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0719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影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上述各功能的复合机等使用电子 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的显影装置,以及设有该显影装置的处理卡 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复印机,打印机以及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防止收纳在 显影装置内的显影剂飞散到显影装置外,采用各种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l等中,由非磁性色调剂及磁性载体构成双组分显影剂(也包 含添加外添加剂场合),使用收纳上述显影剂的显影装置。显影装置由显影辊 (显影剂载置体),刮板(显影剂限制部件),搅拌 运送部件等构成。并且,根据显影装置内的色调剂消耗,从色调剂补给口向显影装置内适 当地补给色调剂。被补给的色调剂与显影装置内的显影剂一起,由搅拌 运 送部件在显影装置内被混合运送。该被混合的显影剂一部分载置在显影辊上。由显影辊载置的显影剂在与上述刮板对向位置(第2对向位置)被限制为 适量后,该显影剂中的色调剂在与感光体鼓(像载置体)的对向位置(第l对向 位置)附着到感光体鼓上的潜像上。在这种显影装置中,为了防止装置内的显影剂飞散到显影装置外,对于 第1对向位置,在感光体鼓的回转方向上游侧(移动方向上游侧),沿着长度方 向整个区域,设有与感光体鼓相接的密封部件(入口密封件)。该密封部件(显 影剂飞散防止部件及显影剂附着防止部件)使用聚氨酯橡胶等可挠性材料形 成,通过双面胶带保持在保持部件(支承部件)上。粘接密封部件的保持部件 通过螺钉等设置在刮板(或保持其的部件)上。这样构成的密封部件(入口密封件)覆盖第l对向位置的显影装置开口 (暴露一部分显影辊)的上游侧(感光体鼓的沿回转方向上游侧),用于隔断沿 着感光体鼓回转流入显影装置内的气流。这样,随着显影装置内的内压上升, 显影剂飞散到装置外的不良状况能有某种程度减轻。另 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等中,公开了为了积极地使得显影装置内的内压 下降,使用泵吸引显影装置内空气的技术。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0-474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29331号公报上述以往技术的显影装置不能充分抑制显影剂飞散到装置外的不良状 况。尤其,在高速化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感光体鼓及显影辊的回转也高速化, 沿着感光体鼓的回转,欲流入显影装置内的气流也强,易发生显影剂飞散。具体地说,在专利文献l等中,从保持密封部件的保持部件,和刮板之间 的极小空隙,空气流入显影装置内,显影装置内的内压上升。另一方面,上述专利文献2等技术,由于使用泵吸引显影装置内空气,积 极地使得显影装置内的内压下降,因此,能期待减轻显影剂飞散到装置外的 不良状况。但是,专利文献2等技术没有去除显影装置内的内压上升原因,随 着图像形成装置高速化,显影装置内的内压上升大场合,需要使得泵大型化, 使其吸引力也增大。发明内容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 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能以比较简单的构成 有效减轻显影装置内的内压上升,充分抑制显影剂飞散到装置外的不良状 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发明人经研究得知,通过不使得气体从显 影装置外部流入从第2对向位置(显影剂限制部件和显影剂载置体的对向位 置)到相接位置(密封部件与像载置体相接的位置)的区域,能减轻显影装置 内的内压飞跃上升。为此,提出以下方案(1) 一种显影装置,对形成在像载置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
该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载置体,在第l对向位置与所述像载置体对向,载置显影剂; 显影剂限制部件,沿着显影剂载置体的移动方向,第2对向位置位于第1对向位置的上游侧,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件在该第2对向位置与所述显影剂载 置体对向,用于限制载置在显影剂载置体上的显影剂的量;密封部件,沿着像载置体的移动方向,在位于第l对向位置上游侧的相接位置,与像载置体相接;构成为使得气体不从装置外部流入从所述第2对向位置到所述相接位置 的区域。(2) 在(l)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设有用于保持所述密封部件的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件之间,设置粘接部件,与该显影剂 限制部件密接。(3) 在(2)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部件是双面胶带或粘接剂。(4) 在(l)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设有用于保持所述密封部件的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件之间,设置弹性部件,与该显影剂 限制部件密接。(5) 在(4)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由泡沫聚氨酯或泡沫橡胶构成。(6) 在(l)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设有用于保持所述密封部件的保持部件; 所述保持部件相对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件密接。(7) 在(l)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设有用于保持所述密封部件的保持部件; 所述保持部件相对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件设为一体。(8) 在(l)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相对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件设为一体。(9) 在(l)-(8)任意一项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设有通气道,从装置内部朝着由所述第2对向位置到所述相接位置的区域。(10) 在(l)-(9)任意一项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设有呈U字状弯曲的弯曲部,配置为使得该弯曲部与所述像载置体相接。(11) 在(1)-(10)任意一项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影剂由色调剂及载体构成; 所述色调剂满足以下关系3《Dv《81.00《Dv/Dn《1.40其中,Dv(um)表示体积平均粒径,Dn(um)表示个数平均粒径。(12) 在(1)-(11)任意一项的显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影剂由色调剂及载体构成;所述色调剂形状系数SF-1处于100-180范围,形状系数SF-2处于100-180 范围。(13) —种处理卡盒,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自如,其特征在于 设有(1)-(12)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显影装置。(14)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1)-(12)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显影装置。在本发明中,所谓"处理卡盒"包括使像载置体带电的充电部,对形成在 像载置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显影部),用于对像载置体进行清洁 的清洁部之中的至少一个,将其与像载置体一体化,构成单元,能相对图像形 成装置主体装卸自如。按照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不使得气体从显影 装置外部流入从第2对向位置(显影剂限制部件和显影剂载置体的对向位置) 到相接位置(密封部件与像载置体相接的位置)的区域,能减轻显影装置内的 内压飞跃上升。这样,提供能以比较简单的构成有效减轻显影装置内的内压 上升、充分抑制显影剂飞散到装置外的不良状况的显影装置,处理卡盒及图 像形成装置。


图l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l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图;图2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的截面图; 图3表示图2的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概略图; 图4表示以往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概略图;图5表示刮板和保持部件之间的间隙,与显影装置内的内压之间关系图线;图6表示显影辊回转数和显影装置内的内压之间关系图线;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概略图;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概略图;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概略图; 图10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概略图; 图11表示从长度方向看图10显影装置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在以下实施例中,虽然对 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 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各图中相同或相当部分标以同一符号,重复说明适当简化或省略。实施形态l参照图1-图6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1。参照图l,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l的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构成及动作。 在图1中,符号50表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数字式复印机的装置主体;51 表示原稿运送部,将设置的原稿D运送到原稿读入部52; 52表示原稿读入部, 光学读入原稿D的图像信息;53表示曝光部,曝光光L根据原稿读入部52读入 的图像信息,将该光L照射在感光体鼓54上;54表示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鼓; 55表示使得感光体鼓54带电的充电部;58表示转印部,将感光体鼓54上形成
的色调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59表示用于回收感光体鼓54上未转印色调 剂的清洁部;61-64表示收纳转印纸等记录介质P的供纸部;65表示对记录介 质P上未定影的色调剂进行定影的定影部;70表示用于吸引显影装置80内的 气体的吸气装置;80表示显影装置(显影部),对形成在感光体鼓54上的静电 潜像进行显影;120表示设置复数色调剂罐的121的色调剂库;122表示废色 调剂罐,用于收纳在清洁部59或转印部58回收的废色调剂。参照图l,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通常图像形成时的动作。 通过原稿运送部51的运送辊,从原稿台按图中箭头方向运送原稿D,通过原稿读入部52。此时,在原稿读入部52,光学读取通过上方的原稿D的图像信息。接着,将在原稿读入部52读取的光学图像信息变换成电信号之后,向曝 光部53(写入部)送信。然后,从曝光部53朝着感光体鼓54发出根据所述电信 号的图像信息的激光等曝光光L。另一方面,感光体鼓54按图中顺时钟方向回转,在与充电部55的对向位 置,使其表面均一带电。接着,在充电部55带电的感光体鼓54表面到达光L的 照射位置。在该位置形成与原稿D的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像。此后,形成潜像的感光体鼓54表面到达与显影装置80对向位置。通过显 影装置80对感光体鼓54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在此,显影装置80内的色调剂与从色调剂补给部供给的色调剂一起,由 搅拌辊等和载体混合。接着,摩擦带电的色调剂和载体一起,供给到显影辊 上。色调剂补给部的色调剂随着显影装置80内的色调剂的消耗,适当地供给 到显影装置80内。显影装置80内的色调剂消耗由设置在显影装置80内的色调 剂浓度传感器检测。在色调剂库120装卸自如地设置复数的色调剂罐121,从 色调剂库120适当地补给所述色调剂补给部内的色调剂。此后,显影装置80显影的感光体鼓54表面到达与转印部58对向位置。在 该位置将感光体鼓54上的色调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此时,在感光体鼓54上稍稍残存没有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的未转印色调剂。此后,通过转印部的具有未转印色调剂的感光体鼓54表面到达与清洁部59对向位置。通过与感光体鼓54相接的清洁刮板,将未转印色调剂回收到清
洁部59内。在清洁部59回收的色调剂作为废色调剂经废色调剂运送通道(没有图示)朝着废色调剂罐122运送。接着,通过清洁部59的感光体鼓54表面到达消电部(没有图示)。在此,对感光体鼓54表面的电位进行消电,结束一系列的成像处理。 另一方面,运送到转印部58的记录介质P按如下动作。 自动或手动选择复数供纸部61-64中之一(例如,选择上层供纸部61)。 收纳在供纸部61的记录介质P—张朝着运送通道K的位置运送。 此后,通过运送通道K的记录介质P到达定位辊位置。接着,到达定位辊位置的记录介质P为了与形成在感光体鼓54上的色调剂像位置一致,进行时间调整,在合适时刻,朝着转印位置(转印部58与感光体鼓54的对向位置)运送。 然后,转印工序后的记录介质P通过转印部58位置后,经运送通道到达定影部。在该位置,通过热及压力对记录介质P上的未定影色调剂像进行定影。此后,定影工序后的记录介质P作为输出图像从装置主体排出。 这样,完成一系列的图像形成处理。本发明实施形态l的图像形成装置是高速机,记录介质P的运送速度或感 光体鼓54的外周面的线速度设定为630mm/秒左右。在此,参照图l,吸气装置70由管道75,吸气管71,气泵72(隔膜式气泵), 棑气管73,回收罐74等构成。管道75装卸自如地与显影装置80的开口部连接,以与显影装置80内连 通。吸气管71使用挠性材料形成,从管道75吸引空气(显影装置80内浮游的色 调剂也同时吸引),运送到气泵72。气泵72由设有吸气阀及排气阀的泵主体,覆盖在泵主体凹部的橡胶材料, 以及驱动部等构成,所述驱动部系使得橡胶材料可动,使得泵主体的内部容 积发生变化。棑气管73使用挠性材料形成,将从气泵72排出的空气(色调剂也同时排 出)运送到回收罐74。回收罐74位于供纸部61-64附近,相对装置主体装卸自如。在回收罐74设 有与装置主体l外部连通的开口,过滤器74a覆盖在所述开口上。过滤器74a是 对PTFE(聚四氟乙烯)延伸加工形成。过滤器74a具有微细连续多孔质结构,通过空气,捕集色调剂。这样构成的吸气装置70在上述图像处理期间,气泵72动作,对显影装置80内吸气。这样,抑制显影装置80内的内压上升,抑制气流从显影装置80的开 口A(位于与感光体鼓54对向的显影辊81, 82之间,参照图2)向显影装置80外 喷出,减少从开口A的色调剂飞散(显影剂飞散)。从管道75吸气的显影装置80内的空气通过吸气管71,气泵72,棑气管73 运送到回收罐74内。此时,与显影装置80内空气一起,浮游在显影装置80内的 色调剂也运送到回收罐74内。运送到回收罐74的空气通过过滤器74a排出到 装置主体1外。运送到回收罐74的色调剂被过滤器74a捕集,蓄积在回收罐74 内。下面,参照图2详细说明显影装置80的构成及动作。参照图2,符号81表示与感光体鼓54对向的作为显影剂载置体的第1显影 辊,82表示与感光体鼓54对向的作为显影剂载置体的第2显影辊,83表示向 第1显影辊81供给显影剂的搅拌辊,84表示沿着回转轴方向(长度方向)设有 复数椭圆板84a的搅拌辊,85表示作为显影剂限制部件的刮板,其前端部与第 1显影辊81对向,86表示用于保持入口密封件的保持部件,87表示朝着感光 体鼓54突出并与其相接的作为密封部件的入口密封件,88表示用于在长度方 向搅拌显影剂的搅拌板,89表示用于在长度方向搅拌显影剂的运送螺旋, 100表示用于检测收纳在显影装置80内的显影剂的色调剂浓度的色调剂浓度 传感器(磁传感器),A表示第l显影辊81和第2显影辊82之间露出的开口 。在显影装置80内收纳显影剂(双组分显影剂),其包括作为磁性材的载体 (磁性载体),以及色调剂(非磁性色调剂)。两显影辊81, 82朝着图2中箭头方向回转。通过朝箭头方向的搅拌辊84及 运送螺旋,搅拌板88,显影剂在回转轴方向(长度方向)被均一地搅拌混合。 摩擦带电吸附在载体上的色调剂通过搅拌辊83(供给部件)与载体一起,供给 第1显影辊81,显影剂载置在第1显影辊81上。此时,收纳在色调剂补给部90内的色调剂通过运送部件91运送到补给辊 92(锯齿辊)的位置,从补给辊92通过形成在缝隙板93上的多个孔适当地补给 到显影装置80内。色调剂补给部90内的色调剂根据用于检测显影装置80内的
色调剂浓度(显影剂中色调剂的比例)的色调剂浓度传感器ioo的检测结果,适当地补给到显影装置80内。在此,色调剂浓度传感器100为磁传感器,检测在其检测面100a附近流动 的显影剂的透磁率,将其变换成电压。更具体地说,显影剂的色调剂浓度低 场合,随着透磁率增加,色调剂浓度传感器100的传感器输出(输出电压)变高, 显影剂的色调剂浓度高场合,随着透磁率减少,色调剂浓度传感器100的传感 器输出(输出电压)变低。此后,载置在第1显影辊81的显影剂在与刮板85对向位置(第2对向位置) 被适量化后,到达与感光体鼓54的对向位置(第l对向位置,第l显影区域)。通 过该位置的显影剂从第1显影辊81移动到第2显影辊82后,到达与感光体鼓54 的对向位置(第2显影区域)。接着,在上述对向位置,显影剂中的色调剂附着 到形成在感光体鼓54表面的静电潜像上。这样,显影装置80的显影工序结束。显影工序后的第2显影辊82上的显影剂从第2显影辊82离开后,通过搅拌 辊83运送到搅拌辊84位置。在刮板85位置,从第1显影辊81离开的显影剂通过 搅拌板88及运送螺旋89沿着长度方向被搅拌后,运送到搅拌辊84位置。在此,在本实施形态l中,使用满足以下式子的色调剂,作为显影装置80 内使用的色调剂3《Dv《8 (1)1.00《Dv/Dn《1.40 (2)其中,Dv(um)表示体积平均粒径,Dn(um)表示个数平均粒径。这样,显影工序时,根据图像形式选择色调剂粒子,能维持背景污染少的 良好的图像质量,即使搅拌长时间也能维持良好的显影性。色调剂的体积平均粒径及个数平均粒径的测定可以使用Coulter计数器 式粒度分布测定器"Coulter Counter TA-2" (Coulter公司制),或"Coulter multisiza 2" (Coulter公司制)测定。在本实施形态l中,使用形状系数SF-1处于100-180范围,形状系数SF-2 处于100-180范围的大致呈球形的色调剂,作为显影装置80内使用的色调剂。 这样,能得到稳定的图像浓度,维持高的转印效率,抑制清洁性能低下。在此,形状系数SF-l表示色调剂形状的球形度,用下式求得SF-1=(M2/S) X (100 n/4)式中,"M"表示将色调剂投影在投影面上所得形状的最大粒径(稀少粒 径中最大粒径),"S"表示色调剂粒子的投影面的面积。因此,当"SF-1"值 为IOO场合,色调剂形状成为真球形,"SF-1"值越大,离球形越远。形状系数SF-2表示色调剂形状的凹凸度,用下式求得SF-2= {N2/S} X(100/4:i)式中,"N"表示将色调剂粒子投影所得形状的周边长度,"S"表示上述投影所得形状图形的面积。当"SF-2"值为IOO场合,色调剂表面不存在凹凸,"SF-2"值越大,色 调剂表面凹凸越显著。上述形状系数的测定具体是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800,日立制作所制) 拍摄色调剂粒子照片,再将其导入图像分析装置(LUSEX3,Nireco公司制)进 行解析计算得到。参照图3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1中具有特征的显影装置80的构成及 动作。图3表示显影装置80中刮板85及入口密封件87附近的放大概略图。如图3 所示,作为显影剂限制部件的刮板85相对第1显影辊81 (显影剂载置体)隔开 所定间隙(刮板间隙)对向(将该对向位置设为第2对向位置)。该第2对向位置 相对第1对向位置(第1显影辊81和感光体鼓54对向的位置)配置在第1显影辊 81的沿回转方向(移动方向)上游侧。刮板85为板状部件,由不锈钢或铝等构 成。作为密封部件的入口密封件87,其前端部涉及长度方向(图3的相对纸面 垂直方向)全域与感光体鼓54相接。该相接位置相对第l对向位置为感光体鼓 54的沿回转方向(移动方向)上游侧。入口密封件87使用聚氨酯橡胶或薄膜等 可挠性材料形成。入口密封件87由保持部件86悬臂支承,使用双面胶带将入 口密封件87的另一端侧粘接在保持部件86的对向面(与第1显影辊81对向面) 上。保持入口密封件87的保持部件86在与刮板85相接状态下,与刮板85—起,
保持在显影装置80的壳体(没有图示)上。保持部件86既可以使用树脂材料形 成,也可以使用金属材料形成。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的组装既可以使用螺钉 连接,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例如铆接等。在此,本实施形态1中的显影装置80从第2对向位置(刮板85和第1显影辊 81的对向位置)到相接位置(入口密封件87与感光体鼓54相接的位置)的区域 H,构成为不从显影装置80外部流入空气(气体)。详细地说,保持部件86相对刮板85密接,使得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的相 接面不产生间隙。具体地说,提高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的相接面的面精度,使 得相接面密接。也可以使得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嵌合强化,使得相接面密接。 或者也可以在制造保持部件86及刮板85时,实行翘曲矫正加工,使得保持部 件86和刮板85不会因翘曲引起间隙。也可以在组装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后,将充填剂充填到相接面之间。图4表示在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的相接面产生间隙状态(先有技术结 构)。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之间仅仅只有极小的间隙,如图4所示,从显影装置 80外部向内部流入空气,随着显影装置80内压上升,发生色调剂飞散(显影剂 飞散)。详细地说,在从第2对向位置到相接位置的区域H,载置在第1显影辊81的 显影剂G穗立,在与保持部件86(入口密封件87)的对向面上成为滑接状态。因 此,在通过显影剂G密封的区域H,产生负压(该现象称为"抽取现象"),即使 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之间仅仅只有极小的间隙,也很容易从显影装置80外部 向内部流入空气(图4的箭头方向表示空气移动)。因此,显影装置80内压上升,发生色调剂飞散(显影剂飞散)。图5表示刮板85和保持部件86之间间隙,与显影装置80内的内压之间关系图线。图5所涉及的试验使用本实施形态1中的显影装置,使得刮板85和保 持部件86之间间隙可变,通过管道75测定显影装置80内压。由图5可知,刮板85和保持部件86之间间隙越大,显影装置80内的内压上 升。与此相反,若刮板85和保持部件86之间没有间隙,则显影装置80内的内压 不上升。图5中刮板85和保持部件86之间间隙成为负值状态表示刮板85和保 持部件86强力嵌合状态。
图6表示显影辊81的回转数和显影装置80内的内压之间关系图线。在图6 中,图线R表示使用本实施形态1的显影装置(刮板85和保持部件86之间没有 间隙),使得显影辊81的回转数可变,测定显影装置80内的内压。图线S表示使 用刮板85和保持部件86之间设有0. 5mm间隙,使得显影辊81的回转数可变,测 定显影装置80内的内压。由图6可知,若显影辊81回转数变大,显影装置80内的内压上升。但是,如 本实施形态l所示,刮板85和保持部件86之间没有间隙场合,显影装置80内的 内压可以维持负值。因此,能抑制显影装置80内的显影剂朝着装置外飞散(喷 出)那样的不良状况。具体地说,通过试验得到确认,与图线R有关的显影装置, 和与图线S有关的显影装置相比,色调剂飞散量能减少85-90%。在本实施形态l中,刮板85和保持部件86分别构成,但是,也可以将刮板 85和保持部件86设为一体。例如,使用铝材通过挤压成型使得刮板85和保持 部件86—体化。另外,也可以不将入口密封件87—体地设置在保持部件86上,而将入口 密封件87—体地设置在刮板85上。上述场合,在从第2对向位置到相接位置的区域H,从显影装置80外部不 流入空气,能得到与本实施形态l相同的效果。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l中,从第2对向位置(刮板85和第1显影辊81的 对向位置)到相接位置(入口密封件87与感光体鼓54相接的位置)的区域H,构 成为不从显影装置80外部流入气体。这样,能以比较简单的构成有效地减轻 显影装置80内的内压上升,能充分抑制显影剂飞散到显影装置80外。在本实施形态1中,将显影装置80设为相对装置主体1独立装卸的单元。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与此,也可以将显影装置80,感光体鼓54,充电部55,清洁 部59—体化,构成处理卡盒。这种场合也能得到与本实施形态l相同的效果。 再有,通过将成像部处理卡盒化,很容易维修保养成像部。在本实施形态l中,对设置在单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适用本发明。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与此,即使对于设置在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复数显影装置 中的任一个,当然也能适用本发明。在本实施形态l中,对使用由色调剂及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适用本
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与此,即使对于使用仅由色调剂构成的单组分显影 剂也能适用本发明。 实施形态2参照图7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2。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概略图,与上述 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图3相当。本实施形态2的显影装置入口密封件的结构,保 持入口密封件的保持部件以及刮板的结构与上述实施形态l不同。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形态2中,作为密封部件的入口密封件由第1入口密 封件87A及第2入口密封件87B构成,所述第1入口密封件87A粘接在保持部件 86的对向面,所述第2入口密封件87B大致呈袋状,粘接在保持部件86的前端 部。在此,第2入口密封件87B设有弯曲成U字状的弯曲部,该弯曲部配置为与 感光体鼓54相接。这样构成的第2入口密封件87B的弯曲部与感光体鼓54面接 触,因此,与感光体鼓54接触面积增加,提高密封性。在本实施形态2中,使得刮板85和保持部件86之间的相接部形成为嵌套 状,使得双方部件嵌合。这样,刮板85和保持部件86的密接性提高,能抑制空 气流入从第2对向位置(刮板85和第1显影辊81的对向位置)到相接位置(入口 密封件87A, 87B与感光体鼓54相接的位置)的区域H。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2中,与实施形态1同样,能以比较简单的构成 有效地减轻显影装置80内的内压上升,能充分抑制显影剂飞散到显影装置80 外。实施形态3参照图8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3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概略图。本实施 形态3的显影装置的用于保持入口密封件的保持部件以及刮板的结构与上述 各实施形态不同。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形态3中,在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之间,通过粘接部 件94,使得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密接。详细地说,在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的相 接面之间,无间隙地涂布作为粘接部件的粘接剂94,组合双方部件。作为粘接
剂94可以使用例如环氧系粘接剂。通过这种构成,提高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之间的密接性,能抑制空气流 入从第2对向位置(刮板85和第l显影辊81的对向位置)到相接位置(入口密封 件87A, 87B与感光体鼓54相接的位置)的区域H。在本实施形态3中,在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之间,使用作为粘接部件的粘 接剂94,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使用双面胶带作为粘接部件。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3中,与上述各实施形态同样,能以比较简单的 构成有效地减轻显影装置80内的内压上升,能充分抑制显影剂飞散到显影装 置80外。实施形态4参照图9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4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概略图。本实施 形态4的显影装置的用于保持入口密封件的保持部件以及刮板的结构与上述 各实施形态不同。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形态4中,在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之间,通过弹性部 件95,使得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密接。详细地说,在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的相 接面之间,设置作为弹性部件的泡沫聚氨酯95,以适当压垮该泡沫聚氨酯95 状态组装双方部件。通过这种构成,提高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之间的密接性,能抑制空气流 入从第2对向位置(刮板85和第l显影辊81的对向位置)到相接位置(入口密封 件87A, 87B与感光体鼓54相接的位置)的区域H。在本实施形态4中,在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中某一方,使用双面胶带粘接 泡沬聚氨酯95。这样,很容易实行双方的分解作业,提高再利用性。作为泡沬聚氨酯95,与泡沫孔连续形成的连泡型相比,优选泡沬孔独立 形成的单泡型。这样,通过泡沬聚氨酯95的泡沫孔,能抑制空气流入显影装置 80内的不良状况。在本实施形态4中,在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之间,使用作为弹性部件的泡 沬聚氨酯,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使用泡沫橡胶作为弹性部件-。泡沬橡 胶密封性好,耐疲劳强,作为在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之间的弹性部件是合适
的材料。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4中,与上述各实施形态同样,能以比较简单的 构成有效地减轻显影装置80内的内压上升,能充分抑制显影剂飞散到显影装置80外。实施形态5参照图IO,图11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5。图10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概略图,图ll 表示从长度方向看图10显影装置的概略图。本实施形态5的显影装置的用于保持入口密封件的保持部件以及刮板的 结构与上述各实施形态不同。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形态5中,与上述实施形态4同样,在保持部件86和 刮板85之间,通过弹性部件95,使得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密接,以适当压垮该 弹性部件95状态组装双方部件。通过这种构成,提高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之间的密接性,能抑制空气流 入从第2对向位置(刮板85和第1显影辊81的对向位置)到相接位置(入口密封 件87A, 87B与感光体鼓54相接的位置)的区域H。在本实施形态5中,设有通气通道,从显影装置80内部朝着所述区域H。详 细地说,参照图10及图11,在刮板85,沿着长度方向,数处设有通气孔85a(不 埋没在显影剂的位置)。更具体地说,在刮板85的两端部(与入口密封件密接 的端部密封件98设置的位置对应的区域),设置各通气孔85a,在刮板85的中 央部也大致等间隔地设置四个通气孔85a。这样,从显影装置80内部通过通气 孔85a流入的空气(图10中沿箭头方向流入的空气)通过保持部件86和刮板85 之间(通气通道),移动到所述区域H(如上述对图4说明所述,成为负压)。这样, 所述区域H的压力通过仅仅在显影装置80内的空气移动,下降到负压程度(接 近零压),能减轻色调剂喷出或飞散到显影装置80外。在本实施形态5中,在刮板85的两端部及中央部设有通气孔85a,但本发 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显影装置80仅在易发生色调剂飞散的区域设置通 气孔85a。例如,当显影装置80的两端部与中央部相比易发生色调剂飞散场合, 可以仅仅在刮板85两端部设置通气孔85a。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态5中,与上述各实施形态同样,能以比较简单的 构成有效地减轻显影装置80内的内压上升,能充分抑制显影剂飞散到显影装 置80外。上面参照

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 例。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显影装置,对形成在像载置体上的潜像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该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载置体,在第1对向位置与所述像载置体对向,载置显影剂;显影剂限制部件,沿着显影剂载置体的移动方向,第2对向位置位于第1对向位置的上游侧,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件在该第2对向位置与所述显影剂载置体对向,用于限制载置在显影剂载置体上的显影剂的量;密封部件,沿着像载置体的移动方向,在位于第1对向位置上游侧的相接位置,与像载置体相接;构成为使得气体不从装置外部流入从所述第2对向位置到所述相接位置的区域。
2. 根据权利要求l中记载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设有用于保持所述密封部件的保持部件; 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件之间,设置粘接部件,与该显影剂限制部件密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中记载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部件是双面胶带或粘接剂。
4. 根据权利要求l中记载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设有用于保持所述密封部件的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与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件之间,设置弹性部件,与该显影剂 限制部件密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由泡沬聚氨酯或泡沫橡胶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l中记载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设有用于保持所述密封部件的保持部件; 所述保持部件相对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件密接。
7. 根据权利要求l中记载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用于保持所述密封部件的保持部件; 所述保持部件相对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件设为一体。
8. 根据权利要求l中记载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相对所述显影剂限制部件设为一体。
9. 根据权利要求l-8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通气道,从装置内部朝着由所述第2对向位置到所述相接位置的区域。
10.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设有呈U字状弯曲的弯曲部,配置为使得该弯曲部与所述像载置体相接。
11. 根据权利要求1-IO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影剂由色调剂及载体构成; 所述色调剂满足以下关系3《Dv《81. 00《Dv/Dn《l. 40其中,Dv(um)表示体积平均粒径,Dn(ym)表示个数平均粒径。
12. 根据权利要求1-ll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影剂由色调剂及载体构成;所述色调剂形状系数SF-1处于100-180范围,形状系数SF-2处于100-180 范围。
13. —种处理卡盒,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自如,其特征在于 设有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显影装置。
14.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显影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上述各功能的复合机等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的显影装置,以及设有该显影装置的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包括在第1对向位置与像载置体(54)对向的显影剂载置体(81),在第2对向位置与显影剂载置体(81)对向的显影剂限制部件(85),在相对第1对向位置位于像载置体(54)移动方向上游侧的相接位置,与像载置体(54)相接的密封部件(87)。不使得气体从显影装置外部流入从第2对向位置到相接位置的区域(H)。提供能以比较简单的构成有效减轻显影装置内的内压上升、充分抑制显影剂飞散到装置外的不良状况的显影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1105671SQ20071012919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3日
发明者木村秀树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