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件以及显影剂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599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密封件以及显影剂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显影剂容器以及显影剂容器中的密封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办公时打印量的增长以及对打印成本降低的需求,已经出现了打印寿命可达数十万页的显影组件,该显影组件通过一个单独设置的显影剂容器供应显影剂,当位于显影剂容器中的显影剂被消耗完毕后,终端用户只需要更换显影剂容器即可继续打印。

一般的,显影剂容器包括容纳显影剂的筒部、位于筒部一个纵向末端的开口以及密封该开口的密封件,在显影剂容器被安装至成像设备前,所述开口被密封件密封,因而,位于筒部的显影剂不会泄露出来;当显影剂容器被安装至成像设备后,所述密封件被设备中的相应部件从开口上拔出,因而,所述开口被打开,同时,密封件上设置有可变形部,该可变形部上还设置有力接收部,力接收部从设备中接收旋转驱动力进而驱动筒部旋转,因而,位于筒部的显影剂从开口被源源不断的供应至显影组件。

当显影剂容器需要从设备中取出时,所述密封件上设置有一个用于从成像设备相应部件接收压迫力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通过将接收到的压迫力传递至可变形部,并迫使该可变形部发生弹性变形,进而使得所述力接收部不再能接收驱动力,因而,显影剂容器可以被取出。

现有显影剂容器中,所述按压部是设置在密封件上的一个突起,该突起与成像设备中的施力部件接触,并接收施力部件施加的按压力,由于该突起的面积较小,当施力部件向突起施加按压力时,施力部件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强较大,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该施力部件存在因受力较大而变形的风险,进而使得显影剂容器从设备中脱离变得不再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封件,通过改变按压部的结构,进而改善设备中施力部件单位面积的受力情况,从而确保施力部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密封件,具有旋转轴线l1,包括基部以及分别位于基部两侧的密封部和作用部,所述基部包括基体以及分别位于基体两侧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密封部从第二侧面延伸形成,作用部从第一侧面延伸形成,所述作用部包括定位部、可变形部和按压部,所述定位部为从第一侧面向远离基体的方向突出的圆柱体;所述可变形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与基部和定位部中的至少一个固定连接,所述按压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固定部和第二弹性部,第二固定部与基部和定位部中的至少一个固定连接,沿旋转轴线l1,所述第二固定部从所述固定位置向远离第一侧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弹性部从第一固定部上沿旋转轴线l1向更远离第一侧面的方向延伸。

在垂直于旋转轴线l1,且经过可变形部在旋转轴线l1方向上的长度中心的直线l2所在的方向上,第二弹性部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分别位于直线l2所在的方向的两侧。

或者说,垂直于旋转轴线l1,且经过可变形部在旋转轴线l1方向上的长度中心的直线为l2,在旋转轴线l1的方向上,所述按压部延伸的超过直线l2。

或者说,垂直于旋转轴线l1,且经过可变形部在旋转轴线l1方向上的长度中心的直线为l2,所述第二弹性部的末端离第一侧面的距离大于所述末端离直线l2的距离,且所述第二弹性部位于比第二固定部更靠近第一弹性部的位置。

所述第二固定部从第一侧面向远离第一侧面的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弹性部包括按压体以及形成在按压体表面的按压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面相对于旋转轴线l1倾斜,具体的,所述按压面与旋转轴线l1之间的距离从第二弹性部与第二固定部的结合处向着第二弹性部的末端的方向逐渐减小或逐渐逐渐增大。

所述第二弹性部还包括从按压体上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从按压体向靠近可变形部的方向突出,相对于第二固定部,所述突出部更靠近可变形部;或者说,相对于第二固定部,所述突出部更靠近旋转轴线l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影剂容器,包括筒部、位于筒部一个纵向末端的开口以及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开口。

如上所述,在按压部上设置按压面,当成像设备的施力部件向按压部施加作用力时,所述施力部件与按压部之间形成面接触,进而降低施力部件的单位面积受力,从而确保施力部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显影剂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密封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按压部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受力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从密封件的一个末端观察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显影剂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显影剂容器t包括筒部1、位于筒部1一个纵向末端的开口11以及密封该开口的密封件2,所述显影剂容器t具有旋转轴线l1,当显影剂容器t被安装至成像设备后,所述密封件2被设备中的相应部件沿图中d所示方向拉动,从而打开所述开口11,同时,设置在密封件2上的力接收面242a(将在下文中描述)从设备中接收旋转驱动力以驱动筒部1旋转,位于筒部1中的显影剂通过开口11被供应至设备。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密封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按压部表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沿受力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从密封件的一个末端观察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密封件2包括基部20以及分别位于基部两侧的密封部21和作用部26,所述基部20包括基体200、第一侧面201和第二侧面202,其中第一侧面201与第二侧面202分别位于基体200的相对两侧,密封部21从第二侧面202延伸形成,作用部26从第一侧面201延伸形成,所述密封部21和作用部26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基体200整体为圆柱台,因而,基体200也具有旋转轴线l1,所述第一侧面201和第二侧面202为圆形。

继续如图2所示,所述作用部26包括定位部22、可变形部24和按压部25,所述定位部22为具有定位口221(如图5所示)并从第一侧面201向远离基体200的方向突出的圆柱体;所述可变形部24用于在显影剂容器1被安装至成像设备后与成像设备中的动力输出件(未示出)结合以接收驱动力,同时在显影剂容器1从成像设备中被取出时发生弹性形变,以解除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所述按压部25用于从成像设备中接收作用力,并迫使可变形部24发生弹性形变。

为防止所述可变形部24过度变形,所述作用部26还包括中间部23,如图2所述,所述中间部23为沿定位部22的径向从其圆周表面向外突出的板状件,同时为保证中间部23的稳定性,所述中间部23的一端还与所述第一侧面201固定连接优选的,中间部23从第一侧面201向远离基体200的方向突出;

[中间部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中间部23为沿定位部22的径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板状件;为保证密封件2在成像设备中精确定位,所述中间部23包括至少一个导向面231,如图2所示,导向面231为斜面,优选为两个,且靠近定位口221布置,具体的,导向面231从定位口221向中间部23的自由末端倾斜延伸,沿所述旋转轴线l1,从定位口221到中间部23的自由末端,所述导向面231与旋转轴线l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如图5所示,两个导向面231在中间部23的自由末端之间的距离为h3,所述定位口221的直径为r,满足h3>r。

[可变形部的结构]

所述可变形部2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固定部241和第一弹性部242,所述第一固定部241用于与基部20和定位部22中的至少一个固定连接,当所述作用部26还包括中间部23时,所述第一固定部241用于与基部20、定位部22和中间部23中的至少一个固定连接,并沿旋转轴线l1从所述固定位置向远离第一侧面20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性部242从第一固定部241上沿旋转轴线l1向更远离第一侧面201的方向延伸,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部242包括用于与成像设备的动力输出件结合以接收驱动力的力接收面242a;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241与第一弹性部242一体形成,且第一固定部241从第一侧面201沿旋转轴线l1向远离第一侧面201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从整体上看,所述可变形部24的一端固定在第一侧面201上,并从第一侧面201沿旋转轴线l1向远离第一侧面20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弹性部242形成可变形部24的自由末端;在可变形部24受到按压部25的作用前,所述按压部24与旋转轴线l1平行。

如图2、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第一固定部241的表面形成有与旋转轴线l1平行的圆弧面241a,沿密封件2的旋转方向,在第一弹性部242旋转方向的上游末端和下游末端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所述力接收面242a,优选的,所述力接收面242a与旋转轴线l1平行,且在第一弹性部242旋转方向的上游末端和下游末端各设置有一个力接收面242a,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密封件2的旋转方向上,所述第一弹性部242的弧长大于第一固定部241的弧长,因而,当密封件2与成像设备中的动力输出件结合时,所述动力输出件仅需旋转较小的角度就可以完成与所述力接收面242a的结合,因而,有助于减小成像设备中的动力输出结构的复杂度。

[按压部的结构]

如图2、图3a和图3b所示,所述按压部2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固定部251和第二弹性部252,所述第二弹性部252用于从成像设备中接收作用力,并将作用力施加在可变形部24上,进而迫使第一弹性部242发生弹性形变,解除所述可变形部24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部251与第二弹性部252一体形成,且第二固定部251与基部20和定位部22中的至少一个固定连接,当所述作用部26还包括中间部23时,所述第一固定部241用于与基部20、定位部22和中间部23中的至少一个固定连接,沿旋转轴线l1,所述第二固定部251从所述固定位置向远离第一侧面201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弹性部252从第一固定部241上沿旋转轴线l1向更远离第一侧面201的方向延伸;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251从第一侧面201向远离第一侧面201的方向延伸,且第二固定部251与旋转轴线l1平行,所述第二弹性部252形成按压部25的自由末端,包括按压体252a以及形成在按压体252a表面的按压面252b,所述按压面252b用于接收作用力。

当按压部25从成像设备接收作用力时,成像设备中施加按压力的部件沿旋转轴线l1从远离第二弹性部252向靠近第二固定部251的方向移动,因而,为确保按压部25顺利的接收到作用力,优选的,所述按压面252b被设置成相对于旋转轴线l1倾斜,如图4所示,按压面252b延伸方向所在的直线与旋转轴线l1之间形成夹角α,此时,按压面252b的倾斜分为两种情况,即,所述按压面252b与旋转轴线l1之间的距离从第二弹性部252与第二固定部251的结合处向着第二弹性部252的末端252d的方向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

所述按压部25用于从成像设备接收作用力,通过第二弹性部252将作用力施加在可变形部24上,进而迫使第一弹性部242发生弹性形变,以解除所述可变形部24与动力输出件的结合。为确保作用力能够更快的施加在可变形部24上,所述第二弹性部252还包括从按压体252a上突出的突出部252c,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突出部252c从按压体252a向靠近可变形部24的方向突出,相对于第二固定部251,所述突出部252c更靠近可变形部24;相对于旋转轴线l1,第二固定部251与旋转轴线l1之间的距离为h1,突出部252c与旋转轴线l1之间的距离为h2,满足h1>h2,也就是说,相对于第二固定部251,所述突出部252c更靠近旋转轴线l1,因而,按压面252b接收到作用力后,通过所述突出部252c,第二弹性部252仅需运动较小的行程即可实现与可变形部24接触,并将作用力传递至可变形部24。

进一步的,所述可变形部24通过接收来自第二弹性部252的作用力迫使第一弹性部242发生弹性形变,进而实现可变形部24与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在能够保证可变形部24与动力输出件顺利脱离结合的前提下,所述第二弹性部252施加的作用力越小越好,换句话说,成像设备施加至第二弹性部252的作用力越小越好,因而,本发明所述的密封件2采用如下设置:在旋转轴线l1的方向上,第二弹性部252整体设置的更靠近第一弹性部242,如图3b所示,假设直线l2垂直于旋转轴线l1,且经过可变形部24在旋转轴线l1方向上的长度中心,第二弹性部252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固定部251的至少一部分分别位于直线l2所在方向的两侧,或者说,在旋转轴线l1的方向上,所述按压部25延伸的超过直线l2,或者,第二弹性部252的末端252d离第一侧面201的距离大于所述末端252d离直线l2的距离,且所述第二弹性部252位于比第二固定部251更靠近第一弹性部242的位置;优选的,在旋转轴线l1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固定部251和第二弹性部252分别位于直线l2的两侧;进一步的,在定位部22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弹性部252位于第一弹性部242的上方,因而,当第二弹性部252受到作用力的作用时,所述突出部252c可以快速的将作用力传递至第一弹性部242,由于第二固定部251的一端被固定在第一侧面201上,因此,按压部25受到作用力的作用时,所述第二弹性部252的弹性形变最大,最靠近第一弹性部242的第二弹性部252可以将最大的作用力传递至第一弹性部242,因而,在成像设备施加至第二弹性部252的作用力为一定值的前提下,本发明中更靠近第一弹性部242的第二弹性部252传递至第一弹性部242的作用力更大,更有利于第一弹性部242发生更大的弹性形变,从而更有利于可变形部24与成像设备的动力输出件脱离结合。

如上所述,在按压部25上设置按压面252b,当成像设备的施力部件向按压部25施加作用力时,所述施力部件与按压部25之间形成面接触,进而降低施力部件的单位面积受力,从而确保施力部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