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除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7156阅读:10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除膜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加工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除膜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玻璃生产过程中,为保护玻璃表面,很多玻璃都有覆膜要求,而覆膜后的玻璃在进行安装时,边缘的膜会装入玻璃安装框架,同时撕膜时又会留下碎膜片。故需要采用除膜工艺,避免膜装入安装框架。目前,现有的玻璃除膜机械,均广泛使用有立式和卧式两大类玻璃除膜装置,部分玻璃除膜装置设置了专门的吸尘器,但无论是设置了吸尘器还是未设置吸尘器的玻璃除膜装置,在磨削过程中均存在吸尘效果不是很理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除膜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玻璃除膜装置在进行玻璃除膜时,其吸尘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玻璃除膜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电机、与所述电机同轴连接且由所述电机驱动的磨轮,所述玻璃除膜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的防护罩,所述磨轮上部容纳于所述防护罩内,所述防护罩表面设有吸尘器及连通所述吸尘器和所述防护罩的吸尘嘴;所述磨轮下部容纳于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的吸尘罩内,所述防护罩和所述吸尘罩之间形成容纳所述磨轮的半封闭空间,所述吸尘罩底部设有供所述磨轮底部露出以使磨轮加工玻璃的第一通槽。具体地,所述吸尘罩包括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顺序围合形成的壳体;所述第四侧壁设有供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的第二通槽。具体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底壁,所述第一通槽设于所述底壁上,所述第一通槽呈长条形。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前后两端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的距离;所述防护罩左右两侧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的距离。具体地,所述第二通槽为U型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U型开口竖直向上。进一步地,所述玻璃除膜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的前端面与所述防护罩的一侧面卡扣连接,所述防护罩的前端面与所述防护罩的另一侧面枢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玻璃除膜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玻璃的滑动台,所述吸尘罩底部与所述滑动台台面的距离值固定。优选地,所述玻璃为厚度为3-19毫米的覆膜玻璃,所述吸尘罩底部与所述滑动台台面的距离值为22-25毫米。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该玻璃除膜装置通过将与电机同轴连接的磨轮容纳于防护罩和吸尘罩内,使磨轮仅通过吸尘罩底部露出的第一通槽来加工玻璃,从而使保护罩和吸尘罩之间形成容纳磨轮的半封闭空间,可减少负压损失,使得位于保护罩上的吸尘器具有较好的吸尘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玻璃除膜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玻璃除膜装置的另一方向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玻璃除膜装置的另一方向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玻璃除膜装置的吸尘罩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设有滑动台的玻璃除膜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玻璃除膜装置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支架54第四侧壁11底板541第二通槽12立板55底壁121导轨551第一通槽20电机56连接臂21电机轴60支撑板30磨轮70气缸40防护罩71气缸轴42吸尘嘴72支撑座43连接板80导柱44弹性锁扣90调节螺杆50吸尘罩100手轮51第一侧壁110支撑平台52第二侧壁120滑动台521突壁130玻璃53第三侧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玻璃除膜装置包括支架10、设置在支架10上的电机20、与电机20同轴连接且由电机20驱动的磨轮30,玻璃除膜装置还包括与电机20固定连接的防护罩40,磨轮30上部容纳于防护罩40内,防护罩40表面设有吸尘器及连通吸尘器和防护罩40的吸尘嘴42;磨轮30下部容纳于与支架10固定连接的吸尘罩50内,防护罩40和吸尘罩50之间形成容纳磨轮30的半封闭空间,吸尘罩50底部设有供磨轮30底部露出以使磨轮30加工玻璃的第一通槽55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玻璃除膜装置通过将与电机20同轴连接的磨轮30容纳于防护罩40和吸尘罩50内,使磨轮30仅通过吸尘罩50底部露出的第一通槽551来加工玻璃,从而使保护罩和吸尘罩50之间形成容纳磨轮30的半封闭空间,可减少负压损失,使得位于保护罩上通过吸尘嘴42连接的吸尘器具有较好的吸尘效果。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具体地,吸尘罩50包括由第一侧壁51、第二侧壁52、第三侧壁53、第四侧壁54顺序围合形成的壳体;第四侧壁54设有供电机20的电机轴21穿过的第二通槽541。第一侧壁51、第二侧壁52、第三侧壁53、第四侧壁54顺序围合形成的壳体将磨轮30容纳其中,同时在第四侧壁54上设有第二通槽541以便电机轴21顺利穿过第四侧壁进入半封闭空间内。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具体地,壳体底部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51、所述第二侧壁52、所述第三侧壁53和所述第四侧壁54的底壁55,第一通槽551设于底壁55上,第一通槽551为长条形,如矩形、跑道形等。由于底壁55设有长条形的第一通槽551,一方面可以方便磨轮30对玻璃进行磨削除膜,另一方面磨轮30的直接外露面积较小,此时对磨轮30的包裹相对来说更加严密,负压损失更小,吸尘效果也较佳。优选地,第一通槽551的横截面为矩形,壳体的横截面同样为矩形,第二侧壁52平行且靠近磨轮30的前端面,第四侧壁54平行且靠近磨轮30的后端面,此时磨轮30与吸尘罩50之间的间隙空间体积及外露面积最小,可以更好的方便吸尘器进行吸尘。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进一步地,防护罩40前后两端面的距离小于第二侧壁52与第四侧壁54之间的距离;防护罩40左右两侧面的距离小于第一侧壁51与第三侧壁53之间的距离。第二侧壁52与第四侧壁54相面对,第一侧壁51与第三侧壁53相面对,可以理解地,所述防护罩40与所述壳体的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防护罩40可以完全容纳于吸尘罩50里面,并可在吸尘罩50里面上下移动,这样防护罩40可以在吸尘罩50内部伸缩的同时还可以与吸尘罩50配合的更紧密,二者之间的间隙更小,即磨轮30的外露面积向对较小,这样吸尘器的吸尘效果更佳。具体地,防护罩40可通过连接板43与电机20固定连接。请参照图2和图4所示,具体地,吸尘罩50包括一连接臂56,吸尘罩50与支架10通过连接臂56固定连接。由于吸尘罩50与支架10固定连接,因此吸尘罩50可以根据待磨削的玻璃厚度预设在支架10的某个位置上,具体安装时只需要具体设置磨轮30安装时的露出距离,即可同时保证其磨削除膜效果和吸尘效果。更具体地,所述第二侧壁52向所述第三侧壁53方向延伸有突壁521,所述连接臂56设于所述突壁521上且垂直于所述突壁521,所述连接臂56与所述支架10固定连接。请参照图1和图4所示,具体地,第二通槽541为U型通槽,第二通槽541的U型开口竖直向上。由于第二通槽541的U型开口竖直向上,因此穿过第二通槽541的电机轴21可以带着磨轮30在第二通槽541里面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请参照图1所示,进一步地,玻璃除膜装置还包括与电机20固定连接的支撑板60,支撑板60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支架10上。由于电机20固定安装在支撑板60上,而支撑板60可以沿着支架10进行竖直方向进行上下滑动,因而电机20也可随着支撑板60在竖直方向上下滑动。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地,支架10包括固设于支撑平台110上的底板11及垂直于底板11的立板12,立板12上固定设置有一对平行设置的供支撑板60上下滑动的导轨121;支撑板60固定设置于一气缸70上,气缸70顶部设有与调节螺杆90螺纹连接的通孔,调节螺杆90与用于调节电机20高度的手轮100转动连接。具体使用时,通过旋转手轮100可带动调节螺杆90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以调节使用时气缸70的高度,从而间接调整滑设在导轨121上的支撑板60及电机20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最终实现手动调节磨轮30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具体地,气缸70的顶部设有支撑座72,支撑座72上还设有呈三角形布置的通孔,以方便调节螺杆90和另外两根导柱80穿过,从而气缸70可以沿着导柱80沿着竖直方向上下滑动。优选地,支撑板60与气缸70的气缸轴71固定连接,气缸70连接有外部气源,通过设置气源的压力,可使气缸轴71具有一定的行程和预压力,由于支撑板60固设在气缸轴71上、电机20固设在支撑板60上,因此与电机20固定设置的磨轮30也会有一定的行程和预压力,从而保证磨轮30在长期使用存在一定磨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沿竖直方向设置一定的位移量以补偿磨轮30表面磨损,避免磨轮30因此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请参照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防护罩40的前端面与防护罩40的一侧面卡扣连接,防护罩40的前端面与防护罩40的另一侧面枢轴连接。由于防护罩40的前端面与防护罩40的一侧面卡扣连接并与防护罩40的另一侧面枢轴连接,因此防护罩40可以像门一样进行开启和关闭,从而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磨轮30的更换。磨轮30的具体更换过程如下:在磨轮30消耗完时停运电机20,同时停止对气缸70进行供气,旋动手轮100以提升磨轮30至合适的高度,打开弹性锁扣44以开启防护罩40,拧松磨轮30的连接螺栓并更换新的磨轮30后,重新紧固连接螺栓,合好弹性锁扣44并关闭防护罩40,重新旋动手轮100以调整磨轮30下降至工作位置,对气缸70供气以启动气缸70保证磨轮30对待磨削的玻璃具有一定的预压力,开启电机20后磨轮30重新开始正常工作。请参照图5所示,进一步地,玻璃除除膜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玻璃130的滑动台120,吸尘罩50底部与滑动台120台面的距离值固定。吸尘罩50底部与滑动台120台面的距离值固定,可以方便一定厚度的玻璃130进行加工,避免需要不断调整吸尘罩50和玻璃130面之间的情况,提高加工效率。请参照图6所示,优选地,玻璃130为厚度h为3-19毫米的覆膜玻璃,吸尘罩50底部与滑动台120台面的距离值H为22-25毫米。日常生活及工业应用领域中,广泛使用3-19毫米的覆膜玻璃,由于覆膜玻璃的特性,设定吸尘罩50底部与滑动台120台面的距离值H为22-25毫米即可保证覆膜玻璃能被正常磨削除膜,后续无需再因为玻璃130厚度的不同而频繁调整吸尘罩50底部与滑动台120台面的距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玻璃除膜装置还可以用于对金属材料或者石材等磨削处理时进行吸尘。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