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检测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3096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图像检测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图像检测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已知出于校正图像形成装置的彩色特性等目的来光学地检测配置了颜色、浓度不同的多个补片的校正用图表的图像检测装置。关于该图像检测装置,既有时将其功能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部件而并入,也有时与图像形成装置独立地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组装来使用。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彩色特性的校正功能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在纸张表面和纸张背面,校正的程度不同,所以在各个面设置校正用图表,分别生成与纸张的定影历史对应的校正数据。另外,在纸张平面上的重叠的位置形成了表面侧的校正用图表和背面侧的校正用图表、即在表面侧的补片的正背面形成了背面侧的彩色补片的情况下,在由彩色传感器探测的信息中,包括背面的图像(补片)的信息。因此,存在校正精度降低这样的问题。因此,在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在纸张的表面和背面,在不重叠的位置分别形成校正用图表。另外,在背面的校正用图表的检测时,使彩色传感器移动。在该专利文献1中,校正用图表由沿着纸张的输送方向直线状地配置了多个补片的补片列构成。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89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方法中,在表面和背面仅能够检测2个量的补片列。另夕卜,在表面形成的补片列和在背面形成的补片列是相同的种类,所以实质上,仅能够检测1列相当量的补片。近年来,要求图像形成装置的高画质化,检测例如与几百至1600种颜色左右对应的个数的补片变得重要。当在一列地形成了这样庞大的数量的补片的情况下,需要庞大的数量的纸张,增加不必要的排纸,因而不优选。
[0006]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不必要的排纸的同时检测恰当的数量的补片的图像检测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0007]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检测装置,具有:纸张输送部,输送形成有将直线状地配置了多个补片的补片列在与纸张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多列而成的校正用图表的纸张;测色部,以与由纸张输送部输送的纸张相对的方式配置,针对形成校正用图表的多个补片列中的一部分的补片列进行测色,将该一部分的补片列中包含的各补片的颜色信息作为测色数据而输出;以及控制部,控制纸张输送部以及测色部。在该情况下,纸张输送部具有使通过了测色部的纸张向测色部循环的再输送路径,控制部在通过再输送路径使纸张循环的同时,进行切换通过测色部进行测色的补片列的切换控制。
[0008]此处,在第1发明中,也可以还具有图像读取部,该图像读取部以与由纸张输送部输送的纸张相对的方式配置,进行该纸张的读取,并将与校正用图表有关的图像作为读取数据而输出。在该情况下,控制部优选根据从测色部输出的测色数据,生成校正图像读取部的输出特性的校正数据。
[0009]另外,在第1发明中,纸张输送部优选使与循环张数对应的1张以上的纸张连成一队地循环。期望控制部每当使与循环张数相当量的纸张循环时,进行切换控制。
[0010]另外,在第1发明中,纸张输送部优选在使与循环张数相当量的纸张循环时还进行针对各个纸张使表面背面反转的动作。
[0011]另外,在第1发明中,切换控制优选是通过在与纸张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使测色部以及纸张中的至少一方移动,将通过测色部进行测色的补片列沿着其排列方向依次切换的控制。
[0012]另外,在第1发明中,优选在与循环张数相当量的纸张上,分别形成有由与纸张输送方向平行的多个补片列构成的校正用图表。在该情况下,控制部优选每当使与循环张数相当量的纸张循环时,使测色部以及纸张中的至少一个间歇地移动。
[0013]另外,在第1发明中,控制部优选在使与循环张数相当量的纸张循环的情况下,控制最终的纸张与第1张纸张之间的进纸间隔。
[0014]另外,在第1发明中,优选在与循环张数相当量的纸张中的1张以上的纸张上,形成有由相对纸张输送方向倾斜的多个补片列构成的校正用图表。在该情况下,期望控制部使测色部沿着倾斜的补片列连续地移动,使进行测色的补片列依次转移。
[0015]另外,第2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在纸张上形成将直线状地配置了多个补片的补片列在与纸张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了多列而成的的校正用图表;图像检测装置,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被供给形成有校正用图表的纸张;以及控制部,控制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以及图像检测装置。该图像检测装置具有:纸张输送部,输送形成有校正用图表的纸张;以及测色部,以与由纸张输送部输送的纸张相对的方式配置,针对形成校正用图表的多个补片列中的一部分的补片列进行测色,将该一部分的补片列中包含的各补片的颜色信息作为测色数据而输出。另外,纸张输送部具有使通过了测色部的纸张向测色部循环的再输送路径。另外,控制部在通过再输送路径使纸张循环的同时,进行切换通过测色部进行测色的补片列的切换控制。
[0016]此处,在第2发明中,优选还具有图像读取部,该图像读取部以与由纸张输送部输送的纸张相对的方式配置,进行该纸张的读取,将与校正用图表有关的图像作为读取数据而输出。另外,期望控制部根据从测色部输出的测色数据,校正图像读取部的输出特性。
[0017]另外,在第2发明中,控制部优选根据从图像读取部输出的读取数据分别确定各补片的颜色信息,根据该确定结果,校正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颜色特性。
[0018]另外,在第2发明中,优选的是,控制部当切出与补片对应的图像区域时,使在该图像区域中包含的颜色信息平均化,确定各补片的颜色信息。
[0019]另外,在第2发明中,优选的是,图像读取部每当通过再输送路径使纸张循环时,进行纸张的读取。期望控制部根据循环数将所得到的多个读取数据平均化,确定各补片的颜色信息。
[0020]另外,在第2发明中,控制部优选根据从图像读取部输出的读取数据,校正成为测色对象的补片列与测色部之间的位置偏移。
[0021]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每1张纸张上形成多个补片列,所以能够抑制不必要的排纸。另外,通过在使纸张循环的同时进行切换控制,能够依次进行在1张纸张上存在的各补片列的测色。由此,能够在抑制不必要的排纸的同时检测恰当的数量的补片。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示意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0023]图2是不出校正用图表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0024]图3是示出测色部的移动方式的说明图。
[0025]图4是示出在以1张为单位使纸张循环的情况下的测色处理的方式的说明图。
[0026]图5是示出测色部的往返动作的说明图。
[0027]图6是示出在以2张为单位使纸张循环的情况下的测色处理的方式的说明图。
[0028]图7是示出在使在纸张的两面分别形成有补片列的纸张以2张为单位进行循环的情况下的测色处理的方式的说明图。
[0029]图8是示出在使2张纸张连成一队地循环的情况下的测色处理的方式的说明图。
[0030]图9是示出在以3张单位使纸张循环的情况下的测色处理的方式的说明图。
[0031]图10是示出在以3张单位使纸张循环的情况下的测色处理的方式的说明图。
[0032]符号说明
[0033]1: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Y、10M、10C、10K:图像形成部;11Y、11M、11C、11K:感光体鼓;15:中间转印带;16:二次转印辊;20:纸张输送部;21:供纸部件;22:纸张供纸部;23:排纸辊;24:切换门;30:定影装置2:图像检测装置;50:纸张输送部;60:图像读取部;70:测色部;75:驱动部;76:动力传递部;100: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第1实施方式)
[0035]图1是示意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图像形成装置由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图像检测装置2、以及控制部100构成。
[0036]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是例如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是通过使多个感光体鼓与一根中间转印带相面对地在纵方向上排列而形成全彩色的图像的、所谓串联型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以原稿读取装置SC、4组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以及定影装置30为主体而构成。
[0037]原稿读取装置SC通过扫描曝光装置的光学系统对原稿的图像进行扫描曝光,通过线性成像传感器读取其反射光,由此,得到图像信号。针对该图像信号,在实施了 Α/D变换、阴影校正、压缩等处理之后,作为图像数据输入到控制部100。另外,作为被输入到控制部100的图像数据,不限于由原稿读取装置SC读取到的图像数据,例如,也可以是从与图像形成装置连接了的个人计算机、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接收到的图像数据、从半导体存储器这样的移动性的记录介质读入了的图像数据。
[0038]4组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由形成黄色⑴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Y、形成品红色(M)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M、形成青色(C)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C、以及形成黑色(K)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0K构成。各个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由感光体鼓11Y、1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