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透镜及立体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686565阅读:来源:国知局
射率的关系示意图;
[0027]图4是现有技术的立体显示装置中液晶透镜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图4所示液晶透镜中条形电极位置和液晶透镜的折射率的关系示意图;
[0029]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揭示的立体显示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0030]图7是图6所示立体显示装置中液晶透镜的液晶分子在第一配向面分布排列的示意图;
[0031]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揭示的立体显示装置中液晶透镜的液晶分子在第一配向面分布排列的示意图;
[0032]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揭示的立体显示装置中液晶透镜的液晶分子在第一配向面分布排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4]实施例一
[0035]请参阅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揭示的立体显示装置100的侧面示意图。所述立体显示装置100包括相互叠设的显示模组110和液晶透镜130。所述液晶透镜130设于所述显示模组110的出光面侧。所述显示模组110显示二维显示画面,并沿出光面侧射向所述液晶透镜130,所述液晶透镜130对来自所述显示模组110的光束透射后形成立体显示画面。
[0036]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控制所述液晶透镜130的工作状态,实现对出射画面的调整。针对所述液晶透镜130不同的工作状态,所述立体显示装置100可以是二维/三维影像可切换的立体显示装置。
[0037]所述显示模组110可以提供视差图像,包括但不限于TFT(Thin Film Transistor)显不模组、0LED(0rganic Light-Emitting D1de)显不模组、PDP(Plasma Display Panel)显示模组、EL(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模组等。其中,所述视差图像可以通过所述液晶透镜130转换为二维影像或者三维影像。
[0038]所述液晶透镜130包括第一基板131、第二基板132、第一电极层133、第二电极层134、第一配向层135、第二配向层136和液晶层137。所述第一基板131与所述第二基板132相对间隔设置,沿自所述第一基板131至所述第二基板132方向,所述第一电极层133、所述第一配向层135、所述液晶层137、所述第二配向层136、所述第二电极层134依次夹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31至所述第二基板132之间。
[00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透镜130的第一基板131靠近所述显示模组110设置。也就是说,所述显示模组110提供的视差图像从所述第一基板131进入所述液晶透镜130,然后从所述第二基板132穿出所述液晶透镜130。其中,所述第一基板131和所述第二基板132均为透明基板,具有较好的光透过性,并支撑所述液晶透镜130。当然不限于本实施例,在其他可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所述液晶透镜130的第二基板132靠近所述显示模组110设置。也就是说,所述显示模组110提供的视差图像从所述第二基板132进入所述液晶透镜130,然后从所述第一基板131穿出所述液晶透镜130。
[0040]所述第一电极层133是透明电极层,且所述第一电极层133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331和设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1331表面的多个第一凸起部1333。
[00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1331靠近所述第一基板131设置,所述第一凸起部1333夹设于所述第一电极1331和所述第一配向层135之间。不限于本实施例,在其他可替代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1331和所述第一凸起部1333的位置还可以互换,即所述第一凸起部1333靠近所述第一基板131设置,所述第一电极1331夹设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333和所述第一配向层135之间。
[0042]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331为条形电极,且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131的平面内相互平行间隔设置。而且,所述第一电极1331是透明导电电极,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ITO(Indium Tn Oxide)、IZ0(Indium-doped Zinc Oxide)等透明导电电极。
[0043]所述第一凸起部1333的截面为梯形结构,且为沿所述第一电极1331延伸的条形凸起部。而且,所述第一凸起部1333是由透明材料经涂覆-光刻工艺加工成型。
[0044]所述第二电极层134包括第二电极1341和多个平行间隔地夹设于所述第二电极1341和所述第二配向层136之间的第二凸起部134。
[0045]其中,所述第二电极1341是完整的面状电极,并与所述第一电极层133间隔所述液晶层137相对设置。而且,所述第二电极1341是透明导电电极,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ITO(Indium Tn Oxide)、IZ0(Indium-doped Zinc Oxide)等透明导电电极。
[0046]所述第二凸起部134为条形凸起部,具有沿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极1331方向延伸的条形结构。而且,所述第二凸起部134是由透明材料经涂覆-光刻工艺加工成型。
[0047]在所述第一电极层133和所述第二电极层134之间,每一所述第一凸起部1333正对相邻二所述第二凸起部134之间的间隔区域设置,每一所述第二凸起部134正对相邻二所述第一电极层133之间的间隔区域设置。
[0048]所述第一配向层135与所述第一基板131相互配合将所述第一电极层133夹设于二者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一配向层135不仅覆盖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层133的表面,还渗入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层133之间的间隔区域内,并覆盖裸露在所述间隔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基板131的表面。
[0049]其中,所述第一配向层135对应每一所述第一凸起部1333的区域分别朝所述液晶层137的方向凸起而形成第一配向面135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1333为梯形结构,则所述第一配向面1351包括覆盖所述梯形结构而形成的斜面。
[0050]所述第二配向层136与所述第二基板132相互配合将所述第二电极层134夹设于二者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二配向层136不仅覆盖所述多个第二凸起部134的表面,还渗入所述多个第二凸起部134之间的间隔区域内,并覆盖裸露在所述间隔区域内的所述第二电极1341的表面。
[0051]其中,所述第二配向层136正对每一所述第一凸起部1333的区域分别朝远离所述液晶层137的方向凹陷而形成第二配向面1361。也就是说,每一所述第二配向面1361位于相邻二所述第二凸起部134之间的间隔区域内。而且,由于所述第二凸起部134是沿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极1331方向延伸的条形凸起部,因此所述第二配向面1361具有沿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极13 31方向延伸,且开口朝向所述液晶层13 7方向的条形凹槽结构。
[00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向面1361为倒梯形凹槽结构,所述第二配向面1361包括构成所述倒梯形凹槽结构而形成的斜面。
[0053]所述液晶层137包括适量的液晶分子1371。所述液晶分子1371在电场作用下进行配向偏转,从而改变所述液晶层137的折射率分布。
[0054]请再次参阅图6,在所述立体显示装置100中,所述液晶透镜130被所述多个第一电极1331分割形成多个周期性依次排列的透镜单元L。当所述第一电极层133和所述第二电极层134在外界电路作用下对所述液晶层137施加驱动电场时,每一所述透镜单元L内部形成梯度电场,并在所述梯度电场作用下驱动所述液晶分子1371分别沿所述梯度电场方向定向排列。例如,所述液晶分子1371的长轴方向从垂直于所述液晶层130的配向状态逐渐改变成为平行于所述液晶层130的配向状态,随后又逐渐改变为垂直于所述液晶层130的配向状态,因此产生折射率的分布,从而使进入所述透镜单元L内的光线进行定向折射。
[0055]而在相邻所述透镜单元L的交界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