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传感信号的大芯径单芯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313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输传感信号的大芯径单芯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传感信号的大芯径单芯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传感器件本质是种可以独自完成传感测量的光敏感元件。光在光纤中传输时,光波的一些物理特性会被调制,通过对调制后的光进行检测,能够通过检测到的信息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相比于传统的电类传感器件,它有诸多优势,如不受电磁干扰、体积小、质量轻、电绝缘性好、能同时传输大量的信息、良好的传光性能、频带宽等。大多数光纤传感器目前采用的均是小芯径玻璃光纤,主要的问题:光功率耦合效率低、光纤成本高、恶劣环境适应性不高,对光纤传感系统在众多领域应用有限制作用,为此,一种耦合效率高,结构简单,具备环境适应性的光纤连接器成为光纤传感系统提升的必然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传输传感信号的大芯径单芯光纤连接器,使得结构简单、耦合效率高且密封性好。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传输传感信号的大芯径单芯光纤连接器,包括:光纤连接器插头和光纤连接器插座;其中,光纤连接器插头包括防水护套、紧固螺母、保持夹、套筒、卡紧组件、连接环、压套、尾座压套、插头壳体、插芯底座和金属插芯;其中,所述金属插芯嵌设于所述插芯底座;所述尾座压套套设于所述插芯底座的一端;所述压套套设于所述尾座压套的一端;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尾座压套和所述压套并与所述插芯底座相压接;所述插头壳体套设于所述插芯底座和所述套筒;所述保持夹嵌设于所述插头壳体;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保持夹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环套设于所述插头壳体;所述卡紧组件套设于所述插头壳体并与位于所述连接环内;所述防水护套与所述插头壳体相连接,紧固螺母和保持夹位于所述防水护套内;所述连接环与光纤连接器插座相连接。

上述传输传感信号的大芯径单芯光纤连接器中,所述卡紧组件包括静棘轮、动棘轮和波形簧片;其中,动棘轮和波形簧片均套设于静棘轮的突出部;静棘轮的突出部与所述连接环的一端面相压接;波形簧片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环的一端面相压接;动棘轮的一端与波形簧片的另一端相压接;静棘轮套设于插头壳体开设的环形槽内。

上述传输传感信号的大芯径单芯光纤连接器中,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座包括插座壳体和螺母;其中,插头壳体嵌设于插座壳体;插座壳体的外壁与连接环的内壁螺纹连接;螺母与插座壳体螺纹连接。

上述传输传感信号的大芯径单芯光纤连接器中,还包括:第一O型圈;其中,所述第一O型圈套设于所述插头壳体;所述第一O型圈位于插座壳体与所述插头壳体之间。

上述传输传感信号的大芯径单芯光纤连接器中,所述保持夹包括连接部和若干个固定爪;其中,若干个固定爪设置于连接部的尾部。

上述传输传感信号的大芯径单芯光纤连接器中,若干个固定爪沿连接部的周向均匀分布。

上述传输传感信号的大芯径单芯光纤连接器中,所述防水护套的一端面上开设有注胶口,其中,从注胶口灌注硫化胶。

上述传输传感信号的大芯径单芯光纤连接器中,还包括:第二O型圈;其中,插座壳体的凸出部开设有环形槽,第二O型圈设置于环形槽内。

上述传输传感信号的大芯径单芯光纤连接器中,所述固定爪的数量为8-10个。

上述传输传感信号的大芯径单芯光纤连接器中,所述固定爪的数量为8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与传统的端接石英光纤的光纤连接器不同,该光纤连接器用于端接塑料光纤,塑料光纤的直径和数值孔径比石英光纤大,对光源的耦合效率更高,并且可挠性好,易于在狭窄的空间内铺设,该连接器尤其适用于建筑物、飞行器、车辆和船舶内部的传感控制网络;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通过三层扣压结构端接光缆,紧固可靠,抗拉力可达500N;本实用新型的壳体间采用三头螺纹锁紧机构连接,具有快速连接,操作方便,锁紧可靠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端接光缆后光纤连接器尾部采用冷硫化方式制作防水密封层配合采用O型圈密封,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可耐水压0.5Mpa。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静棘轮、动棘轮和波形簧片相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插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端接光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插头冷硫化制作密封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传感信号的大芯径单芯光纤连接器,该传输传感信号的大芯径单芯光纤连接器包括光纤连接器插头和光纤连接器插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插头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光纤连接器插头包括防水护套1、紧固螺母2、保持夹3、套筒4、静棘轮5、动棘轮6、波形簧片7、连接环8、O型圈9、压套10、尾座压套11、插头壳体12、插芯底座13和金属插芯14;其中,

金属插芯14嵌设于插芯底座13。具体的,金属插芯14的左端插入插芯底座13,从而通过过盈压配将金属插芯14安装到插芯底座13中。

尾座压套11套设于插芯底座13的一端。具体的,尾座压套11的右端套设于插芯底座13左端。

压套10套设于尾座压套11的一端。具体的,压套10套设于尾座压套11的左端。

套筒4套设于尾座压套11和压套10并与插芯底座13相压接,插头壳体12套设于插芯底座13和套筒4。具体的,套筒4插入插头壳体12的内部,套筒4的右端与插芯底座13的一左端面压接,从而将插芯底座13固定于插头壳体12内。

保持夹3嵌设于插头壳体12。具体的,保持夹3的右端插入到插头壳体12内,由于保持夹3设置有卡位块,使得保持夹3不能全部插入到插头壳体12内。

紧固螺母2与保持夹3螺纹连接。具体的,保持夹3设置有外螺纹,从而与紧固螺母2螺纹连接。

连接环8套设于插头壳体12。

卡紧组件套设于插头壳体12并与位于连接环8内。具体的,卡紧组件使得连接环8固定于同一位置不得滑动,并防止连接环8转动。

防水护套1与插头壳体12相连接,紧固螺母2和保持夹3位于防水护套1内。

连接环8与光纤连接器插座相连接。

如图1所示,卡紧组件包括静棘轮5、动棘轮6和波形簧片7;其中,

动棘轮6和波形簧片7套设于静棘轮5的突出部51,动棘轮6位于波形簧片7与静棘轮之间,同时动棘轮6上带有齿形结构的端面与静棘轮5的端面配合,波形簧片7右端面与连接环8的一个端面接触,限制波形簧片右端面滑动,波形簧片7为动棘轮6提供轴向压力,使动棘轮6与静棘轮5的配合面摩擦力稳定,从而防止动棘轮6与静棘轮5发生自由转动。

如图1-1所示,静棘轮5套设于插头壳体12上,静棘轮5的内表面嵌套于插头壳体12上的环形槽121内部,防止静棘轮5从插头壳体12左端滑出,同时静棘轮5的内键槽与插头壳体12上的键122配合,阻止静棘轮5与插头壳体12发生相对转动。

动棘轮6外周的键61与连接环8的键槽81配合,防止动棘轮与连接环发生相对转动,动棘轮6上带有齿形结构的端面与静棘轮5的端面配合,动棘轮6的右端面与波形簧片7的左端面接触。

具体的,金属插芯14通过过盈压配安装到插芯底座13中,然后安装到插头壳体12内,再装入压套10、尾座压套11、套筒4、紧固螺母2、保持夹3,旋紧紧固螺母2和保持夹3的螺纹。O型圈9套入插头壳体12外面的相应槽内,连接环8、波形簧片7、动棘轮6、静棘轮5依此从插头壳体12尾部装入到位,最后套入防水护套1,插头完成组装。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插座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光纤连接器插座包括插座壳体15和螺母16;其中,插头壳体12嵌设于插座壳体15;插座壳体15的外壁与连接环8的内壁螺纹连接;螺母16与插座壳体15螺纹连接,螺母16用于将插座壳体固定在安装面板上,同时起到防止螺母松动的作用。具体的,插头壳体12的右端插入到插座壳体15内,插座壳体15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插座壳体15的外螺纹与连接环8的内壁螺纹连接。螺母16与插座壳体15的左端螺纹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O型圈17;其中,插座壳体15的凸出部151开设有环形槽152,第二O型圈17设置于环形槽152内,第二O型圈17与需要的安装面板紧密接触,实现插座安装位置的密封。

如图1所示,还包括:第一O型圈9;其中,第一O型圈9套设于插头壳体12;第一O型圈9位于插座壳体15与插头壳体12之间。第一O型圈9的作用为实现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配合部位的密封。如图1所示,保持夹3包括连接部31和若干个固定爪32;其中,若干个固定爪32设置于连接部31的尾部。进一步的,若干个固定爪32沿连接部31的周向均匀分布。进一步的,固定爪32的数量为8-10个,优选的,为8个,从而使的能够更牢固地扣压在光缆外护套上

如图4所示,防水护套1的一端面上开设有注胶口110,其中,从注胶口110灌注硫化胶。

如图3所示,插芯底座13和金属插芯14内部灌注光学专用粘结胶,光缆按要求剥线后将玻璃光纤穿入金属插芯内,光缆的芳纶捋顺后覆盖插芯底座13上,装入尾座压套11,使得芳纶表面也粘有胶液,然后使用压接钳压紧尾座压套11,完成芳纶的压接。将光缆的内隔离层对半剥开一部分,套到尾座压套11表面,然后套入压套10,使用压接钳压紧压套10,完成内隔离层的压接。光缆的外护套通过插头的保持夹3固定,其尾部设计有八片具有弹性的固定爪,当紧固螺母2与保持夹3拧紧后,会压缩保持夹4尾部的固定爪,使其能够牢固地扣压在光缆外护套上。该三层扣压端接光缆的结构,组装方便,端接强度好。

如图4所示,插头端接光缆完成后,从尾部套入防水护套1,并留出一定的操作空间,然后从防水护套1端面两侧的注胶口灌注硫化胶,防水护套与光缆的外护套间留有0.3-0.5mm的间隙,硫化胶会从该间隙少量的漏出。待胶液接近注满后将防水护套1朝插头壳体12方向移动,使防水护套1卡入插头壳体12的定位槽内,最后补平胶液,擦净漏出的多余胶液,静置固化,固化完成后冷硫化密封层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与传统的端接石英光纤的光纤连接器不同,该光纤连接器用于端接塑料光纤,塑料光纤的直径和数值孔径比石英光纤大,对光源的耦合效率更高,并且可挠性好,易于在狭窄的空间内铺设,该连接器尤其适用于建筑物、飞行器、车辆和船舶内部的传感控制网络;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通过三层扣压结构端接光缆,紧固可靠,抗拉力可达500N;本实用新型的壳体间采用三头螺纹锁紧机构连接,具有快速连接,操作方便,锁紧可靠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端接光缆后光纤连接器尾部采用冷硫化方式制作防水密封层配合采用O型圈密封,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可耐水压0.5Mpa。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