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设备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03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设备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设备的显示装置。
作为光学设备之一有照相机,在照相机的取景器内的显示中使用液晶,人们以前就提了出来。使用这样的液晶,就可以进行AF目标标记和各种的模式显示,还可以进行涉及全景或通常等的视场角的切换的显示。作为液晶的种类,从以前人们就常常使用所谓的宾主式LCD(以下,叫做GH-LCD)或TN(扭曲向列)式LCD(以下,叫做TN-LCD)等的正型的LCD。
最近,如在日本特开平5-165017号公报中所提出的那样,人们还提出了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中使用高分子分散式液晶(以下,叫做PN-LCD)方案。PN-LCD可以根据电压的施加状态使入射光散射或保持原状地使之透光。在进行散射的情况下,若使用PN-LCD,则由于散射的比率大,故若在照相机的取景器中使用,则直接进入人眼的光线会变得非常地小,可以使之成为与机械性地遮光时的同样的黑色的遮光状态。PN-LCD即便是与TN-LCD或GH-LCD比较,也可以构成对比度大的取景器。
此外,这些各种的液晶,人们知道在加上电压时成为透过状态,在非加电压时则变成为遮光(扩散)状态的负型,和反过来,在加上电压时成为遮光(扩散)状态,在非加电压时则变成为透过状态的正型这两种。
上边所说的特开平5-165017号公报,公开了把TN-LCD和PN-LCD组合起来的构成,显示景色的画面区域使用PN-LCD,显示各种信息的区域则使用TN-LCD。PN-LCD使用正型,不加电压地使用透光状态。TN-LCD也使用正型的液晶,使用不加电压的部分透光而加上电压的部分则变成为遮光的部分,显示各种的信息。
此外,人们以前也知道借助于印刷或划线进行与摄影有关的信息或与画面范围有关的信息的显示的液晶。
在上边所说的特开平5-165017号公报中,由于用取景器进行景色和各种信息这2种显示,故把PN-LCD与TN-LCD组合了起来。倘采用这样的构成,由于使整个景色显示部分成为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故需要有与整个景色显示部分对面的电极。再者,由于使用加上电压就变成为遮光的部分来显示各种信息,故在与各种信息的每者对面的位置上需要有电极,因而存在着机构变得复杂的问题。此外在用正型的LCD制作标识的情况下,在全景模式时对该标识和上下区域一体地遮光是困难的。
此外,借助于印刷或划线进行与摄影有关的信息或与画面范围有关的信息的显示的方法,存在着制造时的工序数增大,或必须有划了线的专用的玻璃等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采用使用负型液晶的办法,以简单的机构,且无须使用利用印刷或划线的显示方法,提供可以显示与画面范围或摄影有关的信息的光学设备的显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照相机具备取景器装置;液晶元件,配置在上述取景器装置内,具备表示画面范围的标识区域和表示与摄影有关的信息的标识区域中的至少一方,和画面区域;以及控制电路,根据加在上述液晶元件上的电压,切换使上述画面区域成为透光状态的第1模式和是上述画面区域成为遮光状态的第2模式;并且上述标识区域与加在上述液晶元件的电压无关地总是进行标识显示。
此外,本发明的第2方案的照相机具备取景器装置;以及负型液晶元件,配置在上述取景器装置内,采用在加上电压时从遮光状态变化成透光状态的透光部分和与电压的施加无关地成为遮光状态的非透光部分的组合形成取景器内标识。
此外,本发明的第3方案的取景器装置具备负型液晶元件,具有在加上电压时从遮光状态变化成透光状态的透光区域、和与电压的施加无关地成为遮光状态的非透光区域,采用上述透光区域与上述非透光区域的组合形成标识;以及控制电路,控制加在上述透光区域的电压。
此外,本发明的第4方案的画面大小可切换的照相机具备取景器装置;负型液晶元件,配置在上述取景器装置内,具有在加上电压时从遮光状态变化成透光状态的多个透光区域,和在该多个透光区域间形成的,与电压的施加无关地成为遮光状态的非透光区域;且上述非透光区域用作表示画面大小的标识。
此外,本发明的第5方案的画面大小可切换的照相机具备取景器装置;以及配置在上述取景器装置内,具有由各自具有电极的电极区域构成的2面,且该2面相对置的负型液晶元件;且设于上述相对置的2面的至少一方的面上的电极区域,在其一部分上具有用作表示画面大小的标识的无电极区域。


图1是使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照相机的概念图。
图2A是本实施例的照相机100的正视图,图2B是照相机100的顶视图。
图3A和图3B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负型的高分子分散式LCD的构成图,其中,图3A示出了在不加脉冲电压时得到的遮光状态,图3B示出了在加上电压时得到的透光状态。此外,图3C示出了LCD的驱动脉冲电压与透射率的关系。
图4A、4B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取景器内液晶的构成,图4C示出了通常模式时的取景器内的显示,图4D示出了全景模式时的取景器内的显示,图4E示出的是1.镜头盖(barrier)关闭时,2.镜头盖打开后4分钟后,3.没有电池这3者中任何一个情况时的取景器内的显示。
图5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相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使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照相机的概念图。在图1中,作为控制装置的CPU1,控制照相机的各种的动作,内部设有定时器装置2。该CPU1上,连接有电源开关(镜头盖开关)3、释放开关4、后盖开关5、快门装置6、全景开关7等等。此外,在CPU1上,中间经过LCD驱动装置8,还连接取景器9。该取景器9内设有LCD(以下,叫做F内LCD)9A。
图2A是本实施例的照相机100的正视图,图2B是照相机100的顶视图。在照相机前面,在其中央上部设有AF窗口53、取景器4、测光窗口55、自拍LED52,而且,在这些的下部设有收纳了照相机的光学系统的可伸出的镜筒51。此外,在正面左侧还设有镜头盖50。此外,在照相机上表面的中央,设有外部液晶显示部分70,可以显示日期或各种的照相机模式,照片张数。此外从照相机正面看,在上面左侧,设有释放开关SW58和变焦距开关SW57,在上面右侧,设有内置了闪烁发光部分的弹射部分56。还有,在照相机的后部,设有滑动式的全景开关SW59。
图3A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负型的PN-LCD的构成图。如图3A所示,中间夹有高分子粒子113,依次配置一对取向膜112-1、112-2,和一对电极111-1、111-2,和一对玻璃基板110-1、110-2。图3A示出了在不加脉冲电压时得到的遮光状态,入射光107变成为散射光108后输出。此外,图3B示出了加上电压时得到的透光状态,入射光107作为出射光输出。
图3C示出了LCD的驱动脉冲电压与透射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具有随着所加电压变大透射率增大的关系。
图4A、4B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取景器内液晶的构成。在本实施例中,虽然重视取景器的亮度或标识的辨认性,设想为在图3A中说明的那种负型的PN-LCD,但是并不受限于此,只要是负型的液晶,也可以是TN-LCD或GH-LCD等的液晶。
图4A示出了液晶的表面电极的配置,图4B示出了液晶的背面电极的配置,图4C示出了通常模式时的取景器内的显示,图4D示出了全景模式时的取景器内的显示。图4E示出的是1.镜头盖(barrier)关闭时,2.镜头盖打开4分钟后,3.没有电池这3者中任何一个情况时的取景器内的显示。
取景器的摄影区域,如图4C所示,除了上侧区域203’、中央区域204’、下侧区域205’这3个画面区域外,作为表示画面范围的标识区域(表示画面大小的边界线的标识区域),具有在上侧区域203’和中央区域204’之间的全景模式时的上限标识区域208’和在中央区域204’和下侧区域205’之间的全景模式时的下限标识区域209’,此外,作为表示与摄影(测距)有关的信息的标识区域,具有AF目标标记显示206A’、206’、206C’。
如图4A所示,表面电极具备与上侧区域203’对应的电极203,与中央区域204’对应的电极204,与下侧区域205’对应的电极205。电极203和电极205连接到SEG1端子上,电极204则连接到SEG2端子上。
此外,如图4B所示,背面电极210中间经过背面的连接部分207’和表面的连接部分207,连接到COM端子上。
此外,与图4C的全景模式时的显示中的上限标识区域208’和下限标识区域209’对应的表面的区域208、209,以及在与AF目标标记显示206A’、106B’、206C’对应的表面的区域206A、206B、206C中,没有电极图形。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把全景模式时的上下限的标识区域或与AF目标标记对应的表面的区域作成为没有电极的区域。
上限的标识区域208′和下限的标识区域209’,是与电极203、204、205的隙间的表面的区域208、209对应的区域,仅由表面的电极的面积决定,采用使电极间隙变窄的办法,可以容易地使之变成细线。此外,背面电极如图4B所示全满即可,也没有必要考虑表面一侧和背面一侧的玻璃的对准偏差。
在这样的构成中,在进行图4C所示的那种通常模式时的取景器内显示的情况下,采用给SEG1、SEG2加上与给COM端子加上的脉冲相位不同的脉冲的办法,使上侧区域203’、中央区域204’、下侧区域205’变成为透光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全景模式时的上下限的标识区域或AF目标标记的区域内没有电极,故该部分因被遮光而变成黑色。此外,采用把LCD置于取景器内的成象位置上的办法,则无论全景显示或标识显示,辨认性都会改善。
此外,在进行图4D所示的那种全景模式时的取景器内显示的情况下,采用给SEG1加上与给COM端子加上的脉冲相位不同的脉冲,给SEG2加上同相位的脉冲的办法,使中央区域204’变成为透光状态,这时,由于全景时的上限标识区域208’和上侧区域203’两方都是遮光状态,故成为已成为一体的遮光区域,由于全景时的下限标识区域209’和下侧区域205’两方都是遮光,故成为已成为一体的遮光区域。
此外,在进行图4E所示的那种取景器内显示的情况下,采用给SEG1、SEG2加上与给COM端子加上的脉冲同相位的脉冲,或者使COM和AEG1、SEG2变成为同电位的办法,使上侧区域203’、中央区域204’、下侧区域205’成为遮光状态。由于所有的区域都是遮光状态,故全体成为已成为一体的遮光区域。借助于此,由于整个画面都变成为漆黑,故可以向摄影者明确地传达现在是不能摄影的状态的信息。
另外,上边所说的上限标识区域208’、下限标识区域209’、AF目标标记显示206A’、206B’、206C’都是非透光部分,上侧区域203’、中央区域204’、下侧区域205’都是可透光部分,但是也可以考虑采用使这两部分进行组合的办法形成标识。
以下,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相机的动作。通过使镜头盖或后盖发生变化而发生插入,进行从步骤S0(‘PWRST’)开始的处理。其次,判断后盖是否已从‘开’变化成‘闭’(步骤S1),在YES的情况下,则执行自动装入动作(步骤S2)。此外,在自动装入动作结束后,或者在步骤S1的判断为NO的情况下,则进到步骤S3,判断是否已按下回卷SW。在这里在已按下了回卷SW的情况下,则进到步骤S4执行回卷动作。在该回卷动作结束后,或者在步骤S3的判断为NO的情况下,就进到步骤S5判断镜头盖状态。在这里,在镜头盖为‘开’状态的情况下,就开始用定时器装置2进行的4分钟定时(步骤S6)。此外,在镜头盖为‘闭’状态的情况下,就向步骤S22转移。
在步骤S4使4分钟定时器启动后,就进到步骤S7,判断镜头盖或后盖是否已经变化,或判断回卷SW是否已按下,在YES的情况下就从步骤S8向‘PWRST’转移。此外,在NO的情况下,就根据全景SW的状态把F内LCD控制为(步骤S9)透光状态(图4D)。
其次,判断是否已操作变焦距SW(步骤S10),在YES的情况下,则执行变焦距控制(步骤S11)。在进行完该变焦距控制后,或者在步骤S10的判断为NO的情况下,就进到步骤S12,判断是否已按下回卷SW。在这里,在YES的情况下,就进到步骤S13,执行测距和测光动作。其次,把透镜驱动到与这时的测距结果相应的对焦位置上(步骤S14),把F内LCD9A控制为遮光状态(步骤S15)。其次,进到步骤S16,进行与步骤S13中的测光结果相应的快门驱动。其次,把F内LCD9A控制为透光状态(步骤S17),进行透镜复位驱动(步骤S18)。其次,进行胶卷的一张照片那么大的量的前卷(步骤S19)。
在步骤S12的判断为NO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19进行完一张照片的卷绕后,就进到步骤S20,进行与模式相应的外部LCD显示。其次,进到步骤S21,判断定时器装置是否已计时4分钟,在NO的情况下,就返回步骤S7。在YES的情况下,则进到步骤S22,把F内LCD9A控制为遮光状态(图4E)。其次,使外部LCD的显示变成为断开(OFF)的同时(步骤S23),使变焦距机构转移到镜头缩回的位置上(步骤S24)。
倘采用上边所说的实施例,采用使用负型液晶的办法,用简单的机构,且无须使用利用划线或印刷的显示方法,就可以对画面大小的边界进行显示或AF目标标记等的与摄影有关的信息进行显示。此外,如上所述,如果用正型的LCD制作标识,则在全景时使该标识和上下区域形成一体来遮光是困难的,但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使用负型的液晶,故可以克服这样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照相机,具备取景器装置;液晶元件,配置在上述取景器装置内,具备表示画面范围的标识区域和表示与摄影有关的信息的标识区域中的至少一方,和画面区域;以及控制电路,根据加在上述液晶元件上的电压,切换使上述画面区域成为透光状态的第1模式和使上述画面区域成为遮光状态的第2模式;并且上述标识区域与加在上述液晶元件的电压无关地总是进行标识显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是上述表示画面范围的标识区域,是表示画面大小的边界的标识区域,上述表示与摄影有关的标识区域是表示应当测距的区域的标识区域。
3.一种照相机,其特征是具备取景器装置;以及负型液晶元件,配置在上述取景器装置内,采用在加上电压时从遮光状态变化成透光状态的透光部分和与电压的施加无关地成为遮光状态的非透光部分的组合形成取景器内标识。
4.一种照相机,其特征是具备取景器装置;负型液晶元件,配置在上述取景器装置内,采用在加上电压时从遮光状态变化成透光状态的透光部分和与电压的施加无关地成为遮光状态的非透光部分的组合形成标识;以及控制电路,控制加在上述透光区域的电压。
5.一种取景器装置,其特征是具备负型液晶元件,具有在加上电压时从遮光状态变化成透光状态的透光区域、和与电压的施加无关地成为遮光状态的非透光区域,采用上述透光区域与上述非透光区域的组合形成标识;以及控制电路,控制加在上述透光区域的电压。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景器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标识是表示测距区域的标识。
7.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景器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标识是表示画面大小的边界线的标识。
8.一种画面大小可切换的照相机,具备取景器装置;负型液晶元件,配置在上述取景器装置内,具有在加上电压时从遮光状态变化成透光状态的多个透光区域,和在该多个透光区域间形成的,与电压的施加无关地成为遮光状态的非透光区域;且上述非透光区域用作表示画面大小的标识。
9.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是上述负型液晶元件的多个透光区域,是并列排列的大体上为长方形的第1、第2、第3这3个透光区域,上述非透光区域形成于这3个透光区域之间,是表示画面大小的边界线的2个直线形状区域。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是上述第2透光区域具有用来表示测距区域的非透光区域。
11.一种画面大小可切换的照相机,具备取景器装置;以及负型液晶元件,配置在上述取景器装置内,具有由各自具有电极的电极区域构成的2面,且该2面相对置;且设于上述相对置的2面中的至少一方的面上的电极区域,在其一部分上具有用作表示画面大小的标识的无电极区域。
12.一种照相机,具备测定到被摄物体的距离的测距装置;用于辨认被摄物体的取景器装置;以及配置在上述取景器装置内,具有由各自具有电极的电极区域构成的2面,且该2面相对置的负型液晶元件;且设于上述相对置的2面中的至少一方的面上的电极区域,在其一部分上具有用作表示测距区域的标识的无电极区域。
13.一种画面大小可切换的照相机,具备取景器装置;以及配置在上述取景器装置内,具有由各自具有电极的电极区域构成的2面,且该2面相对置的负型液晶元件;且设于上述相对置的2面中的至少一方的面上的电极区域,在其一部分上具有用作表示画面大小的标识的无电极区域。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相机,其特征是上述无电极区域是表示全景摄影用的画面大小的标识。
全文摘要
照相机具有取景器9。液晶元件9A,配置在上述取景器装置内,具备表示画面范围的标识区域与表示与摄影有关的信息的标识区域之内的至少一方,和画面区域。控制电路根据加在上述液晶元件的电压,切换上述画面区域成为透光状态的第1模式和上述画面区域成为遮光状态的第2模式。上述标识区域与加在上述液晶元件的电压无关地总是进行标识显示。
文档编号G02F1/13GK1263281SQ00102000
公开日2000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4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8日
发明者石丸寿明 申请人: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