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和成像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88831阅读:来源:国知局
电极部19的形状(参见图8(b))。顺便地,金属模具27从鼓框架13的外面插入到里面。
[0066]图5(a)是鼓框架13的电极形成部的示意性透视图,图5 (b)是显示与鼓框架接触的模具27的视图。图6(a)是鼓框架13的示意性侧视图,图6 (b)是鼓框架13沿图6(a)所示Y-Y截面截取的示意性透视图。
[0067]在下文中,鼓框架13的电极形成部40在电极部19之前模制而成,并且将对模具27进行描述。
[0068]如图5 (a)和图6 (a)、(b)所示,在鼓框架13的将要模制电极部19的表面上,设置将要注入树脂的凹部23和模具接触面24,模具接触面包括要与模具27接触的模具接触部24a(如图6(a)和(b)的阴影线所示)的。此外,在鼓框架13的一部分上,设置与构成电极形成部40的凹部23连通的模具插入部分33 (稍后描述),用于模制接收压缩弹簧18b的支承面20。
[0069]如图5(b)所示,就模具27而言,模具接触面27a、将要注入导电树脂的凹陷部27b、用于模制接收压缩弹簧18b的支承面20的突起部27c等整体设置。
[0070]图7(a)是模具27接触并夹紧到鼓框架13上的状态的示意性透视图,图7(b)是沿图7(a)所示Z-Z横截面截取的示意性透视图。图8(a)是用于显示夹紧期间背撑的视图,图8(b)是用于显示夹紧期间背撑的示意性剖视图。
[0071]在下文中,将要描述模制电极部19的过程(步骤)中的夹紧方法。
[0072]当模制电极部19时,如图7 (a)和7 (b)所示,通过使模具27与鼓框架13的模具接触面24形成接触来进行夹紧。在夹紧期间,如图8(a)和8(b)所示,模具接触面24的背侧由背撑构件(背撑模具)28支撑。这是因为,通过模具27的压紧力和树脂注射期间的树脂压力P,防止了鼓框架13的模具接触部24a和模具27的框架接触面27a偏离(脱离)和防止了鼓框架13变形。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支撑模具接触面24的背侧(背面),但是也可以是能够通过在除了背侧(背面)之外的一侧(表面)支撑模具接触面24来防止鼓框架13偏离和变形的部分。
[0073]图1 (a)是在树脂注射装置29的注射端部30与图8 (a)所示模具27的注射口 26接触的状态下,鼓框架13的一部分的横截面的示意性透视图。图8(b)是在树脂注射装置29的注射端部30与注射口 26接触以注射树脂的状态下,鼓框架13的局部剖视图。图9 (a)是模具打开之后的鼓框架13的示意性透视图。图9(b)是图9(a)的M-M横截面视图,图9(c)是图9(a)的N-N横截面视图。图10(a)和(b)是包括图7(a)的Z_Z横截面的视图,和显示在从与图1角度不同的角度观察鼓框架13的情况下的鼓框架13的部分横截面的视图。图10(a)是显示模具27从树脂注射之前通过模具夹紧而插入模具到模具打开的运动的视图,图10(b)是显示模具打开状态的鼓框架13的局部剖视图和稍后描述的回收期间的局部剖视图。
[0074]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图2(b)和图8-10描述模制电极部19的过程的树脂注射方法。
[0075]如图10(a)所示,在鼓框架13的一部分上,设置与构成电极形成部40的凹部23 (参见图5(a))连通的模具插入部分33,用于模制接收压缩弹簧18b的支承面20。然后,把模具27的突出部27c插入到插入口 33中,以在设置于鼓框架13上的接点部22处使模具27与鼓框架13沿大体上垂直方向(沿图中箭头的向左方向)接触,用于通过将模具27的突出部27c插入到插入口 33中而使模具27与成像设备主组件电连接。
[0076]接下来,在树脂注射装置29的注射端部30接触如图8 (a)所示模具27的注射口26的状态下,如图8(b)所示熔化的导电树脂34注入到电极形成部35中,所述电极形成部是由鼓框架13和模具27形成的空间。
[0077]接下来,树脂注射装置29与模具27的注射口 26分离,并且进一步如图10(a)所示,模具27沿图中箭头的向右方向分离,使得如图9(a)所示,电极部19处于其与鼓框架13整体形成的状态。
[0078]图9 (b)是图9 (a)的M_M横截面视图。
[0079]从树脂注射装置29开始的熔融树脂注射流动通道在作为注射接收部的浇口部G附近的鼓框架13的凹部50处具有宽度T,设定成比其它部分窄大约2.5mm。这是因为,如图9(b)的箭头所示,树脂注射期间的内部树脂压力增大,使得冷却后的收缩量尽可能接近零。通过这样做,提高了导电Ρ0Μ(聚缩醛)与PS(聚苯乙烯)制成的鼓框架13的结合力(粘附力),从而能够进行整体模制。因此,当盒振动和掉落时,可防止电极部19与鼓框架13分离。因此,不必刻意设置保持部,从而也不必相对于图10(b)所示箭头方向给鼓框架13设置底切部(保持部)。此外,在回收期间,当用不小于预定值的作用力将电极部19沿箭头方向(一个方向)从鼓框架13拔出时,电极部19可沿与把模具27插入鼓框架13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拆下。以上对树脂注射装置和模具27是分离构件的情况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构件当然也可以整体提供。
[0080]下面将对电极部19的模制进行进一步描述,在下文中,参考图10(a)和(b)对在树脂注射之前模具27和框架13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描述,图10(a)和(b)是包括图7(a)的Z-Z横截面的视图。
[0081 ] 在鼓框架13中,在相对于从注射口 26到电极形成部40的导电树脂注射方向的下游侧末端部处,设置作为容纳部的缓冲部32,用于容纳从电极形成部40挤出的树脂。如图10(b)所示,从电极形成部40挤出的树脂34a流入并留在缓冲部32中,所述缓冲部是位于框架13和突出部27c之间的间隙,使得树脂注射到电极形成部40中。顺便地,在实施例1中,缓冲部32设置在电极形成部40的下游侧末端部处,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在电极形成部40的中间部。也就是说,缓冲部32可以设置在鼓框架13上,以便容纳(保持)从鼓框架13挤出的树脂。
[0082]此外,在树脂注射期间,在模具27的一部分上设置的具有平面部的突出部27c插入设置在鼓框架13上的模具插入口 33中的状态下进行夹紧。为此,如图10(a)和(b)所示,当完成树脂注射之后打开模具时,形成由导电树脂构成的电极部19的支承面20。电极部19的支承面20是用于在随后装配压缩弹簧18b时接收压缩弹簧18b的支承面,从而构成用于使压缩弹簧18b和电极部19电连接的接点部。
[0083]当参考图3(b)描述时,电极部19包括作为第一接点部的接点部(表面)22和作为第二接点部的支承面20,所述第一接点部向鼓框架13的外面暴露,所述第二接点部朝向与第一接点部暴露的方向相交的方向暴露。接点部22是作为主组件接点的主组件电极21在处理盒B安装到成像设备主组件A中时要电连接的表面。此外,支承面20构成压缩弹簧18b的接收部,用于电连接到压缩弹簧18b和充电轴承17b上。
[0084]通过使用图11 (a)和图11 (b),对电极部19进一步描述。按照如下方式来对包括压缩弹簧18b和充电轴承17b的单元构件(导电构件)的压缩弹簧18b的外径部26进行定位。也就是说,对压缩弹簧18b的外径部26进行定位,使设置在具有接点部22 (图中阴影部)的电极部19上的导电构件定位部25a、25b和25c的至少一部分电连接至成像设备主组件。
[0085]此外,构成上述压缩弹簧18b的接收部的支承面20也形成为确定了用于将作为处理装置的充电辊16以一定压力压靠在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感光鼓7上的压缩弹簧18b的弹簧力。
[0086]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导电构件定位部25b也具有作为用于容纳挤出树脂34a的缓冲部32的作用。
[0087]在本实施例中,凹部23设置在电极形成部40上,以便于电极部19与鼓框架13整体模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通过使用不同材料获得(提高)结合力的另一方法,如作为图9(a)的N-N横截面视图的图9(c)所示,突出部53设置在框架13上,也可以利用导电树脂材料的压缩力(如图中箭头所示)。这也是用于增大与拔出方向平行的表面的接触面积的方法,从而在鼓框架13的材料和电极部19的材料不具有兼容性(亲合性)或具有低兼容性(亲合性)的情况下增大结合力。
[0088]此外,突出部53通过与导电树脂的流动方向大体上平行设置而进一步实现该效果。这是因为,在不阻碍树脂流动的情况下,使用沿与树脂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比树脂流动方向更高收缩系数可以增大与鼓框架13的结合力。
[0089]此外,在电极部19处,从作为注射接收部的浇口部G沿箭头F1方向注入的导电树脂分流并改变方向,从而沿箭头F2方向和箭头F3方向流动,如图1(b)、图9和图11所示。然后,朝向箭头F2改变方向的导电树脂模制为作为第一接点部的接点部22。朝向箭头F3改变方向的导电树脂进一步朝向与之大体上垂直的方向(箭头F4)改变方向并流动,从而形成作为第二接点部的支承面20。然后,主组件接点22和作为处理装置的充电辊16电连接以形成电极路径。通过采用这种构造,提高了接点部22和支承面20之间的导电性。也就是说,尽管稍后进行描述,通过从浇口部G注入并改变方向的导电树脂的流动,导电树脂中所含导电材料(导电填料)的分布和取向变得随机。导电树脂处于这样的状态,使得最终电极的导电性比只沿导电树脂从浇口部注入的方向延伸的电极更高。
[0090][实施例2]
[0091]接下来,描述实施例2。
[0092]图12是显示在压缩弹簧18b提前装配到鼓框架13中的状态下注射导电树脂34的状态的视图。此外,在实施例1中,假定在模制电极部19之后装配压缩弹簧18b,因此设置了用于接收压缩弹簧18b的定位部25a、25b和25c。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在作为导电构件的压缩弹簧18b提前装配到鼓框架13中的状态下,导电树脂34也可以被注入和固定。这时,注入树脂34,使得注入的树脂34与压缩弹簧18b接触以确保电连接。此外,在导电树脂34被注入以接触压缩弹簧18b的情况下,防止与压缩弹簧18b接触的树脂34影响压缩弹簧18b的弹簧压力。通过适当调节树脂量,树脂34能够与压缩弹簧18b接触。此外,如果能确保压缩弹簧18b的功能的话,压缩弹簧18b的一部分也可埋在树脂34中。
[0093]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电极部使充电辊16与主组件电极21在鼓单元D中电连接,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电极部也可以使例如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感光鼓7与设备主组件100在鼓单元D中电连接。此外,电极部也可以相应地设置在感光鼓7和充电辊16两者上。也就是说,也可以设置用于使充电辊16与设备主组件100电连接的电极部和用于使感光鼓7与设备主组件电连接的电极部。此外,充电辊16和电极部以及感光鼓7和电极部也可以如上所述类似地分别构造为经由压缩弹簧18b电连接或直接地电连接。
[0094]此外,通过使用鼓单元D对本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电极部也可以应用于显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