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透镜及其制造方法和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69705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液晶透镜及其制造方法和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透镜及其制造方法和立体图像显示装置。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透镜,用于控制入射光的路径;显示面板,用于与所述液晶透镜组合以显示图像;其中,所述液晶透镜通过在组成液晶透镜的玻璃基板中的任一侧上制作间隔图案,同时在其表面覆盖一层有机材料层,通过所述间隔图案和有机材料层来保持玻璃基板之间的间隔,间隔图案可以精确控制间距的长度而由此材料层能为玻璃基板之间提供柔性接触,由此大大简化了液晶透镜的制造工艺,同时提高了玻璃基板间距控制的精度。
【专利说明】液晶透镜及其制造方法和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立体影像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液晶透镜及其制造方法和对应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裸眼立体影像显示技术是利用“双眼视差”原理,通过控制立体影像显示装置使得位于不同位置的人体的左眼和右眼看到稍有不同影像,从而为观看者提供深度感。
[0003]目前,电驱动液晶透镜被广泛用于控制显示面板的出射光线以实现裸眼立体影像显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液晶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液晶透镜10包括下玻璃基板11和位于所述下玻璃基板11上方并以预定间隔相对设置的上玻璃基板12,形成在所述下玻璃基板11上表面的下电极13,形成在上玻璃基板下表面的上电极14 ;密封于上下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层15和用于保持玻璃基板之间预定间隔的间隔体16。间隔体16为球状,其通过间隔体涂布设备随机分布在玻璃基板的表面,并且可以在玻璃基板的表面上自由运动。
[0004]但是,由于液晶透镜中玻璃基板之间的间隔较大,通常达到10微米以上,由此导致球状间隔体(Ball Spacer)的粒径较大,涂布的工艺难度较大,而且,其会对入射到液晶透镜的光线构成遮挡。由于球状间隔体随机分布且可以移动,其在玻璃基板间容易出现团聚的现象,严重影响液晶透镜的光学特征,良品率低。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透镜及其制造方法和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以简化液晶透镜的制造工艺,并使得制造者可以精确地控制液晶透镜玻璃基板之间的间距。
[0006]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透镜包括:
[0007]第一玻璃基板;
[0008]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上方并以预定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玻璃基板;
[0009]形成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上表面的第一电极;
[0010]形成在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的第二电极;
[0011]密封于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0012]用于保持玻璃基板之间所述预定间隔的间隔体;
[0013]其中,所述间隔体包括间隔图案和位于所述间隔图案表面的有机材料层,所述间隔图案通过对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的下表面图形化形成。
[0014]优选地,所述间隔图案通过刻蚀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形成。
[0015]优选地,所述刻蚀为干法刻蚀或湿法刻蚀。
[0016]优选地,所述有机材料层为刻蚀过程中的光阻层。
[0017]优选地,所述间隔图案形成在与所述液晶透镜匹配的显示面板的黑色矩阵所对应的区域。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为与显示面板接触的玻璃基板,所述第一电极为间隔设置的栅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面电极,其覆盖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除所述间隔图案外的区域;或者
[0019]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为与显示面板接触的玻璃基板,所述第二电极为间隔设置的栅状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为面电极,其覆盖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上表面。
[002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液晶透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0021]在第一玻璃基板上表面形成第一电极;
[0022]图形化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以形成突出的间隔图案;
[0023]在间隔图案表面形成有机材料层;
[0024]在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形成第二电极;
[0025]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并且接合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
[0026]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包括:
[0027]液晶透镜,用于控制入射光的路径;
[0028]显示面板,用于与所述液晶透镜组合以显示图像;
[0029]其中,所述液晶透镜包括:
[0030]第一玻璃基板
[0031]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上方并以预定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玻璃基板;
[0032]形成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上表面的第一电极;
[0033]形成在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的第二电极;
[0034]密封于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0035]用于保持玻璃基板之间所述预定间隔的间隔体;
[0036]其中,所述间隔体包括间隔图案和位于所述间隔图案表面的有机材料层,所述间隔图案通过对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的下表面图形化形成;
[0037]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紧贴安装或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紧贴安装。
[0038]本发明通过在组成液晶透镜的玻璃基板中的任一侧上制作间隔图案,同时在其表面形成有一层有机材料层,通过所述间隔图案和有机材料层来保持玻璃基板之间的间隔,间隔图案可以精确控制间距的长度而由此材料层能为玻璃基板之间提供柔性接触,由此大大简化了液晶透镜的制造工艺,同时提高了玻璃基板间距控制的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9]图1是现有技术中液晶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透镜的顶视图;
[0043]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液晶透镜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45]图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液晶透镜制造方法的流程图;[0046]图8是利用氢氟酸(HF)对第二玻璃基板进行湿法腐蚀后的基板截面照片;
[0047]图9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液晶透镜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48]图10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11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51]实施例一:
[0052]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液晶透镜20包括第一玻璃基板21 ;位于第一玻璃基板21上方并以预定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玻璃基板22 ;形成在第一玻璃基板上表面的第一电极23 ;形成在第二玻璃基板22下表面的第二电极24和密封于第一玻璃基板21和第二玻璃基板22之间的液晶层25。液晶透镜20还包括用于保持玻璃基板之间间隔的间隔体26。
[0053]其中,间隔体26包括间隔图案261和位于所述间隔图案表面的有机材料层262。间隔图案261通过对所述第二玻璃基板22的下表面图形化形成。
[0054]也就是说,间隔图案261实际上是第二玻璃基板22的一部分,其形成为从第二玻璃基板22表面突出的图案。有机材料层262形成在间隔图案261的顶部,其直接与另一侧的第一玻璃基板21接触,可以提供第一玻璃基板21和第二玻璃基板22之间柔性接触。
[0055]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仅是示例性表示中第一、第二电极23、24与其它结构的位置关系,这并不意味着第一电极23和第二电极24为覆盖整个基板的电极。
[0056]本实施例通过在组成液晶透镜的玻璃基板中的任一侧上制作间隔图案,同时在其表面形成有一层有机材料层,通过所述间隔图案和有机材料层来保持玻璃基板之间的间隔,间隔图案可以精确控制玻璃基板间距而由此材料层能为玻璃基板之间提供柔性接触,由此大大简化了液晶透镜的制造工艺,同时提高了玻璃基板间距控制的精度。
[0057]实施例二:
[0058]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透镜的顶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液晶透镜30包括第一玻璃基板31 ;位于第一玻璃基板32上方并以预定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玻璃基板32 ;形成在第一玻璃基板上表面的第一电极33 ;形成在第二玻璃基板32下表面的第二电极34。
[0059]其中,第一玻璃31基板为与显不面板接触的玻璃基板,第一电极32为间隔设置的栅状电极,其每个独立的第一电极33形成为长条状,第二电极34为面电极,其覆盖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除所述间隔图案外的所有区域。第一电极33和第二电极34均采用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ΙΤ0)、铟锌氧化物(IZO)或氧化锌(ZnO)材料。
[0060]需要说明的是,栅状的第一电极33并非按照等间隔设置,而是按照预定的规则,按预定的间隔分组设置。
[0061]液晶透镜30还包括密封于第一玻璃基板31和第二玻璃基板32之间的液晶层35。液晶层35可以通过将第一玻璃基板31和第二玻璃基板33接合后再将液晶从预留的入口注入到两个玻璃基板之间来形成。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液晶层35也可以通过将液晶涂覆在第一玻璃基板或第二玻璃基板上滞后利用另一玻璃基板夹住密封来形2于在间隔图案表面的有机材料层。
!则的方式分布在玻璃基板的表面,也可以以是圆锥台形、棱锥台形、圆柱形、棱柱3案。
1,某种程度上仍会对入射到液晶透镜的光式中,优选在玻璃基板上与显示面板的黑色361。
皮璃基板上形成间隔图案,由于紧贴显示面际上对于两块玻璃基板的加工工艺复杂度得到控制。同时,通过刻蚀工艺来形成所述过保留刻蚀工艺中的光阻层作为有机材料氧了制造效率。同时,通过将间隔图案设置:寸于液晶矩阵不构成影响,进一步优化了液
3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液晶透镜50包[0073]液晶透镜50还包括用于保持玻璃基板之间间隔的间隔体56。进一步地,间隔体56包括间隔图案561和覆盖所述间隔图案的有机材料层562。间隔图案561通过对所述第二玻璃基板52的下表面图形化形成。
[0074]也就是说,间隔图案561实际上是第二玻璃基板52的一部分,其形成为从第二玻璃基板52表面突出的图案。有机材料层562形成在间隔图案561的顶部,其直接与另一侧的第一玻璃基板51接触,可以提供第一玻璃基板51和第二玻璃基板52之间柔性接触。
[0075]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间隔图案561通过对第二玻璃基板52进行干法或者湿法刻蚀形成的。在该实施方式下,间隔体56的有机材料层562为刻蚀工艺中覆盖间隔图案561防止该图案部分被腐蚀的光阻层,其只需要在刻蚀后不剥离光阻层即可。
[0076]当然,上述仅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图形化的其它工艺来在所述玻璃基板表面形成突出的间隔图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例如涂覆等其它的形成工艺来形成覆盖在间隔图案表面的有机材料层。
[007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间隔图案可以以规则的方式分布在玻璃基板的表面,也可以以不规则的方式分布在玻璃基板的表面,其形状可以是圆锥台形、棱锥台形、圆柱形、棱柱形或其它适宜于用作保持玻璃基板之间间距的图案。
[007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间隔图案可以以规则的方式分布在玻璃基板的表面,也可以以不规则的方式分布在玻璃基板的表面。
[0079]同时,由于有机材料层通常是不透光的,某种程度上仍会对入射到液晶透镜的光构成遮挡。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优选在玻璃基板上与显示面板黑的色矩阵(Black Matrix)对应的区域形成间隔图案561。
[0080]本实施例通过在接触显示面板的一侧玻璃基板上形成间隔图案,由于远离显示面板一侧的玻璃基板需要制造面电极,在没有突出图案的前提下,其制造工艺更加简便,因此,本实施例从整体上简化了所述液晶透镜的制造工艺。同时,通过刻蚀工艺来形成所述间隔图案保证了图案的形成精度。同时,优选通过保留刻蚀工艺中的光阻层作为有机材料层,在保留制造精度的同时简化了工艺步骤,提高了制造效率。同时,通过将间隔图案设置于黑色矩阵对应的区域使得不透光的间隔图案对于液晶矩阵不构成影响,进一步优化了液晶矩阵的光学特性。
[0081]实施例四:
[0082]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液晶透镜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0083]步骤610、在第一玻璃基板上表面形成第一电极。
[0084]第一玻璃基板可以是紧贴显示面板安装的玻璃基板,此时,第一电极为栅状电极。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也可以是液晶透镜中远离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此时,第一电极为面电极。
[0085]步骤620、图形化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以形成突出的间隔图案。
[0086]可以通过干法或湿法刻蚀第二玻璃基板来形成所述间隔图案。
[0087]步骤630、在间隔图案表面形成有机材料层。
[0088]所述有机材料层可以通过不剥离刻蚀过程的阻光层来获得。也可以通过其它工艺在间隔图案表面形成。[0089]步骤640、在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形成第二电极。
[0090]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可以是液晶透镜中远离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此时,第二电极为面电极。第二玻璃基板可以是紧贴显示面板安装的玻璃基板,此时,第二电极为栅状电极。
[0091]步骤650、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并且接合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
[009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是分开独立加工的,因此步骤610与步骤620-步骤640的顺序可以变化。
[0093]在本实施例的液晶透镜制造方法中,间隔图案实际上是第二玻璃基板的一部分,其形成为从第二玻璃基板表面突出的图案。有机材料层形成在间隔图案的顶部,其可在步骤650提供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之间柔性接触。
[0094]本实施例通过在组成液晶透镜的玻璃基板中的任一侧上制作间隔图案,同时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有机材料层,通过所述间隔图案和有机材料层来保持玻璃基板之间的间隔,间隔图案可以精确控制玻璃基板间距而由此材料层能为玻璃基板之间提供柔性接触,由此大大简化了液晶透镜的制造工艺,同时提高了玻璃基板间距控制的精度。
[0095]实施例五:
[0096]图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液晶透镜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0097]步骤710、在第一玻璃基板上表面形成栅状电极。
[0098]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玻璃基板作为液晶透镜接触显示面板一侧的玻璃基板。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蒸镀或化学气相沉积等工艺制造所述栅状电极。需要说明的是,栅状电极并非按照等间隔设置,而是按照预定的规则,按预定的间隔分组设置。
[0099]步骤720、图形化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以形成突出的间隔图案。
[0100]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干法或者湿法刻蚀来形成所述突出的间隔图案。刻蚀工艺包括涂布光阻层、光刻和干法/湿法腐蚀等步骤。图8是利用氢氟酸(HF)对第二玻璃基板进行湿法腐蚀后的基板截面照片。利用干法刻蚀的工艺可以使突出的间隔图案具有更加陆峭的锥角(Taper-Angle)。
[0101]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选择在与显示面板的黑色矩阵对应的区域形成间隔图案,由此,不透光的形成有有机材料顶的间隔图案不会对液晶透镜的光学特性构成影响。
[0102]步骤730、在间隔图案表面形成有机材料层。
[0103]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果通过刻蚀工艺形成突出的间隔图案,那么可以通过不剥离刻蚀工艺中的光阻层将其作为覆盖在突出的间隔图案顶部的有机材料层。
[0104]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以其他的工艺来形成所述有机材料层。
[0105]有机材料层形成在间隔图案的顶部,其可在步骤750提供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之间柔性接触。
[0106]步骤740、在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形成面电极,所述面电极覆盖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除所述间隔图案外的区域。
[0107]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玻璃基板作为远离显示面板一侧的玻璃基板,因此,在其与第一玻璃基板相对的面形成面电极以与第一玻璃基板的栅电极形成电场从而可以改变液晶层的光学特性。由于形成面电极的表面还形成有间隔图案,在间隔图案的部分不能形成电极,因此,所述的面电极覆盖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除所述间隔图案外的区域。
[0108]步骤750、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并且接合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
[0109]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将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接合后再将液晶从预留的入口注入到两个玻璃基板之间来形成液晶层。
[0110]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液晶层也可以通过将液晶涂覆在第一玻璃基板或第二玻璃基板上之后利用另一玻璃基板夹住密封来形成。
[011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是分开独立加工的,因此步骤710与步骤720-步骤740的顺序可以变化。
[0112]本实施例通过在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玻璃基板上形成间隔图案,由于紧贴显示面板一侧的玻璃基板需要制造栅状电极,因此,实际上对于两块玻璃基板的加工工艺复杂度进行了分配,使得每块玻璃基板的加工复杂程度得到控制。同时,通过刻蚀工艺来形成所述间隔图案保证了图案的形成精度。同时,优选通过保留刻蚀工艺中的光阻层作为有机材料层,在保留制造精度的同时简化了工艺步骤,提高了制造效率。同时,通过将间隔图案设置于黑色矩阵对应的区域使得不透光的间隔图案对于液晶矩阵不构成影响,进一步优化了液晶矩阵的光学特性。
[0113]实施例六:
[0114]图9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液晶透镜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0115]步骤910、在第一玻璃基板上表面形成面电极。
[0116]步骤920、图形化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以形成突出的间隔图案。
[0117]步骤930、在间隔图案表面形成有机材料层。
[0118]步骤940、在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形成栅状电极。
[0119]步骤950、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并且接合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
[0120]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的不同在于,第六实施例中将第一玻璃基板作为液晶透镜远离显示面板一侧的玻璃基板,将第二玻璃基板作为接触显示面板一侧的玻璃基板,在第一玻璃基板上形成面电极,在第二玻璃基板上形成栅电极。将间隔图案形成在作为接触显不面板一侧的玻璃基板的第二玻璃基板上。
[0121]同样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是分开独立加工的,因此步骤910与步骤920-步骤940的顺序可以变化。
[0122]本实施例通过在接触显示面板的一侧玻璃基板上形成间隔图案,由于远离显示面板一侧的玻璃基板需要制造面电极,在没有突出图案的前提下,其制造工艺更加简便,因此,本实施例从整体上简化了所述液晶透镜的制造工艺。
[0123]实施例七:[0124]图10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立体显示装置100包括液晶透镜101和接触液晶透镜安装的显示面板102。
[0125]液晶透镜101包括第一玻璃基板1011 ;位于第一玻璃基板1011上方并以预定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玻璃基板1012 ;形成在第一玻璃基板上表面的第一电极1013 ;形成在第二玻璃基板1012下表面的第二电极1014。液晶透镜101还包括密封于第一玻璃基板1011和第二玻璃基板1012之间的液晶层1015。液晶透镜101还包括用于保持玻璃基板之间间隔的间隔体1016。进一步地,间隔体1016包括间隔图案1016a和位于所述间隔图案表面的有机材料层1016b。间隔图案1016a通过对所述第二玻璃基板1012的下表面图形化形成。
[0126]其中,第一玻璃基板1011为与显示面板接触的玻璃基板,第一电极1013为间隔设置的栅状电极,其每个独立的第一电极1012形成为长条状,第二电极1014为面电极,其覆盖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除所述间隔图案外的所有区域。
[0127]显示面板102与液晶透镜101的第一玻璃基板1011接触安装。两者可以通过透明的胶层粘合,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彼此接触安装为一体。
[0128]本实施例通过在组成液晶透镜的玻璃基板中的一侧上制作间隔图案,同时在其表面覆盖一层有机材料层,通过所述间隔图案和有机材料层来保持玻璃基板之间的间隔,间隔图案可以精确控制玻璃基板间距而由此材料层能为玻璃基板之间提供柔性接触,由此大大简化了液晶透镜的制造工艺,同时提高了玻璃基板间距控制的精度。
[0129]实施例八:
[0130]图11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立体显示装置110包括液晶透镜111和接触液晶透镜安装的显示面板112。
[0131]液晶透镜111包括第一玻璃基板1111 ;位于第一玻璃基板1111上方并以预定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玻璃基板1112 ;形成在第一玻璃基板上表面的第一电极1113 ;形成在第二玻璃基板1112下表面的第二电极1114。液晶透镜111还包括密封于第一玻璃基板1111和第二玻璃基板1112之间的液晶层1115。液晶透镜111还包括用于保持玻璃基板之间间隔的间隔体1116。进一步地,间隔体1116包括间隔图案1116a和位于所述间隔图案表面的有机材料层1116b。间隔图案1116a通过对所述第二玻璃基板1112的下表面图形化形成。
[0132]第八实施例与第七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不同在于,显示面板112与液晶透镜111的第二玻璃基板1112接触安装。第二电极1114为间隔设置的栅状电极,其每个独立的第二电极1114形成为长条状,第一电极1112为面电极,其覆盖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上表面整个区域。
[0133]本实施例通过在接触显示面板的一侧玻璃基板上形成间隔图案,由于远离显示面板一侧的玻璃基板需要制造面电极,在没有突出图案的前提下,其制造工艺更加简便,因此,本实施例从整体上简化了所述液晶透镜的制造工艺从而简化了立体显示装置的制造工艺。
[013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透镜包括: 第一玻璃基板; 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上方并以预定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玻璃基板; 形成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上表面的第一电极; 形成在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的第二电极; 密封于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用于保持玻璃基板之间所述预定间隔的间隔体; 其中,所述间隔体包括间隔图案和位于所述间隔图案表面的有机材料层,所述间隔图案通过对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的下表面图形化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图案通过刻蚀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为干法刻蚀或湿法刻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材料层为刻蚀过程中的光阻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图案形成在与所述液晶透镜匹配的显示面板的黑色矩阵所对应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为与显示面板接触的玻璃基板,所述第一电极为间隔设置的栅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面电极,其覆盖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除所述间隔图案外的区域;或者 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为与显示面板接触的玻璃基板,所述第二电极为间隔设置的栅状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为面电极 ,其覆盖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上表面。
7.一种液晶透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玻璃基板上表面形成第一电极; 图形化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以形成突出的间隔图案; 在间隔图案表面形成有机材料层; 在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形成第二电极; 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并且接合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透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化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以形成突出的间隔图案包括: 通过刻蚀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形成所述突出的间隔图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透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为干法刻蚀或湿法刻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透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间隔图案表面形成有机材料层包括: 刻蚀完成后保留间隔图案表面的光阻层作为所述有机材料层。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透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图案形成在与所述液晶透镜匹配的显示面板的黑色矩阵所对应的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透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为与显示面板接触的玻璃基板,所述第一电极为间隔设置的栅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面电极,其覆盖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除所述间隔图案外的区域;或者 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为与显示面板接触的玻璃基板,所述第二电极为间隔设置的栅状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为面电极,其覆盖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上表面。
13.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包括: 液晶透镜,用于控制入射光的路径; 显示面板,用于与所述液晶透镜组合以显示图像; 其中,所述液晶透镜包括: 第一玻璃基板 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上方并以预定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二玻璃基板; 形成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上表面的第一电极; 形成在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的第二电极; 密封于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用于保持玻璃基板之间所述预定间隔的间隔体; 其中,所述间隔体包括间隔图案和位于所述间隔图案表面的有机材料层,所述间隔图案通过对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的下表面图形化形成; 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紧贴安装或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紧贴安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图案通过刻蚀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下表面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为干法刻蚀或湿法刻蚀。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材料层为刻蚀过程中的光阻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图案形成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黑色矩阵所对应的区域。
【文档编号】G02F1/1339GK103838054SQ201210476901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霍思涛 申请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