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力压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8887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省力压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烫机,具体是一种利用扛杆放大的省力压烫机。



背景技术:

压烫机主要用于服装表面图案的转印,如公告为:CN204417889U公开了一种气动压烫机,包括机座和压烫装置,分别安装在机座上的升降气缸和调控装置,所述压烫装置包括上压烫板和固定在机座上的下压烫板;所述升降气缸控制上压烫板上下移动,所述上压烫板包括具有安装腔的压烫板架、加热板和压板,所述压烫板架的内顶面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加热板位于安装腔内并与复位弹簧抵触连接,所述压板固定在加热板上,这种气动的压烫机通过气缸的升降运动来驱动上压烫板运动,由于上压烫板只有与下压烫板接触后小段行程才需要气缸提供较大的推动,大部分行程都空载,但是为了满足压烫机压力的需要,需要采用大行程大压力的气缸,这样气缸的体积和耗气量就较大,从而使用压烫机体积笨重,能耗较高,不够经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力压烫机,将上压烫板行程分成空载行程和加压行程,空载行程过程中由于负载轻,气缸正常驱动上压烫板运动,当进入加压行程充分利用扛杆放大原理,通过增加气缸的行程来增加输出压力,从而实现一台较小的气缸即能满足压烫机要求,使压烫机结构显得非常紧凑,耗气量大大减少,提升能耗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省力压烫机,包括机座、压烫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的压烫装置包括上压烫板和下压烫板,下压烫板固定在机座上,其特征在于:有一摇臂中部枢接在机座上,所述的上压烫板设置在摇臂前端部,摇臂的后端部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摇臂转动使得前端部的上压烫板下压或上升。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直线驱动装置、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的上连杆的上端与摇臂后端部铰接,上连杆的下部与直线驱动装置输出端枢接,上连杆和直线驱动装置的枢接部容置于下连杆上部的导向槽内,可导向槽沿着下连杆轴向移动,所述的下连杆下端枢接在机座上,直线驱动的铰接在机座上。

所述的直线驱动装置位于下压烫板的下方,上连杆和下连杆位于直线驱动装置的后部,当上连杆与下连杆处于一直线上,并且上连杆和直线驱动装置的枢接部位于导向槽的最低点时,摇臂前端部的上压烫板压紧下压烫板。

所述的直线驱动装置为气缸。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下连杆与直线驱动装置驱动杆的夹角关系将直线驱动装置的推力转化成对摇臂的作用力,从而大大放大直线驱动装置的输出力,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只需采用一台功率较好的直线驱动装置即可,使压烫机结构显得非常紧凑,耗气量大大减少,提升能耗效率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压烫板完全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烫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间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扛杆放大原理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扛杆放大原理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省力压烫机,包括机座1、压烫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的压烫装置包括上压烫板2和下压烫板3,下压烫板3固定在机座1上,其特征在于:有一摇臂4中部枢接在机座1上,所述的上压烫板2设置在摇臂4前端部,摇臂4的后端部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摇臂4转动使得前端部的上压烫板2下压或上升。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气缸5、上连杆6和下连杆7,所述的上连杆6的上端与摇臂4后端部铰接,上连杆6的下部与气缸5输出端枢接,上连杆6和气缸5的枢接部51容置于下连杆7上部的导向槽71内,可导向槽71沿着下连杆7轴向移动,所述的上连杆6长度为下连杆7长度的一倍,所述的导向槽从下连杆的中部一直延伸至接近上端部;导向槽的存在摇臂旋转时使得上下连杆之间能自由调整长度,避免卡死现象的发生,所述的下连杆7下端枢接在机座1上,气缸5的铰接在机座1上;所述的气缸5位于下压烫板3的下方,上连杆6和下连杆7位于气缸的后部,当上连杆与下连杆处于一直线上,并且上连杆6和气缸5的枢接部位于导向槽71的最低点时,摇臂4前端部的上压烫板2压紧下压烫板3。

所述的摇臂包括前臂41、枢接部42和后臂43,其中前臂41包括水平部411和弧形部412,水平部411与枢接部42之间通过弧形部412过渡,这样设计的目的使得整体更加紧凑,保证上压烫板2下压后保持水平。

本实用新型由将驱动装置的气缸设置下压烫板的下方,机座上方只有摇臂和上压烫板,体积非常紧凑;工作时气缸的驱动杆向后推动上下连杆使得摇臂旋转,使得上压烫板下压;一开始上压烫板处于空转过程阻力很小,在摇臂旋转时过程中,上下连杆的夹角渐渐增大,在当上压烫板与下压烫板接触时,上连杆和下连杆夹角接近180度,此时摇臂的阻力也大大增加,但是由于气缸驱动杆的推力作用在上、下连杆的中间,气缸力矩放大可以参考图4和图5,图4、5中的标记6和7分别代表上连杆和下连杆,气缸的推用力f向前推进,该结构转化成杠杆原理即为,当上连杆6和下连杆7与最后成一直线状态的夹角为a时,压力输出的力矩=f*b,这样对上压烫板输出的压力=f*b/c,当a的角度越小,b与c的比值越大,这样压力气缸输出推力f更大倍数就越大,上连杆和下连杆夹角越接近180度,推力的成倍放大,使得本实用新型只需采用尺寸较小的气缸就能实现较大力矩的输出,压烫机结构显得非常紧凑,耗气量大大减少,提升能耗效率和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