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720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驱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TFT技术的发展,市场对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解析度、大尺寸的产品逐渐得到了市场的青睐。分辨率从1920*1080到3840*2160再到8K4K,未来更有可能发展到10K。尺寸从32寸,40寸,55寸到110寸等层出不穷。

由于大尺寸高分辨率的显示屏,一般使用图1所示结构,包括:第一数据线驱动电路11、第二数据线驱动电路12、第一扫描线驱动电路13、第二扫描线驱动电路14和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分为第一区域15、第二区域16、第三区域17和第四区域18,其中:第一数据线驱动电路11和第一扫描线驱动电路13负责第一区域15的像素单元的显示驱动,第一数据线驱动电路11和第二扫描线驱动电路14负责第二区域16的像素单元的显示驱动,第二数据线驱动电路12和第一扫描线驱动电路13负责第三区域17的像素单元的显示驱动,第二数据线驱动电路12和第二扫描线驱动电路14负责第四区域18的像素单元的显示驱动。这种分屏显示方式可以较好的保证显示屏的高分辨率以及高刷新率。

但是由于第一数据线驱动电路11驱动的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驱动电路12驱动的数据线具有走线差异(如走线长度差异或走线阻值差异),这样导致第一区域15和第三区域17之间,第二区域16和第四区域18之间会由于显示效果不同出现一条显示差异线条(暗线),从而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显示面板本体、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本体两端的第一数据线驱动电路和第二数据线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数据线驱动电路驱动的第一像素单元以及所述第二数据线驱动电路驱动的第二像素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之间的间隔形成一间隔线,所述间隔线为非直线。

在本发明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间隔线为波形间隔线,所述间隔线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水平中心线两侧摆动。

在本发明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间隔线为方波间隔线。

在本发明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方波间隔线的最高点以及最低点分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

在本发明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方波间隔线的最高点到所述水平中心线的距离,与所述方波间隔线的最低点到所述水平中心线的距离大致相等。

在本发明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间隔线为正弦波间隔线。

在本发明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正弦波间隔线的最高点以及最低点分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

在本发明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正弦波间隔线的最高点到所述水平中心线的距离,与所述正弦波间隔线的最低点到所述水平中心线的距离大致相等。

在本发明所述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间隔线包括方波间隔线、正弦波间隔线、三角波间隔线、梯形波间隔线以及阶梯波间隔线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相较于现有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第一像素单元和对应的第二像素单元之间设置非直线的间隔线,消除了第一像素单元和对应第二像素单元之间的暗线现象,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本体、设置在显示面板本体两端的第一数据线驱动电路21和第二数据线驱动电路22、设置在显示面板本体两侧的第一扫描线驱动电路23和第二扫描线驱动电路24、第一数据线驱动电路21驱动的第一像素单元25以及第二数据线驱动电路22驱动的第二像素单元26。其中第一像素单元25和第二像素单元26之间的间隔形成一间隔线,该间隔线为非直线。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该间隔线优选为波形间隔线;间隔线为方波间隔线27,间隔线在显示面板的水平中心线28两侧摆动。

本优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使用时,第一数据线驱动电路21在第一扫描线驱动电路23和第二扫描线驱动电路24的扫描信号的驱动下,给第一像素单元25传输数据信号;第二数据线驱动电路22在第一扫描线驱动电路23和第二扫描线驱动电路24的扫描信号的驱动下,给第二像素单元26传输数据信号。

将第一像素单元25和第二像素单元26间隔开的方波间隔线27没有处于同一直线上,而是在显示面板的水平中心线28两侧摆动,这样即使第一像素单元25和第二像素单元26的显示效果具有较大差异,由于产生的暗线位于水平中心线28的两侧,人眼对暗线的视觉感应会大幅减弱,甚至人眼可能无法察觉到暗线的存在。

优选的,为了减小对第一像素单元25和第二像素单元26的驱动差异,这里可将方波间隔线27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水平中心线28两侧。这样可对第一数据线驱动电路21和第二数据线驱动电路22进行对称设置。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减小第一像素单元25和第二像素单元26的驱动差异,将方波间隔线27的最高点到水平中心线28的距离,与方波间隔线27的最低点到水平中心线28的距离设置得大致相等,人眼对暗线的视觉感应会大幅减弱,甚至人眼可能无法察觉到暗线的存在。

本优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通过在第一像素单元和对应的第二像素单元之间设置方波间隔线,消除了第一像素单元和对应第二像素单元之间的暗线现象,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本体、设置在显示面板本体两端的第一数据线驱动电路31和第二数据线驱动电路32、设置在显示面板本体两侧的第一扫描线驱动电路33和第二扫描线驱动电路34、第一数据线驱动电路31驱动的第一像素单元35以及第二数据线驱动电路32驱动的第二像素单元36。其中第一像素单元35和第二像素单元36之间的间隔形成一间隔线,该间隔线为非直线。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该间隔线优选为波形间隔线;间隔线为正弦波间隔线37,间隔线在显示面板的水平中心线38两侧摆动。为了便于对正弦波间隔线37的形状进行展示,在图3中未对具体的像素单元进行显示。

本优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使用时,第一数据线驱动电路31在第一扫描线驱动电路33和第二扫描线驱动电路34的扫描信号的驱动下,给第一像素单元35传输数据信号;第二数据线驱动电路32在第一扫描线驱动电路33和第二扫描线驱动电路34的扫描信号的驱动下,给第二像素单元36传输数据信号。

将第一像素单元35和第二像素单元36间隔开的正弦波间隔线37同样没有处于同一直线上,而是在显示面板的水平中心线38两侧摆动,这样即使第一像素单元35和第二像素单元36的显示效果具有较大差异,由于产生的暗线位于水平中心线38的两侧,人眼对暗线的视觉感应也会大幅减弱。

优选的,为了减小对第一像素单元35和第二像素单元36的驱动差异,这里可将正弦波间隔线37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水平中心线38两侧。这样可对第一数据线驱动电路31和第二数据线驱动电路32进行对称设置。

优选的,为了进一步减小第一像素单元35和第二像素单元36的驱动差异,将正弦波间隔线37的最高点到水平中心线38的距离,与正弦波间隔线37的最低点到水平中心线38的距离设置得大致相等,以便于第一数据线驱动电路31和第二数据线驱动电路32的设置。

本优选实施例的显示面板通过在第一像素单元和对应的第二像素单元之间设置正弦波间隔线,消除了第一像素单元和对应第二像素单元之间的暗线现象,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请参照图4至图7,图4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之间的间隔线可为方波间隔线、正弦波间隔线、三角波间隔线、梯形波间隔线、锯齿波间隔线以及阶梯波间隔线中的至少一种。如图4中的间隔线为三角波间隔线,图5中的间隔线为梯形波间隔线,图6中的间隔线为阶梯波间隔线,图7中的间隔线为三角波间隔线和正弦波间隔线的组合间隔线。因此用户可根据需要对间隔线的具体形状进行设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块以及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板本体、设置在显示面板本体两端的第一数据线驱动电路和第二数据线驱动电路、设置在显示面板本体两侧的第一扫描线驱动电路和第二扫描线驱动电路、第一数据线驱动电路驱动的第一像素单元以及第二数据线驱动电路驱动的第二像素单元。其中第一像素单元和对应的第二像素单元之间的间隔形成一间隔线,该间隔线为非直线。

优选的,间隔线为波形间隔线。

优选的,间隔线在显示面板的水平中心线两侧摆动。

优选的,间隔线为方波间隔线。

优选的,方波间隔线的最高点以及最低点分别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

优选的,方波间隔线的最高点与水平中心线的距离,与方波间隔线的最低点与水平中心线的距离大致相等。

优选的,间隔线为正弦波间隔线。

优选的,正弦波间隔线的最高点以及最低点分别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水平中心线的两侧。

优选的,正弦波间隔线的最高点到水平中心线的距离,与正弦波间隔线的最低点到水平中心线的距离大致相等。

优选的,间隔线包括方波间隔线、正弦波间隔线、三角波间隔线、梯形波间隔线以及阶梯波间隔线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与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优选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相同或相似,具体请参见上述显示面板的优选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第一像素单元和对应的第二像素单元之间设置非直线的间隔线,消除了第一像素单元和对应第二像素单元之间的暗线现象,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