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和记录媒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068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和记录媒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和记录媒介,特别是能够形成照片图像的图像形 成装置和具有简单结构并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记录媒介。
背景技术
为了形成有光泽的照片图像,人们通过使用电子照相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 作了许多尝试和努力。
一种典型的做法是使用透明的调色剂来形成有光泽的图像。在图像形成和 定影之间, 一层透明的调色剂被均匀涂敷、并定影到页纸的整个表面,以获得 照片图像。然而,这种方法有如下的缺点,亦即当透明调色剂被连续且均匀地 涂敷时,由于有图像部分和没图像部分的调色剂厚度的不同,会给定影单元带 来高负荷。
另一种典型方法是使用具有一层热塑树脂的记录媒介。在将图像定影到记 录媒介上后,通过另外增加的压力和热来获得光泽的图像。然而,这种技术需 要接合使用特殊的定影设备才能获得所希望的效果,因此会产生结构、成本、 电力消耗等问题。
还有一种典型方法是使用两个定影设备来形成光泽图像。在一般的调色剂
图像定影后,另一个具有表面高度光滑的带子的定影设备融化调色剂,并对记 录媒介进行冷却和剥离。在这种方法中,带子需要具有光滑表面,但这会引起 结构调整和成本增加。无论怎样,用于形成具有高度表面光滑度的带子的结构 和成本需要改进。
图l所示是典型的照片图像结构的示意图。在典型的方法中,从图像一侧 看时,形成于记录媒介上的调色剂层的表面光滑度经改善后打印高质量的照片图。
当所看到图像的调色剂层表面是光滑的时,由于光的反射,调色剂像被当 作是有光泽的照片图像。然而,因为需要具有光滑表面的定影带来形成调色剂 层表面,其成本就会增加。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 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 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提供高质量的照片图像,而且具有简单的构造。
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记录媒 介,其包括具有图像载置表面的不透明媒介和具有调色剂载置表面的透明媒 介,其中图像载置表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l和调色剂载置表面的平均表面粗
糙度R2具有下列关系RKR2。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记录媒 介,其包括具有图像载置表面的不透明媒介和具有调色剂载置表面的透明媒 介,其中水和图像载置表面之间的接触角度Al以及水滴和调色剂载置表面的 接触角度A2具有下列关系A1〉A2。
本发明的这些或者其他的实施方式,无论是单个的还是作结合的,都是由 下述图像形成装置所提供的,其包括图像载置体以载置静电潜像图像,充电设 备以对图像载置体表面进行充电,照射设备以对图像载置体的表面进行照射以 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图像,显影设备以显影静电潜像图像,可选择清洁单元以 清洁图像载置体的表面,转印设备以转印显影图像至不透明媒介上,可选择清 洁单元以清洁转印设备表面,定影设备以定影转印图像至不透明媒介上,粘结
设备以当不透明媒介被透明媒介覆盖后,将定影图像粘附至透明媒介之上,以 及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记录媒介。


参照下面对附图详细的说明可以更快 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对公开技术及 其特征的完整描述。其中,
图1所示是典型的照片图像结构的示意图。
图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中主要的后处理设备部分的示意图。
图4A至4C所示是涉及图3后处理设备之加热设备的,夹在不透明媒介 和透明媒介之间的调色剂图像的状态示意图。
图5A和5B所示是不透明媒介和透明媒介之间的调色剂图像,在通过加 热设备之前和之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6所示是本发明典型的实施例与照片图像的比较例的示意图。
图7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照片图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如图所示首选的实施例的说明中,为清楚起见使用了专用术语。然而, 本专利说明的公开不应当被理解为局限于所使用的专用术语,而是每一个具体 要素都包括了所有的进行相似操作的技术等同物。如图所示,各图中相同的参照符号表示同一或对应的部件,尤其是在图3
中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后处理设备。
图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示意图。该图像形 成装置100采用电子照片处理,其包括4个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和1K。 该4个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和1K形成4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以后称图 像)黄、洋红、青和黑,分别缩写为Y, M, C和K。根据需要可以删除縮写。 颜色的次序可以不限于图2所述的Y, M, C和K的顺序。亦即,该图像形成单 元1Y, 1M, 1C和1K可以以不同的次序来设置。
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和1K分别包括感光体单元2Y, 2M, 2C和2K。 该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和1K还分别包括显影设备IOY, IOM, 10C和10K。 该感光体单元2Y, 2M, 2C和2K包括分别作为图像载置体的感光体鼓IIY, IIM, 11C和11K。每一个感光体单元2Y, 2M, 2C和2K还包括充电辊和清洁单元。
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和1K的设置方法是,感光体鼓11Y, IIM, 11C 和11K的转动轴,在转印页纸12的移动方向上,以规定的间距互为平行。
光写入单元3被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和1K的上方。该光写入 单元3包括光源、多面镜、f9透镜、反射镜等。光写入单元3使用根据图像 数据的激光束,来对感光体鼓11Y, IIM, IIC和IIK的表面进行扫描和照射。
转印单元6被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和1K的下方。该转印单元 6的功能是作为带驱动设备,并包括有转印传送带13。转印传送带13如图2 中箭头A所示方向作回转运动的同时,载置并传送转印页纸12,从而使转印页
纸12能够通过各个图像形成单元1Y, 1M, 1C和1K的转印部件。
清洁设备14被设置成接触转印传送带13的外表面。该清洁设备14包括 刷辊和清洁刮刀。清洁设备14将诸如粘附在转印传送带13上的调色剂等异物 除去。
定影单元7、排纸盘8等被设置在转印单元6的上方。定影单元7采用的 是带定影系统。用于存放转印页纸12的纸张盒4a和4b被设置在图像形成装 置100的下部。手动供纸盘30被设置为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一个侧面、手 动地提供转印页纸12。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0还包括调色剂供给容器40。未图示的废调色剂 瓶、两面反转单元、电源单元等,被设置在由双点划虚线所围成的空间S里。 作为显影单元的显影设备IOY, IOM, IOC和IOK的构成互为相同,并采用具有 不同调色剂颜色的、相同的双成分显影剂系统。包括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的显影 剂被存放在每一个显影设备IOY, IOM, 10C和10K中。
该显影设备10包括显影辊、转动螺杆、调色剂密度探测器等。显影辊面 朝感光体辊11,其包括外部能转动的套筒和固定在内部磁导体。转动螺杆输送 并搅拌显影剂。调色剂补充设备根据调色剂密度探测器的输出值来补充调色 剂。
接下来,说明图像形成操作。首先,未图示的电源将规定的电压提供给充 电辊,从而对面朝充电辊的感光体鼓11 (例如,感光体鼓11K)的表面进行充电。 在被充电的感光体鼓11K的表面,光写入单元3根据图像数据进行激光束的扫 描,并写入静电潜像图像。当感光体鼓ll表面所载置的静电潜像图像到达显 影设备10的位置(例如,显影设备10K)时,通过朝向感光体鼓11被设置的显影 辊,调色剂被提供到感光体鼓11上的静电潜像图像里,由此形成了调色剂图 像。
对每一个感光体单元2Y, 2M, 2C和2K都进行相同的操作,以在感光体鼓 IIY, IIM, 11C和11K的表面上,形成彩色调色剂图像。
转印页纸12(用于照片图像的不透明媒介)从纸张盒4a、 4b、手动供纸盘 30其中的一个被输送到对位辊对5处时,转印页纸12暂时停止。
在转印页纸12从对位辊对5离开后,随着转印页纸12被转印输送带13 的传送,形成于每一个感光体鼓11Y, IIM, IIC和HK上的调色剂图像,被依 次转印到转印页纸12上。
通过第1转印辊对15Y, 15M, 15C和15K,由未图示的电源提供来的、与 感光体鼓11Y, IIM, IIC和IIK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极性相反的电压,调色剂图 像得以被转印。第1转印辊对15Y, 15M, 15C和15K被分别设置为朝向感光体 鼓11Y, IIM, 11C和11K,两者之间隔着转印输送带13。
当转印页纸12通过面向感光体鼓11K和第1转印辊15K时,4个调色剂 图像被覆盖到转印页纸12上。该转印页纸12被输送到定影单元7,而其上的 调色剂图像根据需要的热和压力来被定影。
定影之后,转印页纸12有2种页纸路径。 一个是照片图像,另一个是非 照片图像。具有非照片图像的转印页纸12,沿着箭头B或图2中箭头C所示的 方向被排出到排纸盘8。
与此相对,具有照片图像的转印页纸12,沿着图2所示箭头D的方向, 在切换部件26之后,经加热设备17,被排出到排纸盘8。在去排纸盘18的路 径中,转印页纸12被由透明媒介盘16所提供的透明媒介19所覆盖。透明媒 介盘16位于比排纸盘8要高的位置。
图3所示是后处理设备50的主要部分,以及转印页纸12和透明媒介19 的状态。该后处理设备50将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转印页纸12(以后称不透明媒 介12)用透明媒介19来覆盖,并将调色剂图像粘附至透明媒介19以形成照片 图像。图4A至4C所示是与加热设备17有关的、夹在不透明媒介12和透明媒 介19之间的调色剂图像的状态示意图。图5A和5B所示的是通过加热设备17 之前和之后的、在不透明媒介12和透明媒介19之间的调色剂图像的状态。
不透明媒介12由排纸辊23排出,并由设置在页纸路径中央的页纸路径切 换部件22来导向后,或经由箭头B所示的路径去排纸盘8,或经由箭头D所示 的路径去排纸盘8。输送导向板21和22被设置用来引导不透明媒介12去不同 的方向。
如图3所示,不透明媒介12沿D方向被送出以获得照片图像。在挡止部 件24处,不透明媒介12被与不透明媒介12同时提供来的透明媒介19所覆盖。 覆盖后的媒介,即不透明媒介12和透明媒介19,通过加热设备17被输出至排 纸盘18。如此,不透明媒介12和透明媒介19形成了记录媒介以获得照片图像。
如图5A所示,在不透明媒介12和透明媒介19被加热设备17所加热之前, 调色剂被粘附至不透明媒介12并稍稍粘附于透明媒介19。其示意图如图6的 观看方向所示。
根据由加热设备17所提供的所需的压力和热量,调色剂被融化和粘附至 透明媒介19及不透明媒介12。
亦即,通过施加热和压力到其间有融化的调色剂、且彼此为调色剂图像所
覆盖的透明媒介19和不透明媒介12,调色剂图像也被粘附至透明媒介19,形 成了照片图像。这种情况下,与调色剂载体表面19b相反,照片图像是从观看 面19a来看的。
如图3至5B所示,为了提高经加热 融化后的调色剂与透明媒介19之间 的粘附性能,以不透明媒介12和从上方覆盖至透明媒介19为好。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获得的照片图像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观看面19a光滑 性。因此,不希望在透明媒介19上有对光滑性有不良影响的刮痕和玷污。
在这样的系统中,调色剂图像形成并定影于不透明媒介12里,并在不透 明媒介12被透明媒介19覆盖之后被粘附至透明媒介19,透明媒介19以仅通 过供纸辊对25、挡止部件24和加热设备17后被输送到排出盘18之短距离为 好。
这时,透明媒介19不通过图像形成工序,g卩,图像不形成于透明媒介19 上。由此,该透明媒介19就不容易被调色剂玷污。另外,由于页纸路径短, 透明媒介19几乎没有辊的痕迹或因导向板而引起的刮痕。由此,能够获得优 质的照片图像。
图6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照片图像的比较例。图7所示是本发明 实施例所涉及的照片图像。与典型的图像形成不同,是通过本发明中透明媒介 19来看照片图像的。换句话说,如图7所示,与调色剂载置体表面相反,调色 剂图像是从观看面19a来被观看的。
照片图像的质量主要地取决于观看面19a的光滑性,以及调色剂和调色剂 载置面19b之间的粘附性能。如果观看面19a是光滑的,从观看面19a反射回 来的光可以被感觉为光泽。
为了提高调色剂和透明媒介19之间的粘附性能,当调色剂融化时,比起 不透明媒介12来,以调色剂更趋向于粘附于透明媒介19、以减少调色剂和调 色剂载置面1%之间的距离为好。
换句话说,比起调色剂载置面19b来,以融化后的调色剂对图像载置面具 有相对更好的脱模性为好。由于调色剂对低表面粗糙度的材料具有好的脱模 性,以图像载置面12a的表面粗糙度Rl和调色剂载置面1%的表面粗糙度R2
能满足下列关系为好R1〈R2。
当调色剂载置面19b的表面粗糙度过大时,加热设备17在施加热和压力 时就容易在调色剂层和透明媒介19之间形成空隙。因此,以透明媒介19的表
面粗糙度小于调色剂层的厚度为好。
换而言之,当融化于透明媒介19和不透明媒介12之间的调色剂,与不透 明媒介12相比、更多地粘附于透明媒介19时,从观看面19a所观看到的图像, 看上去就越美观。因此,以调色剂能更容易地固定粘结于透明媒介19之上为 好。
符合JIS B0601-1994的10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被用作表面粗糙度。15 或20点平均表面粗糙度也可以被使用。从精确的观点来说,以至少10点左右 为好。当图像载置面12a的10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和调色剂载置面1%的 lO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w满足下列关系RZl2〈RZlJt融化后的调色剂比起透 明媒介19,更对不透明媒介12具有相对好的脱模性,并趋向于粘附于透明媒 介19。于是,当图像从观看面19a观看时,其看上去像照片。
调色剂融化后的排斥性(r印ellency)或脱模性可以由接触角度来测量。具
有较大水或油接触角度的材料一般是排斥液体的。
因此,以水和图像载置面12a之间形成的接触角度Al,和水和调色剂载 置面19b之间形成的接触角度A2具有下列的关系为好:A1〉A2。图像载置面12a 可以通过操作来增加水和图像载置面12a之间形成的接触角度。
换而言之,当水和图像载置面12a之间形成的接触角度Al,与水和调色 剂载置面19b之间形成的接触角度A2满足下列关系A1〉A2时,融化后的调色 剂就趋向于粘附至透明媒介19,其结果是从观看面19a可以观看到漂亮的图 像。
当接触角度Al和A2满足上述关系时,调色剂对于不透明媒介12具有良 好的脱模性。因此,融化于不透明媒介12上的调色剂可以容易地粘附去透明 媒介19上。当从观看面19b来观看时,就能获得看似照片的图像。
通过使用彩色激光打印机(理光(Ricoh)公司生产的IPSiO CX8800)、不透 明媒介(三菱化学媒介(Mitsubishi Kagaku Media)公司生产的用于POP的彩色 激光卡(Color Lase Card))、和透明膜(住友3M公司生产的PP2500)可以形成 照片图像,其效果也很好。彩色激光卡的10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为1 P m,其 水和表面之间形成的接触角度为90° ,透明膜的10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为3
U m,其水和表面之间形成的接触角度为40° 。
当不透明媒介采用全彩色无格纸(株式会社理光产的纸型6000<70W>) 时,没有得到良好的照片图像。全彩色无格纸的10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为11 w m,其水和表面之间形成的接触角度为30° 。
如图4A至5B所示,粘附于不透明媒介12上的调色剂被融化后粘附至透 明媒介19之上。为了融化调色剂,需要消耗大量的热来加热透明媒介19和不 透明媒介12。为了将调色剂粘附于透明媒介19之上,至少透明媒介19 一面的
调色剂被完全融化。
因此,以由加热设备17提供给不透明媒介12的热量H1,和提供给透明 媒介19的热量H2满足下列关系为好HKH2,以容易且有效地融化朝向透明 媒介19 一面的调色剂层。根据需要的压力,调色剂图像被粘附至透明媒介19。
另外,如图2所示,由于不透明媒介12在定影单元7已被预热,故以透 明媒介19在透明媒介盘16被事先加热为好。
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IOO不只局限于上述构成。例如,激光发射 二极管(LED)可以被用来代替激光束以写入静电潜像。显影设备10可以用单 成分显影剂系统来代替双成分显影剂系统。在定影单元7中,辊可以用来代替 带子,或者也可以使用感应加热系统。
如上所述,图7所示的照片图像通过下列工序被形成和输出在不透明媒
介12上形成并初始定影调色剂图像;对透明媒介19进行供纸;在不透明媒介
12上覆盖透明媒介19;对不透明媒介12和透明媒介19施加热量和压力,以 将调色剂图像粘附至透明媒介19。在输送路径中,透明媒介19的观看面不会 因飘散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调色剂而被玷污。
从以上所述还可以有许多的改良和变化。亦即,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 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不局限于上述的说明。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图像载置体,其设置为载置静电潜像图像;充电设备,其设置为对所述图像载置体表面进行充电;照射设备,其设置为对所述图像载置体的所述表面进行照射以在其上形成所述静电潜像图像;显影设备,其设置为显影所述静电潜像图像;可选择清洁单元,其设置为所述清洁图像载置体的所述表面;转印设备,其设置为转印所述显影图像至不透明媒介上;可选择清洁单元,其设置为清洁所述转印设备表面;定影设备,其设置为定影所述转印图像至所述不透明媒介上;粘结设备,其设置为当所述不透明媒介被透明媒介覆盖后,将所述定影图像粘附至所述透明媒介之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结设备包括加热设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加热设备,由所述不透明媒介一侧提供的热量H1,和由所述透明媒介一侧提供的热量H2,具有下列关系Hl < H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透明媒介构成图像载置表面,所述透明媒介构成调色剂载置表面,所述图像载置表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l,和所述调色剂载置表面的平均表面粗 糙度R2,具有下列关系Rl < R2。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透明媒介构成图像载置表面,所述透明媒介构成调色剂载置表面,水和所述图像载置表面之间的接触角度Al,以及水和所述调色剂载置表面之间 的接触角度A2,具有下列关系Al > A2。
6. —种记录媒介,其包括 不透明媒介,其构成图像载置表面;和 透明媒介,其构成调色剂载置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载置表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l,和所述调色剂载置 表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2之间,具有下列关系Rl < R2;并且,所述记录媒介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媒介,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均表面粗糙度Rl和R2是根据10点平均表面粗糙度来测定的。
8. —种记录媒介,其包括不透明媒介,其构成图像载置表面;和 透明媒介,其构成调色剂载置表面,其特征在于水和所述图像载置表面之间的接触角度A1,以及水和所述调 色剂载置表面之间的接触角度A2,具有下列关系Al 〉 A2;并且,所述记录媒介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载置体以载置静电潜像图像,充电设备以对图像载置体表面进行充电,照射设备以对图像载置体的表面进行照射以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图像,显影设备以显影静电潜像图像,可选择清洁单元以清洁图像载置体的表面,转印设备以转印显影图像至不透明媒介上,可选择清洁单元以清洁转印设备表面,定影设备以定影转印图像至不透明媒介上,粘结设备以当不透明媒介被透明媒介覆盖后,将定影图像粘附至透明媒介之上,以及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记录媒介。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101476SQ200710128660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7日
发明者中村历, 大年惠, 山田征史, 岩崎有贵子, 杉山敏弘, 石桥干生, 酒卷崇, 须藤和久, 鲤沼宣之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