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灯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5023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灯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灯导光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台灯多是直下式发光方式,光是直接经过扩散罩或反光器出光,实现桌面照明,光照范围主要集中在灯头下方,导致桌面上光线均匀性较差,并且光线反射造成眩光过强,舒适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台灯导光板,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台灯导光板,呈楔形状,包括作为入光面的内侧面、作为出光面的下表面、作为背光面的上表面及与该内侧面相对的外侧面,该上表面相对该下表面倾斜设置以使该导光板的厚度从该内侧面朝该外侧面方向逐渐减薄,该上表面布有微结构反光点,该下表面布有微结构棱条,所述棱条的脊线的两端分别指向该内侧面和该外侧面;

光线进入导光板之后,遇到所述反光点发生全反射,遇到所述棱条发生折射进入外界。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背光面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与出光面成一定的夹角,形成楔形状,其减小光在背光面的反射角,但仍满足全反射条件,光入射到出光面时,微结构棱条使光入射角减小,本来能发生全内反射的光,其入射角变小而发生折射,斜向前出射到外界,以此达到偏光效果,提高均匀性和出光率。背光面上的微结构反光点,可以打散光在背光面的反射,形成漫反射,从而进一步破坏光发生全内反射,更多的光从出光面斜射出,提高了导光板出光效率。棱条可以让光沿光源轴向方向(和光源排列方向平行)散开,并将光收在有效的照射区域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台灯导光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绘示了图1所示台灯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3绘示了沿图1当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绘示了沿图1当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台灯导光板,呈楔形状,包括作为入光面的内侧面10、作为出光面的下表面20、作为背光面的上表面30及与该内侧面相对的外侧面40。该上表面30相对该下表面20倾斜设置以使该导光板的厚度从该内侧面10朝该外侧面40方向逐渐减薄。该上表面30布有微结构反光点50,该反光点50可以使光发生全反射。该下表面20布有微结构棱条60,所述棱条60的脊线的两端分别指向该内侧面10和该外侧面40,所述棱条60使光入射角减小发生折射斜向射到外界,以此达到偏光效果。

光源70沿该内侧面10长度均匀设置,光线进入导光板之后,遇到所述反光点50发生全反射,遇到所述棱条60发生折射进入外界。

所述反光点50等大小线性排列。或者所述反光点50也可以是尺寸逐渐增大非等间距排列。所述反光点50是移印的白色网点。或者,所述反光点50是球状、椭圆状、棱锥状、圆锥状或多边形凸起。优选地,该上表面30覆盖反光板或反光纸,用来部分折射出去的光反射回导光板。

微结构棱条60并排间隔设置,光线进入导光板之后,光线达到该下表面20相邻棱条60之间的间隔时发生全反射,提高照射均匀度和光的有效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