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采用该框架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530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框架、采用该框架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采用该框架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为一种非自发光显示装置,其显示主要由控制外部光源所发出光束的通过或者不通过来实现,因此通常需要外部光源和相应的导光装置,如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可将外部光源所发出的光束导向显示面板。
通常,背光模组主要包括光源、光源罩、导光板、一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及其它光学元件,该背光模组的各元件在组装时需要一背光模组框架将其固定。
一种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如图1所示,该液晶显示器1包括一背光模组10和一显示面板20,该背光模组10包括一软性电路板11、一框架13、四发光元件15、一导光板17、一上增亮片12、一下增亮片14、一扩散片18和一反射片16。
该软性电路板11是提供发光元件与外界连接的元件,其包括一光源设置区112。该发光元件15设置在该软性电路板11的光源设置区112。该框架13包括一凹陷部131,该凹陷部131具有四缺口132。
该背光模组10可以依照下述的顺序进行组装。首先,将该导光板17设置在该框架13上,再将该软性电路板11的光源设置区112设置在该凹陷部131内,且使该发光元件15位于该缺口132内。
该框架13通常为胶框,该发光元件15通常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
但是,由于上述发光元件15需焊接在该软性电路板11的光源设置区112上,外界的电源通过该软性电路板11上的电路来点亮发光元件15,而当LED因使用不当而被损坏时,需要拆开整个液晶显示器再将焊接有LED的FPC替换,在拆卸过程中可能损坏各光学元件和显示面板20。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组装复杂并且拆卸过程中可能损坏各光学元件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较易组装,且减小拆卸过程中的损害的框架。
为克服现有技术组装复杂并且拆卸过程中可能损坏各光学元件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较易组装,且减小拆卸过程中的损害的背光模组。
为克服现有技术组装复杂并且拆卸过程中可能损坏各光学元件和显示面板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较易组装,且减小拆卸过程中的损害的液晶显示器。
一种框架,其由多个侧壁构成,该多个侧壁依序围成一收容空间,其一侧壁上具有缺口,其中,相邻该缺口的另两侧壁分别设置有一弹性件。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框架、一导光板和一光源,该导光板设置在该框架内,其具有一入光面,该光源设置在该框架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其中,该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固持该光源的弹性件。
该光源为长条状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并其两端设置有金属片。
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一显示面板和一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一框架、一导光板和一光源,该导光板设置在该框架内,其具有一入光面,该光源设置在该框架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其中,该背光模组进一步包括用于固持该光源的弹性件,其相对设置在该框架上。
该光源为长条状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并其两端设置有金属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框架、采用该框架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包括用于固持该光源的弹性件,其相对设置在该框架上,即该弹性件位于框架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相对设置在该框架上,因此在组装或拆卸过程中该光源直接由框架背后,对应该弹性件装入该导光板入光面固持住即可,该弹性件与外界连接而点亮发光二极管,即该光源无需焊接在软性电路板上,当光源因使用不当而被损坏时,也无需拆开整组液晶显示器再将焊接有光源的FPC替换,而只由该背光模组背后抽取卡在该两弹性件之间的该光源即可,因此该设计较易组装,且可减小拆卸过程中的损害。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测试装置的液晶显示器示意图。
图2是液晶显示器一实施方式所揭露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框架II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的仰示图。
图5是图2所示光源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液晶显示器组装光源后的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液晶显示器的局部变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是液晶显示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器2包括一显示面板100和一背光模组200,该背光模组200包括一框架210、一光源220、一导光板230、一上增亮片240、一下增亮片250、一扩散片260、一反射片270和二光源电极结构280。
该光源220是将三颗发光二极管(图未示)由透明树脂等材料封装成的长条状的LED模组,该长条状的LED模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铜片222,该三颗发光二极管和该二铜片222是由导线(图未示)相连。
该框架210为一胶框并射出成型,其具有第一侧壁211、第二侧壁212、第三侧壁213和第四侧壁214,其依序围成一收容空间(未标示)。该第一侧壁211上具有一缺口2110,用于收容该长条状的LED模组光源220,该第二侧壁212和第四侧璧214上分别设置有该光源电极结构280,该光源电极结构280在该胶框210射出成型时即整合入该胶框210上。
请一并参阅图3、图4和图5,图3是整合入该第四侧璧214上的光源电极结构280的放大图,图4是图3的仰视图,图5是该光源电极结构280的示意图。该二光源电极结构280是提供光源220与外界电连接的元件,该二光源电极结构280的一端281分别设置在相邻缺口2110的第二侧壁212和第四侧璧214上,另一端282分别延伸至第一侧壁上的缺口2110,该二光源电极结构280的通向该缺口2110一端282分别接触该长条状的LED模组两端的铜片222从而实现电导通,该光源电极结构280为一弹性片,该弹性片提供足够的弹性来固定该光源220,即该长条状的LED模组。
该液晶显示器2可以依照下述的顺序进行组装。首先,将该导光板230设置在该框架210收容空间内,再将该扩散片260、下增亮片250、上增亮片240和显示面板100依序设置在导光板上框架210收容空间内,后将长条状的LED模组光源220相对光学膜片装入该框架210的缺口2110内,使长条状的LED模组光源220对应该导光板230入光面(图未示)设置(如图6所示)。
相较于现有技术,由于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2包括一长条状的LED模组光源220和一对应于该LED模组且设置在框架210的第二侧壁212和第四侧璧214上的由弹性片构成的光源电极结构280,在组装过程中将长条状的LED模组光源220直接由框架背后,对应该光源电极结构280装入缺口2110内即可,该光源电极结构280与外界电性连接而点亮LED,即该LED光源无需焊接在软性电路板上,当LED因使用不当而被损坏时,也无需拆开整组液晶显示器后再将焊接有LED的FPC替换,而只由该背光模组200背后抽取卡在该二光源电极结构280之间的该发光二极管模组220即可,因此该设计较易组装,且可减小拆卸过程中的损害。
请参阅图7,是液晶显示器第二实施方式局部立体示意图。其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该用于固定该光源320,并且提供光源320与外界电连接的光源电极结构380仅采用一弹性片来实现,该长条状的LED模组一端与该光源电极结构380接触从而实现与外界电导通。该长条状的LED模组另一端由一导线3122与外界电导通,该导线3122从第二侧壁312上的一通孔3120穿出与外界电连接。
但是,该液晶显示器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该光源也可以将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一固定元件上制成,该固定元件由金属材质或树脂材质构成,该光源也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管。长条状的LED模组光源可由四LED封装而制成,也可以根据需要封装二颗LED或多个颗LED,其两端铜片也可以为其它金属片可导电即可,如合金片或铝片等,该光源电极结构也可以是其它弹性元件,其由足够弹性固持该长条状的LED模组,并且可使LED模组与外界电连接即可,该光源电极结构也可以由其它方法置入该胶框上,如热压方法。
权利要求1.一种框架,其由多个侧壁构成,该多个侧壁依序围成一收容空间,其一侧壁上具有缺口,其特征在于相邻该缺口的另两侧壁分别设置有一弹性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包括两个端部,其一端与相邻该缺口的侧壁相结合,另一端延伸至该缺口。
3.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一框架、一具有一入光面的导光板和一光源,该导光板设置在该框架内,该光源设置在该框架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其特征在于该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固持该光源的弹性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光源是发光二极管模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模组是将多个发光二极管封装而制成或将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在一长条状的固定元件上而制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模组两端分别设置有金属片,该多个发光二极管与该金属片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由多个侧壁构成,该多个侧壁依序围成一收容空间,该弹性件为弹性片,并设置在该多个侧壁中的一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二弹性片,并分别设置在该多个侧壁中相对的二侧壁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的一部分位于该框架内。
10.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一背光模组和一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设置在该背光模组的光出射一侧,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是权利要求3至9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框架,其由多个侧壁构成,该多个侧壁依序围成一收容空间,其一侧壁上具有缺口,其中,在相邻该缺口的另两侧壁分别设置有一弹性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采用该框架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采用该框架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较易组装,且可减小拆卸过程中的损害。
文档编号G02F1/1335GK2852181SQ20052011935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4日
发明者张正芳 申请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