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课堂辅助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7336发布日期:2019-02-10 23:23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教学用课堂辅助教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教具,具体为一种教学用课堂辅助教具,属于幼儿教学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学生,学习知识,使之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幼儿教育是重要教学阶段之一,数学是幼儿教学中重要学科,孩子在数学教育中可以开发脑的潜能,使之转化为严谨的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周密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目前的幼儿数学教学多用棒子或黑板进行教学,较为枯燥,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最大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功能单一,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教学用课堂辅助教具,可使学生根据算珠进行算数的学习,同时认识数字,另外还可自行操作,活动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教学用课堂辅助教具,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背部设有黑板,且所述外框的底部转动连接支撑托板;所述支撑托板的中心处凹陷,且所述支撑托板的两侧固定集装盒;所述外框的侧部固定外防护板,且所述外防护板的表面设有连杆;所述外防护板的表面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部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且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转动块;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滑杆,且所述滑杆的侧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通过扭簧转动连接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活动板;所述外框的内部贯穿限位杆,且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套有算珠;所述算珠置于所述活动板的顶部,且所述算珠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所述外框的内部固定立柱和固定块,且所述立柱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所述支撑托板的底部设有内插杆,且所述内插杆的底部设有外套杆;所述外套杆的底部固定底座。

优选的,为了实现数字的显示,便于学生直观的读取,四个所述第一转轴均采用十边形结构。

优选的,为了实现演示各个运算,所述第二转轴采用正六面体结构,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立柱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360°。

优选的,为了实现各个数字的计算,所述限位杆设有四个,且每个所述限位杆上均套有十个所述算珠,所述限位杆的侧部均设有所述第一转轴。

优选的,为了实现算珠的落下,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固定十个所述滑杆,且所述滑杆等距呈环形阵列分布。

优选的,为了实现算珠的自动复原,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90°,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架之间垂直;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活动板相加的长度小于所述算珠与所述滑杆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为了以最佳的角度进行观察,所述支撑托板的顶部两侧焊接所述集装盒,且所述支撑托板与所述外框之间的转动角度为-30°至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教学用课堂辅助教具利用转动块使第一转轴转动,使转轴驱动滑杆带动活动板转动,对算珠底部的活动板进行拨开,而后在扭簧的作用下迅速复位,实现拨动一个算珠下落;转轴在拨动一格时显示数字,使学生可根据算珠进行算数的学习,同时认识数字,另外还可自行操作,活动方便,可极大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实现简单的计算;可通过黑板进行授课,通过橡皮筋扣在不同位置的连杆上,教授学生形状,功能多样,方便实用,适合幼儿数学的学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框与外防护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转轴侧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3、立柱,4、集装盒,5、内插杆,6、外套杆,7、底座,8、支撑托板,9、固定块,10、算珠,11、限位杆,12、黑板,13、外框,14、凹槽,15、外防护板,16、连杆,17、橡皮筋,18、转动块,19、滑杆,20、活动板,21、扭簧,22、固定板,23、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教学用课堂辅助教具,包括外框13,所述外框13的背部设有黑板12,且所述外框13的底部转动连接支撑托板8;所述支撑托板8的中心处凹陷,且所述支撑托板8的两侧固定集装盒4;所述外框13的侧部固定外防护板15,且所述外防护板15的表面设有连杆16;所述外防护板15的表面设有凹槽14,且所述凹槽14内部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且所述第一转轴1的外侧固定转动块18;所述第一转轴1的一端固定滑杆19,且所述滑杆19的侧部设有支架23;所述支架23的顶部通过扭簧21转动连接固定板22,且所述固定板22的一侧转动连接活动板20;所述外框13的内部贯穿限位杆11,且所述限位杆11的外侧套有算珠10;所述算珠10置于所述活动板20的顶部,且所述算珠10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11;所述外框13的内部固定立柱3和固定块9,且所述立柱3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二转轴2;所述支撑托板8的底部设有内插杆5,且所述内插杆5的底部设有外套杆6;所述外套杆6的底部固定底座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四个所述第一转轴1均采用十边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二转轴2采用正六面体结构,且所述第二转轴2与所述立柱3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36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限位杆11设有四个,且每个所述限位杆11上均套有十个所述算珠10,所述限位杆11的侧部均设有所述第一转轴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转轴1的一侧固定十个所述滑杆19,且所述滑杆19等距呈环形阵列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活动板20与所述固定板22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90°,且所述固定板22与所述支架23之间垂直;所述固定板22与所述活动板20相加的长度小于所述算珠10与所述滑杆19之间的间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托板8的顶部两侧焊接所述集装盒4,且所述支撑托板8与所述外框13之间的转动角度为-30°至30°。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进行数学授课时,通过旋转转动块18则第一转轴1使滑杆19转动,到滑杆19转动到固定板22侧部时带动固定板22发生转动,则在顶部的算珠10即可落下一个,而后在扭簧21作用下迅速复位而第一转轴1上即可旋转显示数字1,再旋转一格则显示数字2同时再次下落一个算珠10,学生可数算珠10进行数学的学习,同时可根据第一转轴1的数字学习数字,另外可旋转第二转轴2进行“加、减、乘、除”的一种,而后在第二根限位杆11上通过同样的方式下落算珠10,另外根据计算结果可使学生自己操作后面算珠10的下落个数,不但简单,而且易于吸引孩子的目光,另外可在不同的位置的连杆16利用橡皮筋17形成不同的形状便于学生认识图形,且可使学生自己动手,另外还可利用黑板12进行授课,学习更为全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