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风进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7507发布日期:2020-10-28 11:2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风进料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网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吸风进料架。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印刷质量好的印刷技术,广泛应用于在电路板、玻璃屏、纺织品印染、外包装、图文印刷等等领域。印刷效果的好坏有多种影响因素,比如印版是否平整、材料是否贴合、涂料是否均匀、刮印是否平衡等,其中印刷的材料是否贴合直接决定了整批次的印刷质量,尤其是产品上的薄膜类的丝网印刷,由于其薄膜材料质量较轻、质地较软、片状结构,在连续送料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薄膜皱褶、送料位置偏移、印刷面补贴合的问题,在现有的丝网印刷机为了解决送料出现的问题,普遍是工作台的进料部分设有一组上下结构压料辊,薄膜材料从上下的压料辊之间进入送纸丝印的加工工位上,该中方案主要解决了薄膜皱褶的问题,使材料进行预先的压平调整,但是当材料在输送过程中不能完整的贴合在工位上,外界的气流极易造成薄膜抖动影响印刷质量,且送料偏移的情况也未得到改善,对于高强度生产的流水线上,导致质量下降、故障率增多、严重阻碍了正常薄膜材料的印刷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能够辅助薄膜材料向下游工位送料且具有多种理料功能的一种吸风进料架。

一种吸风进料架,安装在丝网印机首端的送料工位上,包括安装机架,所述的机架由左面板与右面板结合后方的支撑板组成的“u”型开口结构,所述的机架前端的上设有横置在“u”型开口端部的第一过料杆,所述的第一过料杆的后方设有横置在“u”型开口上的清洁装置,所述的第一过料杆的下方设有横置在“u”型开口上的过料装置,所述的机架的顶部设有横置在“u”型上方的吸风板,所述的吸风板上表面设有均匀分布设多个小气孔,小气孔下方位于吸风板内设有避空层,所述的吸风板底部设有用于连接真空泵使用的吸风接口。

优选地,所述的过料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左面板与右面板上的摆臂,所述的摆臂与第一过料杆前后错位设置,所述的左面板与右面板的摆臂之间安装有一过料铝管,过料铝管与第一过料杆呈“s”型绕线结构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清洁装置包括两端分别安装在左面板与右面板上的粘尘辊,所述的粘尘辊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有向机架外部伸出的连接板,两侧的连接板之间安装有配合粘尘辊夹合薄膜材料的除尘剥离辊。

优选地,所述的清洁装置的后方设有横置在“u”型开口上的压料装置,所述的压料装置包括两端分别安装在左面板与右面板上的托料板,所述的托料板的上方位于左面板与右面板之间设有配合使用的毛毡板,所述的毛毡板一侧设有调节毛毡板与托料板间距的带复位手柄。

优选地,所述的压料装置与吸风板之间设有安装在左面板与右面板上的导料辊,所述的导料辊与吸风板之间设有第二过料杆,所述的第二过料杆与吸风板之间安装有打孔器,所述的打孔器下方设有废料收集盒。

优选地,所述的吸风板近打孔器侧安装有正对薄膜材料使用的静电消除棒。

优选地,所述的左面板与右面板上设有正对吸风板上表面的xy定位器,所述的xy定位器上设有电眼。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过料杆与第二过料杆的杆体上分别设有两个可左右调距的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吸风进料架安装在丝网印机首端的送料工位上,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具小气孔的吸风板,将外接设备真空泵与吸风板上的吸风接口连接,当启动真空泵工作时避空层内产生负压,从而可以使经过吸风板的薄膜材料吸附在表面均布小气孔上,提高了丝网印刷的稳定性,且在贴合的摩擦力作用下使薄膜材料经过吸风板后进入印刷工位时具有一定张力,保证材料在印刷作业时不会皱边与滑移,有利于提升了连续印刷的质量,具有较高的生产工艺,其结构新颖,实用性强,运行维护成本低廉,有助于推动薄膜材料的丝印技术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吸风进料架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吸风进料架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吸风进料架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风板的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一种吸风进料架,安装在丝网印机首端的送料工位上,包括安装机架1,所述的机架1由左面板11与右面板12结合后方的支撑板13组成的“u”型开口结构,所述的机架1上的左面板11与右面板12的板体前端部为向前凸起的三角板状,所述的左面板11与右面板12的板体后端部为矩形板状,所述的机架1前端的上设有横置在“u”型开口端部的第一过料杆2,所述的第一过料杆2的后方设有横置在“u”型开口上的清洁装置3,所述的第一过料杆2的下方设有横置在“u”型开口上的过料装置4,所述的机架1的顶部设有横置在“u”型上方的吸风板5,所述的左面板11、右面板12、支撑板13、吸风板5为可拆卸结构,所述的吸风板5上表面设有均匀分布设多个小气孔50,小气孔50下方位于吸风板5内设有避空层51,所述的吸风板5底部设有用于连接真空泵使用的吸风接口52,通过在机架1上设置具小气孔50的吸风板5,将外接设备真空泵与吸风板5上的吸风接口52连接,当启动真空泵工作时避空层内产生负压,从而可以使经过吸风板5的薄膜材料10吸附在表面均布小气孔50上,提高了丝网印刷的稳定性,且在贴合的摩擦力作用下使薄膜材料10经过吸风板5后进入印刷工位时具有一定张力,保证材料在印刷作业时不会皱边与滑移,有利于提升了连续印刷的质量,具有较高的生产工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料装置4包括分别安装在左面板11与右面板12上的摆臂41,所述的摆臂41与第一过料杆2前后错位设置,所述的左面板11与右面板12的摆臂41之间安装有一过料铝管40,过料铝管4与第一过料杆2呈“s”型绕线结构设置,过料铝管4由摆臂41连接可在重力下自由下压,从而使材料继续穿过第一过料杆2上方时能形成一定包覆角度,形成包覆角后的“拱形”薄膜材料10在第一过料杆2的轴向方向上具有一定强度,有效的提高了进料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洁装置3包括两端分别安装在左面板11与右面板12上的粘尘辊30,所述的粘尘辊30的左右两端部分别设有向机架1外部伸出的连接板31,两侧的连接板31之间安装有配合粘尘辊30夹合薄膜材料10的除尘剥离辊32,薄膜材料10上表面的灰尘被粘尘辊30粘走,粘尘辊30上的灰尘随着粘尘辊30的转动又被上方的除尘剥离辊32粘走,除尘剥离辊32是由除尘材料层层包覆而成,除尘剥离辊32表面沾满灰尘时可剥离表层使内层除尘材料漏出来继续粘尘,除尘后的薄膜材料10更有利于印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清洁装置3的后方设有横置在“u”型开口上的压料装置6,所述的压料装置6包括两端分别安装在左面板11与右面板12上的托料板60,所述的托料板60的上方位于左面板11与右面板12之间设有配合使用的毛毡板61,所述的毛毡板61一侧设有调节毛毡板61与托料板60间距的带复位手柄62,薄膜材料10行进到托料板60上表面,而薄膜材料10的上表面被毛毡板61压住使材料处于平展状态,带复位手柄62的设置可以方便调节上料,毛毡板61与托料板60在带复位手柄62的动作下对薄膜材料10贴膜夹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压料装置6与吸风板5之间设有安装在左面板11与右面板12上的导料辊64,所述的导料辊64与吸风板5之间设有第二过料杆65,所述的第二过料杆65与吸风板5之间安装有打孔器7,所述的打孔器7下方设有废料收集盒70,所述的废料收集盒70为可拆卸结构,所述的吸风板5近打孔器7侧安装有正对薄膜材料10使用的静电消除棒8,打孔器7的设置便于二次印刷时的快速定位,废料收集盒70的设置可以保证机床的卫生避免废料影响印刷工位。

为了满足二次套色印刷时的需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左面板11与右面板12上设有正对吸风板5上表面的xy定位器9,所述的xy定位器9上设有电眼90,可以调节电眼90在安装架位置来适应不同图幅的印刷图文,并通过xy定位器9微调电眼90位置来向送料设备或者拉料设备提供精准传动信号,从而实现精准套色。

进一步的,为了适用于不同尺寸的薄膜材料10的输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过料杆2与第二过料杆65的杆体上分别设有两个可左右调距的限位块20,限位块20的使用可以阻挡薄膜材料10在轴向滑移时不会变形,完成了材料的初步定向的效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种吸风进料架安装在丝网印机首端的送料工位上,具有材料除尘、材料除静电、提供张力、追位套色、标记打孔、走料定向、防止材料皱边等功能,其结构新颖,实用性强,运行维护成本低廉,有助于推动薄膜材料10的丝印技术的发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