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膜印花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692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饰膜印花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膜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饰膜印花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装饰膜印上各种图案后,装饰膜上会存留有未干的墨水。在以往的处理手段中都是让其在自然条件下凉干,这种传统的自然凉干的方式较为浪费时间。而在市场上有些通过加热的方式来烘干墨水的装置,但这类设备在热力烘干的过程中容易对膜产生影响。所以,这也不是一种理想的烘干方式。而且在凉干过程中,未干的墨水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导致印花的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饰膜印花烘干装置,该装置能控制烘干时的温度,并且能防止空气中粉尘对印花膜的印花效果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饰膜印花烘干装置,包括传送平台、传动辊、微波加热装置、温度感应装置、送风装置和控制器,所述传送平台的前端安装传动辊,在微波加热装置的下方设有若干个温度感应装置,传送平台的前部分和后部分的上方分别设置一个微波加热装置,传送平台的上方设有多个横向设置的风管,相邻所述风管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风管上设有开口朝下的出风口,多个所述风管连接到送风装置的出风处,所述送风装置的进风口处设有过滤装置,所述传送平台上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两端设有装饰膜进口和装饰膜出口,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微波加热装置和送风装置连接在控制器上并可通过控制器进行相关参数的调节,所述控制器设置在防尘罩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口朝向防尘罩上装饰膜进口的方向,且出风口与竖直平面呈30—45°的夹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装置的过滤层为无纺布过滤层或活性炭过滤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尘罩上设有用于观察烘干状态的透明窗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辊的表面套设有黏性的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微波加热装置可以实现间歇性的加热烘干;在送风装置的进风口设置过滤装置和在传送平台上设置防尘罩,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粉尘对印花效果的影响,而且防尘罩本身有一定的保温作用,节约能源;风管和风管上的出风口均匀设置,装饰膜印花冷却的速度比较均匀;出风口朝向装饰膜进口位置,使排出的热气对还没有进入烘干装置的装饰膜有一定预热作用,同时,也尽量防止防尘罩中的热气吹到已经烘干冷却的装饰膜上;在防尘罩上设置透明窗口,操作者可以直观的了解到该装置中装饰膜的烘干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防尘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传送平台,2.传动辊,3.微波加热装置,4.温度感应装置,5.送风装置,6.控制器,7.风管,8.出风口,9.过滤装置,10.防尘罩,11.装饰膜进口,12.装饰膜出口,13.透明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装饰膜印花烘干装置,包括传送平台1、传动辊2、微波加热装置3、温度感应装置4、送风装置5和控制器6,所述传送平台1的前端安装传动辊2,在微波加热装置3的下方设有若干个温度感应装置4,传送平台1的前部分和后部分的上方分别设置一个微波加热装置3,传送平台1的上方设有三个横向设置的风管7,相邻所述风管7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风管7上设有开口朝下的出风口8,多个所述风管连接到送风装置5的出风处,所述送风装置5的进风口处设有过滤装置9,所述传送平台1上设有防尘罩10,所述防尘罩10的两端设有装饰膜进口11和装饰膜出口12,所述温度感应装置4、微波加热装置3和送风装置5连接在控制器6上并可通过控制器6进行相关参数的调节,所述控制器6设置在防尘罩10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口8朝向防尘罩10上装饰膜进口11的方向,且出风口8与竖直平面呈30—45°的夹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装置9的过滤层为无纺布过滤层或活性炭过滤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尘罩10上设有用于观察烘干状态的透明窗口1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辊2的表面套设有黏性的橡胶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