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印机的集中供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5565阅读:7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印机的集中供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制版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胶印机的集中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胶印机是平版印刷机的一种,印刷时印刷图文从印版先印到橡皮滚筒上,然后再由橡皮滚筒转印到纸张上。胶印机按进纸方式不同,可分为单张纸胶印机和卷筒纸胶印机;根据承印的最大纸张幅面可以分为小胶印机、六开、四开、对开及全张纸印刷机,此外还有一次走纸可以同时完成两面印刷的双面印刷机,根据一次走纸完成的印刷色数可以分为单色、双色、四色及多色印刷机,现有的多色胶印机多采用人工进行上墨,效率低下,容易出错,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背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印机的集中供墨装置,实现从墨桶中自动上料至胶印机中墨斗,无需人工倾倒油墨。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现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印机的集中供墨装置,该胶印机的集中供墨装置通过管道与印刷机的墨斗相连接,其包括一固定架、一墨桶、一气缸以及导轨架,固定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两侧的固定轴;墨桶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固定轴之间,墨桶内设置有压墨盘;气缸垂直设置在导轨架和墨桶之间,所述气缸下方连接有出墨管,所述出墨管与压墨盘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轨道,所述墨桶的底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轨道与限位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印机的集中供墨装置,优选地,所述压墨盘的外壁与墨桶的内壁贴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印机的集中供墨装置,优选地,所述墨桶的外壁上设置有标识条,所述标识条与限位槽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印机的集中供墨装置,优选地,所述限位槽和限位轨道均设置有两条,所述限位槽可沿着限位轨道进行滑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印机的集中供墨装置,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的长度等于限位轨道的长度,所述限位轨道设置在底座中部偏上的位置,所述限位槽一端穿出墨桶的侧面,另一端则与墨桶的侧面存在一定的距离,使得墨桶被限制在底座的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印机的集中供墨装置,优选地,所述固定轴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围栏,所述围栏呈弧形,所述围栏与墨桶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印机的集中供墨装置,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前端设置有倾斜的滑道,所述滑道表面涂有润滑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胶印机的集中供墨装置,将人工上墨方式进行了改革,采用集中供墨的方式对墨斗进行自动上墨操作,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上墨的质量也能得到保障,提高企业的效益。油墨存储在墨桶中,利用气缸,打开输送开关,气缸工作,带动压墨盘往下压,在压力的作用下,墨桶内的油墨涌入压墨盘上的出墨管,再由出墨管上的出墨口输出,经由管道输送至需要的胶印机中,完成输送。气缸配合固定架和导轨架进行运动,整体结构稳定,上下运动顺畅平滑,出油量稳定;在底座上设置有限位轨道,相对应的,在墨桶的底部也设置有限位槽,利用两者相互配合,使得墨桶装配进入底座时,恰好处于底座的中部位置,方便压墨盘以及相关机构的装配,改变以往通过肉眼反复调整的状态,提高装配效率,在墨桶的周身设置有余限位槽相配合的标识条,利用标识条来确认限位槽的位置,方便其进入限位轨道中;在底座前方设置有滑道,使得推动墨桶的时候更为省力;在固定轴之间还设置有围栏,进一步保护墨桶以及给整个装置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或者优选地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墨桶的底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印机的集中供墨装置,该胶印机的集中供墨装置通过管道与印刷机的墨斗相连接,其包括一固定架1、一墨桶2、一气缸3以及导轨架4,固定架1包括底座11和设置在底座11两侧的固定轴12;墨桶2设置在底座11上且位于固定轴12之间,墨桶2内设置有压墨盘21;气缸3垂直设置在导轨架4和墨桶2之间,所述气缸3下方连接有出墨管5,出墨管5与气缸3内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出墨管5与压墨盘21相连接,压墨盘21的外壁与墨桶2的内壁贴合,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限位轨道6,所述墨桶2的底面设置有限位槽9,所述限位轨道6与限位槽9相配合。

其中,在墨桶2的外壁上设置有标识条10,所述标识条10与限位槽9的位置相对应,方便识别限位槽9的位置,利用标识条10对准限位轨道6即可。

进一步的,限位槽9和限位轨道6均设置有两条,所述限位槽9可沿着限位轨道6进行滑动,限位槽9的长度等于限位轨道6的长度,所述限位轨道6设置在底座11中部偏上的位置,所述限位槽9一端穿出墨桶2的侧面,另一端则与墨桶2的侧面存在一定的距离,即使得该距离加上限位轨道6的长度,两者相加所处的位置,即为底座11的中心位置,由此一来,使得墨桶2被限制在底座11的中心位置,由于气缸3设置在底座11的中心位置,方便气缸3、压墨盘21等机构装配进入墨桶2上,避免反复调整。

为了提高设备整体的稳定性以及进一步保护墨桶2,在固定轴12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围栏7,所述围栏7呈弧形,所述围栏7与墨桶2相配合。

为了方便墨桶2推入底座11上,在底座11的前端设置有倾斜的滑道8,所述滑道8表面涂有润滑层。

需要进行供墨时,打开开关,气缸3工作,与活塞杆相连接的出墨管5往下运动,带动压墨盘21下压,墨桶2内的油墨在压力的作用下,流入出墨管5内,再经过出墨管5上的出墨口经由管道输送至指定的胶印机中,完成供墨。

当然,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