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014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一般关于一种投影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具有倒相管的音箱结构设计的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习知投影机一般单纯作为投射影像至目标屏幕的视频装置,或进一步内建扬声系统以同时提供音效。然而,习知投影机的扬声系统通常是藉由加装喇叭来达到发声的功能,且往往受限于散热及内部风流的限制、空间不足等而导致音效不佳。

举例而言,习知投影机通常是在壳体表面找到与喇叭口径相当的面积空间即加装上喇叭,然而投影机内部并无足够的共鸣腔体,使得喇叭单体在低频、中频的表现不佳,无法满足使用者需求。

再者,投影机一般具有体积及外观的限制。在不增加投影机的尺寸下,又要提升投影机内的共鸣空间,而将投影机中功率/温度较低的电路板放入音箱腔体所产生的热效应问题,为投影机的散热及音效设计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投影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其具有倒相管的音箱结构设计,其在不影响散热气流的情况下,建立音箱结构以产生共鸣效果,进而使喇叭于低频、中频具有突出的表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包含:

第一壳体部,具有容置空间;

第二壳体部,邻接该第一壳体部,且该第二壳体部围成共鸣空间以作为音箱腔体并与该容置空间相互隔离;

光机系统,设置于该容置空间中;

喇叭,设置于该第二壳体部;

电路板,设置于该音箱腔体中且与该光机系统电连接,该电路板具有至少一个发热组件,该电路板系选自于电源供应电路板、主控制电路板、输入/输出电路板、光源驱动电路板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

倒相管,穿设于该第二壳体部,以连通外界与该音箱腔体。

较佳的,该第一壳体部具有入风口及出风口以形成系统风流,且该倒相管的对外开口设置于远离该出风口处。

较佳的,该倒相管的对外开口设置于靠近该入风口处,该倒相管的延伸方向平行或者垂直该系统风流的方向,且该至少一个发热组件沿该倒相管的风流方向设置。

较佳的,该第一壳体部及该第二壳体部由多个壁板及一个隔板所共同构成,该多个壁板围成壳体空间且该隔板设置于该壳体空间中,以将该壳体空间分隔成该容置空间及该共鸣空间。

较佳的,该隔板由金属构成。

较佳的,还包含导热接口材料,其中该导热接口材料填塞于该至少一个发热组件与该隔板之间。

较佳的,还包含多个散热鳍片,其中该多个散热鳍片设置于该隔板上且朝向该容置空间延伸,该多个散热鳍片之间形成多个通风道,且该多个通风道沿该系统风流的方向延伸。

较佳的,该多个散热鳍片的至少其中一个于接近该入风口的端部具有渐缩剖面,以扩张该多个通风道的至少其中一个的入口端。

较佳的,该隔板的两端分别朝该入风口及该出风口弯折,以导引该系统风流。

较佳的,该至少一个发热组件依据该倒相管的风流方向设置。

较佳的,该第二壳体部邻接该第一壳体部的外侧。

较佳的,该第二壳体部设置于该第一壳体部中,且该第二壳体部的壁板邻接该第一壳体部的壁板,该第一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开孔,分别对应该倒相管的对外开口及该喇叭。

较佳的,还包含至少一个弹性支撑组件,其中该至少一个弹性支撑组件设置于该第二壳体部与该第一壳体部之间,以支撑该第二壳体部于该第一壳体部上。

较佳的,该第一壳体部具有入风口及出风口以形成系统风流,且该倒相管的对外开口设置于远离该出风口处。

较佳的,该倒相管的对外开口设置于靠近该入风口处,该倒相管的延伸方向平行该系统风流的方向,且该至少一个发热组件沿该倒相管的风流方向设置。

较佳的,该第二壳体邻近于该光机系统的隔板由金属构成。

较佳的,还包含多个散热鳍片,其中该多个散热鳍片设置于该隔板上且朝向该容置空间延伸,该多个散热鳍片之间形成多个通风道,且该多个通风道沿该系统风流的方向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投影装置具有倒相管的音箱结构设计,其在不影响散热气流的情况下,建立音箱结构以产生共鸣效果,进而使喇叭于低频、中频具有突出的表现。再者,本发明的投影装置依据倒相管的风流方向整合电路板或发热组件于音箱腔体中,使得倒相管不仅可作为音效组件,更可作为散热组件,以提升音箱腔体音效表现及散热效应,进而使得音箱腔体可供设置具有较高热组件的电路板,提升设计的弹性。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及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片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5a及图5b分别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及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5c及图5d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壳体部的壁板与弹性组件的组合前/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

如图1a及图1b所示,投影装置10包含第一壳体部110、第二壳体部120、光机系统200、喇叭300、电路板400及倒相管500,其中第一壳体部110具有容置空间112,第二壳体部120邻接第一壳体部110。第二壳体部120围成共鸣空间以作为音箱腔体122并与容置空间112相互隔离。光机系统200设置于容置空间112中。喇叭300设置于第二壳体部120。电路板400设置于音箱腔体122中且与光机系统200电连接。电路板400具有至少一个发热组件(例如401、402、403)。倒相管500穿设于第二壳体部120,以连通外界与音箱腔体122,且至少一个发热组件(例如401、402、403)较佳依据倒相管500的风流方向设置。此外,投影装置10更可包含风扇(例如600),以产生系统散热风流。

具体而言,光机系统200设置于第一壳体部110的容置空间112中且包含光源模块210、成像模块220及光线传输件230,其中成像模块220设置于光源模块210的一侧,且光线传输件230连接于光源模块210及成像模块220之间。于此实施例,光线传输件230可为光导管、光导柱或其他用于传输光线的组件,且光源模块210、成像模块220及光线传输件230配置成l形,但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例,依据设计需求,光源模块210、成像模块220及光线传输件230可配置成直线或任何合宜形状。光源模块210藉由光线传输件230将光线传输至成像模块220,而成像模块220依据影像数据处理光线并将光线投射于第一壳体部110外形成影像。

光源模块210可包含多个发光单元212及混光单元214,其中发光单元212设置于混光单元214的周围,且向混光单元214发出光线。于此实施例,混光单元214的一侧连接光线传输件230,而发光单元212分别设置于混光单元214的不同侧(例如其余三侧)并向混光单元214射出具有不同颜色或波长的光线。混光单元214接受且混合发光单元212射出的光线并向光线传输件230输出混合光线(例如白光)。于此实施例,发光单元212较佳分别为输出红、绿、蓝色光线的发光二极管,但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例,发光单元212可为发出白色或其他颜色(或波长)光线的发光二极管。于其他实施例,可不使用发光单元212,光源模块210中可直接包含高压汞灯作为灯源。成像模块220包含镜头单元222及成像光学单元224,其中成像光学单元224连接光线传输件230以接受光线,并依据影像数据处理光线而得到对应的目标光线,再藉由镜头单元222将目标光线投射于第一壳体部110外而形成影像。于实施例,成像光学单元224包含数字微镜装置(digitalmicromirrordevice)224a,其根据影像讯号控制微镜以形成影像。

于此实施例,第一壳体部110及第二壳体部120并排连接,使得第二壳体部120邻接于第一壳体部110的外侧,以构成一体的壳体100。第一壳体部110设计为使得容置空间112供容置投影装置10的成像系统(例如光机系统200)、散热系统(例如图1a的风扇600、图3a和图3b的散热片700及其散热鳍片710与通风道712等)及其余组件(例如其他的电路板),而第二壳体部120设计为具有音箱壳体的规格,使得第二壳体部120的多个壁板(例如124a-124e,参见图1c)及隔板130围成的共鸣空间可作为音箱腔体122。于实施例,如图1c所示,壳体100可由金属(例如铝、铜或其合金)或厚度相当的塑料材料制成,并藉由隔板130分隔成容置空间112及音箱腔体122,其中第一壳体部110的顶板114a、底板114b及侧板114c、114d分别连接第二壳体部120的顶板124a、底板124b及侧板124c、124d成为壳体110的顶板104a、底板104b及侧板104c、104d,而第一壳体部110的前侧板114e及第二壳体部120的背侧板124e则分别作为壳体100的前侧板及背侧板。隔板130连接于顶板114a、124a、底板114b、124b及侧板114c、124c(及114d、124d)之间,以作为第一壳体部110及第二壳体部120共享的侧板,并位于第一壳体部110的前侧板114e及第二壳体部120的背侧板124e之间。换言之,第一壳体部110及第二壳体部120由多个壁板104a、104b、104c、104d、114e、124e及隔板130所共同构成,其中多个壁板104a、104b、104c、104d、114e、124e围成壳体100的壳体空间,且隔板130设置于壳体空间中,以将壳体空间分隔成容置空间112及作为音箱腔体122的共鸣空间。

再者,第一壳体部110的顶板114a、底板114b、侧板114c、114d、前侧板114e于对应镜头单元222、散热系统的风扇及/或散热板的位置,可设计具有相应的镜头孔及散热孔,以提升散热功效。举例而言,前侧板114e可开设镜头孔115,而侧板114c、114d分别开设入风口116及出风口118,以供装设风扇600而形成由侧板114c流至侧板114d的系统风流f。第二壳体部120的顶板124a、底板124b、侧板124c、124d、背侧板124e及作为共享侧板的隔板130除喇叭孔126、倒相管孔128及线路孔(未绘示)外,较佳不开设其他孔洞,以作为包围音箱腔体122的壁板提升共鸣效果。换言之,设置喇叭300、倒相管500及线路的第二壳体部120的顶板124a、底板124b、侧板124c、124d、背侧板124e及作为共享侧板的隔板130连接包围成封闭的音腔,以藉由共鸣效果提升喇叭300于低频、中频的音效表现。

喇叭300设置于第二壳体部120的背侧板124e且朝向壳体100的后方,但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例,视实际需求,喇叭300可设置于第二壳体部120朝外的壁板上,例如顶板124a、底板124b、侧板124c、124d。喇叭300可为习知喇叭单体,且依据实际需求具有合宜的功率。

于此实施例,隔板130的材料及厚度较佳以作为音箱壁板为考虑,且更佳为作为音箱壁板并符合散热要求为考虑。隔板130较佳由金属(例如但不限于铝、铜或其合金)构成。在有限的装置空间条件,隔板130的位置较佳以不影响投影装置10的整体散热要求,整合电路板或发热组件为考虑,即不影响投影装置10的整体散热要求,使音箱腔体122尽可能的大。此外,依据系统风流f的流向,隔板130的两端分别朝入风口116及出风口118弯折,以导引系统风流f。具体而言,隔板130包含本体部132及两个导流部134,其中两个导流部134分别设置于本体部132的两端且相对于本体部132弯折,使得两个导流部134的延伸方向较佳分别指向入风口116及出风口118,以导引系统风流f的流向。在此需注意,导流部134相对于本体部132弯折的角度及延伸长度可依据隔板130、入风口116、出风口118的设置位置而改变。

于此实施例,倒相管500为两端连通的开口式中空管状结构,且倒相管500穿设于第二壳体部120,例如穿设于侧板124c的倒相管孔128,使得音箱腔体122可藉由倒相管500与外界连通。喇叭300运作时,后方声波经过倒相管500辐射,而与喇叭300的前方声波相叠加,然后共同向前辐射,以加强重低音表现并延伸低频响应。倒相管500较佳设置于远离出风口118处,使得倒相管500可兼顾音箱腔体122内部的散热功能。如图1a及图1b所示,倒相管500较佳设置靠近入风口116处,且倒相管500的延伸方向较佳平行系统风流f的方向。换言之,倒相管500的出音孔较佳靠近投影装置10周遭较凉处,而避开热风的出风口118,且倒相管500的风流方向为自侧板124c至侧板124d的方向。藉此,倒相管500不仅可作为加强低音的音效组件,更可作为音箱腔体122的散热组件,以提升音箱腔体122的散热效应,进而可容许音箱腔体122容置较热或较多的发热组件。

在此需注意,依据音效设计,倒相管500的设置位置不以平行系统风流f为限。于另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倒相管500可与喇叭300设置于第二壳体部120的同一侧板(例如背侧板124e)且靠近入风口116处,使得倒相管50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系统风流f的方向。

为有效利用投影装置10的空间及考虑投影装置10的散热要求,投影装置10的电路板400设置于第二壳体部120围成的音箱腔体122中。于实施例,投影装置10可包含电源供应电路板、主控制电路板、输入/输出电路板、光源驱动电路板等,其中电源供应电路板用于提供投影装置10各组件所需的电源,主控制电路板为控制投影装置10运作的主电路板,输入/输出电路板用于提供投影装置10的输入/输出,而光源驱动电路板用于驱动光发单元212。由于目前电源供应电路板的效率非常高(例如可高达90%以上),因此投影装置需要散热的高热组件通常为光机系统200(尤其是发光单元212)及驱动组件(例如光源驱动电路板)。藉由倒相管500的设置提升了音箱腔体122的音效表现及散热效应,不仅低热组件甚至高热组件(例如光源驱动电路板)也可以整合于音箱腔体122内。整合于音箱腔体122内的电路板400较佳为电源供应电路板、主控制电路板、输入/输出电路板、光源驱动电路板的至少其中之一。

再者,当电路板400设置于音箱腔体122中,发热组件401、402、403依据倒相管500的风流方向设置,以提供发热组件401、402、403较佳的散热效应。具体而言,如图1a及图1b所示,发热组件401、402、403较佳沿倒相管500的风流方向设置。换言之,发热组件401、402、403较佳设置成与倒相管500的延伸方向呈直线对准,但不以此为限。于另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发热组件401、402、403设置于倒相管500的风流方向上方,亦即,发热组件401、402、403设置于倒相管500于音效腔体122中的音孔后方。藉此,可有效利用倒相管500的风流提升图1a或图2的发热组件401、402、403的散热效应。此外,电路板400设置于音箱腔体122中的位置及方式,可依据共鸣效果配置,不以实施例所示为限。举例而言,电路板400可相对于底板124b水平或垂直放置,且当多个电路板设置于音箱腔体122中时,一部分电路板可水平放置且另一部分电路板可垂直放置,或者全部电路板皆水平或垂直放置,以达到所需的共鸣效果。

第一壳体部110及第二壳体部120可为相同或不同材料且可藉由模铸、嵌入成形、锁固、黏合等合宜方式制成。于实施例,第一壳体部110可由塑料材料制成,而第二壳体部120的多个壁板(例如顶板124a、底板124b、侧板124c、124d、背侧板124e)及隔板130围成共鸣空间(即音箱腔体122),且多个壁板及隔板130的至少其中之一由金属(例如但不限于铝、铜或其合金)构成。举例而言,由金属构成的壁板较佳为第二壳体部120的顶板124a、多个侧板(侧板124c、124d、背侧板124e)及隔板130的至少其中之一,但不以此为限。

再者,为进一步提升第二壳体部120的散热效应,如图3a及图3b所示,投影装置更包含散热片700,其中散热片700可直接作为隔板130或者加设于隔板130上。散热片700包含多个散热鳍片710,其中多个散热鳍片710设置于隔板130上且朝向容置空间112延伸。多个散热鳍片710之间形成多个通风道712,且多个通风道712沿系统风流f的方向延伸。换言之,多个散热鳍片710较佳自顶板114a至底板114b的方向间隔叠置,使得多个通风道712顺着系统风流f的方向延伸。

参考图3a及图3c,于实施例,多个散热鳍片710的其中一个于接近入风口116的端部具有渐缩剖面,以扩张多个通风道712的其中一个的入口端。换言之,散热鳍片710的迎风端的厚度缩减,使得对应的通风道712具有较宽的入口端,以利于导引散热气流进入通风道712。

再者,如图4所示,于实施例,投影装置还包含导热接口材料800,且导热接口材料800填塞于至少一个发热组件401、402、403与隔板130之间,以减少热传递的阻抗,提高散热性。导热接口材料800包含例如导热垫、导热带、导热膏等。在此需注意,于本实施例中虽绘示导热接口材料800填塞于至少一个发热组件401、402、403与隔板130之间,但于其他实施例,依据实际应用,导热界面材料800可填塞于至少一个发热组件401、402、403与作为散热片的任一壁板(例如顶板124a、底板124b、侧板124c、124d、背侧板124e)之间。

此外,于图式中虽绘示第一壳体部110及第二壳体部120为前后设置的配置方式,但于其他实施例,依据系统风流及空间设计考虑,第一壳体部110及第二壳体部120可为左右设置的配置方式。再者,前述实施例中虽第二壳体部120邻接于第一壳体部110的外侧,但不以此为限。于另一个实施例,如图5a及图5b所示,第二壳体部120’可设置于第一壳体部110’中。具体而言,第一壳体部110’可为投影装置10’的外壳体,且由多个壁板围成容置空间112’,而第二壳体部120’可为音箱壳体,且由多个壁板围成共鸣空间以作为音箱腔体122’,倒相管500及喇叭300穿设于第二壳体部120’。第二壳体部120’与光机系统200相邻设置于容置空间112’内。换言之,第二壳体部120’以完整封闭壳体的方式,设置于作为外壳体的第一壳体部110’内,且第一壳体部110’具有对应的开孔,以对应倒相管500及喇叭300。于此实施例,第二壳体部120’面对光机系统200的壁板130’较佳具有类似隔板130的导流设计,亦即壁板130’的两端分别朝入风口116及出风口118弯折,以导引系统风流f。在此需注意,虽未绘示,但是第二壳体部120’于壁板130’亦可设置有类似于图3a的散热片700。此外,类似地,倒相管500较佳设置于远离出风口118处,且电路板400设置于第二壳体部120’内,使得电路板400的发热组件401、402、403较佳依据倒相管500的风流方向设置,且相关细节可参考图1a的实施例说明,于此不再赘述。

再者,如图5b所示,第二壳体部120’的壁板邻接第一壳体部110的壁板,且投影装置10’还包含至少一个弹性支撑组件900,其中至少一个弹性支撑组件900设置于第二壳体部120’与第一壳体部110’之间,以支撑第二壳体部120’于第一壳体部110’。举例而言,如图5c及图5d所示,弹性支撑组件900可实施为具有通孔910的弹性体(例如橡胶筒体),且弹性体可嵌设于自第二壳体部120’的底板124’延伸而出的耦接槽124”。如图5b所示,嵌设于第二壳体120’的底板124’的弹性支撑组件900可藉由连接螺丝920穿过通孔910并利用嵌片或螺帽922固定而连接第一壳体部110’的底板114’,藉此弹性支撑第二壳体部120’于第一壳体部110’上,进而避免音箱腔体作用时产生的振动影响光机系统200,以降低影响投影质量的可能性。在此需注意,于图式中虽以弹性支撑件900嵌设于第二壳体部120’的底板以弹性支撑第二壳体部120’于第一壳体部110’,但弹性支撑件900的形式、设置位置、设置方式及设置数目可依据实际应用而变化,以达到投影质量及音效表现的优化。

综上,本发明的投影装置具有倒相管的音箱结构设计,其在不影响散热气流的情况下,建立音箱结构以产生共鸣效果,进而使喇叭于低频、中频具有突出的表现。再者,本发明的投影装置依据倒相管的风流方向整合电路板或发热组件于音箱腔体中,使得倒相管不仅可作为音效组件,更可作为散热组件,以提升音箱腔体音效表现及散热效应,进而使得音箱腔体可供设置具有较高热组件的电路板,提升设计的弹性。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