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184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传真装置、以及打印机等电子摄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请求基于在2004年8月27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4-248772的优先权。言及此,其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中。
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在运送纸张的同时在纸张表面形成图像,如果在传送纸张的过程中发生卡纸等异常的话,便停止纸张的传送,进行消除卡纸等异常的操作。通常,在发生异常的同时,停止纸的传送,或者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纸张传送到一个容易的地方后停止纸张的传送。
例如,在特开2003-307981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如果发生卡纸等异常的话,则把纸张传送到在转写带和定影装置之间的位置后,停止纸张的传送,由此从转写带容易地除去纸张。
另外,在特开平06-186810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技术如果发生卡纸等异常的话,则停止纸张的传送,通过手工把纸张传送到定影装置,定影纸张表面的图像。
但是,在把复写有显影剂图像的纸张传送到定影装置以前,有时发生卡纸等异常,停止纸张的传送。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在纸张表面的显影剂的图像未定影,所以在把纸张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时,会发生纸张表面的显影剂飞散,污染周围,或者弄脏使用者的手这种不合适的情况。
或者,在停止传送纸张时,有时会成为纸张的一部分侵入定影装置中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会发生纸张表面的显影剂污染定影装置的不合适的情况。作为定影装置,多为在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夹入纸张,加热及加压纸张表面的显影剂的图像,在纸张表面定影显影剂的图像。纸张的一部分侵入该定影装置中,在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夹入纸张的状态下,停止纸张的传送的话,则纸张表面的显影剂被加热熔融,附着在加热辊或加压辊上,有时也会使辊表面污染损坏,或者损坏辊。另外,在消除卡纸等异常后重新开始传送纸张时,辊上的脏污有时也会移到新传送来的纸张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它即使在发生卡纸等异常、停止纸张传送时也不会发生纸张表面的显影剂飞散,污染周围,或者弄脏使用者的手,也不会弄脏定影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它在传送纸张的同时在纸张表面形成图像时,如果在纸张的传送中间发生异常的话,则停止纸张的传送,在形成图像的纸张表面成为内侧的状态下,在弯曲纸张后,停止纸张的传送。
根据这一结构,在从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出纸张时,可以用手拿着弯曲的纸张的外侧不弄脏使用者的手取出。另外,在纸张表面保持成为内侧不变的状态下,可以用手对折纸张,可以防止纸张表面的显影剂飞散。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在传送纸张的同时在纸张表面形成图像的第一传送路径;弯曲纸张、停止纸张传送的第二传送路径,如果在纸张的传送中间发生异常的话,从第一传送路径向第二传送路径切换纸张的传送。
在该结构中,在发生异常时,纸张表面的显影剂不污染第一传送路径。另外,如果把第一传送路径设定为经由定影装置的路径、把第二传送路径设定为避开定影装置的路径的话,则在发生卡纸等异常时,因为通过从第一传送路径向第二传送路径的切换,纸张可以避开定影装置,所以纸张表面的显影剂也不会污染定影装置。
在上述的结构中,优选在第二传送路径中,在传送纸张的同时仅使纸张尖端停止,在形成图像的纸张表面成为内侧的状态下弯曲进而曲折纸张,其后停止纸张。
根据这样的结构,可以把纸张近似对折。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具有传送纸张的纸张传送设备,通过变更使用纸张传送设备决定的纸张的传送方向,进行从第一传送路径向第二传送路径的纸张传送的切换。
在这样的结构中也可以构成为纸张传送设备,使无端状带转动,在无端状带上传送纸张,使无端状带位移,变更由纸张传送设备决定的纸张的传送方向。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继续使用纸张传送设备或者无端状带进行纸张传送的同时,可以进行从第一传送路径向第二传送路径的切换。
在上述的结构中,在从无端状带剥离纸张送出的地方,具有切换无端状带为接地与非接地的切换设备,把纸张静电吸附在无端状带上传送,优选在第一传送路径上进行纸张的传送时,通过切换设备使无端状带的部位接地,在第二传送路径上进行纸张的传送时,通过切换设备使无端状带的部位非接地。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无端状带的部位电荷在接地点放电,在该部位的纸张的静电吸附力变弱,可以容易地从无端状带剥离纸张。另外,在第二传送路径上进行纸张的传送时,通过切换设备使无端状带的部位非接地。由此,继续维持在该部位的纸张的静电吸附力,可以通过无端状带沿第二传送路径确实传送纸张。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侧面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放大表示在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转写单元附近的侧面图。
图4是表示图3的转写单元的动作的侧面图。
图5是表示在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转写单元的操作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侧面图。该图像形成装置1是把通过图像读取装置(未图示的装配单元)读入的图像和来自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外部连接的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接收数据作为图像记录输出的设备。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上,以感光体鼓3为中心,配置承担为形成图像的各种功能的各处理单元,通过这些处理单元构成图像形成部。亦即,设置在感光体鼓3的周围顺序配置带电单元5、光扫描单元11、显影单元2、转写单元6、清洁单元4以及去电灯12等形成的图像形成部。
带电单元5是使感光体鼓3的表面均匀带电的部件。光扫描单元11是扫描光像、在均匀带电的感光体鼓3上写入静电潜像的部件。显影单元2是使用从显影剂补给容器7供给的显影剂显影感光体鼓3上的静电潜像的部件。转写单元6是把在感光体鼓3上显影的显影剂的图像转写到纸张上的部件。清洁单元4是除去在感光体鼓3上残留的显影剂、使可以在感光体鼓3上记录新的图像的部件。去电灯12是除去感光体鼓3表面的电荷的部件。
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下部,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内内置的供给盘10。
供给盘10是收容纸张的记录材料收容盘。在供给盘10中收容的纸张,通过捡拾辊16等每次被分离一张,传送到阻力辊14。然后,该纸张通过阻力辊14计量感光体鼓3上的图像的转写处理的定时,在转写单元6和感光体鼓3之间顺序供给。其后,感光体鼓3上的显影剂的图像被转写到纸张上。此外,向供给盘10的纸张的补给,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正面侧(操作侧)拉出供给盘10进行。
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下面,设置具有作为外围装置准备的未图示的多段的纸张供给盘的装置、以及可接受从能收容大量纸张的大容量记录材料供给装置送来的纸张、向图像形成部顺序供给纸张的纸张接受口17。
在图像形成装置1内上部,配置定影装置8。定影装置8用于顺序接受转写了图像的纸张,使用定影辊81和加压辊82等,通过热和压力定影转写在纸张上的显影剂的图像。由此,在纸张上定影显影剂的图像。
定影图像后的纸张,通过传送辊25再向上方传送,通过切换门9,由反转辊26向堆积盘15排出。
在光扫描单元11的上下空间部中,配置收容控制图像形成处理的电路基板以及接收从外部设备来的图像数据的接口基板等的控制部110,然后,对于各种上述接口基板以及进行各上述图像形成的各单元等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111等。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该图像形成装置1在上述的带电单元5、光扫描电源11、显影单元2、转写单元6之外,具有图像处理部31、纸张传送状态检测部32、操作部33、补丁图像检测部34、离开接触部35、计数器36、定时器37、以及主控制部38等。
图像处理部31是处理图像数据的部件。作为使用该图像处理部31的图像数据的处理,有明暗修正、浓度修正、区域分离、过滤处理、MTF修正、分辨率变换、电子缩放(倍数变化处理)、灰度系数修正等。
纸张传送状态检测部32是包含沿供给盘10→阻力辊14→转写单元6和感光体鼓3之间→定影装置8→堆积盘15这样的纸张传送路径配置的多个纸张检测器、通过各纸张检测器检测途中塞纸(卡纸)的部件。
操作部33检测来自由触摸板或者操作键组成的面板的输入,或者控制面板的液晶显示部的显示。
补丁图像检测部34是用于检测在感光体鼓3上形成的浓度调整用的补丁的部件。
离开接触部35是用于控制转写单元6的移动的部件,具有检测转写单元6是否在原位置的HP检测器41、移动转写单元6的步进电动机42。
主控制部38是总体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部件,例如控制带电单元5、光扫描单元11、显影单元2、转写单元6、图像处理部31、离开接触部35等。
下面,参照图3的侧面图,详细说明转写单元6。
转写单元6,在驱动辊52、转写电极辊53、以及张力辊54上铺设转写传送带51构成,把纸张静电吸附在转写传送带51上传送。
驱动辊52、转写电极辊53、以及张力辊54对于支架55分别旋转自如地轴支撑。另外,支架55一端的平板部55a弯曲,在该平板部55a上朝向张力辊54的轴两端设置一对突起部55b,使圈簧56的各端部与各突起部55b嵌合,突出设置这些圈簧56。各圈簧56,以每一个1.2Kg重、合计2.4Kg重的荷重对张力辊54的轴两端向左方向施力,通过张力辊54,把张力付与转写传送带51。支架55的平板部55a,其宽度与转写传送带51大体相同,平坦地矫正转写传送带51进行引导。
驱动辊52,由电动机(图中未示)在箭头方向A被驱动旋转,与此相伴随旋转移动转写传送带51,在从转写电极辊53到驱动辊52的范围内,通过转写传送带51传送纸张P。转写传送带51的移动速度与感光体鼓3的圆周速度一致。
另外,驱动辊52通过开关65接地,或者非接地。该开关65通过主控制部38进行切换控制。
支架55,通过驱动辊52的轴连接到摇动框57上,支架55对于摇动框57在驱动辊52的轴周围旋转自如地轴支撑。另外,摇动框57一端的平板部57a弯曲,在该平板部57a上突出设置与转写电极辊53的轴两端抵接的一对圈簧58。各圈簧58,以每一个0.5Kg~1.5Kg重、合计1.0Kg~3.0Kg重的荷重对转写电极辊53的轴两端向右方向施力。由此,支架55在驱动辊52的轴圆周上反时针转动施力,转写电极辊53通过转写传送带51按压感光体鼓3。或者,在转写单元6和感光体鼓3之间传送来纸张P时,转写电极辊53通过转写传送带51以及纸张P按压感光体鼓3。
摇动框57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通过轴59旋转自如地轴支撑。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主体侧突出设置抵接摇动框57的平板部57a的圈簧61。该圈簧61以约6Kg重的荷重向摇动框57施力。由此,摇动框57固定地在轴59圆周上顺时针转动施力,摇动框57的平板部57a下部压在凸轮62上。
凸轮62一转动,摇动框57的平板部57a下部就位移,摇动框57在轴59周围旋转移动,变化通过在从转写电极辊53到驱动辊52的转写传送带51决定的纸张P的传送区域S的方向。
凸轮62通过离开接触部35的步进电动机42被旋转驱动,通过图2的主控制部38驱动控制步进电动机42。主控制部38,根据离开接触部35的HP检测器41的检测输出,驱动控制步进电动机42,控制凸轮62的旋转角度。亦即,驱动控制步进电动机42,把凸轮62的旋转角度设定为图3所示的旋转角度,使通过HP检测器41检测出转写单元6位于原位置。在这一情况下,设定图4虚线所示的转写单元6的位置,由从转写电极辊53到驱动辊52的转写传送带51决定的纸张P的传送区域S的方向朝向定影装置8的定影辊81和加压辊82之间,通过转写传送带51向定影辊81和加压辊82之间直线传送纸张P。以下,把图4的虚线所示那样的、从转写电极辊53和感光体鼓3之间到定影装置8的定影辊81和加压辊82之间的直线传送路径称为第一传送路径。
另外,主控制部38仅使步进电动机42旋转规定的旋转步数,使凸轮62旋转180°。此时,设定图4的实线所示那样的转写单元6的位置,由转写传送带51决定的纸张P的传送区域S朝向纸张回收部64,由转写传送带51向纸张回收部64传送纸张P。以下,把图4的实线所示那样的、从转写电极辊53和感光体鼓3之间到纸张回收部64内的纸张P最终的传送位置的弯曲的传送路径称为第二传送路径。
此外,代替凸轮62和步进电动机42,也可以使用组合螺线管和衔铁(plunger)的致动器等,围绕轴59往复旋转摇动框57。
这里,转写传送带51,是把聚氨脂或者N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做为主材料,通过冲压成型或者离心成型,形成的无端状带。另外,转写传送带51,有厚度约0.5mm~0.65mm的导电性,有108~1010Ωcm的体积电阻值。进而,转写传送带51,在其表面施加氟涂层。
转写电极辊53,把不锈钢或铁系的棒材作为芯线,在该芯线周围设置导电性的发泡弹性层,外径形成Ф18mm左右。导电性的弹性层,是聚氨脂橡胶或EPDM(乙烯丙烯二烯烃聚合橡胶),其体积电阻值约为107Ωcm左右,硬度在JIS-C(阿斯卡(アスカ)-C)下为45~60度。此外,转写电极辊53的导电弹性层,不限一层,也可以是多层。
另外,在转写电极辊53上,通过高压电源63施加与色粉的带电极性反极性的转写偏置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色粉带负电,所以转写偏置电压为正极性)、该转写偏置电压从高压电源63通过圈簧58施加在转写电极辊53的芯线上。高压电源63,通过内置的控制电路进行恒定电流驱动,使流过20~40μA的电流。因为该恒定电流驱动,对应纸张P的材质或者环境条件,施加在转写电极辊53上的电压在500V~4KV的范围内变化。
张力辊54是由不锈钢组成的金属辊。此外,在把转写单元6做成大型的情况下,也可以用铝系的材料,使用把外径做大的张力辊。
驱动辊52,因为使用在转写电极辊53上摩擦系数大的橡胶系的材料,特别不使用橡胶辊等,使用金属系的不锈钢或铝制的辊,所以可以提高该驱动辊52的外径的精度,抑制其振动,提高转写传送带51的传送性能。
纸张P,如前所述,通常沿供给盘10→阻力辊14→转写单元6和感光体鼓3之间→定影装置8→堆积盘15这样的传送路径传送,在该传送途中在该纸张P上转写显影剂的图像,在纸张P上定影显影剂的图像。
此时,主控制部38设定凸轮62的旋转角度如图3所示的旋转角度,使通过HP检测器41检测到转写单元6位于原位置。因此,如图4虚线所示那样设定转写单元6的位置,形成第一传送路径,通过转写传送带51把纸张P向定影辊81和加压辊82之间传送。
另外,主控制部38接通开关65,经由开关65使驱动辊52接地。由此,驱动辊52外圆周附近的转写传送带51部分的电荷放电。因此,在驱动辊52的附近,纸张P从转写传送带51迅速剥离,把纸张P向定影辊81和加压辊82之间传送。
另一方面,在那样的纸张P的传送途中,有时发生塞纸。此时,纸张传送状态检测部32通过沿纸张P的传送路径配置的各纸张检测器中至少一个检测塞纸,将该事实通知主控制部38。响应这一通知,主控制部38停止涉及纸张P的传送的操作,在操作面板的液晶显示部上显示卡纸的发生以及发生位置。由此,使用者可以知道卡纸的发生以及其发生位置,可以取出被卡的纸或在图像形成途中的纸。
但是,关于通过转写单元6和感光体鼓3之间的纸张,因为一边转写显影剂的图像,一边未通过定影装置8在纸张上定影显影剂的图像,所以如果没有准备取出的话,该纸张上的显影剂会飞散,污染周围,或者弄脏使用者的手。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未定影显影剂的图像的纸张从转写单元6向纸张回收部64回收,防止纸张上的显影剂的飞散或者污染。
下面详细说明回收未定影显影剂的图像的纸张的处理步骤。
首先,主控制部38,在通过纸张传送状态检测部32检测到塞纸后,旋转驱动步进电动机42,使凸轮62转动180°,设定用图4的实线所示那样的转写单元6的位置。由此,由转写传送带51决定的纸张P的传送区域S朝向纸张回收部64,形成第二传送路径,通过转写传送带51把纸张P向纸张回收部64传送。
另外,主控制部38,关断开关65,使驱动辊52不接地。由此,驱动辊52外周附近的转写传送带51部分的电荷不被放电,该部分成为带电的状态,可以把纸张P确实地静电吸附在转写传送带51上传送。因此,尽管从转写电极辊53和感光体鼓3之间经由由转写传送带51决定的纸张P的传送区域S到纸张回收部64的传送路径弯曲,也能确实地向纸张回收部64传输纸张P。
纸张回收部64具有内侧导板71、外侧导板72、矫正凸部73、以及开闭盖74。在通过转写传送带51把纸张P向纸张回收部64传送来时,纸张P的尖端抵接内侧导板71内壁,向上方滑行,进而纸张P的尖端抵接外侧导板72内壁,向上方滑行,纸张P的尖端进入内侧导板71的上端和外侧导板72的上端间的缝隙Q内并被保持。此时,在从驱动辊52到缝隙Q的范围内,转写了显影剂的图像的纸张P表面接触矫正凸部73,使该纸张P表面成为内侧并弯曲纸张P。
在该状态下,如果通过转写传送带51继续传送纸张P的话,则因为如用图4的单虚线表示的纸张P的尖端正被保持在缝隙Q中,所以使该纸张P表面成为内侧并弯曲纸张P。
进而,如果通过转写传送带51继续传送纸张P的话,则因为如用图4的双虚线表示的纸张P的尖端从缝隙Q出来,通过转写传送带51传送保持弯曲的纸张P,如图5双虚线所示把保持弯曲的纸张P在外侧导板72和转写传送带51间向下方落下。
在把纸张P向纸张回收部64传送、在外侧导板72和转写传送带51间向下方落下所需要的时间中,通过转写传送带51的纸张P的传送继续。其后,主控制部38停止转写传送带51,或者驱动控制步进电动机42、转动凸轮62,使通过HP检测器41检测出转写单元6位于原位置。另外,主控制部38使开关65导通,使驱动辊52接地。
这样如图5的双虚线所示使保持弯曲的纸张P在外侧导板72和转写传送带51间向下方落下后,开闭盖74打开,取出纸张P。此时,可以用手拿保持弯曲的纸张P的外侧,不弄脏使用者的手得以实现。然后,在纸张P表面成为内侧不变的状态下,可以用手对折纸张P,可以防止纸张P表面的显影剂的飞散。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把未定影显影剂的图像的纸张P从转写单元6回收到纸张回收部64,使转写了显影剂的图像的纸张P表面成为内侧,纸张P弯曲,所以在取出纸张P时,不弄脏使用者的手,纸张P表面的显影剂也不飞散。
另外,因为通过从第一传送路径向第二传送路径的切换,纸张避开了定影装置8,所以纸张表面的显影剂不污染第一传送路径或者定影装置8。
此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有多种变形。例如,代替转写传送带,可以简单地使用具有传送纸张的功能的传送带。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不仅是打印机,也可以使用于复印机、传真装置等。
此外,可以不超出本发明的精神或者主要特征以其他各种形式实施本发明。因此,上述实施方式的所有点不过是简单的例示,而不应被解释为是限定。本发明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在说明书正文中没有任何约束。再有,属于等同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的范围的变形或者变更,全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它在传送纸张的同时在纸张表面形成图像,如果在纸张的传送中间发生异常的话,则停止纸张的传送,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图像的纸张表面成为内侧的状态下,在弯曲纸张后,停止纸张的传送。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在传送纸张的同时在纸张表面形成图像的第一传送路径;弯曲纸张、停止纸张传送的第二传送路径,其特征在于,如果在纸张的传送中间发生异常的话,从第一传送路径向第二传送路径进行纸张传送的切换。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传送路径中,在传送纸张的同时仅使纸张尖端停止,在形成图像的纸张表面成为内侧的状态下弯曲进而曲折纸张,其后停止纸张。
4.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传送纸张的纸张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变更由该纸张传送设备决定的纸张的传送方向,从上述第一传送路径向上述第二传送路径切换纸张的传送。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张传送设备,使无端状带转动,在无端状带上传送纸张,使无端状带位移,变更由该纸张传送设备决定的纸张的传送方向。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上述无端状带剥离纸张送出的地方,具有切换无端状带的部位为接地与非接地的切换设备,把纸张静电吸附在该无端状带上传送,在上述第一传送路径上进行纸张的传送时,通过上述切换设备使该无端状带的部位接地;在上述第二传送路径上进行纸张的传送时,通过上述切换设备使该无端状带的部位非接地。
全文摘要
未定影显影剂的图像的纸张P,从转写单元6向纸张回收部64回收,把转写了显影剂的图像的纸张P表面作为内侧,弯曲纸张P,使保持弯曲状态的纸张P在外侧导板72和转写传送带51间向下方落下,打开开闭盖74,取出纸张P。
文档编号G03G21/00GK1740919SQ20051009811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7日
发明者泷口俊树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