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新型水彩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106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彩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用途新型水彩笔。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彩笔要么只能在纸上绘画,要么只能在黑板上绘画,从而严重影响了其使用范围,使其难以得到普及,用途单一且有限。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多用途新型水彩笔。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用途新型水彩笔,所述多用途新型水彩笔包括第一笔杆、设置于所述第一笔杆内的第一笔芯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笔芯装置上方的第一固定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笔杆上方的第二笔杆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笔杆装置内的第二固定装置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上方的第二笔芯装置,所述第一笔杆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笔杆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连接头、收容于其内部的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方的第二固定板及位于所述第一笔杆左右两侧的第一限定块,所述第一笔芯装置包括第一密封膜、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膜内的第一笔芯绵及位于所述第一笔芯绵下方的第一笔尖,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顶靠板、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板下方的第一固定环及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板上方的握持环,所述第二笔杆装置包括第二笔杆、位于所述第二笔杆上方的第二连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头内的第三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二笔杆内的第四固定板、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板下方左右两侧的握持块、位于所述握持块之间的连接环及位于所述第二笔杆内的第五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弹簧、位于所述弹簧上方的第二顶靠板及位于所述第二顶靠板上方的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笔芯装置包括第二密封膜、收容于所述第二密封膜内的第二笔芯绵及位于所述第二笔芯绵上方的第二笔尖。

所述第一连接头呈圆台状,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笔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笔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呈圆柱体,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笔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定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笔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限定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笔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密封膜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密封膜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膜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笔芯绵呈圆柱体,所述第一笔芯绵收容于所述第一密封膜内且与所述第一密封膜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笔芯绵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笔尖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一笔芯绵上,所述第一笔尖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笔尖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顶靠板呈圆柱体,所述第一顶靠板收容于所述第一笔杆内且与所述第一笔杆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膜及第一笔芯绵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一顶靠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固定环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顶靠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膜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固定环内且与所述第一固定环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握持环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笔杆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二连接头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笔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板呈圆柱体,所述第四固定板收容于所述第二笔杆内且与所述第二笔杆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笔杆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下表面上,所述握持块设有两个,所述握持块呈圆柱体,所述握持块的上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连接环的上表面与所述第四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笔杆内且与所述第一笔杆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板呈圆柱体,所述第五固定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笔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设有两个,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顶靠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靠板呈圆柱体,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笔杆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二固定环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顶靠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密封膜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二密封膜贯穿所述第五固定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密封膜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固定环内且与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密封膜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笔芯绵呈圆柱体,所述第二笔芯绵收容于所述第二密封膜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笔芯绵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二顶靠板上,所述第二笔芯绵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三固定板上,所述第二笔尖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二笔芯绵上,所述第二笔尖贯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笔尖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多用途新型水彩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其既可以在纸上绘画,又可以在黑板上绘画,进而具有多种用途,并且扩大了其使用范围,使其可以得到普及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新型水彩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多用途新型水彩笔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新型水彩笔包括第一笔杆1、设置于所述第一笔杆1内的第一笔芯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笔芯装置2上方的第一固定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笔杆1上方的第二笔杆装置4、设置于所述第二笔杆装置4内的第二固定装置5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5上方的第二笔芯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笔杆1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笔杆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连接头11、收容于其内部的第一固定板1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2上方的第二固定板13及位于所述第一笔杆1左右两侧的第一限定块14。所述第一连接头11呈圆台状,所述第一连接头1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笔杆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固定板12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笔杆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13呈圆柱体,所述第二固定板13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笔杆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定块1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笔杆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限定块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笔杆1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笔芯装置2包括第一密封膜21、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膜21内的第一笔芯绵23及位于所述第一笔芯绵23下方的第一笔尖22。所述第一密封膜21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密封膜21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板13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膜21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板12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笔芯绵23呈圆柱体,所述第一笔芯绵23收容于所述第一密封膜21内且与所述第一密封膜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笔芯绵23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板12上。所述第一笔尖22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一笔芯绵23上,所述第一笔尖22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12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笔尖22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头11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固定装置3包括第一顶靠板31、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板31下方的第一固定环32及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板31上方的握持环33。所述第一顶靠板31呈圆柱体,所述第一顶靠板31收容于所述第一笔杆1内且与所述第一笔杆1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顶靠板31旋转时,所述第一顶靠板31可以在所述第一笔杆1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密封膜21及第一笔芯绵23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一顶靠板31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固定环32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一固定环3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顶靠板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膜21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固定环32内且与所述第一固定环3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握持环33呈半圆环状,所述握持环33的两端与所述第一顶靠板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笔杆装置4包括第二笔杆41、位于所述第二笔杆41上方的第二连接头42、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头42内的第三固定板43、位于所述第二笔杆41内的第四固定板44、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板44下方左右两侧的握持块45、位于所述握持块45之间的连接环47及位于所述第二笔杆41内的第五固定板46。所述第二笔杆41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二连接头42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第二连接头4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笔杆4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43的侧面与所述第二连接头4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板44呈圆柱体,所述第四固定板44收容于所述第二笔杆41内且与所述第二笔杆41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从而旋转所述第四固定板44时,所述第四固定板44可以在所述第二笔杆41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一笔杆1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四固定板44的下表面上。所述握持块45设有两个,所述握持块45呈圆柱体,所述握持块45的上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板44固定连接,所述握持块45的下端可以顶靠在所述第一限定块14上,对其起到限定的作用。所述连接环47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连接环47的上表面与所述第四固定板4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47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笔杆1内且与所述第一笔杆1的内表面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将所述第四固定板44及第二笔杆41与所述第一笔杆1紧固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五固定板46呈圆柱体,所述第五固定板46的侧面与所述第二笔杆4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固定装置5包括弹簧51、位于所述弹簧51上方的第二顶靠板52及位于所述第二顶靠板52上方的第二固定环53。所述弹簧51设有两个,所述弹簧51的下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板4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顶靠板5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靠板52呈圆柱体,所述第二顶靠板52的侧面与所述第二笔杆4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环53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二固定环5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顶靠板5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笔芯装置6包括第二密封膜61、收容于所述第二密封膜61内的第二笔芯绵62及位于所述第二笔芯绵62上方的第二笔尖63。所述第二密封膜61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第二密封膜61贯穿所述第五固定板46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密封膜61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固定环53内且与所述第二固定环5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密封膜61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三固定板43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笔芯绵62呈圆柱体,所述第二笔芯绵62收容于所述第二密封膜61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笔芯绵62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二顶靠板52上,所述第二笔芯绵62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三固定板43上。所述第二笔尖63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二笔芯绵62上,所述第二笔尖63贯穿所述第三固定板43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笔尖63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头42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由于第一笔尖22与第二笔尖63的粗细不同,使得较细的第一笔尖22可以在纸上绘画,较粗的第二笔尖63可以在黑板上绘画,以便满足不同的需求。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多用途新型水彩笔使用时,由于第一笔芯绵23始终顶靠在所述第一笔尖22上,进而可以使得第一笔尖22获得持续的笔墨,使得较细的第一笔尖22可以在纸上绘画。由于弹簧51的设置,使得第二顶靠板52向上推动所述第二密封膜61及第二笔芯绵62,使得所述第二笔芯绵62紧紧的顶靠在所述第二笔芯63上,进而使得第二笔芯63获得持续的笔墨,从而较粗的第二笔芯63可以在黑板上绘画。以便满足不同的需求。至此,本实用新型多用途新型水彩笔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