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护罩的发光字牌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8694发布日期:2018-07-04 05:40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防护罩的发光字牌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字牌匾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防护罩的发光字牌匾。



背景技术:

产品的销量增加,不仅依赖于自身产品的质量,同时还需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因此,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以发光字牌匾的方式来为自己的店铺和产品做广告,发光字牌匾一般立于道路两旁,城市中绿化面积有限,道路车流量大,因此,灰尘等固体小颗粒会飘落到牌匾上,不但影响美观、清理麻烦,而且会影响使用,同时,在恶劣的天气中,发光字牌匾很容易会发生故障,因此,需要在发光字牌匾外围加装防护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带有防护罩的发光字牌匾。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防护罩的发光字牌匾,包括矩形框架和牌匾,所述矩形框架包括C型框和I型框,所述矩形框架侧表面均设有真空面板,每个所述真空面板包括一对透明PC板,一对所述透明PC板的一个透明PC板侧表面下方加工吸气口,一对所述透明PC板之间设有多个微小支撑物,一对所述透明PC板两端设有连接胶体,所述牌匾与矩形框架连接处设有橡胶软垫,所述C型框和I型框连接处设有密封胶条,所述C型框与I型框下端连接处加工螺孔,所述螺孔处设有垫片,所述螺孔内插装固定螺栓,所述矩形框架下表面固定支架。

所述牌匾上设有LED冷光灯阵列和电路板。

所述矩形框架和支架材质均为不锈钢。

所述矩形框架与支架之间采用无缝焊接技术连接。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带有防护罩的发光字牌匾,操作简单,造价低廉,本装置中,PC板作为基本材料,不仅质地轻,而且还耐冲击,而利用PC板做成的真空面板,避免因天气原因造成牌匾使用效果不明显,防护罩的设立,不仅可以保护牌匾免遭外界事物破坏,同时,还可防止牌匾表面沾染太多灰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有防护罩的发光字牌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有防护罩的发光字牌匾的真空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C型框;2、I型框;3、透明PC板;4、吸气口;5、微小支撑物;6、连接胶体;7、牌匾;8、橡胶软垫;9、密封胶条;10、垫片;11、固定螺栓;12、支架;13、LED冷光灯阵列;14、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带有防护罩的发光字牌匾,包括矩形框架和牌匾7,所述矩形框架包括C型框1和I型框2,所述矩形框架侧表面均设有真空面板,每个所述真空面板包括一对透明PC板3,一对所述透明PC板3的一个透明PC板侧表面下方加工吸气口4,一对所述透明PC板3之间设有多个微小支撑物5,一对所述透明PC板3两端设有连接胶体6,所述牌匾7与矩形框架连接处设有橡胶软垫8,所述C型框1和I型框2连接处设有密封胶条9,所述C型框1与I型框2下端连接处加工螺孔,所述螺孔处设有垫片10,所述螺孔内插装固定螺栓11,所述矩形框架下表面固定支架12;所述牌匾7上设有LED冷光灯阵列13和电路板14;所述矩形框架和支架材质均为不锈钢;所述矩形框架与支架12之间采用无缝焊接技术连接。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矩形框架包括C型框1和I型框2,矩形框架侧表面均设有真空面板,每个真空面板包括一对透明PC板3,一对透明PC板3的一个透明PC板侧表面下方加工吸气口4,一对透明PC板3之间设有多个微小支撑物5,一对透明PC板3两端设有连接胶体6,牌匾7与矩形框架连接处设有橡胶软垫8,C型框1和I型框2连接处设有密封胶条9,C型框1与I型框2下端连接处加工螺孔,螺孔处设有垫片10,螺孔内插装固定螺栓11,矩形框架下表面固定支架12。操作简单,造价低廉,本装置中,PC板作为基本材料,不仅质地轻,而且还耐冲击,而利用PC板做成的真空面板,避免因天气原因造成牌匾使用效果不明显,防护罩的设立,不仅可以保护牌匾免遭外界事物破坏,同时,还可防止牌匾表面沾染太多灰尘。

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本实用新型装置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发光字包括矩形框架和牌匾7,矩形框架包括C型框1和I型框2,其矩形框架外围均设有真空面板,之后,每个真空面板包括一对透明PC板3,其中一个透明PC板3侧表面下方加工吸气口4,一对透明PC板3之间设有多个微小支撑物5,两个透明PC板3之间封装连接胶体6,在矩形框架内安装一对橡胶软垫8,牌匾7通过一对橡胶软垫8与矩形框架相连接,在将C型框1与I型框2组装的时候,两者之间加设密封胶条9,另一端连接处通过螺栓11连接,其螺孔处设有垫片10,本装置内,牌匾7上设有LED冷光灯阵列13和电路板14,而矩形框架和支架12均选用不锈钢材质,其两者之间采用无缝焊接技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