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510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激光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利用颗粒状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装置,如下的装置被广泛应用其中,将由调色 剂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转印至记录介质,随后将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已知 的对这种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的方法为接触法和非接触法。非接触型定影装置不与记录介质接触。因此,与接触型装置相比,记录介质的通用 性更高,并且处理速度得到提高。作为这种非接触型定影装置,现存在如下一种装置在该 装置中,例如闪光灯或红外加热器等加热部件与记录介质的传送路径相对,并利用该加热 部件的加热处理对记录介质所承载的未定影图像进行加热和定影。此外,已开发出一种采 用高能激光器作为加热单元的定影装置。在如上所述的采用加热部件的非接触型定影装置中,加热单元的热量直接照射在 记录介质上,因此,当记录介质停止在定影装置中时,记录介质的一部分会被加热过度。因 此,在例如JP-A-9-34307、JP-A-53-54034和JP-A-59-204073中已提出了用于防止记录介 质被烧坏的单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激光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该激光定影装置及 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在激光束透过至记录介质的传送位置的背面的情况下,防止周围部件等 被激光束过度加热。(1)为解决该问题,根据本发明第(1)项提供一种激光定影装置,包括激光束照 射装置,其将激光束照射在被传送的承载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上;以及激光束 吸收部件,其设置在发射至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位置的背面处的激光束的光路上,并吸收 所述激光束。(2)本发明第( 项构造成,在根据第(1)项所述的激光定影装置中,所述激光定 影装置还包括背面侧聚光部件,所述背面侧聚光部件对下述光进行反射以使所述光会聚在 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的背面或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附近的背面所述光由所述激 光束照射装置发射至所述记录介质上并透射到所述记录介质的背面并发生散射,所述背面 侧聚光部件设置为包围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的背面,在背面侧聚光部件上的预定位置 设置有供激光束透过的激光束透过部分,所述预定位置位于透过至所述记录介质的背面的 所述激光束的光路上,并且所述激光束吸收部件设置在所述激光束透过部分的后方。(3)本发明第( 项构造成,在根据第(1)项所述的激光定影装置中,所述激光定 影装置还包括背面侧聚光部件,所述背面侧聚光部件对下述光进行反射以使所述光会聚在 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的背面或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附近的背面所述光由所述激 光束照射装置发射至所述记录介质上并透射到所述记录介质的背面并发生散射,所述背面侧聚光部件设置为包围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的背面,并且所述激光束吸收部件设置在 发射至所述记录介质的背面的所述激光束的光路上并且设置在到达所述背面侧聚光部件 之前的预定位置。(4)本发明第(4)项构造为,在根据第(1)项所述的激光定影装置中,所述激光定 影装置还包括背面侧聚光部件,所述背面侧聚光部件对下述光进行反射以使所述光会聚在 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的背面或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附近的背面所述光由所述激 光束照射装置发射至所述记录介质上并透射到所述记录介质的背面并发生散射,所述背面 侧聚光部件设置为包围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的背面,并且所述激光束吸收部件被支撑 在所述背面侧聚光部件上的预定位置处,所述预定位置位于发射至所述记录介质的背面的 所述激光束的光路上。(5)本发明第( 项构造为,在根据第(1)项至第(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定影 装置中,所述激光束照射装置照射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带状区域上,所述带状区域沿着被传 送的所述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激光束吸收部件包括槽形凹部,其通过导入口引 入穿过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激光束;槽内凸部,其从所述槽形凹部的底部朝向所述导入口 突出到所述槽形凹部内,所述槽内凸部的末端为尖锐的并且所述槽内凸部的侧面为斜面, 并且所述槽形凹部的壁面和所述槽内凸部的侧面经过表面处理从而用于吸收激光束。(6)本发明第(6)项构造为,在根据第(1)项至第( 项所述的激光定影装置中, 所述激光定影装置还包括前方侧聚光部件,所述前方侧聚光部件反射下述光以使所述光会 聚从而再次照射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或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附近所述光由所 述激光束照射装置发射并经所述记录介质反射。(7)根据本发明第(7)项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载体,利用静电电位 差而形成的潜像形成在所述图像载体上;显影装置,其将图像形成材料转移至形成于所述 图像载体上的潜像上,从而形成可见图像;转印装置,其将可见图像直接转印至记录介质 上,或先将可见图像一次转印至转印部件,再将可见图像二次转印至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根 据第(1)项至第(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定影装置,其对转印至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可见 图像的图像形成材料进行加热,从而将所述图像形成材料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上。在根据第(1)项所述的本发明的激光定影装置中,在激光束透过至所述记录介质 的传送位置的背面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周围部件等被过度加热。在根据第( 项所述的本发明的激光定影装置中,在用激光束照射被传送的记录 介质时,可以实现如下两个目的,即,在对未定影的图像进行定影的过程中对透过所述记录 介质而发生散射的激光束进行有效利用,以及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发生异常时防止周围 部件等被透过至背面的激光束过度加热。在根据第( 项所述的本发明的激光定影装置中,在用激光束照射被传送的记录 介质时,可以实现如下两个目的,即,在对未定影的图像进行定影的过程中对透过所述记录 介质而发生散射的激光束进行有效利用,以及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发生异常时防止周围 部件等被透过至背面的激光束过度加热。在根据第(4)项所述的本发明的激光定影装置中,在用激光束照射被传送的记录 介质时,可以实现如下两个目的,即,在对未定影的图像进行定影的过程中对透过所述记录 介质而发生散射的激光束进行有效利用,以及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发生异常时防止周围部件等被透过至背面的激光束过度加热。在根据第( 项所述的本发明的激光定影装置中,与不采用具有该构造的所述激 光束吸收部件的装置相比,可以减少激光束的散射。在根据第(6)项所述的本发明的激光定影装置中,与不包括所述前方侧聚光部件 的装置相比,可以在对未定影图像进行定影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激光束的照射能量。在根据第(7)项所述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激光束透过至所述记录介质 的传送位置的背面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周围部件等被过度加热。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作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激光定影装 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激光定影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激光定影装置在发射的激光束穿过连续片材的传送位置的 情况下的示意性剖视图;图5A是用于图2所示的激光定影装置的激光束吸收部件的示意性透视图,而图5B 是该激光束吸收部件的示意性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激光定影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激光定影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激光定影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以及图9A和9B是示出常规闪光灯定影装置的示意性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图像形成装置1是在用作记录介质的连续片材(也被称为连续商业格式片材 (continuous business form),在下文中简称为“连续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大型装置。该 装置由如下部分构成片材传送部分10,其传送并供应连续片材P ;图像形成部分20,其形 成调色剂图像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连续片材P上;以及定影部分30,其将转印后的图像 定影。片材传送部分10包括多个卷辊11,连续片材P卷绕在卷辊11上以进行传送,并且 卷辊11构造为在向连续片材P施加张紧力的同时将连续片材P传送给图像形成部分20。在图像形成部分20中,从上游侧起沿连续片材的传送方向以规则的间隔顺序地 排列有4个图像形成单元21K、21C、21M、21Y,在这4个图像形成单元中,分别通过附着黑色 (K)、蓝绿色(青色)(C)、品红色(M)和黄色(Y)调色剂(图像形成材料)来形成成为可见 图像的调色剂图像。每个图像形成单元2IK、21C、21M、2IY包括感光鼓22,在感光鼓22中,在由导电材 料制成的圆筒部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光电导层。在感光鼓22的周围还设有充电装置23, 其均勻地对感光鼓22的表面进行充电;曝光装置M,其用图像光照射已充电的感光鼓22,以在感光鼓22的表面形成潜像;显影装置27,其将调色剂转移到感光鼓22上的潜像上,从 而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辊25,其与感光鼓22相对置,并将形成于感光鼓22上的调色剂图 像转印至连续片材上;以及清洁装置沈,其将残留在已经过调色剂图像转印的感光鼓22上 的调色剂去除。在4个图像形成单元21K、21C、21M、21Y各自的显影装置27内,收容有彼此各不相 同的调色剂。各单元在其它构造方面彼此相同。在各显影装置27K、27C、27M、27Y的上方分 别设置调色剂补充容器^KJ8CJ8M、28Y从而可以补充在显影过程中消耗的调色剂,调色 剂补充容器^KJ8CJ8M、28Y用于补充颜色与收容在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的颜色对应的 调色剂。在设置于图像形成部分20的下游侧的定影部分30内设置有激光定影装置31, 其将已通过图像形成部分20转印至连续片材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定影;传送辊38,围绕该 传送辊38缠绕着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连续片材P,传送辊38将连续片材P弓丨导至激光定影 装置31 ;以及排出辊39,其将已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连续片材P排出到装置外部。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图像形成操作开始时,充电装置23以负极性对感光鼓22的 表面进行基本上均勻地充电。曝光装置M基于图像数据用图像光照射已充电的感光鼓22 的周面。因此,由于在曝光部分与非曝光部分之间存在电位差异,从而在感光鼓22的表面 形成潜像。在显影装置27中,在显影辊的周面形成显影剂薄层,并且通过转动显影辊将呈 薄层形式的调色剂传送至显影辊与感光鼓22的周面相对置的显影位置。在显影位置,在感 光鼓22与显影辊之间形成有电场,并且在该电场作用下,显影辊上的调色剂转移至感光鼓 22上的潜像上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动感光鼓22将如此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传送至 转印辊25与感光鼓22压力接触的转印压力接触部分25a。另一方面,将由片材传送部分10传送的连续片材P输送至转印压力接触部分25a。 在该转印压力接触部分2 中,电场由转印偏压形成,且在该电场作用下,调色剂图像被转 印至连续片材P上。连续片材P被顺序地传送至图像形成单元21的转印压力接触部分25a 处,并且层叠地转印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连续片材P在承载调色剂图像的状态下,缠绕在传送辊38上 并同时被传送至激光定影装置31。在激光定影装置31中,用激光束33照射该连续片材P 以加热调色剂,从而将调色剂定影。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连续片材P通过排出辊39排出至 装置外部。图2是作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激光定影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是示意 性剖视图,而图4是示出发射出的激光穿过连续片材的传送位置的状态的示意性剖视图。在激光定影装置31的主要部分包括激光束照射装置32,其将激光束33照射在 移动的连续片材P上的转印有图像的区域的整个宽度;前方侧聚光部件35,其使由连续片 材P反射激光束33而产生的散射光3 再次照射在连续片材P上;背面侧聚光部件36,其 对经连续片材P透射并发生散射的光33c进行反射,从而从连续片材P的背面将光会聚至 连续片材P上的照射区域的背面或附近;以及激光束吸收部件40,其吸收穿过连续片材传 送位置的激光束。多个激光束照射装置32沿着连续片材P的宽度方向(与传送方向相交叉的方向) 排列。从激光束照射装置32中发射出的激光束33被调节成照射能量在移动的连续片材P的宽度方向上是基本上均勻的。在连续片材P的移动方向上,激光束33照射连续片材P的 预定范围。照射能量被调节为能将从激光束33的照射区域中通过的调色剂加热并定影至 连续片材P上。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半导体激光器,并且用在连续片材P的传送方向上束宽 约为Imm的激光束来进行照射。前方侧聚光部件35是反射面3 为凹形圆筒曲面的金属反射镜,并且前方侧聚光 部件35设置成反射面3 与连续片材P相面对。前方侧聚光部件35被支撑为其圆筒曲面 的中心轴线与连续片材P的传送方向基本上垂直。在呈圆筒曲面的反射面35b的沿周向的 中部设置有用作激光束33的入射口的轴向缝隙35a。激光束33穿过该缝隙3 到达连续 片材P。如上所述,激光束照射装置32设置在前方侧聚光部件35的背面,即,设置在与前方 侧聚光部件35的反射面相反的一侧,从而不会阻挡被连续片材反射的光,这样可以有效地 利用前方侧聚光部件35。前方侧聚光部件35的反射面3 设置成,在连续片材P的移动方向上基本上覆盖 连续片材P最初被激光束33照射到的位置(即首次照射区域33a)并且在连续片材P的宽 度方向上基本上覆盖形成有图像的区域的整个宽度。前方侧聚光部件35的圆筒曲面的中 心轴线的位置设定在连续片材P被激光束33所照射的首次照射区域33a、或首次照射区域 附近。根据该设置,如图3所示,前方侧聚光部件35可对由连续片材反射激光束33所产生 的散射光33b中的大部分进行重复地反射,从而将散射光3 会聚于首次照射区域33a或 附近。术语“会聚于首次照射区域或附近”表示,就激光束的首次照射的照射能量而言, 尤其是就孤立的调色剂颗粒而言,光被会聚至如下的程度即,利用经由聚光部件反射和会 聚的光的额外能量而在首次照射区域提高调色剂颗粒的定影效果。除了经聚光部件所会聚 的光精确到达首次照射区域的情况之外,光还可以到达首次照射区域及其附近,或者由聚 光部件会聚的光的照射能量的分布的峰值位置可能略微偏离首次照射区域。呈圆筒曲面的反射面3 的中心轴线的位置可以沿着连续片材P的移动方向或沿 着与连续片材表面垂直的方向略微发生偏离,只要在首次照射区域33a发生反射的散射光 可以被会聚至首次照射区域33a附近即可。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前方侧聚光部件35的圆筒曲面的半径为50mm,并且前方侧 聚光部件35的周向的两端35c与被传送的连续片材之间的间隙为5mm。如图3和图4所示,背面侧聚光部件36设置为覆盖连续片材P的首次照射区域33a 的背面,并在连续片材P的宽度方向上将形成有图像的区域的整个宽度覆盖。与前方侧聚 光部件35类似,背面侧聚光部件36是反射面36b为凹形圆筒曲面的金属反射镜,并且背面 侧聚光部件36设置为使得圆筒曲面的中心轴线与连续片材P的传送方向基本上垂直。圆 筒曲面的中心轴线设定在连续片材P被激光束33照射的首次照射区域33a、或首次照射区 域附近。根据该设置,背面侧聚光部件36可以将通过使激光束33穿过连续片材P而产生 的散射光33c的大部分会聚于首次照射区域33a的背面或附近。形成为上述圆筒曲面的背面侧聚光部件36的周向的中部设置有用作激光束透射 部分的开口 36a,该开口允许激光束33沿轴向通过。因此,当连续片材P不处于激光束33 的首次照射区域33a时,当发生连续片材如图4所示那样被烧坏或类似情况时,激光束33穿过首次照射区域33a到达背面侧聚光部件36侧并穿过开口 36a。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开口 36a设置在背面侧聚光部件36上以允许激光束33从 背面侧激光部件36中通过。可选择地,激光束33所到达的位置可以由诸如玻璃等透光材 料形成。图5A与图5B示意性地示出激光束吸收部件40。图5A为示意性透视图,而图5B 为沿图5A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激光束吸收部件40由诸如陶瓷或金属等耐热金属形成,并且设置为与背面侧聚 光部件36的开口 36a相对。如图5A和图5B所示,激光束吸收部件40的外观基本上呈平行六面体形,并且包 括导入口 41,通过导入口 41引入激光束33 ;槽形凹部42,其从导入口 41处起连续地形成; 以及突起部分43,其从槽形凹部42的下表面4 朝向导入口 41突起。导入口 41设置在与背面侧聚光部件36的开口 36a相对的位置,并且导入口 41的 尺寸形成为允许穿过开口 36a的激光束33被引入导入口 41。在槽形凹部42中,槽形凹部42的内表面经过处理以吸收通过导入口 41入射的激 光33。例如,当实施过黑色氧化铝膜处理后,反射的光减少。作为另一种选择,可以形成黑 色吸光涂层或类似物。突起部分43形成在槽形凹部42的内侧,并且该突起部分43被实施 类似的表面处理,从而使得突起部分43的侧部4 也具有高的光吸收特性。如图5B所示,突起部分43设置为从槽形凹部42的下表面42a向导入口 41突出, 且突起部分43的末端位于槽形凹部42内,并形成为具有尖角形形状的尖端部43a。突起 部分43在被传送的连续片材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形状,从尖端部43a延伸至下 表面42a的区域形成为倾斜面43b。因此,从导入口 41进入槽形凹部42的激光束33到达 突起部分43的倾斜面4 并被吸收。如图5B所示,反射光反复地入射在槽形凹部42的内 表面以及突起部分43的倾斜面4 上并被吸收。根据该设置,可以减少从激光束吸收部件 40泄漏到外部的光。可以在激光束吸收部件40的外部设置冷却装置(未示出),以防止激光束吸收部 件40被激光束33的能量过度加热。例如,可采用散热片作为冷却装置。作为另一种选择, 也可以设置使气流吹向激光束吸收部件的背面的冷却风扇(未示出),或者可以设置上述 两种装置。还可以采用散热片、冷却装置以外的手段。如此构造的激光定影装置31以下述方式工作当正常传送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连续片材时,由激光束照射装置32所发出的激 光束33照射该连续片材,或者说,照射以首次照射区域33a为中心的有限范围。利用前方 侧聚光部件35和背面侧聚光部件36分别对经连续片材反射的光、以及透过连续片材P在 连续片材背面发生散射的光进行反射,并使这些光再次到达首次照射区域33a附近。因此, 连续片材上的调色剂颗粒由首次照射的激光束33、以及来自前方侧聚光部件35和背面侧 聚光部件36的反射光来加热和定影。尤其当首次照射区域33a的图像密度低时,经记录介 质反射的光量以及透过连续片材P的光量是大的,并且经前方侧聚光部件35和背面侧聚光 部件36反射而再次到达首次照射区域的光量也是大的。在低密度部分调色剂颗粒的密度 低,因此热辐射量大,而加热效率较低。然而,来自上述前方侧聚光部件35和背面侧聚光部 件36的照射调色剂颗粒的光的能量较大,从而使低加热效率得以改善。相反,在高密度部分,调色剂颗粒的密度高,首次照射激光束33时反射光的量小。因此,与低密度部分相比, 照射调色剂颗粒的光的能量小,从而抑制了由过度加热产生图像缺陷以及调色剂树脂的飞 散的现象。具有上述功能的前方侧聚光部件35和背面侧聚光部件36与利用图9A、9B中所示 的闪光灯的常规闪光灯定影装置100的反射部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如下几点。在使用闪光灯的闪光灯定影装置100中,闪光灯101设置为与被传送的连续片材 P相面对,并且作为反射部件的反射镜102设置为将闪光灯101的背面与侧面覆盖。如图 9A所示,反射镜102对由闪光灯101向周围发出的光、尤其是被导向背面与侧面的光进行反 射,以使光到达记录介质P。这时,从反射镜102反射的光散布并到达与闪光灯101相面对 的较宽区域。如图9B所示,该装置100还具有对照射在记录介质上并经记录介质反射的光 进一步进行反射使该光到达记录介质的功能。然而,具有不同入射角的光束被反射为不同 的角度,而不能会聚于特定区域。因此,照射能量被大致均勻地供应至连续片材P上的与闪 光灯101相面对的区域上,并且即使在与闪光灯101相面对的连续片材P上的调色剂图像 上混合存在高密度部分和低密度部分的情况下,供应的能量也是大致均勻的。因此,前方侧聚光部件35或背面侧聚光部件36针对激光束33的首次照射区域 33a是高密度部分还是低密度部分而向调色剂颗粒供应不同的能量,所以前方侧聚光部件 35或背面侧聚光部件36在配置目的方面与采用闪光灯的定影装置的反射镜不相同,而且 两者的作用也完全不同于采用闪光灯的定影装置的反射镜。另一方面,当在连续片材P的传送过程中发生错误时,激光定影装置31以下述方 式进行操作。与使用闪光灯等的装置不同,在激光定影装置中,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强,激光束照 射区域的能量密度高。因此,可以在记录片材传送速度高的情况下实现高速定影。然而,应 当考虑到,由于激光束的直线传播特性及高输出特性,当在记录介质的传送过程中发生例 如卡纸等异常现象时,位于激光束的首次照射区域33a的连续片材将在短时间内被烧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激光束在传送方向上的束宽为1mm,作为对比,连续片材P的传 送速度为lm/s。当发生卡纸现象时,在经过几毫秒至几十毫秒之后处于激光束的首次照射 区域33a的连续片材P被烧坏,并且如图4所示,激光束穿向背面。此外,必须假设当装置 发生异常时,尽管没有传送连续片材,但是仍然由激光束照射装置32发出激光束33。如上 所述,当在激光束的首次照射区域33a不存在连续片材P时,激光束33将穿过连续片材P 的传送位置,直线前进,到达背面并同时保持发射时的照射能量。已穿过连续片材P的传送位置的激光束,穿过设置在背面侧聚光部件36上的开口 36a并被引导至激光束吸收部件40以被该激光束吸收部件40吸收。因此,即使当在激光束 的首次照射区域33a不存在连续片材P时,穿过首次照射区域33a的激光束33也不会直接 到达设置在背面的其它部件或类似物上,从而可以防止这些部件受热。此外,可以防止激光 束直接照射到背面侧聚光部件36上,从而防止激光束经背面侧聚光部件36反射而加热其 它部件。接下来,参考图6描述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激光定影装置。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似,在激光定影装置51中,主要部分包括激光束照射装 置52,其将激光束53照射在连续片材P上;前方侧聚光部件55,其使得由连续片材P对激光束53的反射而产生的散射光5 再次照射至连续片材P上;背面侧聚光部件56,其对透 过连续片材P并发生散射的光进行反射并从连续片材P的背面将光会聚至照射区域;以及 激光束吸收部件60,当在激光束的首次照射区域53a不存在连续片材时,该激光束吸收部 件60吸收穿过连续片材的传送位置的激光束。激光束照射装置52、前方侧聚光部件55和激光束吸收部件60以与第一实施例中 的对应部件类似的方式来构造,因此省略对它们的描述。与第一实施例类似,背面侧聚光部件56是反射面56b为凹形圆筒曲面的金属反射 镜,并且背面侧聚光部件56设置在被传送的连续片材的背面,且圆筒曲面的中心轴线与连 续片材P的传送方向基本上垂直。圆筒曲面沿着周向连续地形成,并且与第一实施例不同, 在背面侧聚光部件56上没有设置开口。如图6所示,激光束吸收部件60设置在连续片材P的传送位置与背面侧聚光部件 56之间。因此,当在激光束53的首次照射区域53a不存在连续片材P时,穿过首次照射区 域53a向背面发射的激光束53在到达背面侧聚光部件56之前被激光束吸收部件60吸收。因此,即使因传送错误等使连续片材P上的同一位置在比正常状态下更长的时间 内受到激光束53照射而使连续片材P的位于首次照射区域53a的部分被烧坏,也可以防止 其它部件被穿过首次照射区域53a的激光束53过度加热。接下来,参考图7描述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激光定影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激光定影装置71中,主要部分包括激光束照射装置72、前 方侧聚光部件75、背面侧聚光部件76和激光束吸收部件80。激光束照射装置72、前方侧聚 光部件75和激光束吸收部件8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部件相同。与第一实施例类似,背面侧聚光部件76是反射面76b为凹形圆筒曲面的金属反射 镜,并且背面侧聚光部件76设置在被传送的连续片材的背面,且圆筒曲面的中心轴线与连 续片材P的传送方向基本上垂直。如图7所示,激光束吸收部件80支撑在背面侧聚光部件 76的反射面的周向的中部。也就是说,激光束吸收部件80与背面侧聚光部件76 —体地受 到支撑,并用于吸收穿过首次照射区域73a的激光束73。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采用图5A和图5B示出的部件作为激光束吸收部件。作 为对比,如图8所示,可以采用如下构造背面侧聚光部件77以与第二实施例类似的方式沿 着周向呈连续的,并且将由板状或片状光吸收部件形成的激光束吸收部件81粘结在由激 光束73照射的位置。也就是说,可以沿背面侧聚光部件77的形成为凹形圆筒曲面的反射 面的轴向粘结呈带状形式的激光束吸收部件81。如上所述,激光束吸收部件80、81分别与背面侧聚光部件76、77形成为一体,从而 使支撑激光束吸收部件80、81的构造简单化且易于制造。激光束吸收部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采用的部件,而是可以具有其它构造,只要 该部件具有优良的吸收激光束的特性和高的耐热性等即可。使用连续片材作为形成有图案 的记录介质。作为另一种选择,可以逐张地传送和使用被切割成符合通常标准的尺寸的记 录片材。激光束在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上的束宽为1mm,前方侧聚光部件35与背面侧聚光 部件36的圆筒曲面的半径为50mm,并且前方侧聚光部件35、36的周向的两端35c、36c与被 传送的连续片材之间的间隔为5_。可以在激光束33的能量可以被有效地用于调色剂图像定影的范围内对上述尺寸做适当的改变。金属反射镜可以用作前方侧聚光部件和背面侧聚光部件。可选择地,可以采用如 下反射镜在玻璃的后表面上涂布或粘结例如铝等金属的玻璃反射镜、气向沉积有金属的 金属涂层反射镜等。在这些实施例中,前方侧聚光部件35、55、75及背面侧聚光部件36、56、76、77的反 射面的形状形成为凹形圆筒曲面。然而,这些反射面的形状不限于凹形圆筒曲面。例如,这 些部件可具有椭圆形的反射面,或可以由沿周向排列的多个分开的反射面构成。当反射面 的形状以这样的方式发生变化时,即便在连续片材的传送过程中片材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偏 移,由聚光部件反射的发射光也可以以稳定的量到达连续片材的首次照射区域,从而可以 减少定影的不均勻性。设置前方侧聚光部件35、55、75和背面侧聚光部件36、56、76、77并不总是必要的。 但是,为了有效利用激光束的能量,优选的是设置这些聚光部件。出于解释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说明。其本意并不是 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许 多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该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 用,因此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所适用的各种实施例并预见到适 合于特定应用的各种修改。目的在于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激光定影装置,包括激光束照射装置,其将激光束照射在被传送的承载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 上;以及激光束吸收部件,其设置在发射至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位置的背面处的激光束的光路 上,并吸收所述激光束。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激光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激光定影装置还包括背面侧聚光部件,所述背面侧聚光部件对下述光进行反射以 使所述光会聚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的背面或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附近的背面 所述光由所述激光束照射装置发射至所述记录介质上并透射到所述记录介质的背面并发 生散射,所述背面侧聚光部件设置为包围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的背面,在背面侧聚光部件上的预定位置设置有供激光束透过的激光束透过部分,所述预定位 置位于透过至所述记录介质的背面的所述激光束的光路上,并且所述激光束吸收部件设置在所述激光束透过部分的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激光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激光定影装置还包括背面侧聚光部件,所述背面侧聚光部件对下述光进行反射以 使所述光会聚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的背面或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附近的背面 所述光由所述激光束照射装置发射至所述记录介质上并透射到所述记录介质的背面并发 生散射,所述背面侧聚光部件设置为包围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的背面,并且所述激光束吸收部件设置在发射至所述记录介质的背面的所述激光束的光路上并且 设置在到达所述背面侧聚光部件之前的预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激光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激光定影装置还包括背面侧聚光部件,所述背面侧聚光部件对下述光进行反射以 使所述光会聚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的背面或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附近的背面 所述光由所述激光束照射装置发射至所述记录介质上并透射到所述记录介质的背面并发 生散射,所述背面侧聚光部件设置为包围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的背面,并且所述激光束吸收部件被支撑在所述背面侧聚光部件上的预定位置处,所述预定位置位 于发射至所述记录介质的背面的所述激光束的光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激光束照射装置照射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带状区域上,所述带状区域沿着被传送的 所述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激光束吸收部件包括槽形凹部,其通过导入口引入穿过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激 光束;槽内凸部,其从所述槽形凹部的底部朝向所述导入口突出到所述槽形凹部内,所述槽 内凸部的末端为尖锐的并且所述槽内凸部的侧面为斜面,并且所述槽形凹部的壁面和所述槽内凸部的侧面经过表面处理从而用于吸收激光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激光定影装置还包括 前方侧聚光部件,所述前方侧聚光部件反射下述光以使所述光会聚从而再次照射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或所述记录介质的照射区域附近所述光由所述激光束照射装置发射并 经所述记录介质反射。
7.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载体,利用静电电位差而形成的潜像形成在所述图像载体上; 显影装置,其将图像形成材料转移至形成于所述图像载体上的潜像上,从而形成可见 图像;转印装置,其将可见图像直接转印至记录介质上,或先将可见图像一次转印至转印部 件,再将可见图像二次转印至所述记录介质;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定影装置,其对转印至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可 见图像的图像形成材料进行加热,从而将所述图像形成材料定影至所述记录介质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激光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该激光定影装置包括激光束照射装置,其将激光束照射在被传送的承载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介质上;以及激光束吸收部件,其设置在发射至所述记录介质的传送位置的背面处的激光束的光路上,并吸收所述激光束。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2109803SQ20101020359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4日
发明者古木真, 小寺哲郎, 松原崇史, 江草尚之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