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25694阅读:来源:国知局
步的,该光机壳体13还包括多个第二侧壁,该多个第二侧壁与该第一侧壁1310定义该导热通道16。进一步的,该多个第二侧壁位于该第一部分131上;或者该多个第二侧壁位于该本体132上;或者该多个第二侧壁的一部分位于该第一部分131上,另一部分位于该本体132上。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该导热结构16由三个该第二侧壁130和该第一侧壁1310围设形成,其中,两个该第二侧壁130位于该第一部分131上,一个该第二侧壁130位于该本体132上。通常,流动气流与带热物体的接触面积越大,被流动气流带走的热量也越多,散热效果也越好,因此,本发明的这种该导热通道16的四个侧壁中的三个侧壁位于该第一部分131上的结构设计可对该色轮模组12产生较好的散热效果,同时,由于另一个第二侧壁130位于该本体132上,亦可以实现对该本体132散热。当然,定义该导热通道16的该多个第二侧壁于该第一部分131和该本体132之间的分配可根据该色轮模组12和该本体132内的元件的发热情况而定,以平衡散热,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而无需增加风扇。进一步的,该导热通道16于第一平面上的截面可以为四边形(例如,矩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或者不规则形,其中,该第一平面垂直于该导热通道16的延伸方向。当然,该第一平面于该导热通道16上不同位置的截面可以是不同的形状,但不以此为限。
[0037]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围设该导热通道16的位于该第一部分131上的该两个第二侧壁130和该第一侧壁1310于该底板111所在的平面(图3中该X轴和该Y轴所在的平面)的投影为型,该型与位于该本体132上的该第二侧壁130相互配合形成该导热通道16。
[0038]于实际应用中,如图2至4所示,该投影装置还包括挡板17,该挡板17设置于该底部133,并且该挡板17位于该导热通道16远离该风扇14的一侧,用以导引经由该第一散热通道15的该第一气流进入该导热通道16。进一步的,该挡板17为自该第一侧壁1310延伸形成和/或自该第二侧壁延130伸形成;或者该挡板17通过固定元件固定于该底部133。进一步的,该挡板17可以为直板、“U”型板或者“Π”型板,且该挡板与该风扇的送风面相对应,但不以此为限。
[0039]进一步的,该导热通道16可以为直线通道或曲线通道,但不以此为限,具体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进一步的,当该导热通道16为直线通道时,该导热通道16可以垂直于该外壳11的底板111所在的平面,但不以此为限。
[0040]进一步的,该风扇14设置于该光机壳体13的一侧。例如,该风扇14设置于该本体132的远离该第一部分131的第一侧1321,该底部133包括该第一部分131的第一底部1311和该本体132的第二底部1320,相应的,该第二底部1320与该外壳11的底板111之间形成该第一散热通道15,如此,该第一风流流经该第一散热通道15时亦可同时带走传导至第二底部1320上的热并排出该光机壳体13之外,以同时对该本体132内的元件进行散热;或者,该风扇14设置于该第一部分131的远离该本体132的第二侧1312,该第一底部1311与该外壳11的底板111之间形成该第一散热通道15,如此,该第一风流流经该第一散热通道15时亦可同时带走传导至第一底部1311上的热并排出该光机壳体13之外,以更好的对该色轮模组12进行散热;或者,该风扇14位于该第一底部1311和该第二底部1320相邻的位置,该风扇14设置于该第一部分131和该本体132相邻的第三侧,如此,该第一风流流经该第一散热通道15时亦可同时带走传导至第一底部1311和该第二底板1320上的热并排出该光机壳体13之外,以更好的对该光机进行散热,但不以此为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风扇14可以设置于该光机壳体13的任意一侧,只要能实现该风扇14提供的该第一风流经由该第一散热通道15导引至该导热通道16,以对该色轮模组12散热即可。进一步的,只要空间和散热平衡允许,该风扇14亦可以设置于该光机壳体13的底部133。当然,本发明该风扇14的设置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具体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空间布局,该色轮模组12和该本体132内元件的发热情况)而定。
[0041]较佳的,该本体132亦可以具有第二腔体,以容置并封闭该光机的除该色轮模组12的其它元件,实现对其散热的同时防尘,但不以此为限。
[0042]于实际应用中,该第一散热通道15亦可以为设置于该底板111和该底部133之间的例如导管或者导风罩结构等导风结构,该导管或者导风罩结构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该第三端对应该风扇14,该第四端对应该第一端161,以更好、更集中的导引该第一风扇14的该第一风流至该导热通道16处。
[0043]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该光源18和该投影装置的投影显示元件19位于该第一部分131、该第一散热通道15和该导热通道16之外。由于该光源18产生的热量较多,该投影显示元件19也会产生热量,将该光源18和该投影显示元件19设置于该第一部分131、该第一散热通道15和该导热通道16之外可以有效的避免该光源18和该投影显示元件19对该色轮模组12和/或设置于该本体132的元件的影响。
[0044]于实际应用中,该风扇14较大,该风扇14同时提供该第一风流和第二风流,该第二风流吹向该本体132,但不以此为限。
[0045]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装置,通过将色轮模组封闭在该光机壳体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腔体内,并且在该第一部分的第一侧壁与该光机壳体的该本体之间设置导热通道,以导引经由该第一散热通道的该第一气流沿该第一侧壁流动并移出该光机壳体,以将该色轮模组产生并传导至该第一侧壁上的热量排出该光机壳体,实现对该色轮模组散热的同时不会有灰尘进入该第一腔体,即,实现对该色轮模组散热的同时避免了将该色轮模组裸露在风道中而导致的灰尘堆积的现象,防止了滤光片的透光率的下降引起的投影装置的亮度下降,可提高用户体验且可延长该色轮模组使用寿命。
[0046]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夕卜壳; 色轮模组,位于该外壳内; 光机壳体,位于该外壳内,且该光机壳体的底部与该外壳的底板之间形成有第一散热通道,该光机壳体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与该第一部分相连接的本体,该第一部分具有第一腔体以及第一侧壁,该第一腔体用于容置并封闭该色轮模组,该第一侧壁面向该本体; 风扇,用以提供第一气流至该第一散热通道; 导热通道,设置于该第一侧壁与该本体之间,该导热通道用以引导经由该第一散热通道的该第一气流沿该第一侧壁流动并移出该光机壳体,以将该色轮模组产生并传导至该第一侧壁上的热量排出该光机壳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热通道为通孔,该通孔的第一端邻近并面向该底板,该通孔的第二端位于该光机壳体的顶部,其中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相对,该顶部与该底部相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机壳体还包括多个第二侧壁,该多个第二侧壁与该第一侧壁定义该导热通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二侧壁位于该第一部分上;或者该多个第二侧壁位于该本体上;或者该多个第二侧壁的一部分位于该第一部分上,另一部分位于该本体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热结构由三个该第二侧壁和该第一侧壁围设形成,其中,两个该第二侧壁位于该第一部分上,一个该第二侧壁位于该本体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投影装置还包括挡板,该挡板设置于该底部,并且该挡板位于该导热通道远离该风扇的一侧,用以导引经由该第一散热通道的该第一气流进入该导热通道。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挡板为自该第一侧壁延伸形成和/或自该第二侧壁延伸形成;或者该挡板通过固定元件固定于该底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热通道为直线通道或曲线通道。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挡板为直板、“U”型板或者“Π”型板,且该挡板与该风扇的送风面相对应。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扇设置于该光机壳体的一侧。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投影装置,通过将色轮模组封闭在该光机壳体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腔体内,并且在该第一部分的第一侧壁与该光机壳体的本体之间设置导热通道,以使第一气流沿该第一侧壁流动并移出该光机壳体,以将该色轮模组产生并传导至该第一侧壁上的热量排出该光机壳体,实现对该色轮模组散热的同时不会有灰尘进入该第一腔体,即,实现对该色轮模组散热的同时避免了将该色轮模组裸露在风道中而导致的灰尘堆积的现象,防止了滤光片的透光率的下降引起的投影装置的亮度下降,可提高用户体验且可延长该色轮模组使用寿命。
【IPC分类】G03B21/00, G03B21/16
【公开号】CN105589286
【申请号】CN201510988387
【发明人】徐立彦, 萧启宏, 何文中, 林颖芳
【申请人】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