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用磁悬浮防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7655阅读:18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镜头用磁悬浮防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头用磁悬浮防抖装置,属于光学镜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光学镜头领域,带防抖的光学镜头变得越来越广泛,移动取景设备例如运动相机、无人机航拍、汽车监控等领域。在非静止的环境下,没有防抖功能的光学设备画面会很晃动,无法感受到清晰流畅的视觉效果。在手机领域,目前有很多公司已经采用防抖手机,其原理和上述一致。

防抖种类较多,其最终效果是矫正光学带来的画面抖动,所谓目标一致,实现的方法就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光学防抖、CCD防抖、机身防抖。其大致实现的流程如下:在抖动情况下,画面光线变化,镜头机芯的感应设备电子陀螺仪感应到镜头的抖动,将抖动信号传输到处理器中,处理器根据抖动的大小和方向驱动相应的防抖装置,防抖装置做出调整,使得镜片或CCD朝着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矫正光线变化造成画面的偏差。

防抖装置实现的方式也在逐渐的多样化,主要是为了防抖的性能越来越优越,同时也要适应大多数的场合和极限的条件,因此,对防抖装置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使用寿命、高温极限、低温极限、稳定性、散热性等。无论用何种方式实现,其结果都是为了装置的性能更优越。

防抖产品主要是实现CCD或镜片在水平面上运动。以往产品使用的一般是导轴方式,防抖移动件在导轴进行移动,两个直线运动嵌套在一起就组成了水平面上的运动,这种结构实现复杂,结构件之间的配合较为精密,且移动件和导轴之间是滑动摩擦,在长时间工作条件下会有很大的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以磁铁代替导轴,减小磨损的镜头用磁悬浮防抖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镜头用磁悬浮防抖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与盖板之间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和盖板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的盖板上设有感应所述移动机构位移的感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相对于所述移动机构的正面设有驱动线圈,所述的移动机构上设有与所述驱动线圈相对的驱动磁石组,所述的底座与移动机构之间设有使得所述移动机构与底座保持间距移动的滚珠,所述底座的反面设有能够与所述驱动磁石相互吸引的悬浮磁石。

如上所述的一种镜头用磁悬浮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磁石组包括两个驱动磁石,所述驱动磁石的南北极在其厚度方向的两端,两个驱动磁石并排设置并且同面极向相反,所述悬浮磁石的南北极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

如上所述的一种镜头用磁悬浮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线圈与驱动磁石组分别为四个,所述的悬浮磁石也相应为四个。

如上所述的一种镜头用磁悬浮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框、安装在移动框上的CCD和与CCD连接的FPC,所述 的CCD通过至少三个螺母设置在所述的移动框上,其中一个螺母为定位所述CCD与移动框之间间距的固定螺母,其余螺母上设有可调节CCD与移动框之间间距的弹性件。

如上所述的一种镜头用磁悬浮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调间距的螺母分布在CCD的两侧。

如上所述的一种镜头用磁悬浮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PC上预折有减少其在使用过程中被拉扯的折边。

如上所述的一种镜头用磁悬浮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CD上设有散热块。

如上所述的一种镜头用磁悬浮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移动机构相对的面上分别设有与滚珠相接触的金属片,滚珠夹在上、下两个金属片之间,所述的金属片与滚珠接触的一面上涂有白色润滑层。

如上所述的一种镜头用磁悬浮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有限定所述移动机构位移的限位结构。

如上所述的一种镜头用磁悬浮防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安装驱动线圈的安装位设有排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磁铁代替导轴,在移动件和底座上各安装有磁石,在一定距离时,移动件会被底座吸引。吸引悬浮的结构简单,实现的精度低,结构稳定性高。移动件和底座之间安装陶瓷球,陶瓷球使得移动件和底座始终保持在一定的距离上,这样移动件可以相对于底座水平滑动,中间有陶瓷球作为中间介质做滚动摩擦。底座上有对移动件水平位置限制的机构,使得移动件不会偏离太远导致移动件 脱出防抖装置。本实用新型摩擦损耗小,耐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移动组件和盖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移动组件和盖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移动组件和盖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是移动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7所示,一种镜头用磁悬浮防抖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1与盖板2之间并且能够相对于底座1和盖板2移动的移动机构3,盖板2上设有感应移动机构3位移的感测器4,该感测器4为霍尔元件,设置两个分别感应移动机构3的横向和纵向位移,底座1上相对于移动机构3的正面设有驱动线圈5,移动机构3上设有与驱动线圈5相对的驱动磁石组6,驱动磁石组6与驱动线圈5产生力的作用,使得移动机构3可以在水平面上自由移动,在底座1与移动机构3之间设有使得移动机构3与底座1保持间距移动的滚珠7,此间距为移动机构3与底座1、盖板2层叠的轴向间距,底座1的反面设有能够与驱动磁石组6相互吸引的悬浮磁石8,保持移动机构3与底座1始终与滚珠7相抵。这样,移动机构3与底座1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移动机构3可以相对于底座1水平滑动,中间有滚珠7作为中间介质做滚动摩擦。

底座1上设有限定移动机构3位移的限位结构11,该限位结构11为设置在底座1四角的弯折凸筋,移动机构3容纳在四个弯折凸筋围成的空间内。

底座1背面设有安装悬浮磁石8的安装槽10,安装后通过点胶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磁石组6包括两个驱动磁石,每个驱动磁石的南北极在其厚度方向的两端,两个驱动磁石并排设置并且同面极向相反,悬浮磁石8的南北极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悬浮磁石8对应驱动磁石组6安装在底座1的背面。

进一步地,驱动线圈5与驱动磁石组6分别为四个,移动机构3的水平移动方向上,每个方向有两个驱动磁石组6驱动,在驱动力方面有大大提升,每个方向上的两个驱动线圈5采用同一时序电流驱动;悬浮磁石8也相应为四个,驱动线圈5在驱动磁石组6与悬浮磁石8之间。

更进一步地,滚珠7为四个,分布在底座1的四角,相邻两个驱动线圈5之间,使驱动磁石组6与悬浮磁石8保持一定距离,并保持移动机构3在高度方向上保持一定位置不改变。

进一步地,底座1上安装驱动线圈5的安装位设有排气孔12,在连续运动的时候,驱动线圈5发热严重,增加散热对产品性能有很好的提升。

移动机构3包括移动框31、安装在移动框31上的CCD 32和与CCD 32连接的FPC 33,CCD 32通过至少三个螺母30设置在移动框31上,其中一个螺母为定位CCD 32与移动框31之间间距的固定螺母,保证一点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其余螺母上设有可调节CCD 32与移 动框31之间间距的弹性件34,使得其余螺母可以在上下方向调整。可调间距的螺母分布在CCD 32的两侧,三个螺母30呈三角分布。因为CCD作为感光元件,其与光线的平面度要求较高,在CCD成像面倾斜的状态下,容易造成成像不良。呈三角分布的三个螺母30采用三点平面调整法:固定其中一个螺母,调整另外两个点,可调整一个平面相对于光线的倾斜。

进一步地,固定螺母螺接在移动框31上的凸台孔311内,使得CCD 32与移动框31保持凸台孔311高度的间距,另外的两个螺母螺接在移动框31上的凹陷孔312内,弹性件34安装在凹陷孔312内并套设在螺母上,通过调整螺母可以对弹性件34进行压紧和放松,从而调节CCD的平面,调整之后,CCD 32和移动机构3之间用过点胶固定。优选地,弹性件34为橡皮弹垫。

进一步地,CCD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CCD的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成像模糊,使用寿命低等影响,因此,在CCD32上设有散热块35,散热块35为铝材散热块,固定在移动框31上,更进一步地,可以在CCD上面的金属板上涂覆散热硅胶层,增加散热力度。

底座1和移动机构3相对的面上分别设有与滚珠7相接触的金属片71,滚珠7夹在上、下两个金属片71之间,金属片71与滚珠7接触的一面上涂有白色润滑层(即:白色润滑脂),在做滚动摩擦时,润滑脂起到减少磨损,增加寿命的作用。滚珠7优选为陶瓷球。底座1上设有滚珠槽13,移动机构3的移动框31上设有金属片槽313,滚珠7上下两个金属片71分别安装在滚珠槽13和金属片槽313内,滚珠槽13的深度大于金属片槽313的深度,滚珠7与两个金属片相抵时,在滚珠槽13内移动,并凸出于滚珠槽13上沿。

进一步地,FPC 33上预折有减少其在使用过程中被拉扯的折边331,在移动机构3的运动过程中,FPC 33的变折力会对移动机构3的移动产生不良因素,而折边331使FPC 33有一定的预折高度,并将FPC 33固定在底府1上,使FPC 33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拉扯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