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微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070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窥镜微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内窥镜微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窥镜微调装置。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精密仪器,主要应用在医疗领域和工业领 域。例如在工业领域中,内窥镜可以对石油化工、工业机械、电子电气工业、航空航天等直管 道内表面进行检测,然后根据检查结果确定该管道的状态,或者根据检查结果设计更加符 合工业应用的管道。随着科技的发展,内窥镜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而这些仪器在长期的使用过程 中,某些零部件会松动或松弛,因此需要一种微调装置进行重新调节。但是,传统的内窥镜 微调装置在调节精度上无法达到要求,有甚者没有内窥镜微调装置,使得内窥镜无法精确 的执行相应的命令。

发明内容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精确调节的内窥镜微调装置。一种内窥镜微调装置,包括收容套,包括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壁的卡合部, 所述筒体上开设有通孔;调整杆,收容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调整杆设置有与所述卡合部相卡 持的咬合部;固定件,固定地收容于所述筒体与所述卡合部相对的一端;及弹性件,收容于 所述筒体内且抵持于所述调整杆与所述固定件之间。优选地,所述调整杆的另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弹性件相抵持。优选地,所述调整杆还包括调整杆侧壁,所述调整杆侧壁内凹形成绕轴。优选地,所述调整杆还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置在所述收容套的外侧。优选地,所述收容套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件为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 通过所述内螺纹拧接在所述收容套中。优选地,所述卡合部为设于所述筒体的内壁上的内齿轮,所述咬合部为外齿轮,所 述内齿轮与所述外齿轮相啮合。优选地,所述内齿轮和外齿轮的“齿数”N为大于等于15。优选地,所述内窥镜微调装置的最小微调量L为L=n X cpxr/180淇中r为绕轴 的半径,φ为调节角φ=360/Ν。优选地,所述咬合部的端面设有凹槽。优选地,所述内窥镜微调装置还包括旋转件,所述旋转件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 收容所述收容套。通过收容套、调整杆、弹性件和固定件的配合,转动调整杆使得牵引线绷紧或松 弛,达到精确调节的目的。通过固定螺栓与收容套另一端设有的内螺纹拧接,能够方便拆卸该内窥镜微调装 置,以及便捷的更换收容在收容套的器件,例如调整杆和弹性件。
通过卡合部设有的内齿轮与咬合部设有的外齿轮相啮合,可以根据旋转的角度进 行微调。

图1为内窥镜微调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图1牵引线的安装图;图3为图2牵引线安装的透视图;图4为一实施例内窥镜微调装置的爆炸图;图5为图4 一实施例的牵引线的安装图;图6为图4 一实施例的牵引线安装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1 3,一种内窥镜微调装置,包括收容套100,调整杆200,弹性件300 和固定件400。调整杆200、弹性件300和固定件400依次收容于收容套100内。收容套100 包括筒体150和设置在筒体150内壁的卡合部110。筒体150的外壁上开设有通孔130。调 整杆200设置有咬合部210,咬合部210与卡合部110相卡持。弹性件300抵持于调整杆 200与固定件400之间。固定件400固定收容套100的筒体150与卡合部110相对的一端。收容套100大致为长形圆筒状,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收容套100可以为内圆外方的 筒状,或者是内圆外为多边棱形的筒状。在收容套100的一端设有卡合部110,或者在筒体 150内壁的中部设有卡合部110。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卡合部110为设于筒体150的内壁上 的内齿轮。在筒体150上设有通孔130,用于牵引线600穿过该通孔130。在其它实施例中, 收容套100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结构,便于固定件400固定收容套100的另一端。调整杆200大致为柱状体,且在一端设置有咬合部210,该咬合部210设置在与收 容套100的卡合部110同侧方向,且与卡合部110啮合;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咬合部210 为外齿轮,且内齿轮与外齿轮相互啮合。牵引线600通过收容套100的通孔130与筒体150 连接,且调整杆200可以在收容套100中绕轴230旋转。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该调整杆200 还包括调整杆侧壁沈0,调整杆侧壁260朝轴心方向内凹形成绕轴230,牵引线600与绕轴 230连接,具体地可以通过焊接或绑定在绕轴230上。在一实施例中,调整杆200的另一端 设有挡板250,用于与弹性件300相抵持。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咬合部210的端面设有凹槽 270,该凹槽270可以为刀形凹槽、“一”字或“十”字凹槽,用于通过螺丝刀等辅助工具扭动 调整杆200。弹性件300在卡合部110和咬合部210啮合的时候,处于自然状态。在其它实施 例中,弹性件300可以略微的压缩,使得弹性件300收容于收容套100的时候,能够分别与 调整杆200、固定件400相抵持;优选地,弹性件300的两端分别与调整杆200的挡板250及 固定件400相抵持。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该弹性件300为弹簧、弯折铁片或者弹性塑胶;优 选地为弹簧。固定件400用于把调整杆200、弹性件300收容于收容套100中,且固定在收容套 100的另一端,防止调整杆200、弹性件300从收容套100脱落。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固定 件400为固定螺栓,固定螺栓通过收容套100的另一端设有的内螺纹拧接在收容套100中,便于拆卸,更换调整杆200、弹性件300等器件,或者是安装牵引线600。在一实施例中,上述设置外齿轮和内齿轮“齿数”的个数,优选地为15个。外 齿轮和内齿轮的“齿数”个数N设置的越多,可调节的精度就越高,其最小调节角度φ为 φ=360/Ν;根据该算法可知,牵引线600的最小微调量L为L=n x cpxr/180,该r为绕轴 230的半径。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内窥镜微调装置还包括旋转件500,在该旋转件500中间设有 空隙530,便于牵引线600从该空隙530引导至外部。具体地,旋转件500设有至少一个收 容腔510,该收容腔510与收容套100相配合,且收容该收容套100 ;收容套100的通孔130 与旋转件500的空隙530相配合,牵引线600通过该空隙530从通孔130牵引至外部。在 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把外齿轮和内齿轮的个数设置多个,使得可调节的范围更广。在优选的 实施例中,因为旋转件500的空隙530分别设置两边,故收容套100对应的设置为一个长收 容套100,一个短收容套100,使得牵引线600分别能够从设定的空隙530引出。请参阅附图4 6,调整杆200还包括转动件四0,该转动件四0略微突出设置在 收容套100的外侧,此时卡合部110的位置可以设置在收容套100的端部或者在收容套100 的筒体150中部。因为转动件290突出设置在收容套100外侧,在调整内窥镜微调装置的 过程中,只需要轻轻把转动件290沿轴线方向摁下,使得卡合部110与咬合部210分离。然 后,扭动调整杆200使得牵引线600绷紧或松弛,当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松开转动件四0,卡 合部110与咬合部210再次啮合。采用该方案,不需要螺丝刀等辅助工具对调整杆200进 行调节,方便、快捷的调节牵引线600的长度,而且结构更为简单。在长期使用内窥镜的过程中,其牵引线600会松弛,使得内窥镜不能够有效地转 动,故需要通过内窥镜微调装置重新微调牵引线600使其绷紧。下面将具体说明该内窥镜 微调装置的安装和使用过程。内窥镜微调装置的安装过程,依次把调整杆200、弹性件300推至收容套100中, 且设置在收容套100的内齿轮和设置在调整杆200的外齿轮相啮合,此时调整杆200的绕 轴230恰与收容套100的通孔130相配合,牵引线600通过通孔130与绕轴230焊接在一 起。然后通过固定螺栓拧接在收容套100,且与弹性件300顶接,此时该弹性件300为压缩 状态。接着把该装配好的收容套100放置在相匹配的收容腔510里,且旋转件500的空隙 530与通孔130相匹配,该牵引线600能够通过空隙530从通孔130牵引至外部。内窥镜微调装置的使用过程,用螺丝刀插入设置在咬合部210端面的凹槽270,并 用力沿收容套100的轴向方向推动,使外齿轮与内齿轮相脱离,以此同时弹性件300被压 缩。通过转动螺丝刀使得调整杆200转动,牵引线600跟随调整杆200上的绕轴230转动, 并逐渐拉伸牵引线600,使其绷紧到符合规定的要求。撤回螺丝刀,调整杆200在弹性件300 的弹力作用下,把调整杆200朝收容套100的外侧推出,使外齿轮与内齿轮重新啮合,完成 微调过程。该内窥镜微调装置可以根据牵引线600的数量设置多个,实现对牵引线600的 微调。通过收容套100、调整杆200、弹性件300及固定件400的配合,通过转动调整杆 200巧妙的把牵引线600收紧,并达到调整牵引线600的目的,实现精确微调。可以理解,收容套100的卡合部110不限于为设于筒体150内壁的内齿轮,调整杆 200的咬合部210不限于设于调整杆200的主体上的外齿轮,只需卡合部110与咬合部210
5相卡持,使得调整杆200相对于筒体150非可转动即可,例如,卡合部110为设于筒体150 内壁的卡合凸起,咬合部210为开设于调整杆200的主体上的与该卡合凸起相卡持的卡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窥镜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容套,包括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壁的卡合部,所述筒体上开设有通孔;调整杆,收容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调整杆设置有与所述卡合部相卡持的咬合部;固定件,固定地收容于所述筒体与所述卡合部相对的一端;及弹性件,收容于所述筒体内且抵持于所述调整杆与所述固定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杆的另一端设有挡 板,所述挡板与弹性件相抵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杆还包括调整杆侧 壁,所述调整杆侧壁内凹形成绕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杆还包括转动件,所 述转动件设置在所述收容套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套的另 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件为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通过所述内螺纹拧接在所述收容 套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为设于所述筒体 的内壁上的内齿轮,所述咬合部为外齿轮,所述内齿轮与所述外齿轮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轮和外齿轮的“齿 数” N为大于等于1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微调装置的最小 微调量L为L=n χ cpxr/180淇中r为绕轴的半径,φ为调节角φ=360/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部的端面设有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微调装置还包括 旋转件,所述旋转件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收容所述收容套。
全文摘要
一种内窥镜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容套,包括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壁的卡合部,所述筒体上开设有通孔;调整杆,收容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调整杆设置有与所述卡合部相卡持的咬合部;固定件,固定地收容于所述筒体与所述卡合部相对的一端;及弹性件,收容于所述筒体内且抵持于所述调整杆与所述固定件之间。通过收容套、调整杆、弹性件和固定件的配合,转动调整杆使得牵引线绷紧或松弛,达到精确调节的目的。
文档编号G02B23/24GK102122068SQ20111006978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3日
发明者刘国兵, 刘文灿, 李涛, 郑云东, 郑翔, 陆丕清, 黎文富 申请人:深圳市亚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