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497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打印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切断打印介质的打印装置。例如,日本特开平10-827号公报所公开的打印装置通过驱动步进电动机而将由热敏打印头进行打印后的带运送至切断动作位置。打印装置利用切割器将被运送至切断动作位置的带切断。切割器通过电动机的驱动而动作。在切割器将带切断的期间,驱动脉冲朝向步进电动机输出,步进电动机维持通电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在切割器将带切断时,打印装置的电力消耗增大。为了抑制消耗电力增大,可考虑在带的切断期间使步进电动机成为非通电状态的打印装置。但是,上述打印装置在带切断后需要用于将步进电动机从非通电状态切换为通电状态的时间。由此,从带被切断到执行下一打印为止的时间可能会变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打印时间的增大和与打印介质的切断相伴的消耗电力的增大的打印装置。

本发明的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打印头,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运送辊,在该运送辊与所述打印头之间夹入所述打印介质;运送电动机,使所述运送辊旋转;承载台,相对于所述打印头和所述运送辊设置于运送所述打印介质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所述打印介质配置于所述承载台;切断刃,能够在切断位置和切断待机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切断位置是在该切断刃与所述承载台之间夹入所述打印介质并进行切断的位置,所述切断待机位置是隔着所述打印介质通过的区域即运送区域而与所述承载台对向的位置;切断电动机,使所述切断刃移动;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切断刃是否处于包含在所述切断刃的移动区域中的规定位置,输出与检测结果相应的信号;运送控制单元,对所述运送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而将作为所述打印介质的规定部位的第一部位运送到所述承载台;通电停止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部位被所述运送控制单元运送到了所述承载台的情况下,对正由所述运送控制单元进行驱动控制的所述运送电动机停止通电;切断控制单元,在所述通电停止控制单元停止了通电的情况下,对所述切断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使所述切断刃从所述切断待机位置移动到所述切断位置,并进一步使所述切断刃从所述切断位置移动到所述切断待机位置;第一励磁控制单元,基于所述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在第一移动开始后且第二移动结束前对所述运送电动机执行前励磁,所述第一移动是通过所述切断控制单元实现的所述切断刃从所述切断待机位置朝向所述切断位置的移动,所述第二移动是通过所述切断控制单元实现的所述切断刃从所述切断位置朝向所述切断待机位置的移动,所述前励磁是使所述运送电动机成为能够开始驱动的状态的励磁;以及第一打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二移动结束后,对正由所述第一励磁控制单元执行所述前励磁的所述运送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来运送所述打印介质,并且对所述打印头进行驱动控制来对运送的所述打印介质进行打印。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切断控制单元使切断刃从切断待机位置移动到切断位置,切断刃在该切断刃与承载台之间切断第一部位。在第一部位被切断的期间,通电停止控制单元停止对于运送电动机的通电。因而,打印装置能够抑制与打印介质的切断相伴的消耗电力的增大。另外,在切断刃从切断位置移动到切断待机位置之前,打印装置执行前励磁。因而,第一打印控制单元在第一部位被切断之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开始对打印介质进行打印。因而,打印装置能够抑制打印时间的增大。由上可知,可实现能够抑制打印时间的增大和与打印介质的切断相伴的消耗电力的增大的打印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打印装置1的立体图。

图2是进行第一次打印动作的打印装置1的俯视图。

图3是切断机构100的立体图。

图4是切断机构100的另一立体图。

图5是承载台支撑部150的立体图。

图6是承载台180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打印装置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8是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dc电动机正转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从第一初始旋转位置旋转至第一工作旋转位置的间歇齿轮136的变化的说明图。

图11是错误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第一次切断动作的流程的说明图。

图13是执行半切的切断机构100的左视图。

图14是c电动机反转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处于第一原点旋转位置的间歇齿轮136的右视图。

图16是进行第二次打印动作的打印装置1的俯视图。

图17是示出第二次切断动作的流程的说明图。

图18是旋转位置偏移了的间歇齿轮136的右视图。

图19是变形例的dc电动机反转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打印装置1的结构的概要>

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打印装置1进行说明。以下,将图1中的上方、下方、左上方、右下方、左下方以及右上方分别定义为打印装置1的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前方以及后方来进行说明。本例的打印装置1是对打印介质9(参照图2)进行打印的装置。本例的打印介质9是不具有透光性的管。在以下的说明中,除了特殊说明的情况之外,顺时针和逆时针均表示俯视下的旋转方向。

如图1所示,打印装置1具备包括本体箱体11和盖部件12的外壳10。本体箱体11是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长方体状的箱状部件。本体箱体11具备朝向上方向的安装面11a。盖部件12是配置于本体箱体11的上侧的板状部件。盖部件12的一端部能够转动地支撑于本体箱体11的后端部上侧。盖部件12能够在封闭位置(图示略)和开放位置(参照图1)之间旋转。封闭位置是覆盖安装面11a的盖部件12的旋转位置。开放位置是使安装面11a向上方向开放的盖部件12的旋转位置。以下,将盖部件12从开放位置转向封闭位置的方向称作闭方向,将与闭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作开方向。闭方向是箭头a1所朝向的方向。开方向是箭头a2所朝向的方向。

在盖部件12设有突出部4。突出部4从盖部件12向闭方向突出。在本体箱体11的内部设有盖传感器24(参照图7)。在盖部件12处于封闭位置的情况下,盖传感器24检测出突出部4。即,盖传感器24能够检测出处于封闭位置的盖部件12。在盖部件12中的开方向的端面设有显示部5(参照图7)。显示部5能够显示与打印装置1有关的各种信息。

在本体箱体11的内部的右后部设有基板19。在基板19设有cpu41、rom42、ram44以及闪存45(参照图7)等。cpu41掌控打印装置1的动作。

在外壳10的侧面设有操作部17、管插入口15以及管排出口16。操作部17是包括电源按钮和启动按钮的多个操作按钮。操作部17设于本体箱体11的前表面的右侧上部。管插入口15是用于将打印介质9向外壳10的内部引导的开口。管插入口15设于本体箱体11的右表面的后侧上部,且是在上下方向上稍长的矩形状。管排出口16是用于将打印介质9向外壳10的外部排出的开口。管排出口16设于本体箱体11的左表面的后侧上部,且是在上下方向上稍长的矩形状。管排出口16处于比管插入口15稍靠前侧处。

在安装面11a设有包括打印介质安装部40和墨带安装部30的安装部7。安装部7是向上方开口的凹部。安装部7的底壁部相对于本体箱体11的底壁部隔开间隙而从上方对向。

打印介质安装部40呈直线状地从管插入口15延伸至管排出口16的右侧附近。打印介质安装部40在内侧形成运送打印介质9的空间即运送区域58。打印介质9能够相对于打印介质安装部40装卸。以下,将打印介质安装部40延伸的方向称作“运送方向”,将沿着运送方向从管插入口15朝向管排出口16的一侧称作“下游侧”,将与下游侧相反的一侧称作“上游侧”。

墨带安装部30是能够装卸墨带盒90的部位。墨带安装部30在俯视下以与墨带盒90大致对应的开口形状形成。本例的墨带安装部30设于安装面11a的左前部。墨带安装部30位于打印介质安装部40的前侧。

形成于打印介质安装部40的延伸设置方向上的中央部中的前端部的空间与形成于墨带安装部30的后端部的空间连通。将使打印介质安装部40与墨带安装部30连通的空间称作连通空间8(参照图2)。

如图2所示,在墨带安装部30安装墨带盒90。墨带盒90具备箱体101、墨带卷轴81以及卷绕卷轴300。箱体101是收纳墨带卷轴81和卷绕卷轴300等的盒状体。墨带卷轴81和卷绕卷轴300分别是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墨带卷轴81配置于卷绕卷轴300的右方。卷绕卷轴300和墨带卷轴81分别由设于箱体101的第一支撑孔(图示略)和第二支撑孔(图示略)支撑为能够绕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旋转。第一支撑孔由从墨带安装部30的底壁部向上方延伸的墨带卷绕轴63支撑。墨带卷绕轴63能够与卷绕卷轴300一体地旋转。第二支撑孔由后述的检测用旋转轴71支撑。检测用旋转轴71能够与墨带卷轴81一体地旋转。

墨带96以其宽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姿势缠绕于墨带卷轴81和卷绕卷轴300。架设于墨带卷轴81和卷绕卷轴300的墨带96的一部分露出到箱体101的外侧,配置于连通空间8。以下,将从箱体101露出到外侧的墨带96称作特定墨带96a。

墨带卷绕轴63经由单向离合器(图示略)与驱动电动机88(参照图7)连结。驱动电动机88是设于本体箱体11内部的脉冲电动机,能够向正转方向和反转方向旋转。正转方向是电动机旋转驱动的方向的一个方向。反转方向是与正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单向离合器仅将驱动电动机88的正转驱动力和反转驱动力中的反转驱动力向墨带卷绕轴63传递。正转驱动力是驱动电动机88向正转方向的旋转驱动力,反转驱动力是驱动电动机88向反转方向的旋转驱动力。墨带卷绕轴63通过反转驱动力而逆时针旋转。

<2.打印机构80的结构>

参照图2,说明打印机构80。打印机构80将打印介质9和特定墨带96a以重叠的状态夹入,对打印介质9打印字符的机构。字符例如是文字、图形、数字以及符号等。

如图2所示,打印机构80包括压印辊27、第一运送部21、第二运送部22、上游侧传感器23、下游侧传感器25以及打印头60。压印辊27在成为连通空间8的后方的位置设于运送区域58。

第一运送部21相对于压印辊27在运送方向上的上游侧设于运送区域58。第一运送部21包括驱动辊21a和从动辊21b。驱动辊21a和从动辊21b均沿着上下方向。从动辊21b旋转自如地设于比驱动辊21a靠前方处。

第二运送部22在比压印辊27靠运送方向的下游侧处设于运送区域58。第二运送部22包括驱动辊22a和从动辊22b。驱动辊22a和从动辊22b均沿着上下方向。从动辊22b旋转自如地设于比驱动辊22a靠前方处。

压印辊27和驱动辊21a、22a均连结于驱动电动机88(参照图7)。当驱动电动机88向正转方向旋转驱动时,压印辊27和驱动辊21a、22a分别顺时针旋转。另一方面,当驱动电动机88向反转方向旋转驱动时,压印辊27和驱动辊21a、22a分别逆时针旋转。

从动辊21b、22b能够在作用位置(参照图2)和退避位置(图示略)之间位移。在从动辊21b、22b处于作用位置的情况下,从动辊21b、22b分别从前方与驱动辊21a、22a接近而对向。在该情况下,从动辊21b、22b能够分别将打印介质9夹入该从动辊21b、22b与驱动辊21a、22a之间。另一方面,在从动辊21b、22b处于退避位置的情况下,从动辊21b、22b从驱动辊21a、22a向前方离开。处于退避位置的从动辊21b、22b均从打印介质9向前方离开。

从动辊21b、22b分别随着杆79(图1参照)的姿势的变化而在退避位置和作用位置之间位移。杆79设于本体箱体11的内侧,且设于打印介质安装部40的后方。杆79在从本体箱体11向上方延伸的姿势即开姿势和在本体箱体11的内部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姿势即闭姿势之间位移。当用户使杆79从开姿势变为闭姿势时,从动辊21b、22b分别从退避位置位移至作用位置。

上游侧传感器23在运送方向上设于第一运送部21和管插入口15之间。上游侧传感器23在从运送区域58向下方退避了的位置固定于打印介质安装部40的底壁部。本例的上游侧传感器23是具备发光体(图示外)和受光体(图示外)的透射型光传感器。可动部件29能够进入形成于发光体和受光体之间的间隙。可动部件29能够在进入运送区域58的位置即第一进入位置和进入上游侧传感器23的发光体和受光体之间的位置即第二进入位置之间移动。可动部件29被施力部件(图示外)向从第二进入位置朝向第一进入位置的方向施力。安装于打印介质安装部40的打印介质9使可动部件29克服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从第一进入位置向第二进入位置移动。上游侧传感器23通过检测处于第二进入位置的可动部件29来检测打印介质9。

下游侧传感器25在运送方向上设于第二运送部22和管排出口16之间。下游侧传感器25具备发光体25a和受光体25b。发光体25a和受光体25b在前后方向上隔着运送区域58而对向。通过配置于发光体25a和受光体25b之间(即运送区域58)的打印介质9将从发光体25a朝向受光体25b照射的光遮挡,下游侧传感器25检测出打印介质9。

打印头60是包括能够发热的发热体的板状体,设于连通空间8。打印头60通过设于本体箱体11内部的打印头电动机89(参照图7)的驱动力而能够在夹持位置(参照图2)和离开位置(图示略)之间移动。夹持位置是在打印头60与压印辊27之间将特定墨带96a和打印介质9以重叠的状态夹入的打印头60的配置位置。离开位置是相对于运送区域58处于与压印辊27相反一侧的打印头60的配置位置。

<3.切断机构100的构造和动作概要>

参照图2~图6,说明切断机构100。在图2中,示意地图示切断机构100,在图13中,省略后述的安装板109和第二传感器119(参照图3)的图示。

如图2所示,切断机构100设于管排出口16和下游侧传感器25之间。切断机构100是对打印介质9执行切断动作的机构。本例的切断动作包含半切和全切。半切是留下打印介质9的周向的一部分而进行切断的切断动作。全切是将打印介质9在整个周向上切断的切断动作。

切断机构100的概要如下。切断机构100具备切断刃275和承载台180。切断刃275和承载台180在前后方向上对向配置。切断刃275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刃部275a,且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切断机构100在打印介质9被配置于承载台180之后,使切断刃275朝向承载台180移动。切断刃275的刃部275a将打印介质9夹入该刃部275a与承载台180之间。通过切断刃275朝向承载台180按压打印介质9,来执行对于打印介质9的切断动作。此外,切断机构100通过切换承载台180的左右方向的位置来将对于打印介质9的切断动作切换为半切或全切。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打印介质9被切断刃275和承载台180夹入的运送方向的位置称作切断执行位置s。在本例中,切断刃275在运送方向上的位置与切断执行位置s一致。

如图3所示,切断机构100具备承载台移动机构120和切断刃移动机构200。承载台移动机构120是使承载台180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机构。切断刃移动机构200是将切断刃275支撑为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机构。

<3-1.承载台移动机构120>

承载台移动机构120具备承载台支撑部150、承载台180、dc电动机104以及动力传递部105(参照图4)等。

<3-1-1.承载台支撑部150>

承载台支撑部150具备保持部件102、支撑部件152以及支撑棒161、163。保持部件102是设于比运送区域58靠下侧处的在侧视下呈大致矩形状的板状部件。

如图3、图4所示,支撑部件152是固定于保持部件102的上侧的板状部件。支撑部件152包括下壁部152a、左壁部152b以及右壁部152c。下壁部152a配置于运送区域58的下侧。下壁部152a是在俯视下以跨运送区域58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状的壁部。左壁部152b和右壁部152c分别是从下壁部152a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向上方立起设置的壁部。左壁部152b和右壁部152c均在左视下呈l字状。左壁部152b和右壁部152c的内侧角部接近运送区域58(参照图3)。

支撑棒161、163是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棒状部件,从上方依次排列设置。支撑棒161、163均由左壁部152b和右壁部152c支撑。

<3-1-2.承载台180>

图4~图6所示的承载台180配置于左壁部152b和右壁部152c之间。承载台180具备支撑部186(参照图4、图5)、安装部187(参照图6)以及覆盖部185(参照图6)。此外,在图6中,省略承载台180的支撑部186的图示。

支撑部186是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方体状的箱状部件。在支撑部186形成有两个上插通孔186a和两个下插通孔186b。两个上插通孔186a和两个下插通孔186b在左右方向上延伸。两个上插通孔186a的一方贯穿支撑部186的左壁部,两个上插通孔186a的另一方贯穿支撑部186的右壁部。同样,两个下插通孔186b的一方贯穿支撑部186的左壁部,两个下插通孔186b的另一方贯穿支撑部186的右壁部。在两个上插通孔186a中插通支撑棒161,在两个下插通孔186b中插通支撑棒163。由此,承载台180由支撑棒161、163支撑为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支撑棒161、163分别支撑螺旋弹簧171、173(参照图5)。螺旋弹簧171在形成于上插通孔186a的内侧的抵接壁部(图示外)和左壁部152b之间以压缩的状态配置。螺旋弹簧173在形成于下插通孔186b的内侧的抵接壁部(图示外)和左壁部152b之间以压缩的状态配置。螺旋弹簧171、173分别经由抵接壁部(图示外)而对承载台180向右方施力。

如图6所示,安装部187是安装于支撑部186(参照图5)的前表面的大致长方体状的部件。安装部187的前表面187a形成为平面状。覆盖部185是薄板状的部件。覆盖部185以覆盖安装部187的前表面187a的上端部、下端部以及右部的方式安装于安装部187。覆盖部185通过使安装部187的前表面187a的左部朝向前方露出,而形成具有与覆盖部185的板厚相应的深度的凹部190。凹部190朝向前方开口。以下,将前表面187a中通过而覆盖部185露出的部位称作对向面187b。

覆盖部185的前表面包括两个第一接触面181和第二接触面182。两个第一接触面181隔着凹部190而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第二接触面182配置于比凹部190和第一接触面181靠右方处。

具有上述结构的承载台180能够沿着支撑棒161、163在左右方向上在全切位置(图示略)和半切位置(参照图3~图5)之间移动。全切位置是第二接触面182处于切断执行位置s的承载台180的左右方向位置。换言之,全切位置是第二接触面182与切断刃275的刃部275a对向并接触的承载台180的左右方向位置。半切位置是凹部190和两个第一接触面181配置于切断执行位置s的承载台180的左右方向位置。换言之,半切位置是两个第一接触面181与刃部275a对向并接触的承载台180的左右方向位置。沿着左右方向从半切位置到全切位置的距离(以下,称作第一规定距离)由图6的尺寸w1图示。

<3-1-3.dc电动机104、动力传递部105>

如图3所示,dc电动机104固定于保持部件102的右表面的前部。dc电动机104的输出轴贯穿保持部件102,从保持部件102向左方突出。在dc电动机104的输出轴的顶端部设有电动机齿轮104a。

如图4所示,动力传递部105是用于将dc电动机104的驱动力向承载台180传递的机构。动力传递部105具备旋转部件106(参照图3)、间歇齿轮136、轴部154、凸轮驱动齿轮156、凸轮部件160(参照图5)以及接触部179(参照图5)。旋转部件106(参照图3)相对于保持部件102的后部配置于左侧。旋转部件106是以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轴线(图示外)为中心而旋转的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在旋转部件106的右部形成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图示略)。第一齿部在右视下形成为圆环状,经由多个齿轮(图示外)与电动机齿轮104a连结。第二齿部配置于第一齿部的内侧,在右视下为圆形状。本例的第二齿部与第一齿部一体地形成。

间歇齿轮136相对于保持部件102设于与旋转部件106相反的一侧。间歇齿轮136设于贯穿保持部件102而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支轴132。支轴132由保持部件102支撑为能够旋转。支轴132的左端部支撑中间齿轮(图示外)。中间齿轮相对于保持部件102配置于左侧,且配置于旋转部件106(参照图3)的第一齿部的内侧。中间齿轮与旋转部件106的第二齿部(图示略)啮合。由此,dc电动机104的驱动力传过电动机齿轮104a、旋转部件106、中间齿轮以及支轴132而向间歇齿轮136传递。在间歇齿轮136的周面中的旋转方向上的一部分设有齿部136a。

以下,将以支轴132为中心的右视下的逆时针方向称作“第一旋转方向”,将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作“第二旋转方向”。第一旋转方向是箭头a1所朝向的方向。第二旋转方向是箭头a2所朝向的方向。在dc电动机104向正转方向旋转驱动的情况下,间歇齿轮136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另一方面,在dc电动机104向反转方向旋转驱动的情况下,间歇齿轮136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

如图10(a)所示,间歇齿轮136包括壁部139和开口壁部137。壁部139在从支轴132离开的位置在以支轴132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延伸。开口壁部137在以支轴132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与壁部139并列地设置。开口壁部137形成孔138。孔138在前后方向上贯穿间歇齿轮136且在以支轴132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延伸。开口壁部137包括第一端部137a和第二端部137b。第一端部137a是从第一旋转方向侧与138对向的端部,第二端部137b是从第二旋转方向侧与孔138对向的壁部。

如图4所示,在间歇齿轮136的后方设有安装板107。安装板107从保持部件102的后端部向右方突出。在安装板107设有第一传感器117。本例的第一传感器117是具备发光体(图示外)和受光体(图示外)的透射型光传感器。壁部139、第一端部137a、孔138以及第二端部137b能够通过在发光体和受光体之间形成的间隙。以下,将从第一传感器117的发光体朝向受光体照射的光与旋转的间歇齿轮136相交的位置称作位置k(参照图10(a))。

在壁部139、第一端部137a以及第二端部137b通过位置k的情况下,间歇齿轮136遮挡从第一传感器117的发光体照射的光。由此,第一传感器117检测到间歇齿轮136。另一方面,在孔138通过位置k的情况下,从第一传感器117的发光体照射的光通过孔138而由第一传感器117的受光体接受。由此,第一传感器117检测不到间歇齿轮136。

间歇齿轮136的旋转范围包含第一初始旋转位置(参照图10(a))、第一原点旋转位置(参照图15)以及第一工作旋转位置(参照图10(b))。在间歇齿轮136处于第一初始旋转位置的情况下,齿部136a的第二旋转方向的端部处于从支轴132的正上方的位置向第一旋转方向稍微位移后的旋转位置。另外,在间歇齿轮136处于第一初始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端部137a处于从位置k向第一旋转方向稍微位移后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孔138配置于位置k,所以第一传感器117检测不到间歇齿轮136。

第一原点旋转位置是处于第一初始旋转位置的间歇齿轮136向第二旋转方向稍微旋转后的旋转位置。在间歇齿轮136处于第一原点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端部137a位于位置k(参照图15)。在该情况下,第一传感器117检测到间歇齿轮136。第一工作旋转位置是齿部136a的第一旋转方向的端部处于支轴132的后方的间歇齿轮136的旋转位置。在间歇齿轮136处于第一工作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二端部137b处于从位置k向第二旋转方向稍微位移后的旋转位置。在该情况下,孔138配置于位置k,所以第一传感器117检测不到间歇齿轮136。

如图4所示,轴部154是在比间歇齿轮136靠上方且比支撑棒163靠下方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轴部件。轴部154由支撑部件152的左壁部152b和右壁部152c支撑为能够旋转。轴部154延伸至比右壁部152c靠右方处。以下,将以轴部154为中心的右视下的逆时针方向称作“第三旋转方向”,将与第三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作“第四旋转方向”。第三旋转方向是图5所示的箭头a3所朝向的方向。第四旋转方向是图5所示的箭头a4所朝向的方向。

凸轮驱动齿轮156固定于轴部154的右端部。凸轮驱动齿轮156能够与轴部154一起旋转。在凸轮驱动齿轮156的周面设有齿部156a(参照图5)。齿部156a能够与间歇齿轮136的齿部136a啮合。通过齿部156a与齿部136a(参照图4)啮合,凸轮驱动齿轮156通过间歇齿轮136而旋转。此外,在间歇齿轮136处于第一初始旋转位置的情况下,齿部136a的第二旋转方向的端部位于比齿部156a的下端部稍微靠大致前方处,间歇齿轮136和凸轮驱动齿轮156彼此不啮合。

如图5所示,凸轮部件160在左壁部152b和右壁部152c之间由轴部154支撑。凸轮部件160能够与轴部154一起旋转。凸轮部件160具备相对于后述的接触部179滑动的凸轮面162。凸轮面162包含第一凸轮面162a、第二凸轮面162b以及第三凸轮面162c。第一凸轮面162a是与第四旋转方向(箭头a4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面,朝向左方。第二凸轮面162b是从第一凸轮面162a的第四旋转方向的端部起沿着第四旋转方向而向左侧延伸的面。以下,将以轴部154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的第二凸轮面162b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沿着左右方向的距离称作第二规定距离。第二规定距离由图5的尺寸w2图示。第二规定距离与第一规定距离(图6的尺寸w1)相同。第三凸轮面162c是从第二凸轮面162b的第四方向的端部起与第四方向平行地延伸的面,朝向左方。

图5所示的凸轮部件160处于初始旋转位置。在凸轮部件160处于初始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凸轮面162a位于轴部154的正上方。

接触部179是从承载台180的支撑部186的下壁部向下方突出的半球状。接触部179能够与承载台180一起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在凸轮部件160处于初始旋转位置且承载台180处于半切位置的情况下(参照图3、图4),接触部179被螺旋弹簧171、173的作用力从左方向第一凸轮面162a按压。

<3-1-4.承载台移动机构120的动作概要>

参照图3~图5,说明与dc电动机104的旋转驱动相伴的承载台180的动作概要。在dc电动机104的旋转驱动前,承载台移动机构120处于初始状态。在承载台移动机构120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况下,间歇齿轮136处于第一初始旋转位置,凸轮部件160处于初始旋转位置,承载台180处于半切位置。

在承载台移动机构120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况下,当dc电动机104向正转方向旋转驱动时,间歇齿轮136(参照图4)向第一旋转方向(箭头a1方向)旋转。间歇齿轮136不与凸轮驱动齿轮156啮合而空转。因此,承载台180维持位于半切位置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承载台移动机构120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况下,当dc电动机104向反转方向旋转驱动时,间歇齿轮136(参照图4)向第二旋转方向(箭头a2方向)旋转。在间歇齿轮136刚开始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之后,间歇齿轮136与凸轮驱动齿轮156啮合。通过间歇齿轮136继续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凸轮驱动齿轮156向第三旋转方向(图5的箭头a3方向)旋转。由此,凸轮部件160从初始旋转位置向第三旋转方向旋转。向第三旋转方向旋转的第二凸轮面162b从第四旋转方向侧与接触部179接触。接触部179被第二凸轮面162b向左方向施力。承载台180抵抗螺旋弹簧171、173的作用力而从半切位置朝向全切位置移动。

在接触部179取代第二凸轮面162b而与第三凸轮面162c的第三方向的端部接触了时(图示略),承载台180到达全切位置。通过dc电动机104继续向反转方向旋转驱动,接触部179相对于第三凸轮面162c滑动。在该期间,承载台180的左右方向的位置不变,承载台180位于全切位置。

<3-2.切断刃移动机构200>

参照图3,说明切断刃移动机构200。切断刃移动机构200具备旋转部215。旋转部215是形成于上述旋转部件106(参照图3)的左部的部分。也就是说,旋转部215能够与上述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图示略)一体地旋转。在旋转部215的左表面设有按压销215a。按压销215a是从旋转部215向左方突出的圆柱体。

以下,将旋转部件106的旋转方向中的左视下的逆时针方向称作“第一方向”,将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作“第二方向”。第一方向是图3所示的箭头b1所朝向的方向。第二方向是图3所示的箭头b2所朝向的方向。在dc电动机104向正转方向旋转驱动的情况下,旋转部215向第一方向旋转,在dc电动机104向反转方向旋转驱动的情况下,旋转部215向第二方向旋转。

旋转部215的旋转范围包含第二初始旋转位置(参照图3)、第二原点旋转位置(图示略)以及第二工作旋转位置(参照图13)。在旋转部215处于第二初始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按压销215a处于从轴部106a的正上方的旋转位置向第一方向稍微位移后的旋转位置。在旋转部215处于第二原点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按压销215a处于轴部106a的大致正上方。第二原点旋转位置是从第二初始旋转位置向第二方向稍微位移后的旋转位置。在旋转部215处于第二工作旋转位置的情况下,按压销215a处于轴部106a的下后方。在间歇齿轮136处于第一初始旋转位置、第一原点旋转位置以及第一工作旋转位置的各个情况下,旋转部215处于第二初始旋转位置、第二原点旋转位置以及第二工作旋转位置。

在比旋转部215靠左方且比电动机齿轮104a靠左后方处设有连杆部件220。连杆部件220是在右视下为大致l字型的板状部件。连杆部件220能够以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连杆轴部223为中心而旋转。连杆轴部223的右端部固定于保持部件102的左表面。以下,将以连杆轴部223为中心的左视下的逆时针方向称作第三方向,将与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作第四方向。第三方向是图3所示的箭头b3所朝向的方向。第四方向是图3所示的箭头b4所朝向的方向。连杆部件220被设于连杆轴部223的弹簧220a向第四方向施力。

连杆部件220具备第一板状部221和第二板状部222。第一板状部221是在运送区域58的下侧在大致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板状部。第二板状部222是从第一板状部221的前端部起相对于第一板状部221的长度方向倾斜大致90°而向上侧延伸的板状部。第二板状部222的上端部相对于运送区域58配置于前侧。

在第一板状部221设有弹簧轴部226和卡定片225、227。弹簧轴部226从第一板状部221的左表面向左方突出。卡定片225、227均在比弹簧轴部226靠后方处从第一板状部221朝向左方突出。卡定片225设于第一板状部221的上表面的后端部。卡定片227设于第一板状部221的下表面中比前后方向中心靠后部处。

在弹簧轴部226以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设有扭力弹簧235。扭力弹簧235具备第一臂部231和第二臂部232。第一臂部231通过从下侧对卡定片225施力而卡定于卡定片225。第二臂部232通过从上侧对卡定片227施力而卡定于卡定片227。

连杆部件220的旋转范围包含第三初始旋转位置(参照图3)、第三原点旋转位置(图示略)以及第三工作旋转位置(参照图13)。在连杆部件220处于第三初始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一臂部231从下侧与处于第二初始旋转位置的旋转部215的按压销215a接触。在连杆部件220处于第三原点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一臂部231从下侧与处于第二原点旋转位置的旋转部215的按压销215a接触。在连杆部件220处于第三工作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板状部221在左视下向下后方延伸(参照图13)。

在旋转部215处于第二初始旋转位置、第二原点旋转位置以及第二工作旋转位置的各个情况下,连杆部件220处于第三初始旋转位置、第三原点旋转位置以及第三工作旋转位置。

第一板状部221的后端部是被检测部221a。在连杆部件220处于第三初始旋转位置或第三原点旋转位置的情况下,被检测部221a处于第二传感器119的上侧。

第二传感器119安装于在旋转部件106的后方从保持部件102向左方突出的安装板109。本例的第二传感器119是包含发光体和受光体的透射型传感器。在连杆部件220处于第三工作旋转位置的情况下,被检测部221a配置于在第二传感器119的发光体和受光体之间形成的间隙。在该情况下,第二传感器119检测到连杆部件220。

在第二板状部222的上端部设有突出销238。突出销238从第二板状部222向右方突出。突出销238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臂部件277的前端部连接。臂部件277的后端部收容于在比突出销238靠后方处配置的收容部件272。收容部件272是以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载置于保持部件102的下壁部152a,且在前后方向上开口的箱状部件。在收容部件272的内侧设有切断刃275(参照图12),与臂部件277的后端部连结。切断刃275(参照图12)是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板状体,被设于收容部件272的内侧的安装弹簧(图示外)向前方施力。

在切断刃275的后端部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刃部275a(参照图12(a))。切断刃275能够与臂部件277一体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切断刃275的移动范围包含第一切断待机位置(参照图12(a))、第二切断待机位置(图示略)以及切断位置(参照图12(b))。在连杆部件220处于第三初始旋转位置、第三原点旋转位置以及第三工作旋转位置的各个情况下,切断刃275处于第一切断待机位置、第二切断待机位置以及切断位置。第二切断待机位置是切断刃275的可动范围的前端位置。第一切断待机位置是处于第二切断待机位置的切断刃275向后方稍微位移后的位置。切断位置是切断刃275的可动范围的后端位置。在切断刃275处于切断位置的情况下,刃部275a能够与承载台180的第一接触面181或第二接触面182接触。

以下,将切断刃275从第一切断待机位置到切断位置的移动称作“第一移动”,将从切断位置到第二切断待机位置的移动称作“第二移动”。切断刃275的第一移动伴随于dc电动机104向正转方向的旋转驱动而执行,切断刃275的第二移动伴随于dc电动机104向反转方向的旋转驱动而执行。在本例中,第一移动和第二移动各自的所需时间均为100ms。另外,在对第一切断待机位置和第二切断待机位置进行统称的情况下,称作“切断待机位置”。处于切断待机位置的切断刃275处于比运送区域58靠前侧处。

<3-3.切断刃移动机构200的动作概要>

对与dc电动机104的旋转驱动相伴的切断刃移动机构200的动作概要进行说明。在dc电动机104的旋转驱动前,切断刃移动机构200处于初始状态。在切断刃移动机构200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况下,旋转部215处于第二初始旋转位置,连杆部件220处于第三初始旋转位置,切断刃275处于第一切断待机位置。

当dc电动机104向正转方向旋转驱动时,旋转部215向第一方向(箭头b1方向)旋转。伴随于旋转部215向第一方向的旋转,按压销215a向下方按压第一臂部231。连杆部件220向第三方向(箭头b3方向)旋转,突出销238使臂部件277向后方移动。臂部件277和收容部件272从可动范围的前端位置向后方移动,切断刃275从第一切断待机位置向后方移动。

另一方面,在切断刃移动机构200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况下,当dc电动机104向反转方向旋转驱动时,旋转部215向第二方向(箭头b2方向)旋转。按压销215a与第一臂部231接触。与旋转部215向第一方向旋转的情况相比,按压销215a与第一臂部231的接触位置更接近弹簧轴部226。通过旋转部215向第二方向旋转,按压销215a向下方按压第一臂部231。连杆部件220向第三方向旋转。臂部件277和收容部件272从可动范围的前端位置向后方移动,切断刃275从第一切断待机位置向后方移动。

<4.打印装置1的电气结构>

参照图7,对打印装置1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在打印装置1的基板19设置cpu41、rom42、ram44、闪存45以及输入输出接口49等,它们经由数据总线而连接。

rom42存储供cpu41执行后述的打印处理(参照图8)的程序。ram44暂时存储各种数据。ram44包含切断次数存储区域(图示略)和旋转方向存储区域(图示略)。在切断次数存储区域中存储切断次数。切断次数是打印装置1切断打印介质9的累计次数。在本例中,切断次数是与在后述的打印处理(参照图8)中打印装置1执行的打印动作的次数相同的值。在旋转方向存储区域中存储在切断机构100切断打印介质9的情况下dc电动机104旋转驱动的方向。cpu41在ram44的旋转方向存储区域中存储表示“正转方向”或“反转方向”的信息。

输入输出接口49与操作部17、上游侧传感器23、下游侧传感器25、盖传感器24、第一传感器117、第二传感器119以及驱动电路91~95连接。操作部17将输入的各种信息向cpu41输出。上游侧传感器23在检测到了可动部件29的情况下,向cpu41输出激活信号,而在没检测到可动部件29的情况下,向cpu41输出非激活信号。下游侧传感器25在检测到了打印介质9的情况下,向cpu41输出激活信号,而在没检测到打印介质9的情况下,向cpu41输出非激活信号。盖传感器24在检测到了突出部4的情况下,向cpu41输出激活信号,而在没检测到突出部4的情况下,向cpu41输出非激活信号。

第一传感器117在检测到了间歇齿轮136的情况下,向cpu41输出激活信号,而在没检测到间歇齿轮136的情况下,向cpu41输出非激活信号。第一传感器117在检测到了从第一初始旋转位置移动至第一原点旋转位置的间歇齿轮136的情况下,取代非激活信号而输出激活信号。即,第一传感器117能够检测切断刃275是否处于第二切断待机位置,并根据检测结果而输出激活信号和非激活信号。第二传感器119在检测到了被检测部221a的情况下,向cpu41输出激活信号,而在没检测到被检测部221a的情况下,向cpu41输出非激活信号。在第二传感器119检测到了被检测部221a时,切断刃275处于切断位置。因而,第二传感器119能够检测切断刃275是否处于切断位置,并根据检测结果而输出激活信号和非激活信号。

驱动电路91~95分别与显示部5、打印头60、驱动电动机88、打印头电动机89以及dc电动机104连接。cpu41通过对驱动电路91进行驱动控制而在显示部5显示各种信息。cpu41通过对驱动电路92进行驱动控制而使打印头60的发热体发热。cpu41通过向驱动电路93~95分别发送驱动信号而对驱动电动机88、打印头电动机89以及dc电动机104进行驱动控制。

<5.打印介质9和墨带盒90的安装方法>

参照图1、图2,对打印介质9和墨带盒90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盖部件12处于开放位置,杆79处于开姿势,打印头60处于打印头离开位置。用户将打印介质9安装于打印介质安装部40。打印介质9以跨管插入口15和管排出口16之间的方式安装于打印介质安装部40。之后,用户将墨带盒90安装于墨带安装部30,使杆79从开姿势位移到闭姿势。从动辊21b、22b均从退避位置移动至作用位置。由第一运送部21和第二运送部22分别夹持的打印介质9的部位以被压溃的方式弹性变形。用户使盖部件12旋转至封闭位置。由此,打印介质9和墨带盒90的安装完成。此时,配置于承载台180的打印介质9的与运送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与安装于打印介质安装部40之前的打印介质9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参照图12(a))。在刚安装于打印介质安装部40之后配置于承载台180的打印介质9的厚度相当于图12的尺寸l1。

<6.打印处理>

参照图8~图18,对cpu41所执行的打印处理进行说明。在执行打印处理之前,打印介质9被安装于打印介质安装部40,墨带盒90被安装于墨带安装部30,盖部件12处于封闭位置,切断机构100处于初始状态。在切断机构100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况下,承载台移动机构120和切断刃移动机构200均处于初始状态。第一传感器117和第二传感器119均输出非激活信号。当用户操作操作部17而接入打印装置1的电源后,cpu41从rom42读出用于执行打印处理的程序,开始打印处理。即使用户接入电源,驱动电动机88也处于非通电状态。

参照图2、图3、图8~图15,对执行第一次打印动作的情况下的打印处理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cpu41通过取得上游侧传感器23和下游侧传感器25各自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打印介质9是否被恰当地安装于打印介质安装部40(s1)。在上游侧传感器23和下游侧传感器25的至少任一方的传感器没有检测到打印介质9的情况下,cpu41判断为打印介质9没有被恰当地安装于打印介质安装部40(s1:否),成为待机状态。在上游侧传感器23和下游侧传感器25都检测到了打印介质9的情况下,cpu41判断为打印介质9被恰当地安装于打印介质安装部40(s1:是),使处理移向s2。

cpu41驱动打印头电动机89,使打印头60从离开位置移动至夹持位置(s2)。打印头60将打印介质9夹入该打印头60与压印辊27之间。如图2所示,在本例中,处于第一运送部21和第二运送部22之间的打印介质9的部位成为在整个运送方向上以被压溃的方式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状态。

cpu41在ram44的切断次数存储区域(图示略)覆盖写入“0”并存储(s3),使对于驱动电动机88的通电停止(s4)。此外,在电源刚接入之后的第一次打印动作中,由于驱动电动机88为非通电状态,所以cpu41维持驱动电动机88的非通电状态(s4)。

cpu41执行dc电动机正转处理(s5)。如图9所示,cpu41向正转方向对dc电动机104进行旋转驱动(s11)。通过开始dc电动机104向正转方向的旋转驱动,处于第一初始旋转位置的间歇齿轮136(参照图10(a))向第一旋转方向(箭头a1方向)旋转。在该情况下,第一传感器117继续输出非激活信号。

另外,如图3所示,通过开始dc电动机104向正转方向的旋转驱动,处于第二初始旋转位置的旋转部215向第一方向(箭头b1方向)旋转,处于第三初始旋转位置的连杆部件220向第三方向(箭头b3方向)旋转,处于第一切断待机位置的切断刃275(参照图12(a))向后方移动。切断刃275的第一移动开始。如图9所示,cpu41执行错误判定处理(s12)。

参照图11,对错误判定处理进行说明。此外,错误判定处理是用于由cpu41判定间歇齿轮136的旋转位置是否处于恰当的旋转位置的处理。cpu41将表示正在旋转驱动的dc电动机104的方向的信息存储于ram44的旋转方向存储区域(s21)。例如,cpu41在ram44的旋转方向存储区域存储表示“正转方向”的信息(s21)。

cpu41判断第一传感器117正在输出的信号是否进行了切换(s22)。cpu41在判断为第一传感器117输出的信号没有进行切换的情况下(s22:否),使处理移向s23。

cpu41判断从切断刃275的第一移动开始起(图9,s11)是否经过了特定时间(s23)。特定时间大致等于从切断刃275的第一移动开始起到切断刃275开始与打印介质9接触为止的时间。切断刃275在第一切断待机位置和切断位置之间开始与打印介质9接触。也就是说,特定时间比切断刃275的第一移动的所需时间短。换言之,特定时间比间歇齿轮136从第一初始旋转位置(参照图10(a))旋转至第一工作旋转位置(参照图10(b))的所需时间短。本例的特定时间作为一例是70ms。

cpu41在判断为没有经过特定时间的情况下(s23:否),使处理移向s22。在直到经过特定时间为止的期间(s23:否),cpu41反复执行s22、s23。cpu41在判断为经过了特定时间的情况下(s23:是),使处理移向s13(参照图9)。此外,关于第一传感器117输出的信号在经过特定时间之前进行了切换的情况(s22:是),将在后面描述。

如图9所示,cpu41在执行错误判定处理后(s12),判断第二传感器119是否输出了激活信号(s13)。在朝向切断位置移动的切断刃275没有到达切断位置的情况下,第二传感器119继续输出非激活信号(s13:否),cpu41成为待机状态。向切断位置移动的切断刃275朝向承载台180对打印介质9施力。由此,打印介质9一边使周向的一部分进入凹部190,一边以被压溃的方式逐渐弹性变形(图示略)。

如图10(b)、图12(b)、图13所示,在旋转部215旋转到了第二工作旋转位置时,第二传感器119检测到被检测部221a,取代非激活信号而输出激活信号(s13:是)。此时,连杆部件220旋转至第三工作旋转位置,切断刃275移动至切断位置,间歇齿轮136旋转至第一工作旋转位置。处于切断位置的切断刃275将打印介质9夹入该切断刃275与承载台180之间(参照图12(b))。切断刃275的从切断位置向后方的移动受到承载台180的第一接触面181限制,连杆部件220的从第三工作旋转位置向第三方向的旋转受到限制。切断刃275的第一移动结束。

如图9所示,cpu41通过以一定的旋转驱动量进一步向正转方向对dc电动机104进行旋转驱动,来朝向承载台180对打印介质9进一步施力,对打印介质9进行半切(s14)。如图13所示,旋转部215从第一工作旋转位置(参照图13)进一步向第一方向(箭头b1方向)旋转。被检测部221a维持配置于第二传感器119(参照图3)的发光体和受光体之间的间隙的状态,第二传感器119继续输出激活信号。按压销215a对扭力弹簧235的第一臂部231向下方施力,从而扭力弹簧235的弹性力经由连杆部件220传递到切断刃275。由此,切断刃275对打印介质9朝向承载台180施力。切断刃275将打印介质9的第一部位9a的除了进入凹部190的部位以外的部位切断(参照图12(b))。结果,打印介质9的第一部位9a被半切(s14)。cpu41使dc电动机104向正转方向的旋转驱动结束(s15),使处理返回打印处理(参照图8)。

在本例中,cpu41根据从第二传感器119取代非激活信号而输出激活信号起是否经过了一定的时间,来判断dc电动机104是否进一步向正转方向旋转驱动了一定的旋转驱动量。也就是说,cpu41基于第二传感器119的输出结果来判断是否对打印介质9施加了切断刃275执行半切所需的负荷。此外,执行s14的cpu41也可以取代以一定的旋转驱动量对dc电动机104进行旋转驱动而根据打印介质9的大小和材质等来变更dc电动机104的旋转驱动量。

cpu41在存储于切断次数存储区域的“0”上覆盖写入加上了“1”之后的值即“1”并存储(s6)。cpu41执行dc电动机反转处理(s7)。

如图14所示,cpu41通过参照ram44的切断次数存储区域来判断切断次数是否是“1”(s31)。cpu41在判断为切断次数是“1”的情况下(s31:是),开始dc电动机104向反转方向的旋转驱动(s32)。通过开始dc电动机104向反转方向的驱动,间歇齿轮136从第一工作旋转位置向第二旋转方向(箭头a2方向)旋转,旋转部215从比第二工作旋转位置靠第一方向的位置向第二方向(箭头b2方向)旋转。在旋转部215通过了第一工作旋转位置之后,连杆部件220从第三工作旋转位置向第四方向(箭头b4方向)旋转,切断刃275从切断位置向前方移动。切断刃275的第二移动开始,第二传感器119取代激活信号而输出非激活信号。此外,第一传感器117继续输出非激活信号。

cpu41判断第一传感器117是否正在输出激活信号(s33)。cpu41在判断为第一传感器117没在输出激活信号的情况下(s33:否),成为待机状态。切断刃275从被半切后的打印介质9向前方离开(图示略)。在间歇齿轮136旋转到了第一原点旋转位置时(参照图15),第一传感器117取代非激活信号而输出激活信号(s33:是)。cpu41使dc电动机104结束向反转方向旋转驱动(s34)。在dc电动机104结束了旋转驱动时(s34),旋转部215在第二原点旋转位置停止,连杆部件220在第三原点旋转位置停止,切断刃275在第二切断待机位置停止(s34)。由此,切断刃275的第二移动结束。

cpu41执行驱动电动机88的前励磁(s35)。前励磁是用于使处于非通电状态的电动机成为能够开始驱动的状态的励磁。通过执行前励磁,驱动电动机88的转子(图示略)的旋转角相位成为与伴随于s4的执行而停止了通电时的驱动电动机88的转子的旋转角相位相同。驱动电动机88通过前励磁的执行而从非通电状态切换为通电状态(s35)。在本例中,在与切断刃275第一传感器117到达了切断待机位置时大致相同的定时,cpu41对驱动电动机88执行前励磁(s35)。换言之,cpu41基于第一传感器117输出的信号(s33:是),在切断刃275的第二移动结束时(s34)执行驱动电动机88的前励磁。

cpu41执行初始位置对准(s36)。初始位置对准是使间歇齿轮136从第一原点旋转位置旋转至第一初始旋转位置的打印装置1的动作。cpu41向正转方向对dc电动机104进行旋转驱动,使处于第一原点旋转位置的间歇齿轮136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在第一传感器117取代激活信号而输出了非激活信号时,cpu41使dc电动机104的旋转驱动停止。如图10(a)所示,间歇齿轮136在第一初始旋转位置停止(s36)。伴随于初始位置对准的执行,旋转部215从第二原点旋转位置旋转至第二初始旋转位置,连杆部件220从第三原点旋转位置旋转至第三初始旋转位置,切断刃275从第二切断待机位置移动至第一切断待机位置(s36)。cpu41结束dc电动机反转处理,使处理移向s8。

cpu41执行打印(s8)。具体地说,打印装置1向正转方向对正被执行前励磁的驱动电动机88进行旋转驱动,同时驱动打印头60(s8)。由于驱动电动机88正被执行前励磁,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开始旋转驱动。

如图2、图16所示,通过驱动电动机88向正转方向旋转驱动,压印辊27、第一运送部21以及第二运送部22将打印介质9向运送方向运送,墨带卷绕轴63将墨带96向卷绕卷轴300卷绕。通过打印头60驱动,发热体将特定墨带96a加热而对打印介质9打印字符。打印有字符的打印介质9被向运送方向运送。使用过的特定墨带96a被卷绕卷轴300卷绕,从墨带卷轴81放出未使用的墨带96。

在对打印介质9打印了字符之后,打印介质9的规定部位沿运送方向被运送到承载台180(切断执行位置s)(参照图16)。在打印介质9的规定部位被运送到了承载台180之后,驱动电动机88停止旋转驱动。驱动电动机88维持通电状态。

以下,将打印介质9中的被运送到了承载台180的部位称作“第一部位9a”。第一部位9a既可以是打印有字符的打印介质9的部位,也可以是没有执行打印的打印介质9的部位。在本例中,第一部位9a是由打印头60和压印辊27夹入的部位。因而,第一部位9a的厚度(相当于图17(a)的尺寸l2)比在第一次切断动作时配置于承载台180的打印介质9的厚度(相当于图12(a)的尺寸l1)薄。

cpu41通过判断是否检测到了继续进行打印动作的指示,来判断是否继续进行打印动作(s9)。例如,在用户向操作部17输入了结束打印动作的指示的情况下(s9:否),cpu41结束打印处理。另一方面,在用户向操作部17输入了继续进行打印动作的指示的情况下(s9:是),cpu41使处理移向s4,打印装置1执行第二次打印动作。

参照图4、图8、图17,对打印装置1执行第二次打印动作的情况下的打印处理进行说明。此外,关于与上述的处理重复的处理,简化说明。用户向操作部17输入了继续进行打印动作的指示(s9:是)。

cpu41使驱动电动机88的通电停止(s4)。换言之,cpu41将对于伴随于s8的执行而控制成了通电状态的驱动电动机88的通电停止。驱动电动机88从通电状态切换为非通电状态(s4)。

cpu41执行dc电动机正转处理(s5)。cpu41执行s11~s15。由此,切断刃275从第一切断待机位置移动至切断位置(参照图17(a)、(b)),对第一部位9a朝向承载台180施力。第一部位9a被半切(s14)。cpu41将对“1”加上“1”而得到的值即“2”存储于ram44的切断次数存储区域(s6)。cpu41执行dc电动机反转处理(s7)。

如图14所示,由于ram44将“2”存储到了切断次数存储区域(s6),所以cpu41判断为切断次数不是“1”(s31:否)。cpu41开始dc电动机104的反转驱动(s41)。如图4、图17所示,处于第一工作旋转位置的间歇齿轮136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处于切断位置的切断刃275向前方移动。因而,在dc电动机104开始反转驱动之后,第二传感器119取代激活信号而输出非激活信号。

cpu41判断从第二传感器119取代激活信号而输出非激活信号(s41)起是否经过了第一待机时间(s42)。本例的第一待机时间是切断刃275的第二移动的所需时间的一半的时间,是50ms。在经过第一待机时间之前(s42:否),cpu41成为待机状态。在直到经过第一待机时间为止的期间(s42:否),切断刃275从被半切的第一部位9a向前方离开(图示略)。本例的第一部位9a的厚度比在执行第一次切断动作的情况下配置于承载台180的打印介质9的厚度薄。因而,与执行第一次切断动作的情况相比,切断刃275在更早的定时从第一部位9a离开。

cpu41在判断为经过了第一待机时间的情况下(s42:是),对驱动电动机88执行前励磁(s43)。换言之,cpu41基于第二传感器119输出的信号,在切断刃275的第一移动开始后且切断刃275的第二移动结束前执行前励磁(s43)。cpu41判断第一传感器117是否正在输出激活信号(s44)。在直到切断刃275到达第二切断待机位置为止的期间,第一传感器117输出非激活信号。在直到第一传感器117输出激活信号为止的期间(s44:否),cpu41成为待机状态。在切断刃275到达了第二切断待机位置时,第一传感器117取代非激活信号而输出激活信号(s44:是)。cpu41结束dc电动机104向反转方向的旋转驱动(s45)。cpu41在执行对位之后(s36),结束dc电动机反转处理。

如图8所示,cpu41执行打印动作(s8)。也就是说,cpu41对伴随于s43的执行而正被执行前励磁的驱动电动机88向正转方向进行旋转驱动。打印介质9一边被向运送方向的下游侧运送,一边被打印字符。由此,打印装置1执行第二次打印动作。在本例的第二次以后的打印动作中,cpu41在从对驱动电动机88执行前励磁(s43)起经过了一定时间之后,执行打印动作(s8)。在本例中,一定时间是80ms。一定时间与第一待机时间的合计值是130ms。也就是说,一定时间与第一待机时间的合计值大致等于第二移动的所需时间(100ms)。“大致等于第二移动的所需时间的时间”是相对于第二移动的所需时间的增量为数百ms以内的时间,包含第二移动的所需时间。在用户向操作部17输入了继续打印的指示的情况下(s9:是),cpu41执行第三次打印动作(s4~s9)。

参照图11、图16,对间歇齿轮136没有处于恰当的旋转位置的情况下的错误判定处理进行说明。例如,伴随于cpu41向正转方向对dc电动机104进行旋转驱动(图9、s11),间歇齿轮136的旋转位置可能会因突发的要因而偏移。具体地说,在经过特定时间之前,例如如图18所示,间歇齿轮136可能会向比第一工作旋转位置靠第一旋转方向处旋转。在该情况下,第二端部137b通过位置k,第一传感器117输出的信号从非激活信号切换为激活信号(s22:是)。cpu41停止dc电动机104向正转方向的旋转驱动(s24)。

cpu41向与存储于ram44的旋转方向存储区域的表示旋转方向的信息相反的方向,对dc电动机104进行旋转驱动(s25)。在旋转方向存储区域存储有表示“正转方向”的信息(s21)。cpu41开始dc电动机104向反转方向的旋转驱动(s25)。间歇齿轮136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由于cpu41向与存储于ram44的旋转方向存储区域的信息所表示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对驱动电动机88进行旋转驱动,所以打印装置1能够切实地使间歇齿轮136朝向第一原点旋转位置旋转。

cpu41判断第一传感器117输出的信号是否切换了两次(s26)。cpu41在判断为第一传感器117输出的信号切换了两次之前(s26:否),成为待机状态。在cpu41处于待机状态的期间,间歇齿轮136依次通过第一工作旋转位置和第一初始旋转位置而旋转至第一原点旋转位置。由此,第一传感器117输出的信号切换两次(s26:是)。cpu41停止dc电动机104向反转方向的旋转驱动(s27)。间歇齿轮136在第一原点旋转位置停止(s27)。

cpu41执行初始位置对准(s28)。s28是与s36同样的处理。cpu41驱动显示部5来报知错误的产生(s29),结束处理。cpu41在显示部5显示例如“产生错误”(s29)。用户能够识别到间歇齿轮136的旋转位置由于与旋转部215或凸轮部件160的关系而发生了偏移,能够执行对于打印装置1的维护作业。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在cpu41对打印介质9进行半切的情况下(s14),切断刃275从第二切断待机位置移动至切断位置。由此,切断刃275在该切断刃275与承载台180的第一接触面181之间对打印介质9的第一部位9a进行半切。在切断机构100对打印介质9进行半切的期间,按压销215a对第一臂部231向下方施力,所以打印装置1消耗的电力增大。但是,cpu41在打印介质9的半切之前(s14),停止对于驱动电动机88的通电(s4)。因而,打印装置1能够抑制与打印介质9的半切相伴的消耗电力的增大。另外,在打印装置1执行第二次以后的打印动作的情况下,cpu41在切断刃275的第二移动结束之前(s45),对驱动电动机88执行前励磁(s43)。因而,cpu41在执行打印动作的情况下(s8),能够在短时间内开始驱动电动机88向正转方向的旋转驱动。因而,打印装置1能够抑制第三次以后的打印动作中的打印时间的增大。由上可知,可实现能够抑制打印时间的增大和与打印介质9的切断相伴的消耗电力的增大的打印装置1。

cpu41从第二传感器119取代激活信号而输出非激活信号起对第一待机时间进行计时(s42)。与cpu41从第一传感器117取代激活信号而输出了非激活信号时起进行计时的情况相比,第一待机时间更短。因此,打印装置1能够在高精度的定时对驱动电动机88执行前励磁(s43)。

第一待机时间从第二传感器119取代激活信号而输出了非激活信号时起计时。因而,对于驱动电动机88的前励磁在对打印介质9执行了半切之后执行。因此,打印装置1能够进一步抑制消耗电力的增大。

第一待机时间(50ms)与一定时间(80ms)的合计值(130ms)大致等于第二移动的所需时间(100ms)。因此,打印装置1能够进一步抑制打印时间的增大。

在本例中,在执行第一次切断动作的情况下(s31:是),配置于承载台180的打印介质9的部位没有发生弹性变形,具有与安装于打印介质安装部40之前的打印介质9的厚度大致相等的厚度(图12的尺寸l1)。因而,在第一次切断动作中,向前方移动的切断刃275从打印介质9离开的定时与第二次以后的切断动作相比,具有延迟的倾向。但是,在第一次切断动作中,在第一传感器117检测到处于第二切断待机位置的切断刃275(s33:是)之后,cpu41执行dc电动机104的前励磁(s35),并执行打印动作(s8)。因而,在执行第一次切断动作的情况下,打印装置1能够抑制在切断刃275与打印介质9接触的期间执行打印动作。因此,打印装置1能够使打印动作稳定化。另外,在从切断位置向后方移动的切断刃275与打印介质9相接触的期间,打印装置1的消耗电力有时会因在切断刃275与打印介质9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而增大。由于在切断刃275与打印介质9接触的期间不执行前励磁,所以即使在该情况下,打印装置1也能够抑制消耗电力的增大。因此,打印装置1能够使消耗电力稳定化。

<7.其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压印辊27是本发明的“运送辊”的一例。驱动电动机88是本发明的“运送电动机”的一例。dc电动机104是本发明的“切断电动机”的一例。第一待机时间是本发明的“第一规定时间”的一例。一定时间是本发明的“第二规定时间”的一例。

执行s8的cpu41是本发明的“运送控制单元”的一例。执行s4的cpu41是本发明的“通电停止控制单元”的一例。执行s5、s7的cpu41是本发明的“切断控制单元”的一例。执行s43的cpu41是本发明的“第一励磁控制单元”的一例。执行s8的cpu41是本发明的“第一打印控制单元”的一例。执行s35的cpu41是本发明的“第二励磁控制单元”的一例。执行s54的cpu41是本发明的“第三励磁控制单元”的一例。在s54之后执行s8的cpu41是本发明的“第二打印控制单元”的一例。执行s35的cpu41是本发明的“第四励磁控制单元”的一例。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打印装置1也可以在执行第一次打印动作之前,将由第一运送部21夹持着的打印介质9的部位运送至承载台180。在该情况下,在第一次的切断动作中,切断机构100对以被压溃的方式稍微发生了弹性变形的打印介质9的部位(图示略)进行半切。作为一例,该打印介质9的部位的厚度比图12(a)中示出的尺寸l1薄且比图17(a)中示出的尺寸l2厚。打印介质9也可以取代管而是例如片状的标签。

cpu41也可以在切断机构100执行全切动作的情况下执行错误判定处理。另外,也可以取代在间歇齿轮136从第一初始旋转位置向第一工作旋转位置旋转的期间第一传感器117输出非激活信号的构成,而采用第一传感器117输出激活信号的构成。在该情况下,例如采用以支轴132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的开口壁部137与壁部139的位置关系彼此颠倒的间歇齿轮(图示略)。

打印装置1也可以不具备第二传感器119。在该情况下,cpu41也可以与所执行的打印动作的次数无关地,基于第一传感器117的检测结果,在切断刃275的第一移动期间对驱动电动机88执行前励磁。另外,cpu41也可以在切断刃275对打印介质9进行半切的期间(s14)对驱动电动机88执行前励磁。

参照图19,对dc电动机反转处理(s7)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在图19所示的dc电动机反转处理中,对与图14所示的dc电动机反转处理相同的处理标注相同的标号。

对第一次打印动作中的变形例的dc电动机反转处理进行说明。cpu41在判断为切断次数是“1”的情况下(s31:是),向反转方向对dc电动机104进行旋转驱动(s32)。在dc电动机104向反转方向的旋转驱动开始之后(s32),切断刃275开始第二移动,第二传感器119取代激活信号而输出非激活信号。

cpu41判断从第二传感器119取代激活信号而输出非激活信号起是否经过了第二待机时间(s53)。本例的第二待机时间是切断刃275的第二移动的所需时间的一半的时间,是50ms。在经过第二待机时间之前(s53:否),cpu41成为待机状态。在直到经过第二待机时间为止的期间(s53:否),切断刃275从打印介质9向前方离开(图示略)。在经过了第二待机时间时(s53:是),cpu41执行驱动电动机88的前励磁(s54)。

cpu41在判断为切断刃275移动到了第二切断待机位置的情况下(s33:是),结束dc电动机104的反转方向的驱动(s34),执行初始位置对准(s36)。之后,cpu41执行打印动作(s8)。换言之,cpu41基于第一传感器117输出的激活信号(s33:是),在切断刃275的第二移动结束了的情况下(s23:是),执行打印动作(s8)。

另一方面,在第二次以后的切断动作中(s31:否),cpu41在向反转方向对dc电动机104进行了旋转驱动之后(s41)执行驱动电动机88的前励磁(s62)。换言之,cpu41在从切断位置向后方移动的切断刃275与第一部位9a相接触的期间执行驱动电动机88的前励磁(s62)。cpu41依次执行s44、s45以及s36。

在本变形例中,cpu41在经过了第二待机时间之后(s53:是),对驱动电动机88执行前励磁(s54)。由于在切断刃275的第二移动期间对驱动电动机88执行前励磁,所以打印装置1能够抑制打印时间的增大。另外,在切断刃275移动到了第二切断待机位置之后(s33:是),执行打印动作(s8)。打印装置1在切断刃275与打印介质9相接触的期间不执行打印动作。因此,打印装置1能够使消耗电力稳定化。

在本变形例中,执行s54的cpu41是本发明的“第三励磁控制单元”的一例。在第一次打印动作中执行s8的cpu41是本发明的“第二打印控制单元”的一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