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板的网点排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7302阅读:2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光板的网点排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的网点排布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作为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而背光模组则是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一个重要部件。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射入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两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发光光源例如CCFL或者LED社会正在显示面板后方,将发光光源的线光源转化成面光源提供给显示面板。而侧入式背光模组是将LED灯条摄于显示面板侧后方的背光边缘,LED灯条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LGP)一侧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经反射和扩散后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再经过光学膜片组,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显示面板。

但现有技术的导光板因为网点排列设计比较规则(参照附图1),导光板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半径为R的圆形网点,x为R的变化量,光线经过规则排列的的网点反射、折射至出光面时,不能形成均匀的面光源,容易在显示面板上出现网点可视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改善网点可视现象的导光板的网点排布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光板的网点排布结构,包括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侧面为入光面,所述导光板本体的顶部为出光面,所述导光板本体的下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环形网点,所述每一环形网点的外圆半径R1=R+x,所述每一环形网点的内圆半径R2=。

优选的,所述若干个环形网点等间距设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光板的网点排布结构,由于现有技术的网点排布结构在Pitch(LED间距)固定的情况下,入光面网点间距过大,导致出现网点可视现象。本专利的改进方案是,在保持面积比不变的情况下,将网点的形状由圆形改为环形,参照图3,网点之间的暗区可以消除,改善光源品质。具体的,现有技术中半径为R的圆形网点,x为R的变化量,改进后的环形网点的外圆半径R1=R+x,内圆半径R2=,例如,R=300,x=20,则R1=320,R2=111。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导光板的圆形网点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形网点与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网点的比较图;

图3为圆形网点与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网点的工作原理结构图。

图中:1、导光板本体;2、入光面;3、出光面;4、LED;5、半径R;6、半径R1;7、半径R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导光板的网点排布结构,包括导光板本体1,所述导光板本体1的侧面为入光面2,所述导光板本体1的顶部为出光面3,所述导光板本体1的下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环形网点,所述每一环形网点的外圆半径R16=R+x,所述每一环形网点的内圆半径R2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光板的网点排布结构,由于现有技术的网点排布结构在Pitch(LED4间距)固定的情况下,入光面2网点间距过大,导致出现网点可视现象。本专利的改进方案是,在保持面积比不变的情况下,将网点的形状由圆形改为环形,参照图3,网点之间的暗区可以消除,改善光源品质。具体的,现有技术中半径R5的圆形网点,x为R的变化量,改进后的环形网点的外圆半径R16=R+x,内圆半径R27=,例如,R=300,x=20,则R1=320,R2=111。

优选的,所述若干个环形网点等间距设置。在pitch相同、密度比相同的情况下,环形网点之间的间距不但缩小了,等间距设置可以改善网点可视现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