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弹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04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板弹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片,特别是一种安装于镜头装置且提供弹力的平板弹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适用于自动对焦的镜头装置,包含镜头单元1、一对分别设置在该镜头单元1两侧的偏压簧片2、3,这些偏压簧片2、3提供该镜头单元1对应光轴方向的弹力,并在该镜头单元1进行自动对焦时,利用该镜头单元1推掣其中一偏压簧片2、3,并使其中一偏压簧片2、3产生变形,直到其中一偏压簧片2、3的恢复力与该推掣力达到力量的平衡。因为该偏压簧片2、3必需在自动对焦时可沿该光轴方向产生变形,且为控制整体镜头装置的高度,所以该偏压簧片2、3被设计成薄片形状,用以符合结构强度上适合沿该光轴方向的变形,但该偏压簧片2、3精密且结构脆弱,很容易被旋转而造成破坏,所以在组装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该镜头单元1旋转螺入的力量过大,使得该偏压簧片2、3产生永久的变形、甚至破坏,导致该偏压簧片2、3无法再提供预定的恢复力,与该电磁效应所产生的推力达到力量的平衡。因此,在设计上,该偏压簧片2具有多个沿X向延伸的X向作动部201,该偏压簧片 3具有多个沿Y向延伸的Y向作动部301,利用这些X向作动部201与这些Y向作动部301 可分别约束垂直于光轴平面中于可移动区所产生的正、反转力。虽然这种镜头装置利用这些偏压簧片2、3的设置已可达到防旋破坏的目的,但是却必须在该镜头单元1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偏压簧片2、3,如此一来,不仅导致零件数较多,且会增加制造组配的麻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抵抗正、逆转的旋转破坏且结构精简、制造组配容易的平板弹片。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平板弹片,包含外围件、内围件及多个连结单元。该外围件呈中空环圈状,该内围件呈中空环圈状,且设置在该外围件内部,这些连结单元分别连结在该外围件与该内围件之间,并各具有X向作动部及与该χ向作动部连结Y向作动部,该χ向作动部呈迂回弯曲状,并具有多个χ向延伸部位及多个连结在这些X向延伸部位之间的回曲部,该Y向作动部呈迂回弯曲状,并具有多个Y 向延伸部位及多个连结在这些Y向延伸部位之间的回曲部。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利用每一连结单元都具有该X向作动部及该Y向作动部,则可分别抵抗正逆转的掣动力,可达到较佳的防旋破坏目的。

图1是现有一种自动对焦的镜头装置的组合剖面图;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平板弹片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应用于一镜头装置;
3[000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及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图的三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平板弹片1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适合安装于镜头装置100,该镜头装置100还具有载座110、螺合在该载座110内部的镜头单元120、磁力单元130及线圈单元140,通过该线圈单元140通电可使该磁力单元130产生磁力,能产生提供该镜头单元120沿光轴L方向产生移动的作用力,且该平板弹片10提供该镜头单元 120对应光轴L方向的弹力。该平板弹片10包含外围件11、内围件12及多个连结单元13。该外围件11呈矩形中空环圈状。该内围件12呈圆形中空环圈状,且设置在该外围件11内部。这些连结单元13分别连结在该外围件11与该内围件12之间,并各具有X向作动部131、Y向作动部132及连结在该X向作动部131与该Y向作动部132之间的连结部133。该X向作动部131呈迂回弯曲状,并具有多个沿X方向延伸的X向延伸部位131’ 及多个连结在这些X向延伸部位131,之间的回曲部131”。这些X向延伸部位131,的宽度由对应于该外围件11朝该内围件12逐渐变小,且宽度最大的X向延伸部位131’连接于该外围件11。该Y向作动部132呈迂回弯曲状,并具有多个沿Y方向延伸的Y向延伸部位132’ 及多个连结在这些Y向延伸部位132’之间的回曲部132”。这些Y向延伸部位132’的宽度由对应于该外围件11朝该内围件12逐渐变小,宽度最大的Y向延伸部位132’连接于该内围件12。本实施例的连结部133呈波浪状,连结在宽度最小的X向延伸部位131’与宽度最小的Y向延伸部位132’之间,该连结部133具有两个朝向该内围件12鼓出的第一圆弧段 133’及连结在这些第一圆弧段133’之间的第二圆弧段133”,该第二圆弧段133”朝向该外围件11鼓出,这些第一圆弧段133’连结所应的宽度最小的X向延伸部位131’与宽度最小的Y向延伸部位132’。藉此,再如图3及图4所示,当该镜头装置100进行组装,且该镜头单元120螺合在该载座Iio内部时,通过该平板弹片10的每一个连结单元13的X向作动部131、该Y向作动部132及连结部133,能抵抗该镜头单元120正、逆转时的作用力,而可有效达到防旋破坏。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单一个平板弹片10即可有效达到防旋破坏,不仅结构精简,且可降低制造组配的成本。再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平板弹片20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也包含外围件21、内围件22及多个连结单元23。这些连结单元23各具有X向作动部231、Y向作动部232及连结在该X向作动部 231与该Y向作动部232之间的连结部233。该X向作动部231的这些X向延伸部位231, 的宽度由对应于该外围件21朝该内围件22逐渐变小,且宽度最大的X向延伸部位231’连接于该内围件22,该Y向作动部232的这些Y向延伸部位232’的宽度由对应于该外围件21 朝该内围件22逐渐变小,宽度最大的Y向延伸部位232’连接于该内围件22。该连结部233 具有三个朝向该内围件22鼓出的第一圆弧段233’、两个连结在这些第一圆弧段233’之间的第二圆弧段233”及由位于中间的第一圆弧段233’连结至该外围件21的衔接段234,这些第二圆弧段233”朝向该外围件21鼓出,这些第一圆弧段233’连结所应的宽度最小的X 向延伸部位231’与宽度最小的Y向延伸部位232’。该衔接段234对应于该内围件22的径向。藉此,通过该平板弹片20的每一个连结单元23的X向作动部231、该Y向作动部232 及该连结部233,除了能抵抗该镜头单元120正、逆转时的作用力外,利用这些第一、二圆弧段233’、233”还能抵抗环向的作用力,利用该衔接段234还能抵抗径向的作用力,亦即能有效地约束垂直于光轴L平面中可移动区所产生的任何力。又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平板弹片30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也包含外围件31、内围件32及多个连结单元33。这些连结单元33各具有X向作动部331、Y向作动部332及连结在该X向作动部331与该Y向作动部332之间的连结部333。该X向作动部331的这些 X向延伸部位331’的宽度由对应于该外围件31朝该内围件32逐渐变小,且宽度最大的X 向延伸部位331’连接于该内围件32。该Y向作动部332的这些Y向延伸部位332’的宽度由对应于该外围件31朝该内围件32逐渐变小,且宽度最大的Y向延伸部位332’连接于该内围件32。该连结部333具有趋近于该内围件32的第一衔接段333’及连结在该第一衔接段333’与该外围件31之间的第二衔接段333”,该第一衔接段333’的延伸方向对应于该内围件32的环向,该第二衔接段333”垂直于该第一衔接段333’,且对应于该内围件32的径向,每一连结单元33的这些第一衔接段333’连结在所应的宽度最小的X向延伸部位331’ 与宽度最小的Y向延伸部位332’之间。藉此,通过该平板弹片30的每一个连结单元33的 X向作动部331、该Y向作动部332及该连结部333,除了能抵抗该镜头单元120正、逆转时的作用力外,利用该第一衔接段333’还能抵抗环向的作用力,利用该第二衔接段333”还能抵抗径向的作用力,亦即能有效地约束垂直于光轴L平面中可移动区所产生的任何力。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平板弹片,其特征在于,包含外围件,呈中空环圈状;内围件,呈中空环圈状,且设置在该外围件内部;及多个连结单元,分别连结在该外围件与该内围件之间,并各具有X向作动部及与该X向作动部连结的Y向作动部,该χ向作动部呈迂回弯曲状,并具有多个沿χ方向延伸的χ向延伸部位及多个连结在这些X向延伸部位之间的回曲部,该Y向作动部呈迂回弯曲状,并具有多个沿Y方向延伸的Y向延伸部位及多个连结在这些Y向延伸部位之间的回曲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弹片,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连结单元的这些X向延伸部位的宽度由对应于该外围件朝该内围件逐渐变小,每一个连结单元的这些Y向延伸部位的宽度由对应于该外围件朝该内围件逐渐变小,且每一个连结单元还各具有连结在该X向作动部与该Y向作动部之间的连结部,该连结部连结在宽度最小的X向延伸部位与宽度最小的Y向延伸部位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弹片,其特征在于,每一连结单元的连结部呈波浪状, 且具有两个朝向该内围件鼓出的第一圆弧段及连结在这些第一圆弧段之间的第二圆弧段, 该第二圆弧段朝向该外围件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弹片,其特征在于,每一连结单元宽度最大的X向延伸部位连接于该外围件,宽度最大的Y向延伸部位连接于该内围件,每一连结单元的这些第一圆弧段连结在所应的宽度最小的X向延伸部位与宽度最小的Y向延伸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弹片,其特征在于,每一连结单元的连结部具有三个朝向该内围件鼓出的第一圆弧段、两个连结在这些第一圆弧段之间的第二圆弧段及由位于中间的第一圆弧段连结至该外围件的衔接段,该第二圆弧段朝向该外围件鼓出,该衔接段对应于该内围件的径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弹片,其特征在于,每一连结单元宽度最大的X向延伸部位与Y向延伸部位均连接于该内围件,每一连结单元的这些第一圆弧段连结在所应的宽度最小的X向延伸部位与宽度最小的Y向延伸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弹片,其特征在于,每一连结单元的连结部具有趋近于该内围件的第一衔接段及连结在该第一衔接段与该外围件之间的第二衔接段,该第一衔接段的延伸方向对应于该内围件的环向,该第二衔接段垂直于该第一衔接段,且对应于该内围件的径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板弹片,其特征在于,每一连结单元宽度最大的X向延伸部位与Y向延伸部位均连接于该内围件,每一连结单元的这些第一衔接段连结在所应的宽度最小的X向延伸部位与宽度最小的Y向延伸部位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弹片,其特征在于,该外围件呈矩形中空环圈状,该内围件呈圆形中空环圈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弹片,包含外围件、内围件及多个连结单元,该外、内围件均呈中空环圈状,这些连结单元分别连结在该外围件与该内围件之间,并各具有X向作动部及与该X向作动部连结Y向作动部,该X向作动部呈迂回弯曲状,该Y向作动部呈迂回弯曲状。利用这些连结单元的X向作动部与该Y向作动部的设置,可分别抵抗正逆转的旋转破坏。
文档编号G02B7/02GK202018532SQ20112011233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6日
发明者陈盈瑞 申请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