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22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相机,尤指一种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
背景技术
一般相机仍采光学成像,为能获得适当的光学成像特性,常需使用不同的镜头,因此使用者多使用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以节省购置成本。然而,于使用者将相机的原镜头更换为另一新镜头时,该原镜头离开该相机的机身后至该新镜头安装至该机身前,该机身有一段防尘的空窗期,使得该机身内部各组件暴露于环境气氛中,环境中的微粒极易进入该机身中,影响相机功能,尤其是因微粒附着于感光组件上造成撷取的影像有缺陷。虽然使用者通常被建议于较干净的环境中更换镜头,但于一般生活环境中,微粒源遍布,空气中的微粒数量难以有效减少。于使用一段时间后,该机身内部必需清理,以能获得较佳的影像质量。市面上亦有提供具有快速拆装镜头机构的相机,但其镜头更换操作仍是原镜头先取下,新镜头再装上,前述空窗期虽可缩短,使得环境微粒进入该机身的机会减少,然而,空窗期仍存在,环境微粒仍会以相当数量进入该机身内,该机身内部仍需定期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其能防止镜头替换过程中空窗期的存在,防止环境微粒进入机身,保证相机的使用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包括,机身,包括装置壳体及设置于该装置壳体的前表面的第一滑轨结构;第一镜头,包括第一镜头壳体和第二滑轨结构,该第二滑轨结构设置于该第一镜头壳体上,可与该第一滑轨结构衔接并沿着第一滑轨移动,以带动第一镜头相对于机身滑动;以及第二镜头,包括第二镜头壳体和第三滑轨结构,该第三滑轨结构设置于该第二镜头壳体上,可与该第一滑轨结构衔接并沿着第一滑轨移动,以带动第二镜头相对于机身滑动;其中,当该第一镜头位于该机身上,且欲以该第二镜头替换该第一镜头时,先将该第三滑轨结构与该第一滑轨结构衔接,并使第一镜头与第二镜头相接触,然后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同步沿着衔接方向移动,直到该第二镜头达到预定位置。优选的,第一镜头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该第一连接结构设置于该第一镜头壳体的第一侧;第二镜头设有第二连接结构,该第二连接结构设置于该第二镜头壳体的第二侧;当第一镜头与第二镜头接触后,上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相结合,然后可拉动该第一镜头进而拖着该第二镜头移动。较佳的,该第一连结结构与该第二连结结构于垂直于该衔接方向的方向上相结
口 O另外,该第一连结结构包括突出部,该第二连结结构包括凹陷部,该第一连结结构与该第二连结结构凭借该突出部及该凹陷部实现结构上的结合。其中,该突出部形成于该第一镜头的第二滑轨结构上,该凹陷部形成于该第二镜头壳体上。另外,该第一连结结构及该第二连结结构分别包括魔鬼毡,该第一连结结构与该第二连结结构藉由该魔鬼毡的黏贴作用实现两者的结合。此外,该第一连结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也可采用磁性件进行连接,该第一连结结构包括第一磁性件,该第二连结结构包括第二磁性件,该第一连结结构与该第二连结结构藉由该第一磁性件及该第二磁性件的磁吸作用实现两者的结合。其中该第一磁性件或该第二磁性件为电磁铁;该机身包括电源、开关及连接该电源的供电电路,该开关设置于该第一滑轨结构内,当第二镜头替换第一镜头时,该第二镜头的第三滑轨结构触发该开关以使该电源能通过该供电电路对该电磁铁供电。优选的,该第一镜头包括形成于该第二滑轨结构上的第一定位孔,该机身包括第一定位销及与该第一定位销连接的致动钮,该第一定位销活动的设置于该第一滑轨结构内,该致动钮设置于该第一滑轨结构内且于该衔接方向上位于该第一定位销前方,当该第一镜头位于该机身上时,该第一定位销插入该第一定位孔内,当第二镜头替换第一镜头时,该致动钮被该第二镜头的第三滑轨结构压下以连动该第一定位销下沉并脱离该第一定位孔。其中,该机身包括平行于该第一滑轨结构的第四滑轨结构,该第一镜头包括平行于该第二滑轨结构的第五滑轨结构,该第五滑轨结构能以该衔接方向与该第四滑轨结构衔接,该第一镜头包括形成于该第五滑轨结构上的第二定位孔,该机身包括与该致动钮连接的第二定位销,该第二定位销活动的设置于该第四滑轨结构内,当该第一镜头位于该机身上时,该第二定位销插入该第二定位孔内,当该第二镜头替换该第一镜头时,该致动钮被该第二镜头的该第三滑轨结构压下以连动该第一定位销及第二定位销下沉以脱离该第一定位孔及该第二定位孔。较佳的,该第一连结结构设置于该第五滑轨结构上。另外,该机身包括连接件及弹性件,该连接件连接该第一定位销及该致动钮,该弹性件设置于该连接件及该装置壳体内壁之间以驱使该第一定位销及该致动钮复位。优选的,该机身包括平行于该第一滑轨结构的第四滑轨结构,该第一镜头包括平行于该第二滑轨结构的第五滑轨结构,该第五滑轨结构能以该衔接方向与该第四滑轨结构衔接,该第二镜头包括平行于该第三滑轨结构的第六滑轨结构,该第六滑轨结构能以该衔接方向与该第四滑轨结构衔接,该机身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销及与该至少一个定位销连接的致动钮,该第一镜头包括对应该至少一个定位销的至少一个定位孔,该定位孔形成于该第二滑轨结构或该第五滑轨结构上,该定位销可活动的设置于该第一滑轨结构或该第四滑轨结构内,该致动钮设置于该第一滑轨结构或该第四滑轨结构内,当该第一镜头位于该机身上时,该定位销插入该定位孔内,于该第一镜头以该第二镜头替换时,该致动钮被该第二镜头的第三滑轨结构或第六滑轨结构压下以连动该定位销下沉以脱离该定位孔。较佳的,该装置壳体包括突出的手持部,位于相对于该前表面的后表面上并以垂直于或沿着该衔接方向的方向延伸。较佳的,该机身包括平行于该第一滑轨结构的第四滑轨结构,该第一镜头包括平行于该第二滑轨结构的第五滑轨结构,该第五滑轨结构能以该衔接方向与该第四滑轨结构衔接。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发明通过使用滑轨衔接的方式,令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能同时衔接于机身上,在更换镜头时,两个镜头将一直结合在机身上,且两个镜头保持接触,如此可防止空窗期的存在,避免环境颗粒等物质进入相机,也进一步的保证了相机的性能;此外,本发明所使用的滑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便于使用和更换。下述将结合具体的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更加详细的阐述。


图1为本发明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A为图1中相机的机身的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圆圈A的局部放大图。图3图为图2A中机身的定位机构的仰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1中相机的第一镜头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相机的第二镜头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至图8为图1中相机进行镜头更换的连续操作仰视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镜头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的第二镜头的示意图。图11为图9中第一镜头的第一连接结构与图10中第二镜头的第二连接结构结合的仰视不意图。图12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第一镜头与机身结合的仰视剖面示意图。图13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相机I包括机身12、第一镜头14及第二镜头16。机身12包括装置壳体120及设置于装置壳体120的前表面120a的第一滑轨结构122,对应地,第一镜头14包括第一镜头壳体140及设置于第一镜头壳体140上的第二滑轨结构142,第二镜头16包括第二镜头壳体160及设置于第二镜头壳体160上的第三滑轨结构162。第二滑轨结构142及第三滑轨结构162均可沿着衔接方向18 (以粗实线箭头表示)移动,实现与第一滑轨结构122衔接。原则上,当第一滑轨结构122与第二滑轨结构142及与第三滑轨结构162的衔接结构强度足够时,第一镜头14及第二镜头16即可稳定地设置于机身12上。在本实施例中,机身12还包括设置于装置壳体120上且平行于第一滑轨结构122的第四滑轨结构124,对应地,第一镜头14还包括设置于第一镜头壳体140上且平行于第二滑轨结构142的第五滑轨结构144,第二镜头16还包括设置于第二镜头壳体160上且平行于第三滑轨结构162的第六滑轨结构164。第五滑轨结构144及第六滑轨结构164均可沿着衔接方向18移动而可与第四滑轨结构124衔接。本实施例的相机I采用平行的滑轨衔接结构可进一步提升第一镜头14及第二镜头16与机身12衔接的稳定度。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如图1所示,第一镜头14已与机身12衔接并遮蔽机身12的开口 126 (以虚线绘示于图中),此开口 126连通机身12内部,经第一镜头14会聚的光线经由开口 126进入机身12内部至成像平面上,例如电子光感装置。请参阅图2A、图2B及图3所示,图2A为机身12的示意图,图2B为图2A中圆圈A的局部放大图,其中第一滑轨结构122及第四滑轨结构124均部分剖面绘示;图3为机身12的定位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如图2A中线X-X所示,为便于说明该定位机构,机身12内部的其它部件未予绘示于图中。机身12还包括第一定位销128a、第二定位销128b、连接件130 (于图2A中以虚线表示其设置位置)、弹性件132 (以粗实线绘示于图3中)及致动钮134,第一定位销128a及第二定位销128b分别可活动的设置于第一滑轨结构122及第四滑轨结构124内,致动钮134设置于第一滑轨结构122内,且于衔接方向18上位于第一定位销128a前方,连接件130连接第一定位销128a、第二定位销128b及致动钮134,弹性件132设置于连接件130及装置壳体120内壁之间以驱使第一定位销128a及第二定位销128b突出于装置壳体120。致动钮134具有斜面134a,具有导引外部对象(例如第二镜头16的第三滑轨结构162)压下致动钮134的作用,同时经由连接件130的连动作用,第一定位销128a及第二定位销128b (及其它定位销128c)下沉,且弹性件132被压缩,如图3中虚线所示。当该外部对象脱离致动钮134后,被压缩的弹性件132的回复力即可驱使第一定位销128a、第二定位销128b(及其它定位销128c)及致动钮134复位。补充说明的是,弹性件132的设置位置不以图3所示为限,于实作上宜配合定位机构整体作动的稳定性而定。补充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32以弹簧作为实例,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如其它可提供弹性的对象或结构亦可作为此处的弹性件。采用本实施例,使得镜头与机身的相对位置处于稳定的状态,即只有当一个镜头准确的替代另一镜头的位置时,被替换的镜头才会脱离机身开口位置,如此可保证至少一个镜头与机身的开口处的稳定连接,即使得开口处一直处于被镜头遮盖的状态,防止空窗期的存在。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图4为图1中第一镜头14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第二镜头16于另一视角的不意图。第一镜头14包括第一定位孔146a及第二定位孔146b,分别形成于第二滑轨结构142及第五滑轨结构144上。当第一镜头14正确设置于机身12上时,第一滑轨结构122及第四滑轨结构124分别与第二滑轨结构142及第五滑轨结构144衔接,且第一定位销128a及第二定位销128b分别插入第一定位孔146a及第二定位孔146b中;于此同时,定位销128c亦插入定位孔146c中。同样地,第二镜头16包括第一定位孔166a及第二定位孔166b,分别形成于第三滑轨结构162及第六滑轨结构164上。当第二镜头16正确设置于机身12上时,第一滑轨结构122及第四滑轨结构124分别与第三滑轨结构162及第六滑轨结构164衔接,且第一定位销128a及第二定位销128b分别插入第一定位孔166a及第二定位孔166b中;实际上,定位销128c亦插入定位孔166c中。补充说明的是,前述滑轨结构122、124、142、144、162、164均采L形结构,相互配合,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如鸠尾槽或T形槽等。前述定位孔146a、146b、146c、166a、166b、166c均以圆孔作为实例,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如可以为矩形孔或破孔(即呈槽状)等。此外,第一镜头壳体140沿衔接方向18后缘具有第一侧140a,第一镜头14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148,设置于第一侧140a。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48包括第一磁性件,例如磁铁,于图中以虚线表示其设置位置并以影线区域表示其于第一侧140a上主要磁吸作用的区域。对应地,第二镜头壳体160沿衔接方向18前缘具有第二侧160a,第二镜头16尚包括第二连接结构168,设置于第二侧160a。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168包括第二磁性件,例如磁铁,于图中以虚线表示其设置位置并以影线区域表示其于第二侧160a上主要磁吸作用的区域。第一连接结构148与第二连接结构168凭借该第一磁性件及该第二磁性件的磁吸作用实现结构上的结合。再补充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48除了包括前述第一磁性件外,亦可包括其它用于结合的结构,第二连接结构168亦同。使用磁性件相配合的结构,能够保证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的紧密连接,也即第一镜头与第二镜头的紧密连接,进一步保证在衔接运动的过程中,两者之间不会轻易脱离,进一步避免空窗期的存在。请参阅图6至图8所示,其为图1中相机I进行镜头更换的连续操作示意图,其中第一镜头14及第二镜头16以影线表示,以简化图面。如图6所示,第一镜头14位于机身12上,第一定位销128a及第二定位销128b分别插入第一定位孔146a及第二定位孔146b中;于本实施例,定位销128c亦插入定位孔146c中。当使用者欲以第二镜头16替换第一镜头14时,先将第二镜头16衔接至机身12上,第三滑轨结构162及第六滑轨结构164分别与第一滑轨结构122及第四滑轨结构124衔接,以使第一连接结构148与第二连接结构168凭借磁吸作用结合。此时,第二镜头16的第二侧160a与第一镜头14的第一侧140a紧密邻接,并且,第二镜头16的第三滑轨结构162经由斜面134a的导引而压下致动钮134并经由连接件130以连动第一定位销128a、第二定位销128b及其它定位销128c下沉以脱离第一定位孔146a及第二定位孔146b (及其它定位孔146c),且连接件130压缩弹性件132。因此,第一镜头14呈可移动状态。接着,使用者可拉动第一镜头14进而拖着第二镜头16以衔接方向18 —起移动,如图7所示。于实际使用上,使用者可使用推动第二镜头16的方式使第一镜头14与第二镜头16 —起移动,只要保证两者的紧密接触即可。接着,当第二镜头16到达与机身12正确衔接的位置时,致动钮134及定位销128a、128b、128c不再被第三滑轨结构162挡住,压缩的弹性件132所产生的回复力即经由连接件130驱使第一定位销128a、第二定位销128b及其它定位销128c分别插入第一定位孔166a、第二定位孔166b及其它定位孔166c中,如图8所示。此时,第一镜头14即可脱离机身12;补充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第四滑轨结构124及该定位机构对第二镜头16的结构固定强度大于第一连接结构148与第二连接结构168间因磁吸作用而产生的结合力,故第一镜头14脱离机身12时,第二镜头16仍可稳固地停于机身12上。补充说明的是,当第一镜头14或第二镜头16安装于机身12上,第一镜头14或第二镜头16均遮蔽机身12的开口 126。于实际上,也可于装置壳体120的前表面120a(如图2A所示)上及/或于第一镜头壳体140的表面140b (及第二镜头壳体160的表面160b)上,设计防尘或密封结构,使得当第一镜头14或第二镜头16安装于机身12上时,开口 126可被有效密封,甚至于镜头更换间期,机身12内部亦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密封效果。另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镜头14与第二镜头16采相同结构设计,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再补充说明的是,前述第一磁性件或第二磁性件亦可为电磁铁,其电力可由机身12提供,例如相机I为数字相机时,由相机I的电池提供。请并参阅图2A及图5。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为电磁铁,此时,相机I包括电源136(以虚线圆柱绘示于图2A中)、开关及连接电源136的供电电路138(以粗虚线绘示于图2A中),其中该开关主要由设置于第一滑轨结构122及第四滑轨结构124内的条状电极垫137a、137b(以虚线框表示于图2A中)构成。第二镜头16包括二弹片170a、170b,设置于第三滑轨结构162及第六滑轨结构164上,第二连接结构168的电磁铁与弹片170a、170b电连接(以粗虚线绘示于图5中)。当第一镜头14以第二镜头16替换时,第二镜头16的第三滑轨结构162触发该开关以使电源136能透过供电电路138对该电磁铁供电,于本实施例中,即于第三滑轨结构162及第六滑轨结构164分别与第一滑轨结构122及第四滑轨结构124衔接时,弹片170a、170b分别接触条状电极垫137a、137b,该电磁铁即与电源136电连接并可自电源136获得电力以产生磁力。然而,本发明的电源136对该电磁铁供电不以上述架构为限。另外,于实际情况中,前述第一连接结构148与第二连接结构168的结合方式不以磁吸作用为限,也可以机械力结合的方式实现第一连接结构148与第二连接结构的连接。例如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48及第二连接结构168分别包括一魔鬼毡,即分别设置于图4中于第一侧140a上的影线区域及于图5中于第二侧160a上的影线区域,因此,第一连接结构148与第二连接结构168藉由该魔鬼毡的黏贴作用结构上可结合的,凭借该魔鬼毡的黏贴作用同样可实现前述相机I的镜头更换操作中第一镜头14与第二镜头16连接在一起后同步移动的技术效果。同理,本发明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的结合也可利用相互卡持的结构实现。请参阅图9及图10,图9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第一镜头14a的示意图,图10为根据此实施例的第二镜头16a的示意图。第一镜头14a与第一镜头14的结构大致相同,主要不同的处在于第一镜头14a的第五滑轨结构144a于第一侧140a突出于第一镜头壳体140,第一连接结构148a包括一突出部,形成于第五滑轨结构144a上。同样地,第二镜头16a与第二镜头16的结构大致相同,主要不同的处在于第二镜头16的第六滑轨结构164a于第二侧160a处设有一空间,供第二连接结构168a安装设置。第二连接结构168a包括一凹陷部,形成于第二镜头壳体上。结构上,该突出部可插入该凹陷部,因此第一连接结构148a与第二连接结构168a凭借该突出部及该凹陷部实现结构上的连接,为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的同步移动提供了方便。请并参阅图11,其为第一镜头14a的第一连接结构148a与第二镜头16a的第二连接结构168a结合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镜头壳体140、第二镜头壳体160及装置壳体120均直接以影线表示,以简化图面。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48a的突出部呈一圆突状,第二连接结构168a的凹陷部呈一圆孔,该突出部高度不高,故于第六滑轨结构164a已与第四滑轨结构124a稳定衔接后,仍可藉由材料本身弹性或结构弹性使该突出部顺利滑入该凹陷部中。当机身12的定位机构释放对第一镜头14a的定位拘束后,第五滑轨结构144a及第六滑轨结构164a与第四滑轨结构124a的衔接精度即足使第一连接结构148a与第二连接结构168a保持一定的结合强度,使得第一镜头14a与第二镜头16a能一同移动。接着当机身12的定位机构对第二镜头16a定位后,同样可藉由材料本身弹性或结构弹性使该突出部顺利滑出该凹陷部,使得第一镜头14a能脱离第四滑轨结构124。关于第一镜头14a及第二镜头16a的其它说明,请参阅前述第一镜头14及第二镜头16的相关说明,不另赘述。补充说明的是,第一连接结构148a的突出部与第二连接结构168a的凹陷部于垂直于衔接方向18的方向上实现结构连接,有利于第一镜头14a与第二镜头16a —同移动时,保持第一连接结构148a与第二连接结构168a间的结合结构的稳定性。此外,于本实施例中,机身12的定位机构对第一镜头14a及第二镜头16a的固定力大于第一连接结构148a与第二连接结构168a结合时的结合力,例如摩擦力。另外,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48a的突出部与第二连接结构168a的凹陷部本身结合强度不大,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例如设计该突出部能于第一连接结构148a与第二连接结构168a的过程中缩入第五滑轨结构144a,以减少第一连接结构148a与第二连接结构168a结合时的结合力。再补充说明的是,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48a与第二连接结构168a设置于下方滑轨结构(即滑轨结构124、144、144a、164、164a)的运动区域内,定位机构的致动钮134则设置于上方滑轨结构(即滑轨结构122、142、162)的运动区域内,此有利于简化结构设计,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12,其为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一镜头14b与机身12结合的剖面不意图,其中第一镜头壳体140以影线表不,以简化图面。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镜头14b与第一镜头14a的结构大致相同,主要不同的处在第一镜头14b的第一连接结构148a形成于第二滑轨结构142a上,此时,于机身12的定位机构中,致动钮134与第一定位销128a间的距离需较前述各实施例长,以能相对第二滑轨结构142a露出,即仍可为第二镜头触发以保持正常作动。另外,于前述定位机构及连接结构多设置于滑轨结构作用的区域内,可简化产品外观。请回头参阅图2A,装直 冗!体120包括关出的手持部120b,似于相对于如表面120a的后表面120c上;实际运用中,手持部120b内可设置电池(例如作为前述电源136)。于本实施例中,衔接方向18为水平方向,手持部120b以垂直于衔接方向18的方向(即垂直方向)延伸,以便于使用者握持。但本发明的手持部的设置不限制于此。请参阅图13,其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3的不意图。相机3包括一机身32、第一镜头34及第二镜头36。相机3与相机I结构大致相同,主要不同的处在于第一镜头34及第二镜头36与机身32的衔接方向38为垂直方向,机身32的滑轨结构322、324即沿垂直方向延伸。此时,机身32的装置壳体320的手持部320b虽亦以垂直方向(即衔接方向38)延伸,但仍可设置于装置壳体320的前表面320a上,而不会干扰机身32与镜头34、36间的衔接操作。如此,装置壳体320的后表面320c可具有较大的平坦区域,增加产品设计弹性,例如设置较大的液晶面板或增设多个控制按钮等。关于相机3的其它说明,请参阅前述相机I的相关说明,不另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包括于申请专利范围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包括装置壳体及设置于该装置壳体的前表面的第一滑轨结构;第一镜头,包括第一镜头壳体和第二滑轨结构,该第二滑轨结构设置于该第一镜头壳体上,可与该第一滑轨结构衔接并沿着第一滑轨移动,从而带动第一镜头相对于机身滑动; 以及第二镜头,包括第二镜头壳体和第三滑轨结构,该第三滑轨结构设置于该第二镜头壳体上,可与该第一滑轨结构衔接并沿着第一滑轨移动,以带动第二镜头相对于机身滑动;其中,当该第一镜头位于该机身上,且欲以该第二镜头替换该第一镜头时,先将该第三滑轨结构与该第一滑轨结构衔接,并使第一镜头与第二镜头相接触,然后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同步沿着衔接方向移动,直到第二镜头达到预定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其特征在于第一镜头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该第一连接结构设置于该第一镜头壳体的第一侧;第二镜头设有第二连接结构,该第二连接结构设置于该第二镜头壳体的第二侧;当第一镜头与第二镜头接触后,上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相结合,然后可拉动该第一镜头进而拖着该第二镜头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结结构包括突出部,该第二连结结构包括凹陷部,该第一连结结构与该第二连结结构凭借该突出部及该凹陷部实现结构上的结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形成于该第一镜头的第二滑轨结构上,该凹陷部形成于该第二镜头壳体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结结构及该第二连结结构分别包括魔鬼毡,该第一连结结构与该第二连结结构藉由该魔鬼毡的黏贴作用实现两者的结合。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结结构包括第一磁性件,该第二连结结构包括第二磁性件,该第一连结结构与该第二连结结构藉由该第一磁性件及该第二磁性件的磁吸作用实现两者的结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性件或该第二磁性件为电磁铁;该机身包括电源、开关及连接该电源的供电电路,该开关设置于该第一滑轨结构内,当第二镜头替换第一镜头时,该第二镜头的第三滑轨结构触发该开关以使该电源能通过该供电电路对该电磁铁供电。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镜头包括形成于该第二滑轨结构上的第一定位孔,该机身包括第一定位销及与该第一定位销连接的致动钮,该第一定位销活动的设置于该第一滑轨结构内,该致动钮设置于该第一滑轨结构内且于该衔接方向上位于该第一定位销前方,当该第一镜头位于该机身上时,该第一定位销插入该第一定位孔内,当第二镜头替换第一镜头时,该致动钮被该第二镜头的第三滑轨结构压下以连动该第一定位销下沉并脱离该第一定位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其特征在于该机身包括平行于该第一滑轨结构的第四滑轨结构,该第一镜头包括平行于该第二滑轨结构的第五滑轨结构,该第五滑轨结构能以该衔接方向与该第四滑轨结构衔接,该第一镜头包括形成于该第五滑轨结构上的第二定位孔,该机身包括与该致动钮连接的第二定位销,该第二定位销活动的设置于该第四滑轨结构内,当该第一镜头位于该机身上时,该第二定位销插入该第二定位孔内,当该第二镜头替换该第一镜头时,该致动钮被该第二镜头的该第三滑轨结构压下以连动该第一定位销及第二定位销下沉以脱离该第一定位孔及该第二定位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结结构设置于该第五滑轨结构上。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其特征在于该机身包括连接件及弹性件,该连接件连接该第一定位销及该致动钮,该弹性件设置于该连接件及该装置壳体内壁之间以驱使该第一定位销及该致动钮复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其特征在于该机身包括平行于该第一滑轨结构的第四滑轨结构,该第一镜头包括平行于该第二滑轨结构的第五滑轨结构,该第五滑轨结构能以该衔接方向与该第四滑轨结构衔接,该第二镜头包括平行于该第三滑轨结构的第六滑轨结构,该第六滑轨结构能以该衔接方向与该第四滑轨结构衔接,该机身包括至少一个定位销及与该至少一个定位销连接的致动钮,该第一镜头包括对应该至少一个定位销的至少一个定位孔,该定位孔形成于该第二滑轨结构或该第五滑轨结构上,该定位销可活动的设置于该第一滑轨结构或该第四滑轨结构内,该致动钮设置于该第一滑轨结构或该第四滑轨结构内,当该第一镜头位于该机身上时,该定位销插入该定位孔内,于该第一镜头以该第二镜头替换时,该致动钮被该第二镜头的第三滑轨结构或第六滑轨结构压下以连动该定位销下沉以脱离该定位孔。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壳体包括突出的手持部,位于相对于该前表面的后表面上并以垂直于或沿着该衔接方向的方向延伸。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其特征在于该机身包括平行于该第一滑轨结构的第四滑轨结构,该第一镜头包括平行于该第二滑轨结构的第五滑轨结构,该第五滑轨结构能以该衔接方向与该第四滑轨结构衔接。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结结构与该第二连结结构于垂直于该衔接方向的方向上相结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替换镜头的相机,包括,机身,包括装置壳体及设置于该装置壳体前表面的第一滑轨结构;第一镜头,包括第一镜头壳体和第二滑轨结构,该第二滑轨结构设置于该第一镜头壳体上,可与第一滑轨结构衔接并可沿着第一滑轨移动;以及第二镜头,包括第二镜头壳体和第三滑轨结构,该第三滑轨结构设置于该第二镜头壳体上,可与第一滑轨结构衔接并可沿着第一滑轨移动;其中,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同步沿着衔接方向移动,直到该第二镜头达到预定位置;本发明可防止空窗期的存在,避免环境颗粒等物质进入相机。
文档编号G03B17/14GK103034022SQ20121025683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
发明者张嘉哲 申请人:明基电通有限公司,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