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中供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6936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监测并为印刷机加墨的供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集中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印刷机中,供墨很多时候都需要人工进行监控,出现没墨的情况下,人工换墨、上墨,作业也需要暂停以等待完成,浪费了时间,效率降低,因此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得供墨简易,本实用新型以泵站、管路系统以及加墨系统三大板块为核心,增加特有的墨量监控系统、泵站报警系统以及独特的供墨管道,形成了独有的集中供墨体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中供墨装置,解决传统人工加墨带来的一些弊端,解放劳动力,为印刷设备加墨更加的方便、稳定,节约公司的成本以及提高印品的质量。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集中供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油墨桶、气泵控制阀、输墨管道和墨斗,所述墨斗设置在印刷设备机组中,所述油墨桶设置有墨量报警器,所述墨斗设置有墨量调节开关,用于预设墨斗中的墨量以及加墨临界值,所述墨斗设置有电眼检测装置,所述电眼检测装置和墨量调节开关相连接。

所述油墨桶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设置在气泵部位,并和墨量报警器相连接。

所述印刷设备机组设置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和墨量报警器相连接。

所述气泵设置有密封装置。

所述输墨管道采用密封结构,外面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墨量报警器和气泵控制阀相连接。

所述集中供墨装置通过全方位的电眼检测系统,彻底的解放了车间的劳动力,在墨斗墨量到达临界值时,供墨装置会自动加墨到合适的墨位,墨桶中墨量到达临界值时,会发出警报,提醒员工更换油墨。

本实用新型节约了车间的成本,供墨系统与传统人工加墨相比,油墨的损耗可将低到8%-10%,因为传统的人工加墨大多是1kg/罐的小罐油墨,小罐包装的油墨在人工加墨时,墨刮不干净或遇到墨只用了一半,一段时间不用已开启的油墨就会造成结皮甚至不能再次使用,都会造成油墨的浪费,增加企业的材料成本,供墨系统采用的是200kg装的大桶油墨,全线采用气压封闭式供墨,不必担心罐内油墨的残留量,也不用担心用不完的油墨会结皮。

由于各地的气候偏差大,小罐的油墨受温度影响较大,特别在冬季油墨的流动性降低,而集中供墨系统的油墨在管道运输时可与车间温度达到一致,使油墨流动性保持良好,大桶油墨的集中摆放,使机台上不再有小罐油墨的墨盒,优化改善了车间的整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集中供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集中供墨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油墨桶1、气泵控制阀2、输墨管道3和墨斗,所述墨斗设置在印刷设备机组5中。

所述油墨桶1设置有墨量报警器4,所述油墨桶1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设置在气泵部位,并和墨量报警器4相连接。实践中,八色商业轮转印刷机24小时开机印刷产品,无需机组人员进行手动加墨以及监视墨量,自动加墨系统会自行进行工作,为设备提供所需油墨。当泵站墨桶的墨量较低时,报警系统会发出警报,机组人员更换新的墨桶即可。

所述墨斗设置有墨量调节开关6,用于预设墨斗中的墨量以及加墨临界值,所述墨斗设置有电眼检测装置,所述电眼检测装置和墨量调节开关6相连接。增加电眼检测装置后,墨量到达临界线时,集中供墨装置开始运行,进行自动加墨。

通过墨量调节开关预设墨斗中的墨量以及加墨临界值,当墨斗中墨量达到临界值时,气泵控制阀开始工作,为设备加墨,当墨桶中油墨用尽时,会通过警报系统发出警报,提醒机台员工更换油墨。

所述印刷设备机组5设置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和墨量报警器4相连接。

所述气泵设置有密封装置。通过采用全密封压缩技术,保证墨桶中的油墨使用彻底、干净,安装电眼监控设备,墨桶墨量不足时会发出警报。

所述输墨管道3采用密封结构,外面设置有保温层。通过采用最新的高密封、恒温管道,最新的输墨管道,管道采用全密封恒温、恒湿技术,保证管道内油墨始终处于最佳的流动性,不会产生结皮等现象。

所述墨量报警器4和气泵控制阀2相连接。

所述集中供墨装置通过全方位的电眼检测系统,彻底的解放了车间的劳动力,在墨斗墨量到达临界值时,供墨装置会自动加墨到合适的墨位,墨桶中墨量到达临界值时,会发出警报,提醒员工更换油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