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929099阅读:来源:国知局
2的光时光电探测器D的光轴与前向散射膜21或22的法线所成的角度。应当注意,Θ1和Θ2可以彼此相等或不同。
[0059 ]从图4和图5可以明显看出,前向散射膜22在散射中心轴AX方向上的透射率相对地高于前向散射膜21在散射中心轴AX方向上的透射率。换言之,前向散射膜22具有比前向散射膜21更低的雾度(haze)。
[0060]图6A示出了前向散射膜21具有柱状构造的情况下,光以如下角度进入前向散射膜21时的透射率分布的实施例,其中该角度等于前向散射膜21的散射中心轴AX与前向散射膜21的法线之间的角度。图6B示出了在前向散射膜21具有柱状构造的情况下,光以如下角度入射到前向散射膜21时的透射率分布的实施例,该角度不同于前向散射膜21的散射中心轴AX与前向散射膜21的法线之间的角度。图7A和图8A示出了在前向散射膜22具有柱状构造的情况下,光以如下角度入射到前向散射膜22时的透射率分布的实施例,该角度等于前向散射膜22的散射中心轴AX与前向散射膜22的法线之间的角度。图7B和图SB示出了在前向散射膜22具有柱状构造的情况下,光以如下角度入射到前向散射膜22时的透射率分布的实施例,该角度不同于前向散射膜22的散射中心轴AX与前向散射膜22的法线之间的角度。
[0061]图7A和图7B示出了当前向散射膜22的组织构造(第一区域22A与第二区域22B之间的边界)比前向散射膜21的组织构造(第一区域21A与第二区域21B之间的边界)不清晰(不明显)时的结果。应当注意,在图7A和图7B中,除了边界之外,前向散射膜21和22的组织构造彼此相同,并且前向散射膜21和22的厚度彼此相等。另一方面,图8A和图SB示出了当前向散射膜22的厚度小于前向散射膜21的厚度(例如,前向散射膜22的厚度约为前向散射膜21的厚度的一半)时的结果。应当注意,在图8A和图8B中,前向散射膜21和22的组织构造是彼此相同的。
[0062 ] 从图6A和图6B至图8A和图8B可以明显看出,在450nm、570nm以及680nm中的任一波段中,前向散射膜22的散射中心轴AX方向上的透射率相对高于前向散射膜21的散射中心轴AX方向上的透射率。
[0063]图9A和图9B示出了当光以与散射中心轴AX和前向散射膜21的法线之间的角度ΘI相等的角度入射到前向散射膜21和22的层压体的前向散射膜21侧的表面上时的透射率分布的实施例。图9A和图9B中的A、B、C、D以及E表示前向散射膜21和22的种类,更具体地,A、B、C、D以及E具有图10所示的特性。此外,图9A和图9B中的“A+A”、“A+B”、“C+E”以及“C+D”表示前向散射膜21和22的组合,并且具有图11所示的特性。
[0064]从图9A和图9B可以明显看出,不管前向散射膜21和22的散射中心轴AX的方向是彼此相同还是不同,在不同于散射中心轴AX的角度处的光透射率,该光透射率在散射中心轴AX方向上的透射率彼此不同的情况下要高于其在散射中心轴AX方向上的透射率彼此相等的情况下。这意味着,在散射中心轴AX方向上的透射率彼此不同的情况下,从光学层压体20的图像显示面发出的光的法向分量更大,并且前向方向上的白色亮度更高。
[0065][功能和效果]
[0066]接下来,下面将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I的功能和效果。
[0067]在该实施方式中,例如,从特定方向入射的外部光LI被偏光板25转换成线偏振光,并且被λ/2板24和λ/4板23进一步转换成圆偏振光,之后该圆偏振光通过前向散射膜21和22从而进入液晶显示面板10。液晶层13响应于图像信号来调制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10上的光,并且其被反射层14反射从而进入前向散射膜21和22。前向散射膜22和21将入射至前向散射膜22和21的光漫射到预定角度范围,然后λ/2板24和λ/4板23将该光转换成线性偏振光从而射出偏光板25。
[0068]在现有技术的显示装置中,例如,如图12所示,对于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110上的两个前向散射膜121和122,使用具有高雾度值的膜来扩大漫射范围。然而,在使用具有高雾度值的两个前向散射膜121和122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降低了透射率;因此,当外部光LI通过前向散射膜121和122时,到达液晶显示面板110中反射层114的光量减少。结果,被反射层114反射的光L2中的、被前向散射膜121和122漫射为要在前向方向射出的光量减少,并且不能够在白色显示中获得足够的亮度。因此,考虑降低前向散射膜121和12 2两者的雾度值。然而,通过如此进行,外部光LI几乎不被前向散射膜121和122散射,进而通过前向散射膜121和122;因此,在散射中心轴方向上出射的光量显著地大,而前向方向上出射的光量仍很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够在白色显示中获得足够的亮度。
[0069]另一方面,在该实施方式中,前向散射膜22的雾度值高于前向散射膜22的雾度值。更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前向散射膜2 2的散射中心轴AX方向上的透射率高于前向散射膜21的散射中心轴AX方向上的透射率。例如,具有高透射率的前向散射膜22比具有低透射率的前向散射膜21具有更小的厚度或不清晰的组织构造。因此,例如,如图13中所示,外部光LI中的、通过前向散射膜21和22到达反射层14的光量增加。结果,由反射层14反射的光L2中的、被前向散射膜21和22漫射而在前向方向上射出的光量增加;因此,能够在白色显示中获得高亮度。
[0070][变形例]
[0071](第一变形例)
[007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前向散射膜22的散射中心轴AX方向上的透射率高于前向散射膜21的散射中心轴AX方向上的透射率的情形作为示例。然而,前向散射膜21的散射中心轴AX方向上的透射率可以相对高于前向散射膜2 2的散射中心轴AX方向上的透射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光LI中通过前向散射膜22到达反射层14的光量也增加。结果,由反射层14反射的光L2中的、被前向散射膜21和22漫射而从前向方向射出的光量增加;因此,能够在白色显不中获得尚壳度。
[0073](第二变形例)
[007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光学层压体20中包括两个前向散射膜21和22,然而,可以在光学层压体20中包括三个以上前向散射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该三个以上前向散射膜的两个以上散射膜中,只需要一个前向散射膜的散射中心轴方向上的透射率相对高于另一前向散射膜的散射中心轴方向上的透射率。
[0075](第三变形例)
[007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光从偏光板25—侧的、关于光学层压体20的特定方向进入前向散射膜21和22的情况下,前向散射膜21和22几乎不散射入射光,并且使入射光通过,并且前向散射膜21和22广泛地散射由反射层14反射而返回的光。然而,在光从偏光板25—侧、关于光学层压体的特定方向进入前向散射膜21和22的情况下,前向散射膜21和22可以广泛地散射入射光,并且可以几乎不散射由反射层14反射所返回的光,并且使该光通过。
[0077]例如,如图14所示,在外部光LI从关于显示面板10的第一方向进入前向散射膜21和22的情况下,前向散射膜21和22可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