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552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更详细地,涉及具有包含具有特定结构的芳胺类化合物的感光层,特别是具有含偶氮颜料的感光层的适合在由380~500nm的单色光下曝光使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进行了在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感光层中使用有机类光导电性物质的研究,并且有些技术方案已被实用化。有机类的光导电性物质与无机类的物质相比,具有重量轻、容易成膜、容易制造感光体、根据种类不同可以制造透明的感光体、材料是无公害的等优点。
特别是,用其他化合物分担电荷载体的产生和移动的功能,即所谓的功能分离型感光体对高敏感化是有效的,因此成为了开发的主流。这样的功能分离型感光体的感光层中,考虑可以有几层结构,但是通常使用所谓的叠层型感光体和所谓的单层型感光体,所述叠层型感光体将电荷产生和电荷输送功能分离,并叠层了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而所述单层型感光体在同一层中含有电荷产生物质和电荷输送物质。
作为电荷的输送介质,使用聚乙烯基咔唑等高分子光导电性化合物时,有低分子光导电性化合物分散或溶解在粘合剂树脂中的情况。特别是,由于可以选择薄膜性、柔软性、粘接性等优异的聚合物作为粘合剂树脂,因此有机类的低分子光导电性化合物可以容易地获得机械特性优异的感光体。并且,为了获得残留电位、光响应性、重复使用时的带电性、灵敏度变化等各种特性的平衡性良好的感光体,报道了使用特定的芳胺化合物等作为电荷输送物质,从而提供平衡性好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技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可是,目前公知的这些芳胺类化合物在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的电荷输送物质使用时,将电荷输送物质和粘合剂树脂等一起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制得涂布液,在导电性支持体上涂布该涂布液,通过干燥等形成感光层,这种情况下,对溶剂的溶解性或分散性低,在感光层中对于粘合剂树脂的分散不均匀,或者由于结晶析出等,结果获得的电子照相感光体难以获得期望的电特性和图像特性,同时其反复使用时会产生各项特性降低的问题。进而,含有对溶剂溶解性差的化合物的涂布液的保存稳定性差,在保存中会有结晶析出,或粘度显著上升,或者成分容易分离,因此难以通过涂布涂布液并进行干燥来工业上形成含有这些化合物的感光层。并且,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安装该感光体时或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保管中因暴露在外部光线下而受到大的损害,在感光体内产生大量的电荷阱,会有感光体性能降低的问题。
另一方面,作为感光体的曝光光线,已知使用以LED或激光等为代表的单色光作为曝光光线的电子照相装置。在这样的电子照相装置中,使用600~800nm左右的较长波长的光源作为曝光光线成为主流。
近年来,对于输出图像的高分辨率的要求日益强烈,正在研究曝光光线波长的短波长化。如果进行曝光光线的短波长化,因为不易受到扫描透镜的图像弯曲的影响,小直径激光点比较容易均匀化,能有效地实现高分辨率。技术进步的同时,已经开始提出具有400nm左右的波长的光源的应用,对应于短波长光曝光技术的实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要求最近顿时变高了。
曝光光线使用短波长光时,与适合于目前使用的长波长光的感光体不同,必须使用以对于短波长光的感度为代表的电特性优良的感光体。在使用了较长波长的激光的电子照相装置中,作为电荷产生物质,主要使用对长波长光的感度好的酞菁化合物。并且,现在在有机感光体中使用的多数电荷输送物质对短波长的光都有吸收,因而在短波长的光下曝光的感光体中使用这样的电荷输送物质时,有时感度降低,或者分辨率降低。
对此,作为适合在短波长的光下曝光的电荷产生物质,提出了将各种结构的偶氮化合物作为电子照相装置的感光体的电荷产生物质,该电子照相装置以发出380~500nm波长的光的半导体激光为光源(例如专利文献2)。并且,还提出了多种适合在短波长的光下曝光的电荷输送物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和4)
专利文献1特开昭59-1943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6-32450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0-105478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1-3502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而作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由于本发明中式(1)表示的化合物对溶剂的溶解性或者在和其他材料混合使用时的相容性优异,因此该感光体的感光层形成用涂布液的稳定性良好,电子照相感光体在感光层中难以结晶化,具有优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特性,高感度且带电性、残留电位等各种电特性的平衡性良好,且耐光性优异,并且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对波长380nm~500nm的光具有特别高的感度。另外,还想要提供一种即使在波长为380~500nm的光下曝光时,也可以形成良好的图像的高性能图像形成装置。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对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具有含特定的芳胺类化合物的感光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是合适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第一要点在于,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具有感光层,其中,该感光层含有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

(式(1)中,R1表示具有手性中心的基团,R2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R5、R6、R7和R8分别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R5~R8的至少之一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 本发明的第二要点在于,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感光层含有式(1)表示的化合物,并且含有偶氮颜料。
本发明的第三要点在于,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感光层含有式(1)表示的化合物,并且含有下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

(式(3)中的R12表示总碳原子数为4~20的烷基,该烷基包括可以具有烷基取代基的环烷基,Z表示

另外环X可以具有取代基。) 本发明的第四要点在于,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感光层同时含有式(1)表示的化合物、偶氮颜料和酞菁颜料。
本发明的第五要点在于,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波长为380~500nm的单色光对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曝光,形成图像。
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高感度、残留电位低、带电性好,且通过强光照射的电特性变动小,特别是对图像浓度有影响的带电稳定性良好、耐久性也优异的感光体。另外,还可以提供一种高性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在形成感光层时使用的涂布形成用涂布液的稳定性优异,并且对380~500nm区域的光的感度高,特别是使用了发出该区域的单色光的采用半导体激光或LED的曝光装置。



[图1]是示出具有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实施例中使用的羟基钛酞菁的X射线衍射图。
符号说明 1 感光体 2 带电装置(带电辊) 3 曝光装置 4 显影装置 5 转印装置 6 清洁装置 7 定影装置 41 显影槽 42 搅拌器 43 供给辊 44 显影辊 45 控制部件 71 上部定影部件(加压辊) 72 下部定影部件(固定辊) 73 加热装置 T 调色剂 P 记录纸(纸张,介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代表性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在不偏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改变,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说明。
<式(1)表示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包含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感光层。

式(1)中,R1表示具有手性中心的基团,R2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烷基或可以有取代基的亚芳基,R5、R6、R7和R8分别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R5~R8的至少之一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
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以只使用1种,也可以同时使用几种。并且如果希望还可以在式(1)表示的化合物中同时使用其他电荷输送物质。同时使用的电荷输送物质的量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为了充分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同时使用的电荷输送物质在感光层中的含有的总重量优选不超过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重量。
作为R1的具有手性中心的基团,更优选手性中心是碳原子的基团。在R1所具有的键合在手性中心上的基团只要不是羰基、烷氧羰基、硝基等已知使电特性恶化的基团,则没有特别限制。在R1所具有的键合在手性中心上的基团优选举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链烯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炔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等。这些当中,更优选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者可以具有取代基的链烯基。另外,特别优选氢原子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作为该烷基,优选碳原子数为1~17的烷基,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并且,作为上述烷基、链烯基、炔基和芳基所具有的取代基,例如可列举羟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甲基、乙基、丙基等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苯基、萘基等芳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苯硫基等芳硫基等,作为这些取代基,例如可列举甲基等烷基、氟原子等卤素原子等。
作为R1的至少具有一个手性中心的基团,优选下式(2)表示的基团。

式(3)中,R9、R10和R11是彼此不同的基团,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者可以具有取代基的链烯基。其中,特别优选R9~R11中的二个是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一个是氢原子。
式(1)中,R2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者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其中优选氢原子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特别优选氢原子。并且,作为烷基和芳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可列举出和上述R1中列举的取代基同样的基团。
式(1)中,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烷基、或者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其中优选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更优选亚苯基,特别优选1,4-亚苯基。另外,作为亚烷基和亚芳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可列举出和上述R1中列举的取代基同样的基团。
式(1)中,R5、R6、R7和R8分别独立地表示可以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有取代基的芳基。R5~R8的至少之一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其他三个基团可以是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也可以是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这些之中,优选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特别优选其他三个全是可以具有取代基芳基。作为该芳基的具体例子,可列举苯基、萘基等,作为该取代基,可列举和上述R1中列举的取代基同样的基团,其中,优选烷基,特别优选在结合在氮原子上的碳原子的3位和/或4位上具有取代甲基的甲苯基、二甲苯基。以上的式(1)所示的本发明的芳胺类化合物的优选的具体例子如下所示。


这些芳胺类化合物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制造,例如,将上述通式(1)中具有R4、R5和R6作为取代基的叔胺化合物和具有R3、R7和R8作为取代基的叔胺化合物与具有R1和R2的羰基化合物进行酸缩合反应的方法;或者将上述通式(1)中具有R3和R5作为取代基的仲胺化合物和具有R4和R7作为取代基的仲胺化合物与具有R1和R2的羰基化合物进行酸缩合反应后,再与具有R6的卤化物和具有R8的卤化物进行偶合反应的方法等。
并且,此时的偶合反应可以采用使用铜催化剂或铁催化剂的乌尔曼(Ullmann)反应来进行,也可以采用使用钯催化剂的方法来进行。但是,如果考虑在电子照相感光体中使用本发明的芳胺类化合物时的电特性,则优选采用使用钯催化剂的方法,作为钯催化剂的配位基,优选磷衍生物。并且,在上面的反应中,优选将生成的水、酸、醇等早期排出体系外,例如,特别优选在氮流通下进行反应。此时的氮流通量优选是反应容器的0.0001~5容量%/分钟,特别优选0.001~3容量%/分钟。
<电子照相感光体> ·层结构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具有感光层。作为构成电子照相感光体的感光层结构,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任何结构,作为具体的结构,例如可列举将包含电荷产生物质的层和包含电荷输送物质的层叠层的叠层型感光体、和在包含电荷输送物质的层中分散了电荷产生物质的单层型感光体。并且,在叠层型感光体中,有从支持体侧依次叠层了电荷产生层、电荷输送层的顺叠层型感光体,和顺序相反地进行叠层的逆叠层型感光体,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感光层结构,但最优选可以平衡地发挥光导电性的顺叠层型感光体。
任何一种的情况下,感光层都含有本发明的式(1)表示的化合物。通常,式(1)表示的化合物如果用作电荷输送物质,则没有特别限制,也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同时使用。一般来说,已知电荷输送物质在用于单层型感光体中时,以及在用于叠层型感光体中时,作为输送电荷的功能,都显示相同的性能。
·支持体 作为导电性支持体,主要使用如下材料,例如,铝、铝合金、不锈钢、铜、镍等金属材料或添加金属、碳、氧化锡等导电性粉末来赋予导电性的树脂材料;或者在表面蒸镀或涂布了铝、镍、ITO(氧化铟氧化锡合金)等导电性材料的树脂、玻璃、纸等。其形态有鼓状、片状、带状等。在金属材料的导电性支持体上,为了控制导电性、表面性等或者为了覆盖缺陷,也可以涂布具有适当的电阻值的导电性材料。
使用铝合金等金属材料作为导电性支持体时,可以施加阳极氧化包覆膜后再使用。施加阳极氧化包覆膜时,期望采用公知的方法实施封孔处理。
例如在铬酸、硫酸、草酸、硼酸、氨基磺酸等酸性浴中,通过阳极氧化处理形成阳极氧化包覆膜,但在硫酸中的阳极氧化处理获得更好的结果。在硫酸中的阳极氧化的情况下,优选设定为硫酸浓度为100~300g/l,溶解的铝浓度为2~15g/l,液体温度为15~30℃,电解电压为10~20V,电流密度为0.5~2A/dm2的范围内,但并不限于上述条件。
优选对这样形成的阳极氧化包覆膜进行封孔处理。封孔处理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优选实施在含有氟化镍作为主要成分的水溶液中浸渍的低温封孔处理,或者在含有醋酸镍作为主要成分的水溶液中浸渍的高温封孔处理。
在上述低温封孔处理时使用的氟化镍水溶液的浓度可以适当选择,在3~6g/l范围内使用时,能获得更优选的结果。并且,为了顺利地进行封孔处理,处理温度为25~40℃,优选30~35℃,另外,可以在氟化镍水溶液pH值为4.5~6.5,优选5.5~6.0范围内进行处理。作为pH调节剂,可以使用草酸、硼酸、甲酸、醋酸、氢氧化钠、醋酸钠、氨水等。处理时间优选每1μm膜厚的包覆膜处理1~3分钟的范围。另外,为了更加改善包覆膜的物性,也可以在氟化镍水溶液中添加氟化钴、醋酸钴、硫酸镍、表面活性剂等。接着进行水洗、干燥,结束低温封孔处理。作为上述高温封孔处理时的封孔剂,可以使用醋酸镍、醋酸钴、醋酸铅、醋酸镍-钴、硝酸钡等金属盐水溶液,特别优选使用醋酸镍。使用醋酸镍水溶液时的浓度优选在5~20g/l的范围内使用。处理温度为80~100℃,优选90~98℃,并且优选在醋酸镍水溶液的pH值为5.0~6.0范围内进行处理。这里,作为pH调节剂,可以使用氨水、醋酸钠等。处理时间为10分钟以上,优选处理15分钟以上。另外,此时为了改善包覆膜物性,还可以在醋酸镍水溶液中添加醋酸钠、有机羧酸、阴离子系、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等。另外,也可以用实质上不含盐类的高温水或高温水蒸气进行处理。接着进行水洗、干燥,结束高温封孔处理。平均膜厚度厚时,必须采用封孔液的高浓度化、高温/长时间处理这样的强封孔条件。因此容易产生生产性变差,在包覆膜表面容易产生污染、沾污、粉末化这样的表面缺陷。从这些方面看,阳极氧化包覆膜的平均膜厚通常形成为20μm以下,特别优选形成为7μm以下。
支持体的表面可以是平滑的,也可以使用特别的切削方法或实施研磨处理使其粗糙化。另外,还可以通过在构成支持体的材料中混合适当粒径的粒子而使其表面粗糙化。
为了改善粘接性、粘连性等,还可以在导电性支持体和感光层之间设置底涂层。
·底涂层 作为底涂层,可使用树脂、在树脂中分散了金属氧化物等粒子而得到的物质等。作为底涂层中使用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例子,可举出氧化钛、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铁等含有一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氧化物粒子、钛酸钙、钛酸锶、钛酸钡等含有多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可以只使用一种粒子,也可以多种粒子混合使用。这些金属氧化物粒子中,优选氧化钛和氧化铝,特别优选氧化钛。氧化钛粒子可以用氧化锡、氧化铝、氧化锑、氧化锆、氧化硅等无机物或硬脂酸、多元醇、聚硅氧烷等有机物对其表面实施处理。作为氧化钛粒子的结晶类型,可以使用金红石、锐钛矿、板钛矿、无定型的任何一种。也可以包含多种结晶状态。
另外,作为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粒径,可以利用各种粒径,其中从特性和液体稳定性方面考虑,作为平均一次粒径优选10nm~100nm,特别优选10nm~50nm。
底涂层期望以金属氧化物粒子分散在粘合剂树脂中的形态形成。作为在底涂层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可以单独或者与固化剂一起以固化的形态使用苯氧基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酪蛋白、聚丙烯酸、纤维素类、明胶、淀粉、聚氨酯、聚酰亚胺、聚酰胺等,其中,醇可溶性的共聚聚酰胺、改性聚酰胺等显示良好的分散性、涂布性,是优选的。
无机粒子对粘合剂树脂的混合比任意选择,但从分散液的稳定性、涂布性方面看,优选在10重量%~500重量%的范围内使用。
底涂层的膜厚可以任意选择,但从感光体特性和涂布性考虑,优选0.1μm~20μm。另外,底涂层中还可以含有公知的抗氧剂等。
·电荷产生物质 作为电荷产生物质,只要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可以使用公知的任何化合物,也可以同时使用。更具体地,例如可列举酞菁颜料(无金属酞菁、含金属酞菁)、ペリノン系颜料、硫靛、喹吖酮、二萘嵌苯类颜料、蒽醌类颜料、偶氮颜料(二偶氮类颜料、三偶氮类颜料、四偶氮类颜料)、赛安宁类颜料、多环醌、吡喃鎓盐、硫代吡喃鎓盐、靛蓝、蒽嵌蒽二酮、皮蒽酮染料等各种有机颜料、染料等有机光传导性化合物。这些当中,优选酞菁颜料或偶氮颜料,特别优选偶氮颜料。偶氮颜料中优选具有多个偶氮键的物质,特别优选二偶氮类颜料或三偶氮类颜料。下面示出作为电荷产生物质的优选的偶氮颜料的具体例子。


作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使用的电荷产生物质,特别优选下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

式(3)中的R12表示总碳原子数为4~20的烷基,该烷基包括可以具有烷基取代基的环烷基。
Z表示
另外,环X可以具有取代基。
作为环X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可举出氟原子、碘原子、氯原子等卤素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正己基等烷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等烷氧基。这些当中,特别优选氟原子、氯原子、甲氧基。但最优选的是,用X表示的苯环上不存在取代基。
式(3)中,-OR12基的结合位置是任意的,优选结合在-CONH-基中结合的C原子的间位。作为R12表示的具有环烷基的烷基,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5以下,更优选1~3。另外,环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8以下,更优选为4~6。更具体地,R12可举出表1所示的基团,其中优选环烷基部分是环己基,特别优选的是环己基甲基。
另外,-CONH-基相对于萘的结合位置只要是-N=N-基所结合的环即可,是任意的,但是优选相对于-N=N-基所结合的碳原子的间位。本发明的式(3)所示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子示于表1中。
表1 表1(续) 式(3)表示的化合物可以只使用一种,也可以同时使用几种。另外,如果需要,除了式(3)表示的化合物以外,还可以同时使用其他的电荷产生物质。同时使用的其他电荷产生物质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不妨碍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特性,则可以使用目前公知的任何化合物。并且,同时使用的其他电荷产生物质的量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为了充分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同时使用的电荷产生物质在感光层中所含有的总重量优选不超过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重量。
叠层型感光体的情况下,形成含有电荷产生物质的电荷产生层。电荷产生层通常以将通过颜料摇动器磨碎、砂磨机、球磨机、超声波处理、搅拌等微细化的微粒用各种粘合剂树脂粘合的形式使用,所述粘合剂树脂为,例如聚酯、聚乙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酯、聚碳酸酯、聚乙烯醇缩醛、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乙烯醇缩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聚酰胺、聚氨酯、纤维素醚、苯氧基树脂、硅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酯、纤维素醚、丁二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氯乙烯、乙基乙烯基醚等乙烯基化合物的聚合物或共聚物等。相对于100重量份粘合剂树脂,电荷产生层中的电荷产生物质的使用比例可以在30~500重量份的范围内使用,其膜厚通常为0.1μm~1μm,优选0.15μm~0.6μm。此时的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比例太少的话,不能充分发挥电荷产生功能,并且多于一定量以上时,会促进电荷产生层形成用涂布液的劣化,因此相对于100重量份粘合剂树脂,在30~500重量份的范围内使用。
·电荷输送物质 作为电荷输送物质,通常使用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在不妨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以使用公知的任何化合物,同时使用也可以。更具体地,可列举例如联对苯醌衍生物、2,4,7-三硝基芴酮等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咔唑衍生物、吲哚衍生物、咪唑衍生物;_唑衍生物、吡唑衍生物、_二唑衍生物、吡唑啉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等杂环化合物、苯胺衍生物、腙化合物、芳香族胺衍生物等含氮化合物、芪衍生物、丁二烯衍生物、烯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多种结合或者在主链或侧链上具有包括这些化合物的基团的聚合物等。
叠层型感光体的情况下,形成含有电荷输送物质的电荷输送层。电荷输送层可以是单一的层,也可以叠合构成成分或组成比不同的多种层。并且,单层型感光体的感光层是在和叠层型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同样构成的电荷输送介质中分散电荷产生物质。叠层型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和单层型感光体的电荷输送介质通常是通过粘合剂树脂粘合这些电荷输送物质来获得的。
顺叠层型感光体和单层型感光体由于通过光通过电荷输送层或感光层到达电荷产生物质而发挥功能,因此电荷输送层或电荷输送介质必须是不阻隔曝光光线的曝光光线透过性优异的层或介质,电荷输送物质和粘合剂树脂的相容性高,优选构成物质不析出或者不产生浑浊。并且,为了形成良好的图像,优选不吸收曝光光线的物质,优选电荷输送层或电荷输送介质的曝光光线透过率在87%以上,更优选90%以上,进一步优选93%以上,特别优选95%以上。电荷输送层或电荷输送介质的曝光光线的透过率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式(1)表示的化合物作为电荷输送物质等,选择电荷输送物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调整电荷输送层的膜厚来实现。曝光光线的透过率的测定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在测定波长中在透明的板(例如石英玻璃板)上形成该层,通过市售的分光光度计测定。
叠层型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和单层型感光体的感光层中粘合剂树脂和电荷输送物质的含有比例通常为,相对于100重量份粘合树脂,全部电荷输送物质为30~200重量份,优选为40~150重量份的范围。电荷输送层和单层型感光体的感光层的膜厚通常为5~50μm,优选10~45μm。膜厚太薄的话,由于磨损,感光体的寿命变短,膜厚太厚的话,由于曝光光线或电荷的扩散,图像的分辨率有变差的倾向。
另外,为了提高成膜性、柔软性、涂布性、耐污染性、耐气体性、耐光性等,也可以含有公知的增塑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吸电子性化合物、流平剂、表面活性剂、例如硅油、氟类油以及其他添加剂等。作为抗氧剂的例子,可列举位阻酚化合物、位阻胺化合物等。
作为叠层型感光体的电荷输送层和单层型感光体的感光层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例如可列举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乙烯基聚合物及其共聚物、聚碳酸酯、聚酯、聚酯碳酸酯、聚砜、聚酰亚胺、苯氧基树脂、环氧树脂、硅树脂等,并且可以使用它们的部分交联固化物或者将它们混合使用。
本发明的感光层中,作为特别优选使用的粘合剂树脂,可列举有重复结构是下述式(4)表示的聚碳酸酯树脂、下述式(5)表示的聚酯树脂、和下述式(6)表示的聚酯树脂。


式(4)、(5)各式中,Ar13和Ar14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Ar15表示具有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香族环的二价基团。作为Ar15的具体例子,有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和下述式(A)表示的二价基团。式(A)中,Ar16和Ar17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特别的,式(A)中的Ar16和Ar17优选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苯基。
-Ar16-O-Ar17-(A) 作为Ar13~Ar17具有的取代基,可列举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取代基和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取代基。Q表示单键或-CR16R17-,R16和R17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烷基、芳基或连接的脂环结构。
式(4)、(5)中,-O-Ar13-Q-Ar14-O-表示二羟基芳基成分的部分结构。作为形成这些结构的二羟基芳基成分,可列举双酚残基、联苯酚(biphenol)残基等,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举出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3-甲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戊烷、2,2-双(4-羟基苯基)-3-甲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己烷、2,2-双(4-羟基苯基)-4-甲基戊烷、1,1-双(4-羟基苯基)环戊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双(3-苯基-4-羟基苯基)甲烷、1,1-双(3-苯基-4-羟基苯基)乙烷、1,1-双(3-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乙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异丙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仲丁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3,6-二甲基苯基)乙烷、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丙烷、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2,3,5-三甲基苯基)环己烷、双-(4-羟基苯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丙烷、双(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二苄基甲烷、4,4’-[1,4-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基)]双[苯酚]、4,4’-[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苯酚]、4,4’-[1,4-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基)]双[2,6-二甲基苯酚]、4,4’-[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2,6-二甲基苯酚]、4,4’-[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2,3,6-三甲基苯酚]、4,4’-[1,4-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基)]双[2,3,6-三甲基苯酚]、4,4’-[1,3-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基)]双[2,3,6-三甲基苯酚]、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双(4-羟基苯基)戊酸硬脂酯、4,4’-二羟基二苯基砜、4,4’-二羟基二苯基硫醚、3,3’,5,5’-四甲基-4,4’-二羟基二苯基醚、3,3’,5,5’-四甲基-4,4’-二羟基二苯基砜、3,3’,5,5’-四甲基-4,4’-二羟基二苯基硫醚、酚酞、4,4’-[1,4-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烯基)]双酚、4,4’-[1,4-亚苯基双(1-甲基亚乙烯基)]双[2-甲基苯酚]、(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甲烷、(2-羟基-5-甲基苯基)(4-羟基-3-甲基苯基)甲烷、1,1-(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乙烷、2,2-(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1,1-(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等双酚成分、 4,4’-联苯酚、2,4’-联苯酚、3,3’-二甲基-4,4’-二羟基-1,1’-联苯、3,3’-二甲基-2,4’-二羟基-1,1’-联苯、3,3’-二(叔丁基)-4,4’-二羟基-1,1’-联苯、3,3’,5,5’-四甲基-4,4’-二羟基-1,1’-联苯、3,3’,5,5’-四叔丁基-4,4’-二羟基-1,1’-联苯、2,2’,3,3’,5,5’-六甲基-4,4’-二羟基-1,1’-联苯等联苯酚成分等。
这些当中,优选的化合物可举出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3-甲基苯基)甲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甲烷、2,2-(2-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丙烷等双酚成分。
式(5)中,由-(C=O)-Ar15-(C=O)-表示的部分结构是源自二羧酸的残基。作为这些二羧酸残基的具体例子,可举出邻苯二甲酸残基、间苯二甲酸残基、对苯二甲酸残基、甲苯-2,5-二羧酸残基、对二甲苯-2,5-二羧酸残基、萘-1,4-二羧酸残基、萘-2,3-二羧酸残基、萘-2,6-二羧酸残基、联苯-2,2’-二羧酸残基、联苯-4,4’-二羧酸残基、二苯醚-2,2’-二羧酸残基、二苯醚-2,3’-二羧酸残基、二苯醚-2,4’-二羧酸残基、二苯醚-3,3’-二羧酸残基、二苯醚-3,4’-二羧酸残基、二苯醚-4,4’-二羧酸残基。
这些当中,优选邻苯二甲酸残基、间苯二甲酸残基、对苯二甲酸残基、萘-1,4-二羧酸残基、萘-2,6-二羧酸残基、联苯-2,2’-二羧酸残基、联苯-4,4’-二羧酸残基、二苯醚-2,2’-二羧酸残基、二苯醚-2,4’-二羧酸残基、二苯醚-4,4’-二羧酸残基。
特别优选间苯二甲酸残基、对苯二甲酸残基、二苯醚-4,4’-二羧酸残基。
并且,这些二羧酸残基可以多种组合使用。使用多种二羧酸残基时,具有式(A)表示的结构的二羧酸残基的存在比例优选超过70%。更优选具有式(A)表示的结构的二羧酸残基的存在比例超过80%,特别优选具有式(A)表示的结构的二羧酸残基的存在比例超过90%。
粘合剂树脂的分子量太低的话,机械强度不够,相反,分子量太高的话,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涂布液的粘度太高,会产生生产性降低的不良情况,因此聚碳酸酯树脂、聚芳酯树脂的情况下,使用粘均分子量为10000以上,优选为20000以上,并且为100000以下,优选为70000以下的范围。
在单层型感光层的情况下,以上述电荷输送层的混合比在电荷输送介质中分散电荷产生物质。相对于粘合剂树脂,电荷产生物质的量优选在0.5~50重量%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20重量%的范围内使用。感光层的膜厚一般为5~50μm,优选10~45μm。另外,此时为了提高成膜性、涂布性、耐污染性、耐气体性等,还可以含有公知的增塑剂、吸电子性化合物、流平剂、抗氧剂等添加物。
为了防止电、机械劣化,可以在感光层上设置保护层。并且,为了减轻感光体表面的摩擦阻力或磨耗,表面层中可以含有氟类树脂、硅树脂等,也可以含有由这些树脂获得的粒子或无机化合物的粒子。
·层形成方法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感光层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将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或偶氮化合物与粘合剂一起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根据需要添加适当的电荷产生物质、增敏染料、吸电子性化合物、其他的电荷输送物质或增塑剂、颜料等公知的添加剂获得涂布液,在导电性基体上涂布该涂布液,干燥来制备。
包括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二层的感光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电荷产生层上涂布上述涂布液,或者在涂布了上述涂布液而获得的电荷输送层上形成电荷产生层来制造。
作为用于涂布形成构成感光体的各层的涂布液的制备中使用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可列举例如甲醇、乙醇、丙醇、2-甲氧基乙醇等醇类;四氢呋喃、1,4-二_烷、二甲氧基乙烷等醚类;甲酸甲酯、乙酸乙酯等酯类;丙酮、甲乙酮、环己酮等酮类;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四氯乙烷、1,2-二氯丙烷、三氯乙烯等氯代烃类;正丁胺、异丙醇胺、二乙胺、三乙醇胺、乙二胺、三亚乙基二胺等含氮化合物类;乙腈、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类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同时使用。
作为感光层的涂布形成方法,有喷涂法、螺旋涂布法、环式涂布法、浸渍涂布法等。
作为喷涂法,有气体喷、无气体喷、静电气喷、静电无气喷、旋转雾化式静电喷、热喷、热无气喷等,为了获得均匀的膜厚,考虑微粒化程度、粘附效率等,在旋转雾化式静电喷中,通过再公表平1-805198号公报公开的运送方法,即边旋转圆筒式工件边在其轴方向上无间隔连续运送,能获得综合的高粘附效率且膜厚均匀性优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作为螺旋涂布法,有使用在特开昭52-119651号公报中公开的注射液涂布机或帘式涂布机的方法、在特开平1-231966号公报中公开的从微小开口部使涂料呈条型连续飞翔的方法,使用在特开平3-193161号公报中公开的多喷嘴体的方法等。
浸渍涂布法的情况下,在涂布液或分散液的制备中,单层型感光层时和叠层型感光层的电荷输送层时的总的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10重量%~50重量%,更优选15重量%~35重量%,粘度优选为50~700mPa·s,更优选100~500mPa·s,叠层型感光层的电荷产生层的情况下,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15重量%以下,更优选1~10重量%,粘度优选0.1~10mPa·s。
涂膜形成后,使涂膜干燥,但也可以调节干燥温度和时间以进行必要且充分的干燥。干燥温度太高时,成为气泡混入到感光层中的原因,如果太低,干燥需要时间,会有残留溶剂量增加而对电特性带来不利影响等问题,因此温度通常为100~250℃,优选110~170℃,更优选120~140℃的范围。作为干燥方法,可以使用热风干燥机、蒸气干燥机、红外线干燥机和远红外线干燥机等。
<图像形成装置> 接着,参照示出了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图1说明使用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但是,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下面的说明,只要不超出本发明要旨,可以进行任意的改变来实施。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电子照相感光体1、带电装置2、曝光装置3和显影装置4而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设置有印刷装置5、清洁装置6和定影装置7。
电子照相感光体1如果是上述的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则没有特别限制,图1是其一个例子,示出了在圆筒状的导电性支持体的表面上形成了上述感光层的鼓状感光体。沿着该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外周,分别设置带电装置2、曝光装置3、显影装置4、转印装置5和清洁装置6。
带电装置2是使电子照相感光体1带电的装置,它使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均匀带电为规定电位。图1示出了作为带电装置2的一个例子的滚筒型带电装置(带电辊),但是也经常使用其他的电晕管(corotron)、电晕竟电(scorotron)等电晕带电装置、带电刷等接触型带电装置等。
另外,电子照相感光体1和带电装置2多数情况下设计成可以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将带有这两者的盒(下面称为感光体盒)取出的结构。这样,例如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或带电装置2劣化时,可以将该感光体盒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取出,并将另外的新的感光体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并且,对于后述的调色剂,多数情况下可以设计成蓄积在调色剂盒中,并可以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取出的结构,使用的调色剂盒中没有调色剂时,可以将该调色剂盒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中取出,并安装其他新的调色剂盒。另外,也可以使用包括电子照相感光体1、带电装置2、调色剂全部的盒。
曝光装置3只要是可以对电子照相感光体1进行曝光,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感光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装置即可,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具体地,可列举卤素灯、荧光灯、半导体激光或He-Ne激光等激光、LED等。并且,可以是通过感光体内部曝光方式进行曝光。进行曝光时的光是任意的,但是特别优选在波长为380nm~500nm的短波长的单色光等下曝光,更优选在波长380~430nm的单色光下曝光。
显影装置4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串联(cascade)显影、单组分导电调色剂显影、双组分磁刷显影等干式显影方式或湿式显影方式等任意装置。图1中,显影装置4的结构如下包括显影槽41、搅拌器42、供给辊43、显影辊44和控制部件45,并在显影槽41内部贮藏调色剂T。并且,根据需要可以在显影装置4上附加补给调色剂T的补给装置(未图示)。该补给装置可以是从瓶、盒等容器补给调色剂T的结构。
供给辊43是由导电性海绵等形成。显影辊44包括铁、不锈钢、铝、镍等的金属辊,或在这样的金属辊上包覆了硅树脂、聚氨酯树脂、氟树脂等的树脂辊等。在该显影辊44的表面上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平滑加工或粗糙面加工。
显影辊44设置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和供给辊43之间,并分别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和供给辊43接触。供给辊43和显影辊44通过旋转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驱动旋转。供给辊43负载有贮存的调色剂T,将其供给到显影辊44上。显影辊44负载由供给辊43提供的调色剂T,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接触。
控制部件45由硅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等树脂混合物、不锈钢、铝、铜、黄铜、磷青铜等金属混合物或在这样的金属混合物上包覆了树脂的混合物等形成。该控制部件45与显影辊44接触,通过弹簧等以规定的力挤压(一般的混合物线压为5~500g/cm)显影辊44一面。根据需要,该控制部件45也可以具有通过与调色剂T的摩擦带电而使调色剂T带电的功能。
搅拌器42是通过旋转驱动机构进行旋转,搅拌调色剂T,同时将调色剂T运送到供给辊43一侧。搅拌器42可以设计成多个叶片形状、大小等不同的搅拌器。
调色剂T的种类是任意的,除了粉末状调色剂以外,还可以使用由悬浮聚合法或乳化聚合法等聚合的调色剂等。特别是,使用聚合调色剂时优选粒径为4~8μm左右的小粒径的调色剂,并且调色剂粒子的形状可以使用接近球形的形状到马铃薯这样的偏离球形的各种形状。聚合调色剂其带电均匀性、转印性优异,使用于高图像质量化。
转印装置5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电晕转印、辊转印、带转印等静电转印法、加压转印法、粘附转印法等任意方式的装置。这里,转印装置5是由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相对设置的转印充电器(charger)、转印辊、转印带等构成的。该转印装置5在与调色剂T的带电电位极性相反下施加规定电压值(转印电压),在记录纸(纸张、介质)P上转印形成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上的调色剂图像。
对于清洁装置6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刷清洁器、磁刷清洁器、静电刷清洁器、磁辊清洁器、刮板清洁器等任意的清洁装置。清洁装置6是用清洁部件刮落附着在感光体1上的残留调色剂,并回收调色剂。但是残留在感光体表面的调色剂少或者几乎没有时,不要清洁装置6也可以。
定影装置7是由上部定影部件(加压辊)71和下部定影部件(定影辊)72构成,在定影部件71或72内部具有加热装置73。另外,图1中,示出了在上部定影部件71的内部具有加热装置73的例子。上部和下部的各定影部件71、72可以使用在不锈钢、铝等金属管上包覆了硅橡胶的定影辊,以及用特氟隆(注册商标)树脂包覆的定影辊、定影片等公知的热定影部件。另外,为了提高脱模性,各定影部件71、72也可以制成提供硅油等脱模剂的结构,或者是通过弹簧等彼此强制地施加压力的结构。
转印到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通过加热到规定温度的上部定影部件71和下部定影部件72之间时,调色剂被加热到熔融状态、通过后,冷却,调色剂被定影在在记录纸P上。
另外,定影装置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这里使用的作为代表性的装置,可以设置采用热辊定影、闪光(flash)定影、烘箱定影、压力定影等任意方式的定影装置。
如上构成的电子照相装置可以如下进行图像记录。即,首先,感光体1的表面(感光面)通过带电装置2带电为规定电位(例如-600V)。此时,可以通过直流电压带电,也可以在直流电压上叠合交流电压来带电。
接着,根据要记录的图像通过曝光装置3对带电的感光体1的感光面进行曝光,在感光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接着,用显影装置4进行形成在该感光体1的感光面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
显影装置4是通过控制部件(显影刮板)45将由供给辊43供给的调色剂T薄层化,同时以规定的极性(这里,是与感光体1的带电电位极性相同,都是负极性)摩擦带电,边加载到显影辊44上边运送,与感光体1的表面接触。
加载在显影辊44上的带电调色剂T与感光体1的表面接触时,在感光体1的感光面上形成对应于静电潜像的调色剂图像。接着,该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装置5被转印到记录纸P上。然后,未被转印而是残留在感光体1的感光面上的调色剂用清洁装置6除去。
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P上后,通过定影装置7,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在记录纸P上,由此获得最终的图像。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除了上述结构以外,例如也可以具有能进行除电工序的结构。除电工序是通过在电子照相感光体上进行曝光来进行电子照相感光体的除电的工序,作为除电装置,可使用荧光灯、LED等。另外,除电工序中使用的光多是具有强度为曝光光线的3倍以上的曝光能量的光。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变形而构成,例如为可以进行上述曝光工序、辅助带电工序等工序的结构,或进行胶版印刷的结构,以及使用多种调色剂的全彩色串联方式的结构。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来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在不超出其要旨的范围内不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另外,下面的“份”表示“重量份”。另外,在电荷输送层中使用的树脂的粘均分子量是如下算出的。在二氯甲烷中溶解树脂,制备浓度C为6.00g/L的溶液。使用溶剂(二氯甲烷)的流下时间t0是136.16秒的厄布洛德型毛细管粘度计,在设定为20.0℃的恒温水槽中测定试料溶液的流下时间t。根据下式算出粘均分子量。
a=0.438×ηsp+1 ηsp=t/t0-1 b=100×ηsp/CC=6.00(g/L) η=b/a Mv=3207×η1.205 实施例1 使用在膜厚75μm的聚酯薄膜上蒸镀了铝的材料作为支持体,使用钢丝轮刷(ワイヤ一バ一)在其上涂布下述的电荷产生层涂布液后干燥,并使膜厚为0.4μm,形成电荷产生层。在该层上用敷料器涂布下述电荷输送层涂布液,在室温下干燥30分钟,接着在125℃下干燥20分钟,制造具有膜厚25μm的电荷输送层的感光体A。将此时使用的电荷输送层涂布液涂布到石英玻璃上并进行干燥,使得膜厚为25μm,以一样的石英玻璃作背景,使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造的分光光度计UV1650PC测定得到的样品对427nm的光的透过率时,为99.9%。
·电荷产生层涂布液 在1.5份下述式(6)表示的化合物中加入30份1,2-二甲氧基乙烷,用砂磨机粉碎8小时,进行微粒化分散处理。接着,与在28.5份1,2-二甲氧基乙烷中溶解了0.7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电气化学工业(株)制造,商品名“デンカブチラ一ル”#6000C)、0.75份苯氧基树脂(ユニオンカ一バイド公司制造的产品,PKHH)的粘合剂溶液混合,再混合13.5份1,2-二甲氧基乙烷和4-甲氧基-4-甲基-2-戊酮的任意比例的混合液,制备固体成分浓度4.0重量%的电荷产生层涂布液。

Z表示
·电荷输送层涂布液 在480份四氢呋喃和120份甲苯中溶解70份下述式(7)表示的化合物和100份下述式(8)表示的聚碳酸酯树脂(m∶n=51∶49,粘均分子量30000),制备电荷输送层涂布液。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式(7)表示的化合物的用量为90份的电荷输送层涂布液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感光体B。采用此时使用的电荷输送层涂布液,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膜对427nm的光的透过率时,为99.9%。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式(7)表示的化合物的用量为50份的电荷输送层涂布液以外,和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感光体C。采用此时使用电荷输送层涂布液,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膜对427nm的光的透过率时,为99.9%。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下述式(9)的化合物来代替式(7)表示的化合物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感光体D。采用此时使用电荷输送层涂布液,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膜对427nm的光的透过率时,为99.9%。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35份下述式(10)的电荷输送物质和35份式(11)的电荷输送物质的混合物来代替式(7)表示的化合物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感光体E。采用此时使用电荷输送层涂布液,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膜对427nm的光的透过率时,为99.0%。

比较例2 在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下述式(12)的化合物来代替式(6)表示的化合物,使用35份式(10)的物质、35份式(11)的物质的混合物来代替式(7)表示的化合物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感光体F。采用此时使用电荷输送层涂布液,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膜对427nm的光的透过率时,为99.0%。

Z表示
比较例3 在实施例3中,除了使用式(10)的化合物代替式(7)表示的化合物以外,全部和实施例3同样地,制造感光体G。采用此时使用电荷输送层涂布液,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膜对427nm的光的透过率时,为99.0%。
将获得的各感光体A~F安装在感光体特性评价装置(三菱化学(株)制造)上,通过带电、曝光、电位测定、除电的循环进行电特性的评价。
在外径80mm的铝制鼓上贴附各感光体,使铝制鼓和感光体的铝蒸镀层电导通,在转速30rpm的恒定转速下旋转。在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下进行带电,并使感光体的初期表面电位为-700V,使用卤素灯的光经过干涉滤光片而得到的427nm单色光对感光体曝光,求出表面电位达到-350V的曝光量(下面称为灵敏度)以及曝光的光量为1.11μJ/cm2时的表面电位(下面称为VL)。从曝光到电位测定的时间为389毫秒。除电光使用75勒克斯的白色光,曝光宽度为5mm。测定除电光照射后的残留电位(下面称为Vr)。
灵敏度是表面电位变成初期电位的1/2时所必须的曝光量,数值越小灵敏度越高。并且,VL和Vr是曝光后的电位,值越小电特性越优良。结果示于下述表2中。
表2 实施例1~4的感光体和比较例1~2的感光体相比,灵敏度、VL、Vr均衡且良好,是合适的感光体。
接着,对感光体C和G照射10分钟白色荧光灯(三菱オスラム公司制造的ネオルミス一パ一FL20SS·W/18)的光,以使感光体表面的光强度为2000勒克斯,然后在暗处放置10分钟后,进行同样的测定。
在表3中,示出了初期表面电位的变化量和VL的白色荧光灯照射前后的电特性的变化量。变化量小的感光体表示暴露在强光下时特性变化也小,作为感光体的电特性,其耐强光性能优良。
表3 实施例3的感光体和比较例3的感光体相比,暴露在强光下之后,电位的变化量也小,耐强光性优良。
如上所述,具有包含式(7)表示的化合物的感光层的感光体的灵敏度、VL、Vr为代表的电特性均衡而良好,即使暴露在强光下时,也不易劣化。
接着,观察将实施例1~3和比较例3中制备的电荷输送涂布液在25℃的环境下保存90天时的液体状态。结果示于表4中。
表4 如上所述,使用式(7)表示的化合物的涂布液即使增加式(7)表示的化合物的使用份数时,也是保存稳定性优异的液体。
实施例5 除了使用由下述方法制备的电荷产生层涂布液来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电荷产生层涂布液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感光体A2。
·电荷产生层涂布液 混合0.4份式(6)表示的化合物和27份1,2-二甲氧基乙烷、3份4-甲氧基-4-甲基-2-戊酮,用砂磨机粉碎4小时,进行微粒化分散处理,制备颜料分散液。在该颜料分散液中混合0.2份聚乙烯醇缩丁醛(电气化学工业(株)制造,商品名“デンカブチラ一ル”#6000C),再搅拌混合1小时,制备固体成分浓度为2.0重量%的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
实施例6 除了使用由特开昭59-113446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合成的下述式(1T)的电荷产生物质来代替实施例5使用的式(6)表示的化合物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获得感光体B2。
实施例7 除了使用由特开昭64-80964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合成的下述式(2T)的电荷产生物质来代替实施例5使用的式(6)表示的化合物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获得感光体C2。

实施例8 除了使用由特开昭59-139045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合成的下述式(3T)的电荷产生物质来代替实施例5使用的式(6)表示的化合物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获得感光体D2。

实施例9 除了使用由特开平5-32905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合成的下述式(4T)的电荷产生物质来代替实施例5使用的式(6)表示的化合物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获得感光体E2。

实施例10 除了使用由特开平3-119362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合成的下述式(5T)的电荷产生物质来代替实施例5使用的式(6)表示的化合物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获得感光体F2。

式(5T)中,Cp1和Cp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

这里,Z表示

实施例11 除了使用由特开昭57-195767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合成的下述式(6T)的电荷产生物质来代替实施例5使用的式(6)表示的化合物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获得感光体G2。

实施例12 除了使用下式(7T)的电荷发生物质来代替实施例5使用的式(6)表示的化合物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获得感光体H2。

式(7T)中的Z表示

买施例13 使用在双轴延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膜(厚度75μm)的表面上形成了蒸镀铝层(厚度700_)的导电性支持体,采用棒涂机在该支持体的蒸镀层上涂布以下的底涂层用分散液并使干燥后的膜厚为1.25μm,干燥形成底涂层。
底涂层用分散液如下制造。即,在高速流动式混合混炼机((株)カワタ公司制造的"SMG300")中投入平均一次粒径为40nm的金红石型氧化钛(石原产业公司制造的“TTO55N”)和相对于该氧化钛为3重量%的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东芝シリコ一ン公司制造的“TSL8117"),在旋转圆周速度为34.5m/秒下高速混合,通过将获得的表面处理的氧化钛在甲醇/1-丙醇的混合溶剂中用球磨分散,制得疏水化处理的氧化钛的分散浆料。边加热边将该分散浆料和包括甲醇/1-丙醇/甲苯的混合溶剂、ε-己内酰胺[下述式(A)表示的化合物]/双(4-氨基-3-甲基环己基)甲烷[下述式(B)表示的化合物]/六亚甲基二胺[下述式(C)表示的化合物]/十亚甲基二羧酸[下述式(D)表示化合物]/十八亚甲基二羧酸[下述式(E)表示的化合物]的组成摩尔比例为75%/9.5%/3%/9.5%/3%的共聚聚酰胺的颗粒加热边进行搅拌、混合,使聚酰胺颗粒溶解后,通过进行超声波分散处理,得到甲醇/1-丙醇/甲苯的重量比为7/1/2的、含有重量比为3/1疏水性处理的氧化钛/共聚合聚酰胺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8.0%的底涂层用分散液。

接着,将20重量份具有图2所示的对CuKα特性X射线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的羟基钛酞菁和280重量份1,2-二甲氧基乙烷混合,用砂磨机粉碎2小时,进行微粒化分散处理。接着,在253重量份的1,2-二甲氧基乙烷和85重量份的4-甲氧基-4-甲基-2-戊酮的混合液中溶解聚乙烯醇缩丁醛(电气化学工业(株)制造,商品名“デンカブチラ一ル”#6000C)获得粘合剂液,将其与234重量份的1,2-二甲氧基乙烷在上述微细化处理液中混合,制备电荷产生层涂布液。在上述底涂层上用棒涂机涂布该电荷产生层涂布液,以干燥后的膜厚为0.4μm形成电荷产生层。接着,与实施例5同样地,在电荷产生层上涂布电荷输送层,获得感光体I2。
实施例14 除了使用具有下述式(8T)表示的重复单元结构的粘均分子量为50000的聚碳酸酯树脂来代替实施例1使用的具有式(8)表示的重复单元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感光体J2。

实施例15 除了使用下述式(9T)表示的粘均分子量为20000的聚碳酸酯树脂来代替实施例14使用的具有式(8T)表示的重复单元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以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获得感光体K2。

实施例16 除了使用下述式(10T)表示的粘均分子量为39200的聚碳酸酯树脂来代替实施例14使用的具有式(8T)表示的重复单元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以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获得感光体L2。

实施例17 除了使用下述式(11T)表示的粘均分子量为38800的聚碳酸酯树脂来代替实施例14使用的具有式(8T)表示的重复单元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以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获得感光体M2。

实施例18 除了使用下述式(12T)表示的粘均分子量为39000的聚碳酸酯树脂来代替实施例14使用的具有式(8T)表示的重复单元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以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获得感光体N2。

实施例19 除了使用下述式(13T)表示的粘均分子量为41000的聚芳酯树脂来代替实施例14使用的具有式(8T)表示的重复单元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以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获得感光体O2。

式(13T)表示的聚芳酯树脂如下制造。
在反应层1中,将392L脱盐水、40.58kg的2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23.01kg的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乙烷混合并搅拌,制备碱性水溶液后,依次添加0.2552kg苄基三乙基氯化铵、0.6725kg的2,3,5-三甲基苯酚,制备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乙烷的溶液。
在反应层2中,将286kg二氯甲烷、28.20kg二苯醚-4,4’-二酰氯混合并搅拌,制备二苯醚-4,4’-二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
将反应槽1的外部温度保持在20℃,边搅拌,边在1小时内向反应槽1内投入反应槽2的二氯甲烷溶液。进行反应槽1中的搅拌4小时后,加入468kg二氯甲烷,再继续搅拌8小时。然后加入3.86kg醋酸,搅拌30分钟后,停止搅拌,分离有机层。
用424L的0.1N氢氧化钠水溶液清洗该有机层,分离有机层后,进行有机层的离心分离操作,除去有机相中残存的水分。再次用424L的0.1N氢氧化钠水溶液清洗获得的有机层,分离有机层后,进行有机层的离心分离操作,除去有机相中残存的水分。再用424L的0.1N的盐酸对该有机层清洗4次,再用424L脱盐水清洗2次后,进行分离后的有机层的离心分离操作,除去有机层中残留的水分。取出在温水造粒装置中溶解于有机相中的树脂,过滤,干燥,获得41.7g式(13T)表示聚芳酯树脂。
比较例4 除了使用下述式(14T)表示的化合物来代替实施例1使用的式(7)表示的电荷输送物质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感光体P2。

比较例5 除了使用下述式(15T)表示的化合物来代替实施例1使用的式(7)表示的电荷输送物质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感光体Q2。

在按照电子照相学会测定标准制造的电子照相特性评价装置(续电子照相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电子照相学会编,コロナ公司,记载在404~405页)上安装上述获得的感光体A2~Q2和实施例1中获得的感光体A,通过带电、曝光、电位测定、除电的循环进行电特性的评价。
在外径80mm的铝制鼓上贴附各感光体,使铝制鼓和感光体的铝蒸镀层电导通,在转速30rpm的恒定速度下旋转。在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下进行带电,并使感光体的初期表面电位为-700V,使用卤素灯的光经过干涉滤光片而得到的400nm单色光对感光体曝光,求出表面电位达到-350V的曝光量(下面称为灵敏度)以及曝光的光量为1.11μJ/cm2时的表面电位(下面称为VL)。从曝光到电位测定的时间为389毫秒。除电光使用75勒克斯的白色光,曝光宽度为5mm。测定除电光照射后的残留电位(下面称为Vr)。
灵敏度是表面电位变成初期电位1/2所必须的曝光量,数值越小灵敏度越高。并且,VL是曝光后的电位,Vr是除电光照射后的电位,任何一个值越小电特性越优异。使用同样的偶氮化合物,改变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结果示于下述表5中,使用和式(1)表示的化合物同样的化合物,改变电荷产生物质,其结果示于下述表6中,改变感光层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的结果示于下述表7中。
表5 表6 表7 由表5的结果可知,在感光层中含有本发明的式(1)表示的化合物,并使用该化合物作为电荷输送物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特别是在400nm的单色光下曝光时,和使用目前公知的电荷输送物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相比是高灵敏度的。
由表6的结果可知,在感光层中使用了本发明的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特别是在400nm的单色光下曝光时,通过使用各种偶氮化合物、酞菁化合物作为电荷产生物质,显示更高的灵敏度。
由表7的结果可知,在感光层中含有本发明的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特别是在400nm的单色光下曝光时,即使是通过各种粘合剂树脂进行粘结时,也显示高的灵敏度,特别是在使用具有环亚己基的粘合剂树脂时,得到高灵敏度。
实施例20 除了使用实施例13中使用的羟基钛酞菁来代替实施例5使用的式(6)表示的化合物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获得感光体R2。
实施例21 除了使用将10份实施例5制备的电荷产生层涂布液和10份实施例20制备的电荷产生层涂布液混合而获得的电荷产生层涂布液来代替实施例5中使用的电荷产生层涂布液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获得感光体S2。
在按照电子照相学会测定标准制造的电子照相特性评价装置(续电子照相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电子照相学会编,コロナ公司,记载在404~405页)上安装上述获得的各感光体R2和S2,通过带电、曝光、电位测定、除电的循环进行电特性的评价。
在外径80mm的铝制鼓上贴附各感光体,使铝制鼓和感光体的铝蒸镀层电导通,在转速30rpm的恒定速度下旋转。在温度25℃、湿度50%的环境下进行带电,并使感光体的初期表面电位为-700V,求得曝光后的表面电位-350V的曝光量(下面,有时称为灵敏度)。灵敏度是表面电位变成初期电位的1/2所必须的曝光量,数值越小灵敏度越高。曝光光线使用卤素灯经过干涉滤光片而得到的400nm的单色光以及同样获得的420nm的单色光,测定对各个光的灵敏度。并且计算对400nm的单色光的灵敏度和对420nm的单色光的灵敏度之差相对于对400nm单色光的灵敏度的比例,作为灵敏度变化比例(%)。结果示于表8中。
表8 由表8的结果可知,任何一个感光体对400nm的单色光的灵敏度都高,是高性能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特别是同时使用了偶氮颜料和酞菁颜料的实施例21的感光体,随曝光光线波长变化的灵敏度的变化小,在更宽的曝光波长范围中发挥稳定的电特性,是更高性能的感光体。
使用特定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偏离本发明意图和范围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另外,本申请是基于2005年1月5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5-000991),并引用了其全部内容。
工业实用性 按照本发明,可提供高灵敏度,残留电位低、带电性高,且在强光曝光下其电特性变动小、特别是影响图像浓度的带电稳定性良好,耐久性优异的感光体。并且,可以提供一种在形成感光层时使用的涂布形成用涂布液的稳定性优异,并且在380~500nm区域的灵敏度高,特别是使用了发出该区域单色光的半导体激光或LED的曝光装置的高性能的图像形成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具有感光层,其中,该感光层含有由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
式(1)中,R1表示具有手性中心的基团,R2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R5、R6、R7和R8分别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R5~R8的至少之一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式(1)中的R1是以碳原子为手性中心的下述式(2)表示的基团,
式(2)中,R9、R10和R11是彼此不同的基团,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链烯基。
3.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式(2)中的R9、R10和R11中的二个是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一个是氢原子。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式(1)中的R3和R4是亚苯基,R5、R6、R7和R8是甲苯基或二甲苯基。
5.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感光层含有偶氮颜料。
6.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感光层含有偶氮颜料。
7.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偶氮颜料是下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
式(3)中的R12表示总碳原子数为4~20的烷基,该烷基包括可以具有烷基取代基的环烷基,Z表示

另外,环X可以具有取代基。
8.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偶氮颜料是下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
式(3)中的R12表示总碳原子数为4~20的烷基,该烷基包括可以具有烷基取代基的环烷基,Z表示

另外,环X可以具有取代基。
9.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感光层含有酞菁颜料。
10.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感光层含有酞菁颜料。
11.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酞菁颜料是羟基钛酞菁。
12.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酞菁颜料是羟基钛酞菁。
13.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感光层含有酞菁颜料。
14.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感光层含有酞菁颜料。
15.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酞菁颜料是羟基钛酞菁。
16.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述酞菁颜料是羟基钛酞菁。
1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安装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并通过波长为380~500nm的单色光对该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曝光而形成图像。
1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安装了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并通过波长为380~500nm的单色光对该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曝光而形成图像。
1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安装了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并通过波长为380~500nm的单色光对该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曝光而形成图像。
2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安装了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并通过波长为380~500nm的单色光对该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曝光而形成图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感度,带电性、残留电位等各种电特性的平衡性良好,并且涂布液的稳定性良好,耐光性也优良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导电性支持体上具有感光层,该感光层含有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式(1)中,R1表示具有手性中心的基团,R2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R3和R4分别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芳基,R5、R6、R7和R8分别独立地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烷基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芳基,R5~R8的至少之一是具有取代基的芳基。
文档编号G03G5/06GK101099115SQ20068000184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5日
发明者长尾由香, 三森光幸, 广井政行 申请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