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398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1通过从记录头向记录介质(例如打印用纸张)喷出墨水来进行打印。

图1至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喷墨打印机的一个示例。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以使用者使用喷墨打印机时所处的位置为基准,将喷墨打印机面向使用者的方向定义为“前”、与此相对的方向定义为“后”,而将使用者的左手侧定义为“左”,使用者的右手侧为“右”。因此,附图中的D1方向即为左右方向,D2方向即为前后方向。

参考图1至图4所示,喷墨打印机1包括:打印机本体10、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的一侧的墨容纳单元20、以及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0和墨容纳单元20的上方的翻转部件30。

打印机本体10在内部可以容纳有记录头等构件,并且翻转部件30在内部可以设置有扫描器单元。

翻转部件30围绕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枢转轴线AX1可枢转地连接到打印机本体10,从而在露出打印机本体10和墨容纳单元20的第一最大打开位置P12(如图3所示)和覆盖打印机本体10和墨容纳单元20的第一关闭位置P11(如图1所示)之间可枢转。

如图2和3所示,墨容纳单元20固定地安装在打印机本体10的某一侧(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靠右端的前侧位置),并且容纳有待供应至打印机本体10的墨水。

墨容纳单元20包括:多个墨容纳部29(图15)、覆盖多个墨容纳部29的框架部、可枢转地连接至框架部的塞盖部、以及覆盖框架部的盖体部24。

如图3中所示,墨容纳单元20包括容纳具有相同或不同颜色的墨水的五个墨容纳部29。参考图15,每个墨容纳部29包括用于储存墨水的储墨本体21以及与储墨本体21连通的注墨结构27。注墨结构包括注墨筒27b、位于注墨筒27b中的注墨开口27a,以及连通注墨开口27a以及储墨本体21的注墨通路27c。

框架部包括框架本体25和塞盖部。框架本体25用于固定多个墨容纳部29并作为其外部包装。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框架本体25大致呈立方体,其顶面设置有向下凹陷的注墨部22。注墨部22构造为围绕每个注墨筒27b并且从框架本体25的顶面向下凹陷。具有注墨开口27a的注墨筒27b穿过注墨部22的底面22a(图4)向上突伸出来并且容纳于注墨部22内,此时储墨本体21位于注墨部22下方。

塞盖部用于密封各个注墨筒27b的注墨开口27a。塞盖部包括绕第三枢转轴线AX3可枢转地连接至框架本体25的枢转部26,以及凸出于枢转部26的密封部23。五个塞盖部各自在密封相应的注墨开口27a的第三关闭位置P31(图2)和露出相应的注墨开口27a的第三最大打开位置P32(图3)之间绕第三枢转轴线AX3可枢转地连接到框架本体25。

盖体部24构造为围绕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二枢转轴线AX2可枢转地连接到框架本体25。盖体部24能够在第二关闭位置P21(图1)与第二最大打开位置P22(图2和图3)之间相对于框架本体25枢转。当塞盖部位于第三关闭位置P31时,位于第二关闭位置P21的盖体部24能够覆盖各个注墨部22,而当塞盖部位于第三最大打开位置P32时,位于第二最大打开位置P22的盖体部24使各个注墨部22露出。

当注墨时,墨瓶6可被倒立并插接于注墨筒27b中。此时,由于注墨筒27b的注墨开口27a通过隔膜被分为两部分,即排气部分和注液部分如图4中所示。通过气液置换,墨瓶6中的墨水可通过注墨开口27a的注液部分自动流入储墨本体21,同时,与之相对应地,墨容纳部29的储墨本体21中的空气通过排气部分自动排出至墨瓶6中,直至注入储墨本体21的墨水达到最大储墨量。此时气液置换停止,注墨停止,用户可以将墨瓶6拿开。

通常这个注墨过程需要数分钟才能完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用户需要保持墨瓶6处于配合良好的直立状态。如果在注墨时用户不用手支撑墨瓶6,则墨瓶6可能会发生倾倒而漏墨。特别是第一次注墨时,使用者需要依次支撑多个墨瓶6,以完成每个墨容纳部29的注墨操作。这样的使用者需要长时间保持墨瓶6的操作方式,不能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而且对手部的操作稳定性较差的用户而言,特别不方便。

进一步地,一旦墨罐已经注有墨水,若因为消耗墨水而需要再次注墨,则存在因塞盖部已经附着有墨水而在补充墨水过程中将墨水沾染到墨瓶或者使用者的保持墨瓶直立的手上的可能性,因此无法给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墨容纳单元及具有其的喷墨打印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至少部分地克服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容纳单元,其具有限制转动部,限制转动部设置在框架部和/或塞盖部上,并能够使塞盖部停留在停留位置处,在停留位置处,塞盖部的密封部能够与位于注墨状态中的墨瓶间隔开,从而避免污染墨瓶以及使用者的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墨容纳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墨瓶的墨水,并将所述墨水供应至包括打印机本体的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墨容纳单元包括:

墨容纳部,所述墨容纳部包括:

储墨本体,所述储墨本体用于容纳待供应至所述打印机本体的墨水;以及

注墨开口,所述注墨开口设置于所述储墨本体的顶部并且具有与所述储墨本体的内部连通,以用于注入墨水;

框架部,所述框架部包括:

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储墨本体的内部空间,以及位于所述框架本体的顶部并与所述内部空间连通的注墨部,所述注墨部与所述注墨开口对应,以露出所述注墨开口,在注墨状态下,所述墨瓶至少部分地延伸进入所述注墨部中并沿插接方向插接于所述注墨开口;以及

塞盖部,所述塞盖部包括绕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框架本体的枢转部,以及凸出于所述枢转部的密封部,所述塞盖部在密封所述注墨开口的关闭位置和露出所述注墨开口的最大打开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框架本体;

其中,所述墨容纳单元进一步包括限制转动部,所述限制转动部设置在所述框架部和/或所述塞盖部上,并构造为能够使所述塞盖部停留在停留位置处,在所述停留位置处,满足如下尺寸关系:

D-R>Asinθ+Bcosθ,…(1)

A>D,…(2)

θ<90°,…(3)

其中,

D为所述注墨开口的中心到所述枢转轴线所在的铅直面的距离;

R为所述墨瓶的半径;

A为所述枢转轴线到所述密封部远离所述枢转轴线的端部垂直于所述枢转部的长度方向的垂线的垂足的距离;

B为从所述枢转轴线到所述垂线的距离;

θ为在所述停留位置处,所述枢转轴线到所述垂足的连线相对于铅直方向的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容纳单元具有限制转动部,限制转动部设置在框架部和/或塞盖部上,并能够使塞盖部停留在停留位置处,在停留位置处,塞盖部的密封部能够与位于注墨状态中的墨瓶间隔开,从而避免污染墨瓶以及使用者的手。

可选地,在所述停留位置处,所述θ小于或等于0。

由此,在停留位置处,塞盖部位于塞盖部的枢转轴线所在的铅直面远离所述墨瓶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停留位置为所述最大打开位置。

由此,停留位置即为最大打开位置。

可选地,所述塞盖部具有限定所述枢转轴线的轴,所述轴包括前端和与所述前端连接的根部,所述框架部具有可枢转地支撑所述前端的孔,

所述限制转动部包括:

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根部处,并沿所述轴的径向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位于所述枢转轴线所在的铅直面上,并位于所述孔的下方,并沿所述枢转轴线延伸的方向远离所述孔凸出,

在所述停留位置处,所述第二凸起接触所述第一凸起,以阻止所述塞盖部进一步打开。

由此,塞盖部的第一凸起能够与第二凸起接触,两者产生摩擦阻力,阻止塞盖进一步打开。

可选地,所述塞盖部具有限定所述枢转轴线的轴,所述轴包括前端和与所述前端连接的根部,所述框架部具有可枢转地支撑所述前端和所述根部的孔,

所述限制转动部包括:

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位于所述根部处,并沿所述轴的径向方向延伸;以及

第四凸起,所述第四凸起位于所述孔中与所述根部相对应的位置,

在所述停留位置处,所述第四凸起接触所述第三凸起,以阻止所述塞盖部进一步打开。

由此,塞盖部的第三凸起能够与第四凸起接触,两者产生摩擦阻力,阻止盖体部进一步打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打印机本体,以及上述的墨容纳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包括具有限制转动部的墨容纳单元,限制转动部设置在框架部和/或塞盖部上,并能够使塞盖部停留在停留位置处,在停留位置处,塞盖部的密封部能够与位于注墨状态中的墨瓶间隔开,从而避免污染墨瓶以及使用者的手。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意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将变得更明显和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视图,其中,翻转部件位于第一关闭位置,盖体部位于第二关闭位置;

图2为图1示出的喷墨打印机的另一立体视图,其中,翻转部件位于第一最大打开位置,盖体部位于第二最大打开位置,塞盖部位于第三关闭位置;

图3为图1示出的喷墨打印机的另一立体视图,其中,翻转部件位于第一最大打开位置,盖体部位于第二最大打开位置,塞盖部位于第三最大打开位置;

图4为图3示出的墨容纳单元的俯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立体视图,其中,翻转部件位于第一最大打开位置,盖体部位于第二打开位置,塞盖部位于第三最大打开位置,墨瓶处于插接状态;

图6为以图5中的箭头F方向观看时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7中的B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框架部的轴承处的局部立体视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塞盖部的轴的局部立体视图;

图11为图10中的轴插入图9中的轴承中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塞盖部的轴的局部立体视图;

图1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框架部的轴承处的局部立体视图;

图14为图12中的轴插入图13中的轴承中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示出的喷墨打印机的墨容纳部的侧向透视图;以及

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墨容纳部的侧向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 喷墨打印机 10/110: 打印机本体

20/120: 墨容纳单元 30/130: 翻转部件

21/121: 储墨本体 22/122: 注墨部

22a: 底面

23/123: 密封部 24/124: 盖体部

25/125/225: 框架本体 26/126/226: 枢转部

27/127: 注墨结构 27a/127a: 注墨开口

27b/127b: 注墨筒 27c/127c: 注墨通路

29/129: 墨容纳部 6: 墨瓶

141/241: 轴承 142: 第一孔

143: 第二凸起 150/250: 轴

151/251: 前端 152/252: 根部

153: 第一凸起 253: 第三凸起

242a: 第四凸起 242b: 内壁

242c: 第一内孔 242d: 第二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下面将结合图5至图14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墨打印机2除具有打印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图像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复印机功能等各种功能。作为打印功能,可以具有在记录纸张的双面记录图像的双面图像记录功能。当然,对于是否具有打印功能以外的功能是任意的。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喷墨打印机2包括打印机本体110、墨容纳单元120、以及覆盖打印机本体110和墨容纳单元120的翻转部件130。

打印机本体110可以大体上呈长方体形状。打印机本体110上可以设置有用于提供记录介质的供纸部、用于排出记录介质的排纸部(未示出)等。打印机本体110中可以设置有例如由多个喷嘴形成的记录头,以从记录头向记录介质喷射墨水。

翻转部件130围绕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枢转轴线AX1可枢转地连接到打印机本体110,从而在露出打印机本体110和墨容纳单元20的第一最大打开位置P12(参见图5)和覆盖打印机本体110和墨容纳单元20的第一关闭位置P11之间可枢转。翻转部件130的第一关闭位置P11和翻转部件30的第一关闭位置P11为同一位置(参见图1)。

墨容纳单元120设置在打印机本体110的右端并且从打印机本体110的前侧沿垂直于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向前延伸。当然,可以理解,在不同于本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实际需要,墨容纳单元120也可以相对于打印机本体110以其他朝向或方位设置。此外,根据实际需要,墨容纳单元120可以固定地安装至打印机本体110,也可以构造成可拆卸地安装至打印机本体110。

墨容纳单元120包括墨容纳部129、覆盖墨容纳部129的框架部、可枢转地连接至框架部的塞盖部、以及与框架部可枢转地连接的盖体部124。

在本实用新型中,墨容纳单元120包括五个墨容纳部129,用于容纳待供应至打印机本体110的墨水。五个墨容纳部129可以沿第一方向D1(即左右方向)设置在框架部的内部空间中。这五个墨容纳部129可以用于容纳不同颜色的墨水,例如可以使用黑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CMYK)四种颜色的墨水记录彩色图像,也可以用于容纳相同颜色(例如黑色)的墨水。当然,也可以在墨容纳单元120的内部设置六个、八个、十二个等不同数量的用于容纳墨水的墨容纳部129,并相应地使用六种、八种、十二种等不同颜色的墨水记录彩色图像。

如图16所示,每个墨容纳部129包括用于储存墨水的储墨本体121以及与储墨本体121连通的注墨结构127。注墨结构127包括注墨筒127b、位于注墨筒127b中的注墨开口127a,以及连通注墨开口127a以及储墨本体121的注墨通路127c。经由注墨开口127和注墨通路127c,墨瓶6中的墨水能够以气液置换的方式进入储墨本体121中,如上文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框架部包括用于固定五个墨容纳部129并作为其外部包装的框架本体125。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框架本体125大致呈立方体,其顶面设置有注墨部122。注墨部122构造为围绕每个注墨筒127b并且从框架本体125的顶面向下凹陷的凹陷部。具有注墨开口127的注墨筒27b从注墨部122的底面向上突伸出来并且容纳于凹陷部内,此时储墨本体121位于注墨部122下方。

塞盖部用于密封各个注墨筒27b的注墨开口127。塞盖部包括绕第三枢转轴线AX3可枢转地连接至框架本体125的枢转部126,以及凸出于枢转部126的密封部123。五个塞盖部各自在密封相应的注墨开口127的第三关闭位置(未示出)和露出相应的注墨开口127的第三最大打开位置P32(参见图5)之间绕第三枢转轴线AX3可枢转地连接到框架本体125。

盖体部124构造为围绕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二枢转轴线AX2可枢转地连接到框架部。盖体部124能够在第二关闭位置(未示出)与第二最大打开位置P22(参见图5)之间相对于框架部枢转。当塞盖部位于第三关闭位置(未示出)时,位于第二关闭位置的盖体部124能够覆盖各个墨容纳部129的注墨部122,而当塞盖部位于第三最大打开位置P32(参见图5)时,位于第二最大打开位置的盖体部124使各个注墨部122露出。

当将墨瓶6倒立并使其插接于墨容纳单元120的注墨部122中时,通过气液置换,墨瓶中的墨水可通过注墨开口127的注液部分自动流入储墨本体121,同时,与之相对应地,储墨本体121中的空气通过排气部分自动排出至墨瓶中,直至注入储墨本体121的墨水达到最大储墨量。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墨容纳单元120进一步包括限制转动部,限制转动部设置在框架部和/或塞盖部上,并构造为能够使塞盖部停留在停留位置处,如图7所示。更具体地,结合图7和图8所示,在停留位置处,墨容纳单元120和墨瓶6满足如下尺寸关系:

D-R>Asinθ+Bcosθ,…(1)

A>D,…(2)

θ<90°,…(3)

其中,

D为注墨开口127的中心到第三枢转轴线AX3所在的铅直面的距离;R为墨瓶6的半径;

A为在平面P2上第三枢转轴线AX3到垂足C的距离,

B为在平面P3上从密封部123的远离枢转部126的端部到垂足C的距离,

其中垂足C是指在平面P3上从密封部123的最远离枢转部126的最外侧位置点到平面P2的垂线与该平面P2的交点,平面P2为沿枢转部126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与第三枢转轴线AX3共面的平面,平面P3为密封部123的远离第三枢转轴线AX3的端部朝向枢转部126延伸的表面;

θ为在停留位置处,垂足C到第三枢转轴线AX3的垂线相对于铅直方向(铅直面P1)的角度,此处铅直面P1为第三枢转轴线AX3所在的铅直面。

下面,结合图6至图8进一步阐述公式(1)-(3)中的各个符号或数学式所代表的含义以及可能的变化范围。

注墨开口127的中心到第三枢转轴线AX3所在的铅直面的距离D以及墨瓶6的半径R为固定值,不随塞盖部的停留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上述公式(1)中的B也可以表述为在平面P3上密封部123远离第三枢转轴线AX3的端部与枢转部126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垂线的长度,即在平面P3上,密封部123远离第三枢转轴线AX3的端部到平面P3与平面P2的交线的距离。

公式(1)中的θ为铅直面P1与平面P2之间的夹角。此处,定义θ为从铅直面P1与平面P2之间沿从第三最大打开位置向第三关闭位置限定的关闭方向(即图中的逆时针方向)的夹角。换句话说,当平面P2相对于铅直面P1更靠近墨瓶6时(即以图7的视角观察塞盖部位于铅直面P1左侧时)θ>0,而当平面P2相对于铅直面P1远离墨瓶6时,即塞盖部与墨瓶6分别位于铅直面P1的两侧时(即以图7的视角观察塞盖部位于铅直面P1的右侧时),θ<0。当平面P2与铅直面P1重合时,θ=0。

公式(1)中的Asinθ为垂足C到铅直面P1的水平距离。公式(1)中的Bcosθ为密封部123远离第三枢转轴线AX3的端部到垂足C的水平距离。因此,Asinθ+Bcosθ为密封部123远离第三枢转轴线AX3的端部到铅直面P1的水平距离。限制转动部构造为使得密封部123远离第三枢转轴线AX3的端部到铅直面P1的水平距离加上墨瓶6的半径R小于注墨开口127的中心到第三枢转轴线AX3所在的铅直面P1的距离。

因此,在设置有限制转动部144a的情况下,公式(1)中的θ的数值和L2的数值已经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数值而改变,从而避免塞盖部接触墨瓶6。

现请考虑公式(2),第三枢转轴线AX3到垂足C的距离A>注墨开口127的中心到第三枢转轴线AX3所在的铅直面P1的距离D保证在第三关闭位置时,密封部123能够密封注墨开口127。

现请考虑公式(3),θ<90°,因为如果θ大于90°,塞盖部已经处于第三关闭位置,而在该状态中,无法进行注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墨容纳单元,限制转动部能够提供阻力,以限定塞盖的停留位置。当使用者进行注墨时,即使避免塞盖部与墨瓶6接触,防止污染。

可选地,在所述停留位置处,θ小于或等于0。换句话说,在停留位置处,塞盖部位于塞盖部的第三枢转轴线AX3所在的铅直面P1远离所述墨瓶6的一侧或者与铅直面P1重合。

此外,限制转动部所限定的停留位置可以为最大打开位置,即,限制转动部使得塞盖部能够停留在最大打开位置。

现请转到图9和图11,塞盖部的枢转部126具有限定第三枢转轴线AX3的轴150,该轴150可以与塞盖部一体构造,并且具有分别向塞盖部的两端延伸的两个轴150。框架本体125具有可枢转地支撑塞盖部的两个轴150的两个第一轴承141。两个轴150用于分别插入到框架本体125的两个第一轴承141各自的第一孔142中。

参考图10,以一个轴150为例,其包括前端151和与前端151连接的根部152,前端151可构造为圆柱体,根部152也可构造为圆柱体,根部152的直径可如图所示比前端151的直径大。当然,根部152的直径也可以等于或小于前端151的直径。此外,根部152具有第一凸起153。

回到图8,框架本体125具有第二凸起143,第二凸起143位于第三第三枢转轴线AX3所在的铅直面P1上,并位于第一孔142的下方,并沿第三第三枢转轴线AX3延伸的方向远离第一孔142凸出。第二凸起143的横截面可以构造为诸如三角形或矩形等形状。

如图11所示,在塞盖部从第三最大打开位置向第三关闭位置枢转的过程中,当第一凸起153开始与第二凸起143接触时,两者之间产生摩擦阻力,该摩擦阻力能够使得塞盖部不能够进一步旋转,以限定塞盖部的最停留位置。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2至图14,塞盖部的枢转部226具有限定第三枢转轴线AX3的轴250,该轴250可以与塞盖部一体构造,并且具有分别向塞盖部的两端延伸的两个轴250。框架本体225具有可枢转地支撑塞盖部的两个轴250的两个第二轴承241。两个轴250用于分别插入到框架本体225的两个第二轴承241各自的第二孔242中。

参考图12,以一个轴250为例,其包括前端251和与前端251连接的根部252,前端251可构造为圆柱体,根部252也可构造为圆柱体,根部252的直径可如图所示比前端251的直径大。当然,根部252的直径也可以等于或小于前端251的直径。此外,根部252具有第三凸起253。

参考图13,第二孔242在其内壁242b与根部252对应的位置具有第四凸起242a。特别地,该第四凸起242a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弧形。

第二孔242的内壁242b为阶梯状,其具有直径较小的第一内孔242c,轴250的前端251可延伸进入第二孔242的第一内孔242c中,并且第一内孔242c的直径可略微大于前端251的直径,以使得第一内孔242c可枢转地支撑轴250的前端251。

第二孔242的内壁242b靠近第二孔242的外侧的位置设置有与第一内孔242c连通的第二内孔242d。第二内孔242d的直径可大于第一内孔242c的直径,并且第四凸起242a设置在第二内孔242d中,从而使得位于根部252上的第三凸起253可与位于第二内孔242d中的第四凸起242a接触。

如图14所示,在塞盖部从第三最大打开位置向第三关闭位置枢转的过程中,第三凸起253与第四凸起242a接触,两者之间产生摩擦阻力,该摩擦阻力能够使得塞盖部不能够进一步旋转,以限定塞盖部的停留位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其包括打印机本体和上述的墨容纳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墨打印机包括具有限制转动部的墨容纳单元,限制转动部设置在框架部和/或塞盖部上,并能够使塞盖部停留在停留位置处,在停留位置处,塞盖部的密封部能够与位于注墨状态中的墨瓶间隔开,从而避免污染墨瓶以及使用者的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