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复合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257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光纤复合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复合绝缘子,尤其涉及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关键部件-光纤复合绝缘子,技术领域属于电力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系统使用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以硅钢片叠加的铁芯来导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测量一次电流信号。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是对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革新,它采用罗氏线圈或低功率线圈或传感光纤来传感一次电流信号。光纤复合绝缘子是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一个重要部件,它不仅起支撑传感头、一二次绝缘隔离的作用,而且还是一个信号、能量传输通道预埋在光纤复合绝缘子内的光纤将采集并经过处理的一次电流信号传输给低压侧设备进行后续处理,同时,能将低压侧的光能量输送至高压侧。埋纤是光纤复合绝缘子制作的关键工艺。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埋纤工艺。一种是在绝缘子芯棒侧面开小槽,将光纤埋入,用与芯棒热膨胀系数基本一致的材料固定,最后模压伞裙成形;第二种是在绝缘子中间开一通孔,将光纤穿过,注入树脂固定(89101883. 2 《光纤复合绝缘子及其制造方法》);第三种用空心复合套管,在中间将光缆缠绕以增加爬距后用树脂固定O008201M996. 1《内置螺旋盘绕光纤复合绝缘子》);还有一种是在套管内用增爬节,将光缆螺旋固定在中间O00720088487.9《管内壁带增爬节的空心光纤复合绝缘子》)。这几种埋纤工艺各有特点。第一、二种工艺较简单,但一般需埋入裸光纤,而裸光纤易断,尤其是第一种方法埋纤后还需模压伞裙,导致报废率高;而且由于绝缘子两端出裸纤,在后续装配、测试中易坏且不方便。第三种工艺在树脂浇注中需抽真空,工艺较复杂。第四种在套管内用增爬节,工艺也很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前三种都是固体绝缘,尽管使用的都是和芯棒热膨胀系数一致的材料,但界面问题依然存在,导致长期户外使用中存在的长期绝缘可靠性问题更突出。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长期绝缘可靠性高的光纤复合绝缘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纤复合绝缘子,包括复合绝缘子、光纤、上盖板和下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绝缘子,分别覆盖在其上部和下部的上盖板和下盖板,在所述的复合绝缘子、上盖板和下盖板的中间开有穿过光纤的通孔,所述的光纤为紧套光纤,在上盖板和下盖板的通孔处分别设置有密封件,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通过密封件与复合绝缘子相连,构成包覆光纤的密闭空间,在该密闭空间里注有绝缘油。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复合绝缘子,通过复合绝缘子中间通孔的光纤采用紧套光纤, 不会因使用光缆或跳线而引入空气,也无需为增加爬距而缠绕光纤(缆),同时也减少了光纤传输损耗;采用少油绝缘,避免固体绝缘时不同介质的界面问题,同时也简化了制作工艺,提高成品率。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光纤复合绝缘子,包括复合绝缘子1、光纤2、绝缘油3、上盖板4、下盖板5、密封件6。复合绝缘子1中间开有通孔,将两端带有连接头的光纤2从中间穿过,光纤 2采用紧套光纤。将光纤2下端穿过下盖板5,将下盖板5通过密封件6与复合绝缘子1连接。从复合绝缘子1上端注入绝缘油3后用上盖板4和密封件6密封。
权利要求1. 一种光纤复合绝缘子,包括复合绝缘子、光纤、上盖板和下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绝缘子,分别覆盖在其上部和下部的上盖板和下盖板,在所述的复合绝缘子、上盖板和下盖板的中间开有穿过光纤的通孔,所述的光纤为紧套光纤,在上盖板和下盖板的通孔处分别设置有密封件,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通过密封件与复合绝缘子相连,构成包覆光纤的密闭空间,在该密闭空间里注有绝缘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纤复合绝缘子,包括复合绝缘子、光纤、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的复合绝缘子,分别覆盖在其上部和下部的上盖板和下盖板,在所述的复合绝缘子、上盖板和下盖板的中间开有穿过光纤的通孔,所述的光纤为紧套光纤,在上盖板和下盖板的通孔处分别设置有密封件,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通过密封件与复合绝缘子相连,构成包覆光纤的密闭空间,在该密闭空间里注有绝缘油。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绝缘子制作工艺简单,大大提高了光纤复合绝缘子的长期绝缘可靠性。
文档编号G02B6/44GK202025113SQ201020579799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7日
发明者刘 文, 刘翠青, 崔新友, 文涛, 方兵, 魏忠诚 申请人:武汉烽火富华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