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83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塑料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塑料光纤是一种传输安全、不携带电流、不会产生电磁脉冲辐射、无噪音、成本低、 重量轻、体积小、便于安装、柔软的数据传输介质,它特别适合于短距离、中小容量、使用连 接器多的系统,比如应用在FTTX相关系统。塑料光纤上述优点,致使其在通讯领域的应用 越来越广泛,促进了塑料光纤相关技术、设备的快速发展。然而光通讯设备与设备之间用塑 料光纤连接时,使用的光纤连接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昂,对塑料光纤连接器的改进成为了 产业链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塑料光纤连接器是仿照石英光纤连接器的结构而制成的。由于石英光纤连 接器对同心度和端面的精度要求很高,使其结构极其复杂,且ferrule (金属套管,用于套 住光纤以保证其同心度)加工工艺也非常复杂。现有的塑料光纤连接器包含有弹簧、金属 套管、塑料前壳、塑料后壳、法兰、尾套等十多个零件,结构复杂,安装光纤的操作繁琐,生产 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操作简单、连接牢固、生产成本低的塑料光纤 连接器。一种塑料光纤连接器,包括护套和连接头,连接头插入护套内腔中,连接头设置有 用于插置塑料光纤的通孔,连接头包括连接头头部、连接头中部和连接头尾部,连接头尾部 的外端开设有切口槽,连接头尾部插入护套内腔的后端部中,连接头尾部的外端与护套内 腔的后端部为过盈配合,护套内腔的后端部挤压切口槽。其中,还包括卡片,卡片开设有用于卡紧塑料光纤的卡口,连接头中部设置有与卡 片相适应的开口槽,卡片卡设在开口槽中。其中,连接头尾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圆环体,每个圆环体的侧壁开设有两条轴 向的对称的切口槽。其中,连接头尾部两个圆环体之间设置有楔形的卡接部,卡接部的组成楔形的两 斜面向外,护套内腔的后端部设置有与卡接部对应的卡勾部,卡接部插入卡勾部中;卡勾部 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悬勾,两个悬勾开设有相向的斜面,斜面的下端设置有卡挡位,卡接部 从悬勾的斜面插入,卡接部卡设在卡挡位。其中,卡片包括上端部,上端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线部,卡片的侧面呈n形状,每 个卡线部开设两个卡口,卡口的开口处设有倒角,卡线部呈m形状;开口槽设置有两条平行 的对应两个卡线部的插槽口。其中,上端部设置有限位孔,连接头中部设置有与限位孔对应的限位柱,限位柱插 入限位孔中。
3[0011]其中,连接头中部位于护套内腔的前端部,护套内腔的前端部设置有4根压紧筋, 4根压紧筋分别与连接头中部的上端面左侧、上端面右侧、下端面左侧、下端面右侧相抵触。其中,连接头头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四棱柱体和设置在四棱柱体前端的圆环插 柱;左侧的四棱柱体的左上侧边与右侧的四棱柱体的右上侧边均设有第一倒角,左侧的四 棱柱体的其余三条侧边与右侧的四棱柱体的其余三条侧边均设有第二倒角,第一倒角与第 二倒角不相等;两个四棱柱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光纤转换器的楔形的卡位部,卡位部的 组成楔形的两斜面向外。其中,护套内腔为前端部到后端部逐步变小的结构;护套内腔的开口设有弧形过 渡面;护套外周设置有内凹弧面,内凹弧面设置有防滑槽;连接头中部向外的一侧设置有 挡墙。其中,连接头的通孔由依次连接的连接头头部通孔,连接头中部通孔和连接头尾 部通孔组成,连接头中部通孔和连接头尾部通孔的孔径与塑料光纤的保护层的外径相匹 配,连接头头部通孔的外端部孔径与塑料光纤的纤芯的外径相匹配,连接头头部通孔的内 端部为圆弧过渡的曲面。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护套和连接头,连接头插入护套内腔中,连接头设置有用于插置 塑料光纤的通孔,连接头包括连接头头部、连接头中部和连接头尾部,连接头尾部的外端开 设有切口槽,连接头尾部插入护套内腔的后端部中,连接头尾部的外端与护套内腔的后端 部为过盈配合,护套内腔的后端部挤压切口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护套内腔的后端部挤压切 口槽,将塑料光纤与本实用新型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塑料光纤的操作简单、连 接牢固、生产成本低。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包括卡片,卡片开设有用于卡紧塑料光纤的卡口,连接头中部 设置有与卡片相适应的开口槽,卡片卡设在开口槽中。通过两个固定塑料光纤的结构,分别 是卡片与开口槽的配合结构和护套内腔的后端部与切口槽的配合结构,将塑料光纤与本实 用新型固定,从而达到更加牢固的连接效果。

其中,连接头中部位于护套内腔的前端部,护套内腔的前端部设置有4根压紧筋,4根压紧筋分别与连接头中部的上端面左侧、上端面右侧、下端面左侧、下端面右侧相抵触。[O012] 其中,连接头头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四棱柱体和设置在四棱柱体前端的圆环插柱;左侧的四棱柱体的左上侧边与右侧的四棱柱体的右上侧边均设有第一倒角,左侧的四棱柱体的其余三条侧边与右侧的四棱柱体的其余三条侧边均设有第二倒角,第一倒角与第二倒角不相等;两个四棱柱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光纤转换器的楔形的卡位部,卡位部的组成楔形的两斜面向外。[O013] 其中,护套内腔为前端部到后端部逐步变小的结构;护套内腔的开口设有弧形过渡面;护套外周设置有内凹弧面,内凹弧面设置有防滑槽;连接头中部向外的一侧设置有挡墙。[O014] 其中,连接头的通孔由依次连接的连接头头部通孔,连接头中部通孔和连接头尾部通孔组成,连接头中部通孔和连接头尾部通孔的孔径与塑料光纤的保护层的外径相匹配,连接头头部通孔的外端部孔径与塑料光纤的纤芯的外径相匹配,连接头头部通孔的内端部为圆弧过渡的曲面。[O015]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O016] 本实用新型包括护套和连接头,连接头插入护套内腔中,连接头设置有用于插置塑料光纤的通孔,连接头包括连接头头部、连接头中部和连接头尾部,连接头尾部的外端开设有切口槽,连接头尾部插入护套内腔的后端部中,连接头尾部的外端与护套内腔的后端部为过盈配合,护套内腔的后端部挤压切口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护套内腔的后端部挤压切口槽,将塑料光纤与本实用新型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塑料光纤的操作简单、连接牢固、生产成本低。[O017]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包括卡片,卡片开设有用于卡紧塑料光纤的卡口,连接头中部设置有与卡片相适应的开口槽,卡片卡设在开口槽中。通过两个固定塑料光纤的结构,分别是卡片与开口槽的配合结构和护套内腔的后端部与切口槽的配合结构,将塑料光纤与本实用新型固定,从而达到更加牢固的连接效果。

[O018] 图l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O019] 图2为图l隐去护套后的结构示意图;[0020] 图3为图l的分解示意图;[0021] 图4为图l的A—A向的剖视图;[0022] 图5为图l的B—B向的剖视图;[0023] 图6为图4的护套的示意图;[0024] 图7为图4的连接头的示意图;[0025]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0026] 图9为图8的仰视图;[0027] 图lo为图8的右视图;[0028]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0029] 图12为图11隐去护套后的结构示意4[0030]图13为图11的分解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C-C向的剖视图;图16为图14的分解示意图;图17为图15的护套的示意图;图18为图15的连接头的示意图;图19为图14的D-D向的剖视图;图20为图19的护套的示意图;图21为图19的连接头的示意图;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五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2隐去护套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图22的分解示意图。图1至图24的附图标记包括护套一10、连接头一11、塑料光纤一12、卡片一13、卡口 一14、连接头头部一15、 连接头中部一16、连接头尾部一17、开口槽一18、切口槽一19、圆环体一20、卡接部一21、 卡勾部一22、限位孔一23、限位柱一24、压紧筋一25、四棱柱体一26、圆环插柱一27、卡位 部一28、弧形过渡面一29、护套内腔一30、防滑槽一31、挡墙一32、第一倒角一33、第二倒 角—3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4,为便于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与塑料光纤12的连接关系,本实施 例提供的五个视角的示意图均插置有塑料光纤1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 描述。一种塑料光纤连接器,包括护套10和连接头11,连接头11插入护套内腔30中, 连接头11设置有用于插置塑料光纤12的通孔,连接头11包括连接头头部15、连接头中部 16和连接头尾部17,连接头尾部17的外端开设有切口槽19,连接头尾部17插入护套内腔 30的后端部中,连接头尾部17的外端与护套内腔30的后端部为过盈配合,护套内腔30的 后端部挤压切口槽19。连接头尾部17的外端指的是连接头尾部17的自由端,即远离连接头中部16的一 端。切口槽19与连接头尾部17的外端面导通,切口槽19从外端面往内开设;且切口槽19 为连通连接头尾部17的外周面与内部通孔的通槽。护套内腔30分为后端部和前端部两部 分,护套内腔30的后端部位于远离护套内腔30的开口的一端。本实用新型塑料光纤12穿过连接头尾部17的通孔,通过护套内腔30的后端部挤 压切口槽19,将塑料光纤12与本实用新型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零件数少、安装塑料 光纤12的操作简单、连接牢固、生产成本低、信号传输质量好;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点,使 得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卡片13,卡片13开设有用于卡紧塑料光 纤12的卡口 14,连接头中部16设置有与卡片13相适应的开口槽18,卡片13卡设在开口 槽18中。该方案具有两个固定塑料光纤12的结构;分别是卡片13与开口槽18的配合结
5构和护套内腔30的后端部与切口槽19的配合结构。在安装塑料光纤12时,塑料光纤12 插置在连接头11的通孔,卡片13插入开口槽18,从而将塑料光纤12卡紧,保证塑料光纤 12在轴向方向不会被拉出;插置有塑料光纤12的连接头11插入护套内腔30的时候,护套 内腔30的后端部挤压切口槽19,压紧塑料光纤12,限制塑料光纤12的移动;通过这两个 紧固作用力,塑料光纤12可以牢固地与本实用新型连接在一起,可达到更加牢固的连接效 果,即使摇晃、拉扯塑料光纤12,位于连接头头部15的纤芯也不会移动,有效地保证了信号 传输的质量。本实施例所述的“纤芯”,指的是剥开塑料光纤12的保护层后裸露出来的部分,包 括光纤芯体(core)和被覆(cladding)。卡片13包括上端部,上端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线部,卡片13的侧面呈n形状,每 个卡线部开设两个卡口 14,卡口 14的开口处设有倒角,卡线部呈m形状;开口槽18设置有 两条平行的对应两个卡线部的插槽口。卡口 14的内径比塑料光纤12的保护层外径略小, 通过卡口 14与塑料光纤12的保护层的过盈配合来卡接塑料光纤12。卡口 14设置倒角有 利于使塑料光纤12进入卡口 14的内部。该倒角可以为倒圆角,也可以为倒直角,优选倒圆 角。所述卡片13可以使用铁、铜、硬塑胶等材料制造。卡片13设置成呈n形状,使得卡片 13机械强度高。设置有两个卡线部,每个卡线部的两个卡口 14分别对应两条光纤,从而达 到双重卡线的固定作用,以更好地卡接塑料光纤。卡片13的上端部设置有限位孔23,连接头中部16设置有与限位孔23对应的限位 柱24,限位柱24插入限位孔23中。从而保证卡片13卡设在开口槽18时,卡片13不会发 生侧移;且限位柱24的设置可以防止卡片13插反方向。本实施例中,连接头尾部17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圆环体20,每个圆环体20的侧壁 开设有两条轴向的对称的切口槽19。圆环体20中间为通孔,切口槽19为连通连圆环体20 的外周面与内部通孔的通槽,塑料光纤12穿过圆环体20的通孔。两条轴向的切口槽19将 每个圆环体20分割成两个近似半圆型壁体,通过护套内腔30的后端部挤压切口槽19,可以 使近似半圆型壁体向中心靠拢,从而压紧塑料光纤12。连接头尾部17开设有两条轴向的对 称的切口槽19的结构,使得圆环体20挤压受力均勻,塑料光纤12的压紧效果好。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连接头尾部17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圆环体20,每个圆环 体20对称开设有四条切口槽19 ;这种方式同样可以达到压紧塑料光纤12的目的。连接头尾部17的两个圆环体20之间设置有楔形的卡接部21,卡接部21的组成楔 形的两斜面向外,护套内腔30的后端部设置有与卡接部21对应的卡勾部22,卡接部21插 入卡勾部22中。卡接部21的两斜面向外,有利于卡接部21插入卡勾部22。两斜面向外指 的是两斜面指向连接头尾部17的自由端,即楔形的尖端指向连接头尾部17的自由端。本 技术方案中,通过卡接部21和卡勾部22的配合,可使连接头11与护套10牢固连接,且安 装操作简单。卡勾部2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悬勾,两个悬勾开设有相向的斜面,斜面的下端设 置有卡挡位,卡接部21从悬勾的斜面插入,卡接部21卡设在卡挡位。两个悬勾的斜面组成 楔形的形状,有利于卡接部21插入。卡接部21设计成楔形以及悬勾开设斜面的结构,可以 使卡接部21顺利穿过悬勾的斜面,然后卡接部21卡设在卡挡位,从而固定连接头11与护 套10。
6[0056]参见图5,连接头中部16位于护套内腔30的前端部,护套内腔30的前端部设置 有4根压紧筋25,4根压紧筋25分别与连接头中部16的上端面左侧、上端面右侧、下端面 左侧、下端面右侧相抵触。为便于阅读,这里定义了上端面的“左侧”和“右侧”等方位词, 这些方位词以图5为参考,这些方位词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2根压紧筋25分 别与上端面两侧抵触,2根压紧筋25分别与下端面两侧抵触;这种对称设置的结构,有利于 护套内腔30的前端部与连接头中部16的固定,使得连接头中部16插入护套内腔30的前 端部时,连接头11和护套10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连接头11不会松动,从而保证信号传输 质量。连接头头部15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四棱柱体26和设置在四棱柱体26前端的圆 环插柱27 ;左侧的四棱柱体26的左上侧边与右侧的四棱柱体26的右上侧边均设有第一倒 角33,左侧的四棱柱体26的其余三条侧边与右侧的四棱柱体26的其余三条侧边均设有第 二倒角34,第一倒角33与第二倒角34不相等。为便于阅读,这里定义了四棱柱体26的“左 侧”和“右侧”等方位词,这些方位词以图10为参考,这些方位词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 的限制。该倒角可以为倒圆角,也可以为倒直角,优选倒圆角。第一倒角33可以比第二倒 角34大,也可以比第二倒角34小,优选第一倒角33比第二倒角34大。设置第一倒角33 与第二倒角34不相等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插错(防呆结构),且设置倒角有利于与光纤转换 器的配合连接。四棱柱体26和圆环插柱27均开设有通孔。两个四棱柱体26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光纤转换器的楔形的卡位部28,卡位部28 的组成楔形的两斜面向外。卡位部28的两斜面向外是指两斜面指向连接头头部15的自由 端,即远离连接头中部16的一端。楔形的卡位部28有利于插入配合,且连接牢固。需要指出的是,与本实用新型配使用的光纤转换器,具有与圆环插柱27的的形状 配合的母插孔,与卡位部28配合的母卡口,与四棱柱体26的形状相配合的母插口。护套内腔30为前端部到后端部逐步变小的结构;这有利于连接头11从护套内腔 30的前端部插入到后端部。护套内腔30的开口设有弧形过渡面29 ;这有利于连接头11的 入护套内腔30。护套10外周设置有内凹弧面,内凹弧面设置有防滑槽31 ;这有利于使用者 用手指捏住防滑槽31,把本实用新型插入光纤转换器,或从光纤转换器拔出本实用新型。连接头中部16向外的一侧设置有挡墙32 ;连接头中部16向外的一侧是指与连接 头头部15相邻的一侧;护套内腔30的开口上缘阻挡住挡墙32,避免连接头11继续插入, 挡墙32起到限位的作用。连接头11的通孔由依次连接的连接头头部通孔,连接头中部通孔和连接头尾部 通孔组成,连接头中部通孔和连接头尾部通孔的孔径与塑料光纤12的保护层的外径相匹 配,可以设置为比保护层的外径略大,连接头头部通孔的外端部孔径与塑料光纤12的纤芯 的外径相匹配,可以设置为与纤芯的外径大致相等,连接头头部通孔的内端部为圆弧过渡 的曲面。将连接头头部通孔分为内端部和外端部两部分,连接头头部通孔的内端部为与连 接头中部通孔相邻的部分。连接头头部通孔的外端部指的是远离连接头中部16的一端。连 接头中部通孔与开口槽18连通,卡片13可以插入开口槽18而将位于连接头中部通孔的塑 料光纤12卡紧。剥开塑料光纤12的保护层,露出纤芯,依次伸入连接头尾部通孔、连接中 部通孔、连接头头部通孔的内端部、连接头头部通孔的外端部。连接头头部通孔的内端部为
7圆弧过渡的曲面,有利于纤芯顺利进入接头头部通孔的外端部。本实用新型安装塑料光纤的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将塑料光纤12从护套10的尾 部穿入,将护套10套在塑料光纤12上。然后用剥线工具,将塑料光纤12的保护层剥去一 定长度,露出纤芯。塑料光纤12依次伸入连接头尾部通孔、连接中部通孔、连接头头部通 孔。从后用力推动塑料光纤,使纤芯端面与连接头11的前端面(需与T0SA、R0SA对插的端 面)平齐。卡片13插入开口槽18的插槽口中,卡口 14卡入塑料光纤12的保护层,且使卡 片13的限位孔23进入限位柱24中,从而卡紧塑料光纤12。这时,可以先用力拉一下塑料 光纤12,以验证塑料光纤12是否被卡紧,如果没有卡紧,取出卡片13,重新剥线,重复上述 步骤,直到卡片13卡紧塑料光纤12。最后,将套在塑料光纤12上的护套10往上推,将连接 头11插入护套内腔30,卡接部21插入卡勾部22中,4根压紧筋25分别与连接头中部16的 上端面左侧、上端面右侧、下端面左侧、下端面右侧相抵触。护套内腔30的后端部挤压切口 槽19,可以进一步压紧塑料光纤12,达到进一步固定塑料光纤12的目的。而卡接部21插 入卡勾部22中,4根压紧筋25分别与连接头中部16的上端面左侧、上端面右侧、下端面左 侧、下端面右侧相抵触,可以使得护套10和连接头11完全扣死,牢固连接成一体。本技术方案的塑料光纤连接器是依托传统模块的结构,如SFF、SFP等,以及传统 的光发射及接收器件而研制,因此生产及加工工艺完全相同,所以可以与现有的产品相兼 容。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一种塑料光纤连接器,包括护套和连接头,连接头插入护套内腔中,所述连接头设置有用于插置塑料光纤的通孔,其特征在于,连接头包括连接头头部、连接头中部和连接头尾部,连接头尾部的外端开设有切口槽,连接头尾部插入护套内腔的后端部中,连接头尾部的外端与护套内腔的后端部为过盈配合,护套内腔的后端部挤压切口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片,卡片开设有用于 卡紧塑料光纤的卡口,连接头中部设置有与卡片相适应的开口槽,卡片卡设在开口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尾部包括两个平 行设置的圆环体,每个圆环体的侧壁开设有两条轴向的对称的所述切口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尾部两个圆环体 之间设置有楔形的卡接部,卡接部的组成楔形的两斜面向外,所述护套内腔的后端部设置 有与卡接部对应的卡勾部,卡接部插入卡勾部中;卡勾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悬勾,两个悬 勾开设有相向的斜面,斜面的下端设置有卡挡位,所述卡接部从悬勾的斜面插入,卡接部卡 设在卡挡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包括上端部,上端部 的两侧均设置有卡线部,卡片的侧面呈n形状,每个卡线部开设两个所述卡口,卡口的开口 处设有倒角,卡线部呈m形状;所述开口槽设置有两条平行的对应两个卡线部的插槽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设置有限位孔,所 述连接头中部设置有与限位孔对应的限位柱,限位柱插入限位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中部位于护套内 腔的前端部,所述护套内腔的前端部设置有4根压紧筋,4根压紧筋分别与连接头中部的上 端面左侧、上端面右侧、下端面左侧、下端面右侧相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塑料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头部 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四棱柱体和设置在四棱柱体前端的圆环插柱;左侧的四棱柱体的左上 侧边与右侧的四棱柱体的右上侧边均设有第一倒角,左侧的四棱柱体的其余三条侧边与右 侧的四棱柱体的其余三条侧边均设有第二倒角,第一倒角与第二倒角不相等;两个四棱柱 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光纤转换器的楔形的卡位部,卡位部的组成楔形的两斜面向外。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塑料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内腔为 前端部到后端部逐步变小的结构;护套内腔的开口设有弧形过渡面;所述护套外周设置有 内凹弧面,内凹弧面设置有防滑槽;所述连接头中部向外的一侧设置有挡墙。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塑料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的 通孔由依次连接的连接头头部通孔,连接头中部通孔和连接头尾部通孔组成,连接头中部 通孔和连接头尾部通孔的孔径与塑料光纤的保护层的外径相匹配,连接头头部通孔的外端 部孔径与塑料光纤的纤芯的外径相匹配,连接头头部通孔的内端部为圆弧过渡的曲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光纤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包括护套和连接头,连接头插入护套内腔中,连接头设置有用于插置塑料光纤的通孔,连接头包括连接头头部、连接头中部和连接头尾部,连接头尾部的外端开设有切口槽,连接头尾部插入护套内腔的后端部中,连接头尾部的外端与护套内腔的后端部为过盈配合,护套内腔的后端部挤压切口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护套内腔的后端部挤压切口槽,将塑料光纤与本实用新型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塑料光纤的操作简单、连接牢固、生产成本低。
文档编号G02B6/38GK201607543SQ20102002656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2日
发明者王自和 申请人:东莞市一普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