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和具有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863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和具有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描述一种适用在显示器件中使用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所述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包括:一对相互对置的透明电极;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之间的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所述微结构化层包括跨过其表面延伸的多个微结构化肋,使得所述微结构化肋形成一系列交替的肋和通道;和设置在所述通道中的电子可切换材料,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能够施加横跨所述透明电极的电场时实现高的光散射状态和低的光散射状态之间进行调制。
【专利说明】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和具有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显示器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光学膜、尤其是可与电子显示器件一起使用的保密膜。
【背景技术】
[0002]保密膜在电子显示器件的领域中是已知的。观察者可将保密膜施加到电子显示器件的观测表面,使得图像可被选择性地看到。通常,当观察者定位在相对于所述保密膜的表面法线的小视角范围内时,可穿过所述膜看到所显示的图像。随着观察者的位置改变使得视角相对法线增大,则透射过保密膜的相干光的量不断减少,直到达到最大视角时为止,并且不再可观看到所显示的图像。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在用户想要限制观看正由电子显示器件显示的信息时,可在保密模式下使用所述膜。当用户想要共享正在显示的信息时,可将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切换到公共模式以便进行共享。观察者可在各模式之间来回切换,而无需从显示器件的观测表面物理地移除所述膜。
[0004]可用不同方式使用所述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例如,可将所述膜施加到显示器件的观测表面,并通过USB适配器使用内置的变压器电路来为所述膜供电。所述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还可以在显示器件的制造期间被结合到所述器件中,例如在所述器件的显示面板和外部观测表面(例如,触摸屏)之间。在内置于显示器件中时,用于保密膜的电力可来自电池或电源插座。这种显示器件将内置有公共模式和保密模式,并且消费者将无需购买和安装单独的保密膜。
[0005]所述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包括一对相互对置的透明电极、和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之间的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所述微结构化层包括跨过其表面延伸的多个微结构化肋,使得所述微结构化肋形成一系列交替的肋和通道。所述膜包括设置在所述微结构化层的通道中的电子可切换材料。在施加横跨所述透明电极的电场时,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在高散射状态和低散射状态之间进行调制。所述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优选地包含某些雾度和透射率特性。当未施加电场时,所述膜处于保密模式下,使得在约30°至45°的视角处,其具有至少70%的雾度。当施加电场时,所述膜处于共享模式下,使得在约45°的视角处,其具有小于35%的雾度。同时,在共享模式和保密模式两者下,在0°至约15°的视角处,所述膜具有至少约25%的透光率。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和其他方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将以上
【发明内容】
理解为是对受权利要求书保护的主题的限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考虑到结合以下附图的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所述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0007]图1A和图1B分别示出了示例性光学膜的示意性剖视图和透视图,可由所述光学膜来制作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
[0008]图2示出了示例性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所述膜在保密模式和共享模式之间的电子可切换性。
[0009]图3和图4示出了示例性光学膜的示意性剖视图,可由所述光学膜来制作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示出了所述膜的选定几何参数。
[0010]图5示出了示例性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示意性剖视图。
[0011]图6A示出了对于实例I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而言随视角变化的透射率。
[0012]图6B示出了对于实例I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而言随视角变化的雾度。
[0013]图7示出了与标准视力检查表一起使用的示例性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图像。
[0014]图8示出了与示例性电子显示器件一起使用的示例性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示意性表示。
[0015]图9和图10示出了包括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显示器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保密膜是已知的,并且通常将其作为二级市场物品来购买以与电子显示器件一起使用,尤其是在人们不希望别人看到屏幕的内容时。用户将保密膜物理地施加到其显示器件的观测表面,并且可仅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观看到正在观测表面上显示的信息,所述角度范围在本文中称为“视角”。通常,视角是以垂直于保密膜的轴为中心的一定角度范围,例如0° +/-30°。许多类型的保密膜的特征可为具有单一保密模式的“静态”保密膜。如果观测表面覆盖有静态保密膜,并且用户想要让别人看到屏幕的内容,则需要从表面物理地移除所述保密膜、并将所述保密膜存储在不会对其造成损坏的位置中。
[0017]一种类型的静态保密膜包括设置在聚合物基板上的透明百叶窗膜,其中将吸光材料设置在所述百叶窗之间所形成的通道中,使得形成交替的透明区域和吸光区域。所述透明区域和吸光区域相对地定位以提供受限制的视角。在US6,398,370B1 (Chiu等人)中描述了这种类型的示例性保密膜。
[0018]本文中公开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不同于常规的保密膜(例如,静态保密膜),因为用户可在共享模式和保密模式之间切换而不必从其显示器件的观测表面移除所述膜。可通过电连接到所述膜的由外部硬件或软件控制的切换器来实施切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存在电场时,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处于共享模式下,并且在不存在电场时,所述膜处于保密模式下。因此,用户可通过改变电场的强度来在两种模式之间来回切换。
[0019]图1A示出了示例性光学膜的示意性剖视图,可由所述光学膜来制作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光学膜10包括透明电极11和设置在所述电极上的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12。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包括跨过所述层的表面13延伸的多个微结构化肋14。图1B示出了光学膜10的实施例,其中微结构化肋14跨过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的主表面13延伸,使得形成一系列交替的肋14和通道15。
[0020]图2示出了示例性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所述膜在保密模式和共享模式之间的电子可切换性。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20包括一对相互对置的透明电极21和22,以及设置在所述电极之间的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23。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包括跨过所述层的表面延伸的多个微结构化肋24,例如如图1B所示,使得形成一系列交替的肋24和通道,所述通道包含电子可切换材料25。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能够施加横跨透明电极21和22的电场时实现高的光散射状态和低的光散射状态之间进行调制。对于图2中示出的实施例而言,电子可切换材料25被示意性地示出为杆状分子,例如液晶,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在不存在电场时可无规取向25a,并且在存在电场时大致地取向25b。
[0021]已描述影响保密膜性能的几何参数,例如见US2010/0271721 (Gaides等人);该专利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因此,仅以保密膜性能为背景提供对这些参数的简要解释。在图3中示出本文所述的几何参数。图3示出了示例性保密膜30的示意性剖视图,所述保密膜包括设置在对置的透明电极31和32之间的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33。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包括跨过所述层的表面延伸的多个微结构化肋34,例如如针对图1B中的光学膜10所示。通道35形成于相邻肋之间,并且包含电子可切换材料(未示出)。每个肋/通道的高度为H,每个肋的宽度为W,并且节距P指示通道的间距。通道的宽度Y为P-W。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33还包括高度为L的基体36,使得层33的厚度为H+L。肋的间距和形状确定视角Θ V。层33的肋纵横比被定义为H/W,并且通道纵横比为H/Y。
[0022]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的参数H、W、P、Y和L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值,只要所述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可根据需要起作用即可。通常,肋的尺寸被选择为使得由膜来提供期望的视角。同时,期望的是所述参数被选择为使得足够数量的光可通过所述膜并朝向观察者。较小的通道宽度和较大的节距可导致轴向透射率增加,而较深的通道导致离轴光学散射或吸收增加。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肋的高度为约10 μ m、15 μ m、20 μ m或25 μ m至约150 μ m,并且宽度W为约25 μ m至约50 μ m。在一些实施例中,肋纵横比H/W为大于约1.5,例如大于约2.0,或大于约3.0。例如,每个肋的高度H可为约25 μ m至约150 μ m,并且宽度W为约25 μ m至约50 μ m,使得肋纵横比H/W为大于约1.5。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通道的高度H为约25 μ m至约150 μ m,并且宽度Y为约I μ m至约50μπι。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道纵横比H/Y为大于3、4或5。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道纵横比可为至少6、7、8、9或10。通道纵横比通常不大于50。在通道纵横比充分高时,在并未施加电场时保密膜表现出合适的保密特性。
[0025]基体的高度(L)通常被最小化,但前提条件是基体的厚度足以支承大量的肋,并且足够薄使得其不会干扰保密膜的光学切换和电切换性能。
[0026]所述微结构化肋可具有大致彼此平行的侧面或壁,或者所述侧面或壁可成角度。图4示出了示例性保密膜40的示意性剖视图,所述保密膜包括设置在对置的透明电极41和42之间的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43。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包括多个微结构化肋44,和设置在所述肋之间且包含电子可切换材料(未示出)的通道45。每个微结构化肋具有带角度的壁46a和46b,并且每个壁的壁角度为0W。所述壁角度可用于使视角发生变化,例如,如US2010/0271721 (Gaides等人)中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壁角度小于约6°。
[0027]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大致是在一定范围的角度和波长上具有期望的透光率的光学透明层。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在至少一部分可见光谱上(约400nm至约700nm)可具有约80%至约100%的透光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的雾度值为约0.1%至小于约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视觉上澄清的微结构化层表现出约80%至约100%的透光率和约0.1%至小于约5%的雾度值。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视觉上澄清的微结构化层的折射率为约1.48至约1.75、或者约1.48至约1.5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存在电场时,所述视觉上澄清的微结构化层的折射率与电子可切换材料的折射率密切匹配。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膜处于共享模式下时,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与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差小于约0.0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膜处于保密模式下时,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与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之间的折射率差大于约0.05。下面将定义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的折射率切换特性。
[0029]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可包含任何材料,只要能获得所述光学透明层的期望特性即可。通常,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大致由包含单体的可聚合组合物形成,所述单体是使用光化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辐射、电子束辐射、热、以及它们的组合)或者多种常规阴离子、阳离子、自由基、或其他聚合技术(可为化学引发或热引发的)中的任何一种进行固化的。
[0030]可用的可聚合组合物包含本领域中已知的可固化基团,例如环氧基团、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烯丙氧基基团、(甲基)丙烯酸酯基团、(甲基)丙烯酰胺基团、氰酯基团、乙烯醚基团、这些基团的组合和类似基团。用于制备视觉上澄清的微结构化层的单体可包含可聚合的低聚物或聚合物,例如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环氧(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如 US6,398,370B1 (Chiu 等人)、US2010/0201242 (Liu 等人)、US2010/0271721A1 (Gaides 等人)和 US2007/0160811A1 (Gaides 等人)中所述。
[0031]图1A中示出的光学膜可使用如(例如)US4,766,023 (Lu等人)中所述的涂布工艺来制作。在这种工艺中,用丙烯酸单体组合物涂布透明电极,例如,如US2007/0160811A1(Gaides等人)中所述。所述组合物通过高强度紫外线辐射而聚合,同时被压贴到压印有微结构化图案的铜工具上。将呈微结构化层形式的固化组合物与所述工具分离。可通过使用涂布在所述铜工具的表面上的隔离剂来促成分离。还可以通过合适的通道设计来促成分离,例如,如US6,398,370B1 (Chiu等人)中所述,其中通道壁相对于表面法线成几度的角度。
[0032]用于形成固化聚合物层的单体的特定组合可被选择为使得所述层的模量足够低以允许与工具分离,但具有足够的粘合强度以免在卷对卷处理期间破裂。如果固化聚合物层太软,则其将粘合失败,但如果所述固化聚合物层太易碎,则其将断裂或不能与工具分开。单体的组合可被选择为使得固化聚合物层充分地附着到透明电极,其中所述固化聚合物层形成在所述透明电极上。
[0033]通常,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可包含任何能够在将电场施加到所述透明电极之间时实现高的光散射状态和低的光散射状态之间进行调制的电子可切换材料。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在其中使用所述保密膜的显示器件的操作条件下保持稳定。因此,合适的电子可切换材料在连续暴露到紫外线和可见光以及辐射热的情况下通常保持稳定。已知多种电子可切换材料,例如液晶。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可包含任何合适的液晶,例如手性液晶、向列型液晶或手性液晶和向列型液晶的组合。在多数情况下,期望的是在存在电场时液晶表现出大致一致的对准。示例性液晶可具有基于芳香族或脂环族基团的核心的化学结构,所述芳香族或脂环族基团可通过键合基团连接并以侧链和端基来封端。脂环族组分包括饱和环己烷,并且芳香族组分包括苯基、联苯和三联苯单元的各种组合。侧链和端基的例子为烷基(CnH2n+1)、烷氧基(CnH2n+10)和其他,例如氟烷氧基、酰氧基、烷基碳酸酯、烷氧羰基、硝基和氰基基团。键合基团可包括单键(-C-C-)、双键(-CH=CH-)、三键(-C = C-)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或者可含有酯基团(O-C=O)、偶氮(-N=N-)或席夫碱(-CH=N-)基团。可用的其他液晶包括杂环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固醇、和脂肪酸的一些有机盐。
[0034]相对于电子可切换材料的总重量,可使用任何数量的液晶,只要可获得期望的材料特性即可。例如,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所包含的液晶的数量相对于所述材料的总重量可为约 90wt.% 至约 99wt.%。
[0035]通常,液晶表现出某些介电各向异性和光学各向异性,所述介电各向异性和光学各向异性界定其作为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合适材料的性能。液晶的介电行为与分子对电场的响应有关。介电常数是描述电场如何影响液晶分子的物理量,并且由液晶分子响应所施加电场而极化的能力确定。所述分子在液晶中间相中的优选取向称为指向矢。由于与液晶分子相关的偶极矩,分子起反应使得材料内部的场被部分地抵消。介电各向异性(△ ε)被定义为平行于长轴指向矢的LC分子的介电常数(ε )与垂直于LC指向矢的介电常数(ε I)的差,或者Δ ε = ε - ε I。因此,介电各向异性的值可为正的或负的。具有正的介电各向异性的LC分子将平行于电场的方向对准,而具有负的介电各向异性的LC分子将垂直于所施加电场对准。所述介电各向异性的量值(即,介电各向异性的绝对值)定义分子能够响应电场的敏感度,使得介电各向异性的量值越大,切换所需要的电压越低。
[0036]还存在某些也和液晶分子的不同取向相关的光学特性。由于液晶分子通常为杆状形状,因此这些分子的特征可为具有长轴和短轴。光的折射率沿着液晶分子的每个轴而不同,使得液晶被认为表现出光学各向异性。例如,随机取向的液晶分子具有有效折射率IWf。所述有效折射率是液晶的正常折射率(η。,平行于分子长轴的指向矢)和反常折射率(?,平行于分子短轴的指向矢)的特性统计均值,其中Ueff=OiJrO/2)。在一些实施例中,液晶的折射率范围为约1.52 ( η。)至约1.75 (ne)。在一些实施例中,neff约为1.64。在并未将任何电场施加到液晶时,如在保密模式下,有效折射率开始起作用。在液晶的折射率与微结构化肋的折射率显著不同时,可在界面之间发生光学散射,从而产生雾度。在将电场施加到液晶(例如,共享模式)时,液晶分子的长轴平行于电场线对准,并且正常折射率(η。)开始生效。现在,微结构化肋的折射率与液晶的折射率密切地匹配,并且光穿过所述保密膜。在图2中描绘此操作原理。就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而言,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响应的电场可由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距离可为约50 μ m至约150 μ m,并且施加到所述电极的电压可为约220V或更小。为了提供必要的电场所必需的电压可由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和通道的尺寸确定。
[003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以IkHz和20°C进行测量时,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的介电各向异性的量值可为至少30、40、50或60。在使用介电各向异性为约17的材料(例如“BL0-36”)时,在介于30度至45度的范围内的角度处,光学切换不太显著。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向列型液晶组分来使用手性液晶材料(例如“MDA-04-927”(默克公司(Merck KGaA)),所述向列型液晶组分和手性液晶材料具有相同的介电特性和折射率特性,例如“MDA-04-575”。然而,在施加电场时,MDA-04-927材料本身并不提供显著的光学切换(即,雾度改变)。
[0038]手性液晶分子产生以下相位:其中分子垂直于指向矢扭转,并且分子轴平行于指向矢。手性节距(P)是指液晶分子在其上经历完全360°扭转的距离。当温度发生改变时,或者当将其他分子(例如非手性材料)添加到液晶宿主时,所述节距改变,从而允许相应地调节所述节距。在可切换保密膜的一些实施例中,LC组合物的节距长度可为大于约800nm,例如约800nm至约1500nm,这会增加在不存在电场时在所有视角下的吸收。
[0039]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可被选择为使得在不施加电场且保密膜处于保密模式下时所述膜具有高雾度;并且,在施加电场且所述膜为共享模式时,雾度减小。在有利的实施例中,如本文所述,在所述膜处于保密模式下时,在30度至45度的视角处,所述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雾度为至少70%。另外,在施加电场且所述膜处于共享模式下时,在约45度的视角处雾度为小于35%。因此,保密模式与共享模式之间的雾度差为至少35%,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至少40%、45%、50%、55%或60%。在O度至约15度的视角处,所述膜在共享模式和保密模式下的透光率为至少35%。
[0040]在处于共享模式下时,对于介于30度至45度的角度而言,透射率通常为至少40%、45%或50%,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至少55%或6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保密模式下的30度处的雾度可为至少70%、75%、80%或8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保密模式下的30度或45度处的雾度可为小于30%或25%或20%或15%。雾度往往随着视角增加而增加。因此,在45度处的雾度值通常大于在30度处的雾度值。在一些实施例中,在15度的视角处,在保密模式下的雾度不大于30%、35%、40%或4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15度的视角处,在共享模式下的雾度不大于15%或20%。
[0041]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还可以包含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组合物。TOLC构造增强了所述可切换保密膜的耐用性和易于处理性。在I3DLC构造中,将溶解于可聚合单体/交联剂/光引发剂组合中的液晶材料的混合物填塞到膜的通道中,并使用紫外线辐射来固化。在固化时聚合物的分子量的增加引起混合物分层,从而形成分散在聚合物矩阵中的液晶“液滴”。通常,选择 折射率(np)类似于液晶的正常轴的折射率(?=?)的聚合物矩阵以便最小化在共享模式下的雾度。可基于单体功能性和用于执行固化的辐射强度来控制所述液晶液滴的尺寸。如果被正确地设计,则较小的液滴尺寸会导致随机取向液晶的许多多晶区域、较高的光学散射和较低的切换电压。然而,一些聚合物可对液滴内部的液晶施加强的“锚固性”力,这会增加完全切换所需的阈值电压。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共享模式下,在TOLC材料中使用的聚合物的折射率为约1.52至约1.75,以匹配液晶的折射率。
[0042]实现本文所公开的保密膜的切换的电子刺激源于一对对置的透明电极。所述透明电极是大致视觉上澄清的,使得在透过所述透明电极观看物体时,观察到物体有极少的失真或者没有失真,或者观察到某个可接受水平的失真。在一些实施例中,合适的透明电极表现出极小的雾度或者没有雾度,这意味着,它可能具有不大于约10%、不大于约5%或不大于约2%的雾度值。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基板在至少一部分可见光谱(约400nm至约700nm)内具有约80%至约100%的高透光率。两个对置的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通常为约25 μ m至约 150 μ m。
[004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电极中的一个或两个包括设置在透明基板上的导电层。图5示出了示例性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50的示意性剖视图,所述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50包括设置在对置的透明电极52之间的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53。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包括多个微结构化肋54,和设置在所述肋之间且包含电子可切换材料55的通道。每个透明电极52包括设置在透明基板57上的导电层58,其中所述导电层与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53相邻。
[0044]所述导电层可包含导电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铟锡(ΙΤ0)、掺铟的氧化锌、掺氟的氧化锡、导电聚合物(例如聚苯胺或聚(乙烯二氧噻吩)/聚磺苯乙烯、纳米碳(例如碳纳米管或石墨烯)、印刷金属网格或自组装金属网格、或金属纳米线、或它们的组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层包括银纳米线。导电层的厚度可为小于约500nm。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层以一些不连续形式跨过透明基板的表面设置,从而形成包括透明导电区域和透明非导电区域的图案。
[0045]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电极包括设置在透明基板上的金属纳米线,并且聚合物保护层设置在与透明基板对置的金属纳米线上。在Pellerite等人的提交于2011年4月15日的美国专利序列号第61/475860号中描述了这些透明电极。例如,所述透明电极可包括具有50至150 Ω /平方的表面电阻的银纳米线层,所述银纳米线层外敷有聚合物层以保护银免受氧化,并且增强随后施加的光学透明层的附着力。另外,与其他导电材料相比,基于银纳米线的透明电极可在较低的表面电阻下提供高的透射水平。
[0046]所述聚合物保护层可包含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产物,例如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的反应产物。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合物保护层包含聚合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和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产物。可用于所述聚合物保护层中的材料的具体例子包括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来自沙多玛公司(Sartomer C0.)的SR444C)、二丙烯酸己二醇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来自沙多玛公司(Sartomer C0.)的CN981B88)、来自氰特工业公司(Cytec Industries)
的Ucecoati 7655和7689、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例如,可得自猫彩特国际公司(LuciteInternational, Inc.)的Elvacite"' 2041)、聚苯乙烯和聚乙烯醇缩丁醒(例如,可得自首诺
公司(Solutia Inc.)的ButvaZ聚合物)。所述聚合物保护层可包含直径为约IOnm至约
500nm的纳米粒子,得到重量比为约85:15至约25:75的聚合物纳米粒子。通常,聚合物保护层的厚度为约50nm至约I μ m。
[0047]如Pellerite等人所述,聚合物保护层可包含选自氧化锑锡、氧化锌和氧化铟锡的纳米粒子;且设置在不带有导电层的透明基板上的聚合物保护层的表面电阻为大于约IO7Ω/sq。
[0048]所述透明基板可以包含任何可用的材料,例如聚合物、玻璃、陶瓷、金属、金属氧化物、或它们的组合物。可用作透明基板的聚合物的例子包括热塑性聚合物,诸如聚烯烃、聚(甲基)丙烯酸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酯以及联苯基或萘基液晶聚合物。可用的热塑性塑料的其他例子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双酚A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醋酸纤维素和聚(偏二氟乙烯)。这些聚合物中的一些还具有光学性质(例如,透明性),这样的光学性质使得它们特别适合于某些显示器应用,其中,它们将会支持图案化导体,例如聚碳酸酯和/或聚酯。所述透明基板可具有任何可用的厚度,介于约5μπι至约ΙΟΟΟμπι之间的范围内。
[0049]所述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包含在所述膜的顶部和底部两者上的暴露导电材料,以实现通过银膏或另一合适的导电材料与透明电极的电接触。将正偏压施加到一个导体上,同时将负偏压(或接地端子)施加到另一导体上,或者反之亦然。所述两个透明电极之间的位势差实现了电场,所述电场用于使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通电以便在保密模式和共享模式之间切换。
[0050]本文还公开了一种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器件,所述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器件包括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和用于供应所述电场的电路。电路可包括变压器、放大器、整流器、二极管、电阻、电容器、晶体管和类似器件。
[0051]本文还公开了一种显示器件,所述显示器件包括如本文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通常,所述显示器件包括一些类型的透光性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器(LCD)面板。LCD器件通常包括与所述透光性显示面板相邻并提供观测表面的外部基板或光输出基板。
[005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设置在观测表面上,例如,在由消费者施加时。例如,参照图9,(例如,图2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20可通过使用镶条25而挂在显示器60前面。通常,在显示器60和所述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底)电极22之间存在空气间隙50。所述镶条可包括如操作所述器件所需的内置电路。作为另外一种选择,镶条25可仅提供一种用于将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20附接到所述显示器件的装置。在这个实施例中,操作所述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20所需的电路可以是与所述显示器件的USB端口接合的绳索(未示出)上的双态切换开关。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所述显示器件的软件(例如使用击键或鼠标点击)可控制保密模式与共享模式之间的电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使用视觉上澄清的粘合剂55将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20附接到显示器,例如图10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可切换保密膜可被结合到显示器件中。例如,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可被设置在透光性显示面板和外部暴露的光输出基板之间。所述光输出基板可包括触摸屏,如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中。
[0053]电路是器件构造的组成部分。在任何前述实施例中,能够将来自计算机监视器的交流插座的“热引线”正偏压分流到两条导线中,一条导线进入显示器,并且另一条导线进入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正触点。负偏压电极可被附接到金属接地。作为另外一个选择,电力可来自电池或额定值为5V、500毫安的USB端口。可使用变压器电路将电压适当地升频以产生将实现电子可切换材料的完全切换的足够高电压、低电流切换波形。在“开”状态(共享模式)下,用于操作显示器件的电流可以是极低的,约为I至3毫安。因此,在使用等于120V的电压时,如果保持打开共享模式,则所消耗的总功率将约为数百毫瓦。
[0054]可使用方波频率图案,并且所述方波频率图案可在切换行为中提供最高效率。这是因为,方波电源几乎在瞬间就反转其极性,使得液晶没有时间在畸变状态和对准状态之间切换并在所施加电场的每个周期期间维持no和np之间的匹配;例如,见US5,156,452(Drzaic 等人)。
[0055]图7示出了与标准视力检查表一起使用的示例性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图像。在保密模式下,如左上象限中所示,相对于保密膜的法线以某一离轴角度定位的观察者不能观看到膜后面的字母。触发电子切换以便将保密膜电子切换到共享模式,并且如右面所示,可看到膜后面的字母。从轴向位置(相对于膜的法线为零度角),无论所述保密膜是否已被电子切换,在保密模式和共享模式下都可以看到膜后面的字母。
[0056]图8示出了结合电子显示器件使用的示例性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的示意性表示。在这个表示中,保密膜被设置在器件的观测表面上,或者被容纳在器件内,例如在液晶显示面板和形成外部观测表面的基板之间。在保密模式下,如所述表示的左上象限中所示,相对于观测表面的法线以一定的离轴角度定位的观察者不能观看到所显示的内容。器件的用户触发电子切换,以便将保密膜电子切换到右面示出的共享模式,并且观察者能够在无需重新定位其自身的情况下观看到所显示的内容。所述用户是轴向定位的,或相对于观测表面的法线以零度角定位,并且无论所述保密膜是否已被电子切换,在保密模式和共享模式下都可以观看到由器件显示的内容。
[0057]SM
[0058]诱明电极的制各
[0059]如Pellerite等人的提交于2011年4月15日的美国专利序列号第61/475860号的实例15至18中所述来制备透明电极。使用在送料速度为15英尺/分钟、油墨流速为15.5cc/分钟、干燥炉空气流为19.7米/秒且干燥炉温度为105 0F (区I)和175 0F (区2)和250 0F (区3)的情况下操作的9英寸模具涂布机,将使用W02008/046058 (Allemand等人)的实例5中公开的方法制备的银纳米线油墨涂布在5密耳的PET膜(得自杜邦帝人薄膜(DuPont Teijin Films)的Melinexκ 618)上。使用非接触式探针(得自Delcom产品公司
(Delcom Products Inc.)的Delcom717R非接触式电导系数监测器)测得所得涂层的表面电阻是60-100 Ω/sq,并且发现在Haze-GardlPlus雾度计(美国ΒΥΚ-Gardner公司)上测得的透射率和雾度分别是90-92%和1.4-1.6%。
[0060]聚合物外敷溶液的制备如下。通过以下方式来制备浓缩液: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来自Sartomer C0.的SR444)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来自猫彩特国际公司
(Lucite International, Inc.)的 Elvacite ' 2041)的 85:15 (w:w)混合物溶解到丙酮中
达10wt%的总固体量。以0.2wt%的总固体量添加光引发剂(来自汽巴精化(Ciba Specialty`ChemiCalsM^Irgacurex 651)。通过以下方式来制备聚合物外敷溶液:组合ATO溶胶(IPA
中的标称30wt.%氧化铺锡(ATO)纳米粒子,得自韩国先进纳米产品公司(Advanced NanoProducts))和上述IOwt.%的浓缩液,在数量上给出ΑΤ0:有机固体的重量比为25:75,并使用1:1的IPA:双丙酮醇将所得混合物稀释为5wt%的总固体量。
[0061]将所述聚合物外敷溶液涂布到导体层的顶部上。使用上述干燥炉和空气流设置,在送料速度为20英尺/分钟、溶液流速为IScc/分钟、紫外线板温度为70 °F、氮气气氛和100%紫外线灯功率的情况下,对用于进行油墨涂布的9英寸模具涂布机执行涂布。使用BYK-Gardner雾度计,测得透射率和雾度分别为87.5%和1.17%。使用上述Delcom系统,测得表面电阻为72.3 Ω/sq。
[0062]视觉上澄清的微结构化层
[0063]在表1中示出所述实例中采用的视觉上澄清的微结构化层的特性。
_4] 表1.视觉上澄清的微结构化层的特性
[0065]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包括: 一对相互对置的透明电极; 设置在所述透明电极之间的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所述微结构化层包括跨过其表面延伸的多个微结构化肋,使得所述微结构化肋形成一系列交替的肋和通道; 设置在所述通道中的电子可切换材料,在施加横跨所述透明电极的电场时,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能够在高光散射状态和低光散射状态之间进行调制; 其中: 当未施加所述电场时,所述膜处于保密模式下,使得在30°至45°的视角处,所述膜具有至少70%的雾度; 当施加所述电场时,所述膜处于共享模式下,使得在45°的视角处,所述膜具有小于35%的雾度; 在共享模式和保密模式下,在0°至15°的视角处,所述膜具有至少25%的透光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其中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包括液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其中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包括手性液晶、向列型液晶、或它们的混合物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其中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具有SOOnm至1500nm的节距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其中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包括分散在聚合物矩阵中的液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其中当在IkHz和20°C下测量时,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的介电各向异性的量值大于30、40、50或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其中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具有1.52至1.75的折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其中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的每个肋具有25 μ m至150 μ m的高度,以及25 μ m至50 μ m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其中每个肋具有高度H,宽度W,以及大于1.5的肋纵横比H/W。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其中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的每个通道具有25 μ m至150 μ m的高度,以及I μ m至50 μ m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其中每个通道具有高度H,宽度Y,以及大于5的通道纵横比H/Y。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其中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具有1.48至1.75的折射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其中当所述保密膜处于所述共享模式下时,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的折射率和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小于0.05。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其中当所述保密膜处于所述保密模式下时,所述电子可切换材料的折射率和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大于0.05。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其中所述两个对置的透明电极之间的距离为25 μ m至150 μ m。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其中每个透明电极包括设置在透明基板上的导电层,并且每个导电层与所述光学透明的微结构化层的对置主表面相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其中所述导电层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金属纳米线、导电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石墨烯或碳纳米管。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其中所述导电层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金属纳米线和设置在与所述透明基板对置的导电层上的聚合物保护层。
19.一种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器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和 用于供给所述电场的电路。
20.—种显不器件,包括: 透光性显示面板, 与所述透光性显示面板相邻的光输出基板,所述光输出基板包括与所述透光性显示面板对置的观测表面,和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所述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设置在所述观测表面上。·
21.—种显不器件,包括: 透光性显示面板, 与所述透光性显示面板相邻的光输出基板,所述光输出基板包括与所述透光性显示面板对置的观测表面,和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所述电子可切换式保密膜设置在所述透光性显示面板和所述光输出基板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光输出基板包括触摸屏。
【文档编号】G02B26/00GK103827736SQ201280047704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埃文·L·施瓦茨, 马克·J·佩莱里蒂, 丹尼尔·W·亨嫩, 马克·D·拉德克利夫, 迈克尔·L·斯坦纳, 马里·A·布洛斯, 迈克尔·E·劳特斯, 加里·T·博伊德, 约翰·P·贝茨尔德, 约翰·J·斯特拉丁格, 维维安·W·琼斯 申请人:3M创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