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81045发布日期:2021-04-06 12:29阅读:87来源:国知局
曲面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面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设备的智能化发展,市场对于传统的杯子或瓶子等曲面显示装置有了更多的要求,比如能在杯子或瓶子上显示温度,余量,显示提醒喝水的信息,甚至能在杯子或瓶子上控制其他设备,随着5g时代的来临,这些都成为可能。然而现有的杯子或瓶子等曲面显示装置通常只具有装载液体的基本功能,无法适应上述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曲面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曲面显示装置可实现各种信息的显示,符合当前技术的发展趋势需求。

一种曲面显示装置,包括具有透明的曲面的外壳,所述曲面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信息的柔性显示模组,该柔性显示模组位于所述外壳内并至少部分沿所述曲面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装置还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嵌套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外壳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围成内腔,所述内腔配置有控制电路;所述壳体还留有间隙,一柔性电路板穿过所述间隙以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柔性显示模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一盖板,所述盖板覆盖所述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面显示装置还包括一底座,所述壳体和外壳置于所述底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下边缘凸设有垫圈,所述垫圈覆盖所述底座的上边缘,并抵接所述外壳的下边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具有显示面与非显示面,所述显示面通过胶接方式贴合在所述外壳的内壁。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具有显示面与非显示面,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非显示面贴合所述壳体的所述前壳体的外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显示面贴合在外壳的前部,其中所述前部与所述前壳体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尺寸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壳体的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由玻璃或亚克力构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构成酒瓶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上盖或下盖,所述曲面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或下盖的导热件,该导热件一端连通至该内腔,另一端连通该曲面显示装置外部,以散发该内腔的热量。

本申请通过将柔性显示模组设置在外壳内,使柔性显示模组在实现显示功能的同时,不会受到外部环境,如空气、液体等污染物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曲面显示装置在柔性显示模组展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组装完成的曲面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曲面显示装置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曲面显示装置的壳体部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曲面显示装置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曲面显示装置1,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指的曲面显示装置1可以单独用于显示目的,或者同时用于容置目的和显示目的。

如图所示,曲面显示装置1包括具有透明曲面的外壳70,该外壳70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酒瓶、化妆盒、水杯等。此外,该曲面显示装置1还包括用于显示信息的柔性显示模组20,该柔性显示模组20位于该外壳70内并至少部分沿该曲面延伸。

该外壳70为透明材质,从而可以透过该外壳70看到该柔性显示模组20的显示内容。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该柔性显示模组20本身同时具备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并且该外壳70的材质例如为pp材质、pvc材质、pet材质或arm材质等。用户可以通过触摸该外壳70,或者通过不同的手势实现对该柔性显示模组20的显示状态和显示效果的控制目的。

如图2所示,外壳70包括前部702和后部704,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外壳70的前部702呈规则曲面形状,而后部704为平面结构。然而图2仅为示例目的,任何出于美观、功能需要等其他的外形结构均可应用于本申请中。

在一实施方式中,该柔性显示模组20全环绕该外壳70的内壁,即环绕前部702和后部704,换言之,柔性显示模组20的正投影为一团合的曲线,360度环绕设置于该前部702和后部704的内壁。可替换地,该柔性显示模组20只环绕该外壳70内部的一部分,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该柔性显示模组20仅环绕该外壳70的前部702的内壁。

在本实施例中,该曲面显示装置1在外壳70的内壁还嵌套一壳体10,该柔性显示模组20置于该壳体10和该外壳70之间。对应地,该壳体10包括前壳体102和后壳体104,该前壳体102和该后壳体104围成内腔114。非限制性地,该前壳体102与外壳70的前部702对应设置;后壳体104与外壳70的后部704对应设置。

如图3-5所示,该柔性显示模组20还连接有控制电路30,控制电路30用于控制该柔性显示模组20显示内容;可选地,该柔性显示模组20还连接有电池40,该电池40用于为该柔性显示模组20供电。该电池40或者该控制电路30被容置在该内腔114中。为了使位于壳体10外侧的柔性显示模组20与位于壳体10的内腔114的电池40或控制电路30连接,在该壳体10上配置有一间隙112,并且该曲面显示装置1还包括用于连接该柔性显示模组20和该控制电路30(以及/或者电池40)的柔性电路板60,该柔性电路板60穿过该间隙110以连接该控制电路30和该柔性显示模组20。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该间隙110开设于后壳体104上,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间隙110可开设于前壳体102上,或者开设在前壳体102和后壳体104的接合处。

如图4所示,为了该曲面显示装置1的外观完整性,也为了避免灰尘、液体等通过间隙110浸入到壳体10的内部,该壳体10还配置有盖板112,盖板112覆盖在该间隙110处。具体地,从图4可以看出,盖板112设置的位置对应于该间隙110的位置,从而在组装完成后,该盖板112覆盖该间隙110。

在一实施例中,该曲面显示装置1还包括一底座50,该壳体10置于该底座50上,如图所示,该底座50为一圆柱体形状,该圆柱体形状的直径略大于壳体本身的直径。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该控制电路30或该电池40也可以容纳于该底座60围成的空腔内。该底座60起到支撑和装饰的作用。

从图3中可以看出,所述壳体10的下边缘凸设有垫圈,所述垫圈覆盖所述底座50的上边缘,并抵接所述外壳70的下边缘。

柔性显示模组20具有显示面与非显示面,非显示面贴合在该壳体10的表面的外侧,而显示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胶接方式贴合在该外壳70的内壁。具体贴合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在显示面或者外壳70内壁涂敷有透明胶材,从而在不影响透明和可视效果的前提下,实现该显示面与外壳70内壁的胶接。

结合图2和图4可以看出,外壳70的前部702与壳体10的前壳体102对应设置;外壳70的后部704与壳体10的后壳体104对应设置。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柔性显示模组20的非显示面环绕该前壳体102设置,而显示面则环绕该外壳70的前部702设置。优选地,柔性显示模组20的非显示面贴合该前壳体102设置,而显示面则贴合该外壳70的前部702设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壳体10与外壳70之间具有空隙,优选地,该空隙保持恒定的宽度,而该宽度刚好容得下该柔性显示模组20,从而在不强力挤压该柔性显示模组20的前提下,将该柔性显示模组20贴合在该外壳70的内壁。优选地,该壳体10具有壳体曲面,该壳体曲面与该外壳70的曲面形状相同,但尺寸比例不同,由于壳体10套设在外壳70的内壁,因此,该壳体10的尺寸略小于外壳70的内壁,从而可以确保该壳体10与该外壳70之间的空隙保持为一个常数,而不会因部位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空隙宽度。替换性地,柔性显示模组20仅贴合在前壳体的外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保持壳体10的前壳体102与外壳70之间保持相同的空隙宽度。

优选地,该壳体10还设置有一尺寸调节件(图中未示出),用于调节该壳体10的尺寸。该尺寸调节件分别连接前壳体102和后壳体104,通过扩大该前壳体102和后壳体104的距离,实现扩大该壳体10的直径的目的。在组装过程中,先将该前壳体102与该后壳体104的距离最小化,将柔性显示模组20通过柔性电路板60连接到该内腔114的控制电路30和/或电池40,然后使该柔性显示模组20的非显示面缠绕在该壳体10的外表面。然后通过盖板112覆盖间隙110。在将该壳体10置于外壳内部后,再通过该尺寸调节件逐渐扩大该前壳体102与后壳体104之间的距离,从而扩大该壳体10的直径。壳体10的直径(具体地,壳体10的外径)越来越接近于外壳70的直径(具体地,外壳70的内径),直至满足如下等式:

壳体10的外径+柔性显示模组20的厚度=外壳70的内径

此时,柔性显示模组20被夹持在壳体10与外壳70之间,从而在不发生强挤压也不会发生收卷卷曲的前提下,将柔性显示模组20贴合至该外壳70的内壁表面上,避免产生气泡。

在又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外壳70由玻璃或亚克力构成。该玻璃或亚克力可以配置成多种产品形式,例如酒瓶、化妆盒、厨具、花瓶、花盆等曲面显示装置。同理,该外壳70可以构成酒瓶形状、化妆盒形状、厨具形状、花瓶形状、花盆形状中的任意一种。

在又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壳体还包括上盖106或下盖108,该曲面显示装置20还包括设置在该上盖106或下盖108的导热件(图中未示出),该导热件一端连通至该内腔114,另一端连通该曲面显示装置1外部,或底座50并通过底座50使热量逸出,以释发该内腔114的热量。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该上盖106、下盖108和后壳体104一体成型,然而这并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制。该上盖106、下盖108可以做为独立的部件设置。

在一非限制实施例中,该曲面显示装置1的组装过程如下:

将控制电路30和/或电池40配置连接于前壳体102上,或者后壳体104上,或者连接于前壳体102和后壳体104之间。然后,将该前壳体102和后壳体104组装在一起,组装后的壳体10形成内腔114。该内腔114外壁的外径小于外壳70的内径。将柔性电路板60一端连接该控制电路30和/或电池40,另一端通过壳体10的间隙110伸出到内腔114外,并连接于柔性显示模组20。在该间隙110处设置盖板112,从而将该间隙110覆盖。可选择地,该盖板110还覆盖该柔性显示模组20的一部分。该柔性显示模组20的非显示面绕该壳体10的外表面缠绕,使得该柔性显示模组20的非显示面至少部分覆盖该壳体外表面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将缠绕有该柔性显示模组20的壳体10套设在外壳70的内部,然后通过上文提到的尺寸调节件调节前壳体102和后壳体104的距离,从而扩大该壳体10的整体外径,直至该柔性显示模组20的显示面贴合到该外壳70的内壁,并挤出气泡。然后在该壳体的上盖106和/或下盖108设置一导热件,该导热件一端连接到控制电路30和/或电池40,另一端伸出该内腔114外(例如底座50)或者壳体10上方。然后在壳体10的下方安装用于支撑或美观目的的底座5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技术细节并非实现本申请的唯一实现方式,上述多个组装步骤也只出于示例性目的,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制。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