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928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平视显示装置,具备在与观察者相对的图像反射面中使来自图像显示元件的显示光朝向所述观察者一侧反射的反射光学系统,并透过所述图像反射面将显示于所述图像显示元件的图像放大显示为虚拟图像,所述平视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光学系统沿从所述图像显示元件射出的光线,从所述图像显示元件一侧依次连续具有第1反射镜、第m反射镜、第n反射镜这样的至少3个以上的反射镜,所述第n反射镜具有光焦度,并在所有反射镜中配置于在所述光线的光路上最靠近所述图像反射面一侧的位置,

从所述图像显示元件射出的光线依次被所述第1反射镜、所述第m反射镜、所述第n反射镜反射,从所述第n反射镜射出的光线穿过所述第l反射镜与所述第m反射镜之间而到达所述图像反射面,

并满足下述条件式(1)~(6):

0.18<β×H1/αm<0.33......(1)

3.50<αm/(αn×sinθn)<5.00......(2)

1.00<αm/(L2-(αn×cosθn)2)1/2<2.00......(3)

π/36<θn<π/9......(4)

-π/15<(π/2)-(2×θm+θn)<π/15......(5)

-π/15<(π/2)-(θ1+θm+θn)<π/15......(6)

其中,

将从所述图像显示元件的中心位置朝向与所述图像显示元件的显示面垂直的方向射出的光线设为中心光线,将该中心光线与所述第1反射镜的交点设为P1,将所述中心光线与所述第m反射镜的交点设为Pm,将所述中心光线与所述第n反射镜的交点设为Pn,将包含所述交点Pl、所述交点Pm、所述交点Pn的平面设为U时,

β:所述第n反射镜的近轴放大率,

H1:所述平面U上的所述图像显示元件的显示区域的中心至端末的距离,

αm:所述交点Pl至所述交点Pm的距离,

αn:所述交点Pm至所述交点Pn的距离,

θl:所述交点Pl上的所述中心光线的入射角度或反射角度,

θm:所述交点Pm上的所述中心光线的入射角度或反射角度,

θn:所述交点Pn上的所述中心光线的入射角度或反射角度,

L:所述交点Pl至所述交点Pn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视显示装置,具有用于使从所述图像显示元件射出的光线扩散投影的扩散部件,从所述图像显示元件射出的光线经由所述扩散部件而投影于所述图像反射面,其中,

从所述图像显示元件射出的光线穿过相邻的2个反射镜之间,该相邻的2个反射镜是沿从所述图像显示元件射出的光线在所述图像显示元件至所述第n反射镜之间相邻的2个反射镜,

并满足下述条件式(7):

0.20<2×H2/ατ<0.40......(7)

其中,

将所述相邻的2个反射镜从所述图像显示元件一侧依次设为第σ反射镜、第τ反射镜,并将所述中心光线与所述第σ反射镜的交点设为Pσ,将所述中心光线与所述第τ反射镜的交点设为Pτ时,

H2:所述平面U上的所述扩散部件的显示区域的中心至端末的距离,

ατ:所述交点Pσ至所述交点Pτ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视显示装置,其中,

满足下述条件式(1-1)~(6-1)中的至少一个:

0.21<β×H1/αm<0.32......(1-1),

3.80<αm/(αn×sinθn)<4.50......(2-1),

1.20<αm/(L2-(αn×cosθn)2)1/2<1.80......(3-1),

π/22<θn<π/10......(4-1),

-π/18<(π/2)-(2×θm+θn)<π/18......(5-1),

-π/18<(π/2)-(θl+θm+θn)<π/18......(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视显示装置,其中,

满足下述条件式(1-2)~(6-2)中的至少一个:

0.22<β×H1/αm<0.30......(1-2),

390<αm/(αn×sinθn)<430(2-2),

1.25<αm/(L2-(αn×cosθn)2)1/2<1.70......(3-2),

π/20<θn<π/11......(4-2),

-π/22<(π/2)-(2×θm+θn)<π/22......(5-2),

-π/22<(π/2)-(θ1+θm+θn)<π/22......(6-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视显示装置,其中,

满足下述条件式(7-1):

0.22<2×H2/ατ<0.38......(7-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视显示装置,其中,

满足下述条件式(7-2):

0.24<2×H2/ατ<0.36......(7-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