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5873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以下简称 LCD),尤其是一种重量轻、厚度薄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图1、围2、图3及图4所示,现有的LCD—般是由液晶显示单元1、边 框3、背光源2、以及背盖板4四部分构成的。背光源2设置于液晶显示单元1 的下方,边框3将它们嵌合在一起。其中,液晶显示单元1主要包括液晶基板 11、信号驱动电路板12、柔性电路13,液晶基板11通过柔性电路13与信号驱 动电路板12相连接。信号驱动电路板12固设于背光源2的后背板上,增加了 LCD的厚度。背盖板4扣设于信号驱动电路板12上,起到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但也同时增加了 LCD的厚度。在进行嵌合时,为了实现液晶基板ll与设置在背 光源2后背板上的信号驱动电路板12的电气连接,柔性电路13必须要绕过背 光源2的侧缘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因此,柔性电路13的长度要大于背光源2侧 缘的厚度,增加了柔性电路13的成本。此外,在与外围电路相连接时,还需要 在背光源2后背板上再固设一支架,用于安置外围电路,又进一步增加了 LCD 的重量与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LCD的缺点,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厚度
薄、重量轻而且散热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液晶显示单元,包括一液晶基板、信号驱动电路板、以及接设于所述液 晶基板与信号駔动电路板之间的若干柔性电路; 一背光源,固设于所述液晶显示单元的下方;
一框体,围设于所述液晶显示单元和背光源的周围,所述框体在与所述信 号驱动电路板的对应侧开设有相应的凹口 。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相对于现有的LCD,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省去了背 盖板和用于安置外围电路的支架,减轻了 LCD的重量;本实用新型LCD的柔性 电路不再需要绕过背光源的侧缘,即缩短了柔性电路可弯曲部分的长度,降低
了 LCD的成本;本实用新型LCD的信号驱动电路板也不再需要固设于背光源的 后背板上,降低了对信号驱动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尺寸的要求,减小了 LCD的厚 度;本实用新型LCD的背光源与外围电路分开设置,还可以提升散热效果,使 LCD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此外,本实用新型LCD的信号驱动电路板设置于液晶 基板的下方,可方便地与外围电路相连接,特别是在笔记本电脑中,这种结构 可以充分利用显示屏的空间。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LCD具有厚度薄、重量轻而且散热好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l为现有LCD的液晶显示单元示意图; 图2为现有LCD的背光源整体示意图; 图3为现有LCD的框体结构示意图4为现有LCD的背盖板结构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LCD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单元结构示意图6为本实用新型LCD实施例1的背光源整体示意图7为本实用新型LCD实施例1的框体结构示意图8为本实用新型LCD实施例1的状态示意图9为本实用新型LCD实施例1进行封装的示意
图10为本实用新型LCD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LCD实施例2的背光源整体示意
图12为本实用新型LCD实施例2的框体结构示意附图标记说明
1—液晶显示单元; 11—液晶基板; 12—信号驱动电路板;
13—柔性电路; 2—背光源; 3—边框;
4—背盖板; 5—凹口; 6—前外壳; 7—后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5、闺6和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LCD实施例1各组成部分的分解结 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LCD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单元结构示意图;图6 为本实用新型LCD实施例1的背光源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LCD实施 例l的框体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液晶显示单元l,包括一 液晶基板11、信号驱动电路板12、以及接设于所述液晶基板11与信号驱动电
路板12之间的若干柔性电路13; —背光源2,固设于液晶显示单元l的下方; 一框体3,围设于液晶显示单元1和背光源2的周围使液晶显示单元1和背光源 2嵌合在一起,框体3的一侧上开设有一与所述信号驱动电路板12对应的、供 所述信号驱动电路板12穿过的凹口 5。凹口 5的底沿低于液晶基板11;凹口 5 的宽度等于框体3开设所述凹口一侧的内侧的长度;柔性电路13可弯曲部分的 长度均小于背光源2的侧缘厚度。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LCD实施例1的 状态示意图。
上述实施例1中,通过边框上开设的凹口,柔性电路与信号驱动电路板能 够从其中伸展出来准备与外围电路相接。为保证信号驱动电路板可以顺利通过 凹口,凹口的底沿应保持低于液晶基板,凹口的宽度应保持大于信号驱动电路 板的长度,最宽可以等于所述框体开设所述凹口一侧的内侧的长度。
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LCD实施例1进行封装的示意图,先将本实用 新型液晶显示器嵌入后外壳7中,信号驱动电路板12螺固于后外壳7上,连接 好外引线,合拢前外壳6,完成LCD的封装。
实施例2:

图10、困11和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LCD实施例2各组成部分的分 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LCD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LCD实施例2的背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LCD 实施例2的框体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液晶显示单元l,包 括两个信号驱动电路板12; —背光源2,固设于液晶显示单元1的下方; 一框 体3,围设于液晶显示单元1和背光源2的周围使液晶显示单元1和背光源2嵌 合在一起,在有信号驱动电路一侧的边框上开设有与两个信号驱动电路板12分 别对应的、供两个信号驱动电路板12穿过的两个凹口 5。液晶显示单元l还包
括 一液晶基板11;若干柔性电路13,接设于液晶基板11与两个信号驱动电 路板12之间;两个凹口 5的底沿均低于液晶基板ll;两个凹口 5的宽度分别大 于各自对应的两个信号驱动电路板12的长度;柔性电路13可弯曲部分的长度 均小于背光源2的侧缘厚度。
上述实施例2中,通过在框体上开设的两个凹口,柔性电路与两个信号驱 动电路板分别能够从相应的凹口中伸展出来准备与外围电路相接。为保证两个 信号驱动电路板可以顺利通过相应的凹口,两个凹口的底沿均应保持低于液晶 基板,两个凹口的宽度分别应保持大于各自对应的两个信号驱动电路板的长度。 当然,凹口还可以分别开设在框体的不同边上,凹口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相应地增加,只要凹口与信号驱动电路板相对应即可。
相对于现有的LCD,上述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省去了背盖板和用于安置外 围电路的支架,减轻了 LCD的重量;本实用新型LCD的柔性电路不再需要绕过 背光源的侧缘,即缩短了柔性电路的长度,降低了LCD的成本;本实用新型LCD 的信号驱动电路板也不再需要固设于背光源的后背板上,降低了对信号驱动电 路板上的元器件尺寸的要求,减小了 LCD的厚度;本实用新型LCD的背光源与 外围电路分开设置,还可以提升散热效果,使LCD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此外, 本实用新型LC0的信号驱动电路板设置于液晶基板的下方,可方便地与外围电 路相连接,特别是在笔记本电脑中,这种结构可以充分利用显示屏的空间。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LCD具有厚度薄、重量轻而且散热好等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液晶显示单元,包括一液晶基板、信号驱动电路板、以及接设于所述液晶基板与信号驱动电路板之间的若干柔性电路;一背光源,固设于所述液晶显示单元的下方;一框体,围设于所述液晶显示单元和背光源的周围,所述框体在与所述信号驱动电路板的对应侧开设有相应的凹口。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为一个。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为多个。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开设在所 述框体的同一側。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开设在所 述框体的不同側。
6、 根据权利要求l-3所述的任一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的底沿低于所述液晶基板。
7、 根据权利要求l-3所述的任一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的宽 度大于所述信号驱动电路板的长度。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的宽度等 于所述框体开设所述凹口 一侧的内侧的长度。
9、 根据权利要求l-3所述的任一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可弯曲部分的长度小于所述背光源的侧缘厚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一液晶显示单元,包括一液晶基板、信号驱动电路板、以及接设于所述液晶基板与信号驱动电路板之间的若干柔性电路;一背光源,固设于所述液晶显示单元的下方;一框体,围设于所述液晶显示单元和背光源的周围,以供嵌合所述液晶显示单元与背光源,所述框体在与所述信号驱动电路板的对应侧开设有相应的凹口。因此,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器具有厚度薄、重量轻而且散热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G02F1/1333GK201035274SQ200720148909
公开日2008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5日
发明者肖向春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