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打印墨盒的连供外置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5922发布日期:2018-06-12 21:2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新型打印墨盒的连供外置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与打印墨盒配合使用的连供外置瓶。



背景技术:

连供外置瓶是用于与打印墨盒配合使用的物品,其瓶身内容纳有打印墨水,再通过排墨软管持续的将墨水输送至打印墨盒中,避免每次添墨时都需要打开打印设备取出墨盒来进行操作,当瓶身中的墨水用完后通过加墨口再补充添加即可。这样的辅助物品简化了打印墨盒加墨的操作,打印效率得到提升,因而在市场上广受追捧。然后连供外置瓶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当无需排墨软管进行墨水输送,或者是为了防止软管中墨水回流,现有采用的方式是通过一个额外的夹子将排墨软管夹住,以此来中断墨水的流动,这样的操作非常不方便,而且夹子也容易丢失,因此现有连供外置瓶的止墨方式存在改进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连供外置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打印墨盒连供外置瓶,包括用于容纳墨水的瓶身,所述瓶身上设有加墨口以及用于输墨的排墨软管,所述外置瓶上还设有止墨部件,所述止墨部件包括底座支架、旋转开关,所述旋转开关可转动的架设于所述底座支架上,旋转开关与底座支架之间形成有供排墨软管穿设而出的空隙,且旋转开关上设有与空隙匹配的封挡部,所述封挡部可跟随旋转开关的转动封闭所述空隙,用以卡紧闭合所述排墨软管。

如前所述的新型打印墨盒连供外置瓶,所述空隙中与旋转开关位置相对的边缘处设有槽口供排墨软管卡入。

如前所述的新型打印墨盒连供外置瓶,所述瓶身包括若干个分隔腔,任一分隔腔均具有相应加墨口以及排墨软管。

如前所述的新型打印墨盒连供外置瓶,所述外置瓶还包括与瓶身转动开合的封盖,封盖的底部与瓶身底部转动连接,封盖的活动顶板与瓶身卡扣配合;各加墨口设置在瓶身上与所述封盖对应的内侧板上端,各排墨软管连接在瓶身底部。

如前所述的新型打印墨盒连供外置瓶,所述止墨部件安装于瓶身底部与封盖之间,其中,底座支架固定于封盖的底板上,旋转开关包括架设在底座支架上的横轴,所述封挡部形成与横轴上,所述横轴的外端为转板片,该转板片外露的嵌设于所述封盖的侧板上;所述封盖的盖面上设有与空隙对应的窗口。

如前所述的新型打印墨盒连供外置瓶,所述瓶身的外侧板为透明板。

如前所述的新型打印墨盒连供外置瓶,所述底座支架上设有限定旋转开关行程的限位凸起,所述横轴上设有与限位凸起匹配的止位块。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通过操作旋转开关就可实现对排墨软管的控制,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瓶身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瓶身透明外侧板视角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止墨部件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开关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座支架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1、封盖;10、顶板;2、止墨部件;20、底座支架;201、槽口;202、限位凸起;21、旋转开关;210、横轴;211、转板片;212、止位块;22、封挡部;3、瓶身;30、加墨口;31、排墨口;32、内侧板;33、外侧板;4、排墨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的新型打印墨盒连供外置瓶,包括用于容纳墨水的瓶身3,所述瓶身3上设有加墨口30以及用于输墨的排墨软管4,所述外置瓶上还设有止墨部件2,所述止墨部件2包括底座支架20、旋转开关21,所述旋转开关21可转动的架设于所述底座支架20上,旋转开关21与底座支架20之间形成有供排墨软管4穿设而出的空隙,且旋转开关21上设有与空隙匹配的封挡部22,所述封挡部22可跟随旋转开关21的转动封闭所述空隙,用以卡紧闭合所述排墨软管4,意味着旋转开关21可以转动离开空隙,撤销对排墨软管4的挤压。

排墨软管4是连通瓶身3排墨口31的,所有的排墨软管4从底座支架20和旋转开关21之间的空隙穿过,当转动旋转开关21时其封挡部22跟随转动,在封挡部22闭合空隙的过程中,空隙中的排墨软管4势必受到封挡部22的挤压力量从而被卡紧,墨水无法再流动,便于用户控制墨水的输送以及防止墨水回流,结构配合度高,操作便捷,也不存在会丢失的情况。当需要打开排墨软管4时,只需再次转动旋转开关21,使封挡部22离开空隙处撤销对排墨软管4的挤压力,即可。

在封挡部22闭合空隙的时候,排墨软管4本身需要占据一定空间,且其具有一定的弹性作用力,如果空隙与封挡部22刚好是匹配的,那么在这个闭合的过程中封挡部22势必会遭受到阻力,闭合效果难以保证,止墨效果不够稳定。因此空隙中与旋转开关21位置相对的边缘处设有槽口201供排墨软管4卡入,如此设置之后,当封挡部22转动逐渐闭合空隙时,排墨软管4被卡入在槽口201内,既能使封挡部22匹配的闭合在空隙内,又通过槽口201加强了对排墨软管4的中断作用,同时槽口201给排墨软管4提供缓冲空间,使其更加耐磨耐用。

瓶身3包括若干个分隔腔,每个分隔腔均具有相应加墨口30以及排墨软管4,这是因为打印时会用到不同颜色的墨水,通过多个分隔腔来分装,简单实用。外置瓶还包括与瓶身3转动开合的封盖1,封盖1的底部与瓶身3底部转动连接,封盖1的活动顶板10与瓶身3卡扣配合;各加墨口30设置在瓶身3上与所述封盖1对应的内侧板32上端,各排墨软管4连接在瓶身3底部。封盖1对瓶身3形成保护,同时提供止墨部件2的安装位置,需要加墨时,首先将封盖1的活动顶板10(一般是转动的)与瓶身3的卡扣解开,然后转动整个封盖1就能将瓶身3的加墨口30外露,将尖嘴式的加墨瓶直接对准加墨口30即可实现加墨操作,完成后将封盖1盖合。

止墨部件2安装于瓶身3底部与封盖1之间,该位置与瓶身3底部的排墨口31设置相对应,可以有效的减少排墨软管4的长度。其中,底座支架20固定于封盖1的底板上,旋转开关21包括架设在底座支架20上的横轴210,所述封挡部22形成与横轴210上,所述横轴210的外端为转板片211,该转板片211外露的嵌设于所述封盖1的侧板上便于用户操作;所述封盖1的盖面上设有与空隙对应的窗口以便排墨软管4穿出。

瓶身3的外侧板33优选设置为透明板,方便用户观察当前墨水的剩余量,以便适时进行墨水的补充。在底座支架20上设有限定旋转开关21行程的限位凸起202,所述横轴210上设有与限位凸起202匹配的止位块212。当旋转开关21转动到一定位置时,止位块212刚好被限位凸起202卡住不能再继续转动,避免旋转开关21转动过渡,错过封挡部22闭合空隙的最佳位置,用以确保止墨效果的稳定。

本案中采用“瓶”来描述是基于行业的通称,其实质应当理解为放置墨水的容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