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网印花机的刷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9674发布日期:2019-03-05 18:53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网印花机的刷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网印花机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圆网印花机的刷毛结构。



背景技术:

纺织厂中所运用的圆网印花机是使用连续回转的无接缝的圆筒筛网进行印花的一种筛网印花机。圆网印花机与其他单元组成联合机使用,可用于棉织物、化纤及其混纺织物和一般针织物、丝织物的印花,其适用的原料品种有:锦纶复丝(线)、丙纶长丝(线)、丙纶、涤纶、尼龙、PP、低弹、高弹、棉线纱(线)、珠光线、皮料、混合等。圆网印花机结构合理,操作容易,生产效率高,因此广泛应用于纺织生产领域。

现有圆网印花机在印花过程中,由于织物表面会有纤维茸毛和杂质,在刮印时会将色浆印到这些纤维茸毛和杂质上,使织物表面未被印花,从而会出现印花不完整的现象,从而导致印花质量的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网印花机的刷毛结构,通过刷毛辊对织物进行刷毛,将织物上的纤维茸毛和杂质刷下,并用收集组件回收,使织物在后面印花时不会受这些杂物的影响,使图案能完整地印到织物上,从而提高了圆网印花机的印花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网印花机的刷毛结构,包括进布架,所述进布架上转动安装有多个导向辊,所述进布架上安装有刷毛装置,所述刷毛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进布架上的刷毛箱、转动安装在所述刷毛箱内的刷毛辊、设置在所述进布架上且与所述刷毛箱连接的收集管、设置在所述进布架上且与所述收集管连接的收集组件,所述刷毛箱开设有出布口和进布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物印花之前,先通过进布口输送到刷毛箱内,再通过刷毛辊对织物进行刷毛,将织物上的纤维茸毛和杂质刷下,刷下的这些物质通过收集管进入到收集组件内进行收集。通过刷毛辊对织物进行刷毛,将织物上的纤维茸毛和杂质刷下,并用收集组件回收,使织物在后面印花时不会受这些杂物的影响,使图案能完整地印到织物上,从而提高了圆网印花机的印花质量。

优选的,所述刷毛箱一侧开设有一开口,且在所述刷毛箱的开口处滑移设置有覆盖开口的箱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刷毛辊上缠绕有较多纤维毛绒和杂质时,会影响刷毛辊对织物表面的清理,且被刷下的纤维毛绒和杂质可能会重新附着到织物上,从而降低了刷毛率。通过箱门的设置,可打开箱门对刷毛箱内的刷毛辊进行清理,避免纤维毛绒和杂质在刷毛辊上的过多积累,从而使刷毛辊始终具有较好的对织物的刷毛能力。

优选的,所述刷毛辊设置有多个,且每个刷毛辊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有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织物在经过刷毛辊时的路线为曲线,增加了刷毛辊与织物的接触面积,同时提高了织物的张力,从而使刷毛辊更容易得将织物上的纤维茸毛和杂质刷下。

优选的,所述刷毛辊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刷毛箱内且由电机驱动转动的辊体、设置在所述辊体表面的刷毛带和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辊体两端且用于固定所述刷毛带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带动辊体转动,辊体带动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辊体表面的刷毛带转动,从而使刷毛带对织物表面进行刷毛。同时固定组件可拆卸设置,方便了对刷毛带的清理,避免出现刷毛带由于附着过多的纤维毛绒而无法再继续刷织物上的杂物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刷毛带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辊体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部分被刷毛带刷下的纤维绒毛和杂质会残留在刷毛带上,这些杂物会沿着刷毛带的螺旋路径从辊体的两端落下。相对于长度方向平行与辊体轴向的刷毛带来说,螺旋状的刷毛带刷下的杂物不会在某个点堆积,也就不会出现某个点由于堆积过多而造成无法刷毛的现象。同时螺旋状的刷毛带在转动时,会对织物上的杂物作用两个方向上的力,从而能更好的将织物上的杂物刷下。

优选的,所述辊体靠近端部的表面开设有齿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套在所述辊体上且与所述齿槽啮合的可弯曲的齿带、连接所述齿带两端的螺栓、设置在所述齿带背离所述辊体一侧的魔术贴毛面和设置在所述刷毛带两端且与所述魔术贴毛面粘接的魔术贴钩面,所述刷毛带通过所述魔术贴钩面固定在所述齿带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刷毛带时,先将齿带套到辊体上,再用螺栓固定。接着将刷毛带一端的魔术贴钩面粘接到一端的齿带的魔术贴毛面上,并螺旋绕卷到辊体上,最后将刷毛带另一端的魔术贴钩面粘接到另一端的齿带的魔术贴毛面上,完成刷毛带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收集管设置在所述刷毛箱底面,且设置有两个,并位于所述进布口的两侧,以供织物进入所述刷毛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物穿过两个收集管,且通过进布口进入到刷毛箱内,刷毛带对织物进行刷毛,刷下的纤维毛绒和杂质落入两个收集管内,再通过收集组件进行回收。

优选的,所述收集管与所述刷毛箱底面的连接处呈倒三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刷下的纤维毛绒和杂质会沿着收集管的斜面向背离刷毛箱的方向运动,使得被刷下的纤维毛绒和杂质不会残留在收集管的管壁上,且不会再重新附着到织物上,从而提高了对织物的刷毛率。

优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进布架上且与所述收集管连接的抽风机和连接在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的收集袋,所述进布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收集袋的套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风机对收集管进行抽风,通过气流将纤维绒毛和杂质抽到收集袋内,实现对纤维绒毛和杂质的收集。同时由于抽风机气流的原因,收集袋会随意摆动,会影响抽风机与收集袋的连接牢固度,长时间会使收集袋脱离抽风机。通过套环的设置,限制收集袋的位置,避免收集袋的摆动,从而保证抽风机与收集袋的连接牢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刷毛辊对织物进行刷毛,将织物上的纤维茸毛和杂质刷下,并用收集组件回收,使织物在后面印花时不会受这些杂物的影响,使图案能完整地印到织物上,从而提高了圆网印花机的印花质量;

2、通过螺旋状的刷毛带的设置,使刷毛带在转动时,会对织物上的杂物作用两个方向上的力,从而能更好的将织物上的杂物刷下。

3、通过套环的设置,限制收集袋的位置,避免收集袋的摆动,从而保证抽风机与收集袋的连接牢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二),示出打开箱门后的刷毛箱内的结构;

图3为刷毛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布架;11、导向辊;2、刷毛箱;21、箱门;23、出布口;24、滑道;31、辊体;32、刷毛带;33、固定组件;331、齿带;332、螺栓;333、魔术贴毛面;334、魔术贴钩面;4、收集管;5、收集组件;51、抽风机;52、收集袋;6、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圆网印花机的刷毛结构,参照图1,包括进布架1和转动安装在进布架1上的多个导向辊11,进布架1上安装有刷毛装置。

参照图1和图2,刷毛装置包括刷毛箱2、刷毛辊、收集管4和收集组件5,刷毛辊设置有多个,且每个刷毛辊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有重合。刷毛箱2固定设置在进布架1上,刷毛箱2上侧壁和下侧壁分别开设有出布口23和进布口(图中未示出);刷毛箱2一侧开设有一开口,在开口处沿刷毛箱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道24,滑道24上移设置有覆盖开口的箱门21。

收集管4固定设置在刷毛箱2底面的进布口的两侧,且与刷毛箱2内部贯通,而且收集管4与刷毛箱2底面的连接处呈倒三角设置。收集组件5包括抽风机51和收集袋52,抽风机51固定安装在进布架1上且与收集管4通过管道连接,收集袋52与抽风机51的出风口连接。在进布架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限制收集袋52的套环6,使用时收集带放置在套环6内。

参照图2和图3,刷毛辊包括辊体31、刷毛带32和固定组件33,固定组件33包括可弯曲的齿带331、螺栓332、魔术贴毛面333和魔术贴钩面334。辊体31转动安装在刷毛箱2内,辊体31轴向与刷毛箱2的长度方向平行;辊体31靠近端部的表面开设有齿槽,齿带331套在辊体31上且与齿槽啮合,螺栓332螺纹连接齿带331的两端;魔术贴毛面333固定设置在齿带331背离辊体31一侧,魔术贴钩面334固定设置在刷毛带32两端,且与魔术贴毛面333粘接;刷毛带32呈螺旋状缠绕在辊体31表面,其两端通过魔术贴毛面333和魔术贴钩面334的配合固定在齿带331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使用前,滑移打开箱门21,将织物从进布口引入刷毛箱2内,并从出布口23引出。

将齿带331套到辊体31上,并用螺栓332固定,再将刷毛带32一端通过魔术贴毛面333和魔术贴钩面334的配合固定在一端的齿带331上,然后螺旋缠绕刷毛带32到辊体31上,并将刷毛带32的另一端也通过魔术贴毛面333和魔术贴钩面334的配合固定在另一端的齿带331上。

使用时,打开抽风机51和驱动辊体31的电机。电机带动辊体31转动,刷毛带32与辊体31同步转动,对进入刷毛箱2的织物表面进行刷毛,刷下的纤维绒毛和杂质在抽风机51气流的带动下,沿着收集管4进入到收集袋52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