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带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737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行带缆,属于光缆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并行带缆在使用过程中,抗压扁力不足,而且外径大、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抗压,稳定性强的并行带缆。

根据上述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行带缆,其包括两个并列相连但不联通的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包括光纤带,包裹所述光纤带的芳纶层以及包覆所述芳纶层的外护套层;两个传送单元相邻的内侧端相连在一起,所述两个传送单元内还设有固强件,所述固强件靠近传送单元外侧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强件相对两个传送单元的连接处的中心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强件的纵向界面为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纤带由并排的4或8或16根裸纤或着色纤组成,所述裸光纤或着色纤直径为250微米。

本实用新型在并行带缆的外侧端设有固强件,能提高其抗压性能,在使用过程中,能承受很好的抗压扁力。而且,本实用新型并行带缆的结构小型化,轻便,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方面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易于清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并行带缆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示出了各种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且不应该解释为局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实用新型公开将是彻底和完全的,并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新型并行带缆包括两个并列的传送单元1,两个并列的传送单元1相连但是不连通,两个传送单元1呈扁平形,其相邻的内侧端10相连在一起,整体上,并行带缆呈扁平形。

两个传送单元1由内向外均包括光纤带2,芳纶层3和外护套层4。所述光纤带2由并排的8根裸纤组成,所述裸光纤直径为250微米。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小型化,比较轻便,便于施工。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光纤带中裸纤的数量可以为4根或16根或其他数量,裸纤也可用着色纤代替。

所述芳纶层3包裹光纤带2,芳纶层3具有良好的抗拉能力。

所述外护套4包覆所述芳纶层3,外护套4的材料采用热缩性低无卤聚烯烃材料,挤塑机挤制成型,材料具有高抗压,抗弯折的特点。

在本实用新型并行带缆的两个传送单元1内还设有固强件4,固强件4靠近传送单元1的外侧端11,即固强件设置于并行带缆的两外侧端部,这样既可提高并行带缆的抗压扁力性能。

所述固强件4位于两个传送单元的外侧端,其相对两个传送单元的连接处12的中心对称,距离连接处12中心点的距离相等,这样使本实用新型并行带缆的抗压力均匀,稳定强。固强件的纵向界面为圆形,在本实施例中固强件可以为质轻而硬,不导电,机械强度高的材料制成,比如:聚酯玻璃钢或环氧玻璃钢或酚醛玻璃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在并行带缆的外侧端设有固强件,能提高其抗压性能,在使用过程中,能承受很好的抗压扁力。而且,本实用新型并行带缆的结构小型化,轻便,便于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合适的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