾斜到第一 部分83a的连接到第二部分83b的第二端。第二部分83b与将墨盒60 插入容纳壳体74的容纳腔室78中的方向平行地平坦水平延伸。当墨 盒60安装在容纳壳体74的容纳腔室78中时,第二部分83b还平行于 墨盒壳体64的顶面64a延伸。
当墨盒60插入时,操作构件85a首先接触顶壁82的内表面的第 一部分83a。当墨盒60进一步插入时,操作构件85a被第一部分83a 向下推动或推动到墨盒60的内部,因为第一部分83a向下或朝着容纳 腔室78倾斜。当操作构件85a被向下推动或推动到墨盒60内部时,进 气阀85b克服推压构件85d的推压力从阀座85c分离,并由此提供在墨 腔室64b和墨盒60外部之间经由进气部85的流体连通。当墨盒60进 一步插入时,继续提供流体连通,因为操作构件85a保持被第二部分 83b推动。当墨盒60进一步插入时,供墨管63进入圆柱形管65a,并 克服推压构件65d的推压力接触并推动供墨阀65c,并且供墨阀65c从 阀座65d分离。因此,完成墨盒60在墨盒容纳部15中的安装。
因为操作构件85a从与供墨部65位于的正面不同的顶面64a突出, 所以操作构件85a以与供墨阀65c被推动不同的定时被推动。此外,操 作构件85a在离墨盒壳体64的正面比离墨盒壳体64的背面近的位置处
从顶面64a突出,操作构件85a正好在将墨盒60安装到容纳腔室78 中的第一阶段被推动。采用该构造,正好在墨盒60安装到容纳腔室78 中的第一阶段提供在墨腔室64b和墨盒60外部之间经由进气部85的 流体连通,而供墨管63正好在安装的最后阶段推动供墨阀65c。因此, 在提供墨腔室64b和喷墨头4之间的流体连通之前,可靠地提供在墨 腔室64b和大气之间的流体连通。这防止了墨从喷墨头4返回到墨盒 60。
在喷墨头4执行打印的同时,墨从墨盒60供应到喷墨头4,而空 气根据墨的供应经由进气部85进入墨腔室64b。
墨盒60还包括引导沟槽67,这些引导沟槽67形成在位于墨盒壳 体64的左侧面与底面64d之间的边界处、以及位于墨盒壳体64的右 侧面与底面64d之间的边界处。引导沟槽67从墨盒壳体64的正面朝 着墨盒壳体64的背面延伸。
每个引导沟槽67包括浅沟槽部67a、中间沟槽部67b、和深沟槽 部67c。在墨盒壳体64的高度方向上,浅沟槽部67a的长度小于深沟 槽部67c的长度。中间沟槽部67b在中间沟槽部67b的第一端处连接到 浅沟槽部67a,而在中间沟槽部67b的与中间沟槽部67b的第一端相反 的第二端处连接到深沟槽部67c。中间沟槽部67b沿墨盒壳体64的高 度方向的长度从中间沟槽部67b的第一端到中间沟槽部67b的第二端 连续地增加。突起64c与墨盒壳体64的背面相邻地从每个引导沟槽67 向外延伸。 一对导轨80a形成在容纳壳体74的底壁SO上。导轨80a 从开口 74a朝着连接器62延伸。当墨盒60插入容纳腔室78中时,在 引导沟槽67分别面对导轨80a的同时,由导轨80a引导墨盒60。
墨盒60还包括上沟槽68,这些上沟槽68形成在位于墨盒壳体64 的左侧面与墨盒壳体64的顶面64a之间的边界处、以及位于墨盒壳体 64的右侧面与墨盒壳体64的顶面64a之间的边界处。上沟槽68从墨
盒壳体64的正面延伸到墨盒壳体64的背面。墨盒60还在顶面64a中 包括V形凹进,该V形凹进在墨盒壳体64的沿深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中。
参考图5,门76包括门本体89;可动构件90;和弹簧,该弹 簧位于门本体89和可动构件90之间,并将门本体89联接到可动构件 90上。当墨盒60安装在容纳腔室78中并且门76关闭时,可动构件 90借助于弹簧的推压力朝着后壁79和连接器62挤压墨盒60,并由此 由门76牢固地保持墨盒60。
当用户想从容纳腔室78移除墨盒60时,用户打开门76。当门76 打开并向前和向下枢转时,设置在门76上的一对爪分别与突起64c接 触,并且这些爪拉出墨盒60。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在与墨盒壳体64的左侧面或右侧面垂直的方 向上和在与将墨盒60插入容纳壳体74的容纳腔室78的方向垂直的方 向上,操作构件85a可通过穿过墨盒壳体64的左侧面或右侧面形成的 开口从墨盒壳体64的左侧面或右侧面突出。在该情况下,顶壁82的 内表面可以是完全平坦的,并且替代地,容纳壳体74可包括从开口 74 延伸到后壁79和连接器62的另一个壁。该另一个壁构造成当墨盒60 安装在容纳壳体74的容纳腔室78中时面对墨盒壳体64的左侧面或右 侧面。该另一个壁的内表面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从容 纳壳体74的开口 74a朝着容纳壳体74的后侧延伸,而第二部分从第一 部分的端部延伸到后壁79和连接器62。第一部分相对于第二部分倾斜。 第一部分从第一部分的连接到开口 74a的第一端朝着容纳腔室78连续 地倾斜到第一部分的连接到第二部分的第二端。第二部分与将墨盒60 插入容纳腔室78中的方向平行地平坦延伸。当墨盒60安装在容纳壳 体74的容纳腔室78中时,第二部分还平行于墨盒壳体64的左侧面或 右侧面延伸。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可应用于容纳壳体,该容纳壳体包括
形成在容纳壳体的顶端处的开口,并包括从容纳壳体的底端朝着该开 口延伸的供墨管。在该情况下,墨盒构造成沿垂直方向即沿重力方向 插入容纳壳体中。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可应用于安装到滑架上 的容纳壳体。
尽管已结合示范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 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上述示范实施方 案的其它变体和变型。通过考虑在此公开的本发明的说明书或实践, 其它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本说明书和描 述的实例意图仅仅被认为是本发明的示范,本发明的真实范围由所附 权利要求表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墨盒,该墨盒包括墨盒壳体,该墨盒壳体包括正面;与该正面相反的背面;和特定面,该特定面连接到正面和背面中的每个面,其中该特定面具有在离正面比离背面近的位置处穿过该特定面形成的开口,其中墨盒壳体在其内限定有墨腔室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墨腔室构造成存储墨;和供墨部,该供墨部位于正面处,并构造成将墨从墨腔室供应到墨盒的外部;其中该供墨部包括第一阀;第一阀座;和第一推压构件,该第一推压构件构造成朝着第一阀座推压第一阀;和进气部,该进气部构造成将空气从墨盒的外部引入到墨腔室,其中进气部包括第二阀;第二阀座;第二推压构件,该第二推压构件构造成朝着第二阀座推压第二阀;和操作构件,该操作构件从第二阀通过该特定面的开口延伸到墨盒壳体的外部,其中第二阀构造成当外力施加到操作构件时第二阀与第二阀座分离。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正面包括第一端和与该第 一端相反的第二端,所述供墨部的位置离所述正面的第二端比离所述 正面的第一端近,并且所述特定面连接到所述正面的第一端。
3. —种供墨系统,该供墨系统包括 墨盒,该墨盒包括 墨盒壳体,该墨盒壳体包括 正面;与该正面相反的背面;和特定面,该特定面连接到正面和背面中的每个面,其中该特定面 具有在离正面比离背面近的位置处穿过该特定面形成的开口,其中墨 盒壳体在其内限定有墨腔室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该墨腔室构造成存储 墨;和供墨部,该供墨部位于正面处,并构造成将墨从墨腔室供应到墨 盒的外部;其中该供墨部包括-第一阀; 第一阀座;和第一推压构件,该第一推压构件构造成朝着第一阀座推压第一阀;和进气部,该进气部构造成将空气从墨盒的外部引入到墨腔室,其 中进气部包括 第二阀; 第二阀座;第二推压构件,该第二推压构件构造成朝着第二阀座推压第二阀;和操作构件,该操作构件从第二阀通过该特定面的开口延伸到墨盒 壳体的外部,其中第二阀构造成当外力施加到操作构件时第二阔与第 二阀座分离;和墨盒容纳部,该墨盒容纳部包括容纳壳体,该容纳壳体包括容纳腔室,该容纳腔室构造成容纳墨盒;供墨管,该供墨管设置在容纳腔室的第一端处,并构造成当墨盒 容纳在容纳腔室中时接触第一阀;开口,该开口形成在容纳腔室的与容纳腔室的第一端相反的第二 端处,其中墨盒通过容纳壳体的开口插入容纳腔室中;特定壁,该特定壁从容纳壳体的开口延伸到容纳腔室的第一端, 其中该特定壁包括面对容纳腔室的内表面,并且该内表面包括从容纳 壳体的开口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从该第一部分的端部延伸到容纳腔室的 第一端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构造成在将墨盒插入容纳腔室期间 第一部分接触操作构件。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部分倾斜,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连接到所述容纳壳体的所述开口的 第一端和连接到第二部分的第二端,并且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部 分的第一端朝着所述容纳腔室倾斜到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端。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端朝着所述容纳腔室连续地倾斜到所述第一部分的所 述第二端。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与将所述墨 盒插入所述容纳腔室的方向平行地延伸。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墨系统,其中所述容纳壳体还包括门, 该门枢转地支撑在所述容纳壳体的所述开口处,并构造成选择性地覆 盖所述容纳壳体的所述开口且通过所述容纳壳体的所述开口暴露所述 容纳腔室的至少一部分。
全文摘要
墨盒包括墨盒壳体、供墨部和进气部。墨盒壳体包括正面;与该正面相反的背面;和特定面,该特定面连接到正面和背面中的每个面。该特定面具有在离正面比离背面近的位置处穿过该特定面形成的开口。墨盒壳体在其内限定有墨腔室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墨腔室构造成存储墨。供墨部位于正面处,并构造成将墨从墨腔室供应到墨盒的外部。进气部构造成将空气从墨盒的外部引入到墨腔室。进气部包括阀;阀座;推压构件,该推压构件构造成朝着阀座推压阀;和操作构件,该操作构件从阀通过该特定面的开口延伸到墨盒壳体的外部。阀构造成当外力施加到操作构件时阀与阀座分离。
文档编号B41J2/175GK101172421SQ20071016799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31日
发明者矢野博康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